:::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聲無哀樂論〉的文篇結構和演進邏輯
書刊名:鵝湖
作者:林凱
作者(外文):Lin, Kai
出版日期:2021
卷期:47:5=557
頁次:頁13-31
主題關鍵詞:聲無哀樂嵇康清談音樂史玄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7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曾春海(20101000)。阮籍與嵇康的樂論。哲學與文化,37(10)=437,137-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大興(20081200)。平行或異軌:嵇康〈聲無哀樂論〉的心聲關係。鵝湖學誌,41,25-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程亞林(1991)。音樂自由形式論--《聲無哀樂論》新探。文藝理論研究,1991(2),56-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璉璋(19970300)。玄學中的音樂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0,59-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美燕(20010300)。從「聲無哀樂論」探析嵇康的「和聲」義。鵝湖,26(9)=309,40-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修海林(1985)。論嵇康的音樂美學思想--《聲無哀樂論》研究。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5(2),46-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瑜(19960600)。論「聲音之道與政通」的意涵及其在詩評中的演繹過程。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4,41+43-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冠宏(20050500)。當代〈聲無哀樂論〉研究的三種論點商榷。東華漢學,3,89-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立華(2006)。時代的獻祭。讀書,2006(7),124-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玉安(2005)。嵇康「和聲無象」說解析--兼談漢魏時期所流行的樂象觀。學習與探索,2005(4),153-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仲德(1997)。阮籍嵇康音樂美學思想異同論--兼論其整體思想與人格之異同。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7(4),6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毛公、鄭玄、孔穎達、李學勤、《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1999)。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侯外廬(1957)。中國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義慶、余嘉錫、劉孝標、周祖謨、余淑宜、周士琦(2011)。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仲德(2003)。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左丘明、郭丹、程小青、李彬源(2012)。左傳。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童強(2006)。嵇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春海(2009)。嵇康的精神世界。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子顯(1972)。南齊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天宇(2004)。禮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澤厚、劉綱紀(1999)。中國美學史.魏晉南北朝編。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嵇康、戴明揚(2014)。嵇康集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勰、王利器(1980)。文心雕龍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牟宗三(2006)。才性與玄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