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樂論與樂賦音樂審美研究
作者:何美諭
作者(外文):Mei-Yu Ho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朝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音樂審美樂賦樂論魏晉Wei-JinMusic TheoryMusic AestheticMusic-F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4)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1
本論文以魏晉樂論與樂賦作為研討對象,而以音樂審美為探討目標,通過對文本的解析,致力於以下三個主要工作:第1、企圖證明魏晉的音樂審美並非如前人的研究成果,只呈現一種境界型態的表現。此篇論文則希望藉由樂賦材料的援引,能尋找出境界型態之外的音樂鑑賞。第2、魏晉樂論與樂賦兩者必然呈現不同的音樂審美意識,那兩者將如何各自表述?其所承為何?兩者將呈現如何不同的審美情趣?第3、魏晉樂論與樂賦,在各自表述的情況下,又將如何呈顯魏晉音樂審美的時代性?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其內容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魏晉「樂論」與「樂賦」並列探討的用意,並略述魏晉以前至魏晉時代「音樂」概念之發展,以及概述魏晉音樂變遷背景,以作為對於魏晉「樂論」與「樂賦」的先備理解。之後再述及前人對於魏晉音樂研究之成果,並說明從此些成果中,魏晉樂論與樂賦尚可研究之部分以及此論文研究之旨趣。
第二章題為「魏晉樂論與樂賦之音樂審美體驗」以審美體驗為切入點,從體驗的情感性以及體驗的超越性來理解魏晉樂論與樂賦的音樂審美體驗。本章共分為兩個部分探討:
第一部分題為:「魏晉樂論完成人之復歸的音樂審美體驗」,透過對魏晉樂論音樂審美準則的分析,以進入魏晉樂論所呈顯的音樂審美體驗。阮籍<樂論>對於音樂美的認定依人文涉入的深淺,而有價值性的判斷,音樂之美,不在於音樂本身,而在於倫理道德的成就與否,此為儒家的樂教思想。然而在音樂審美的體驗上,卻以自然無欲、心平氣定、論樂須得性為體驗原則,此則援用道家自然觀的思想。嵇康<聲無哀樂論>以為音樂美的認定在於音樂本身,於人心、道德無關。而在音樂的審美上,援用莊子主體境界的「天籟」思想,追求心在無待的情況下,循性而動以進入音樂自然之和的音樂審美體驗。阮籍、嵇康在音樂審美的體驗上無論是出於「自然之道」或「心之無待」的音樂審美準則,都是在追求自然人性的復歸,而這樣的復歸有著「同歸老莊」的思想傾向。
第二部分題為:「魏晉樂賦感興式的音樂審美體驗」,主要是透過魏晉樂賦的創作型態:結構模式與譬喻徵引之運用,以了解到魏晉樂賦的音樂審美體驗為感興式的審美體驗,並進一步分析出在魏晉樂賦創作程式的結構象徵以及「譬」、「類」取引的想像上,樂賦創作型態與音樂審美之關係。就樂賦的結構模式而言,共分為五個進程,而這五個進程剛好架構出聆聽音樂時循序鑑賞的進路。而樂賦中所呈顯的鑑賞進路帶著一種神話精神以及遊仙色彩,而神話的精神顯然承自「楚辭」,而遊仙色彩則受了當時遊仙思潮的影響。至於譬喻徵引的修辭,呈顯出歷史積澱以及個體直觀兩種的審美方式,魏晉人透過此兩種審美方式,達到精神與音樂融於一體的意境。
第三章題為:「魏晉樂論與樂賦之音樂審美理想」,音樂與人與社會之美相結合的觀念對中國音樂審美理想的影響深遠,因此本章在探討魏晉樂論與樂賦的音樂審美理想時,必以人格理想與社會理想為切入點,如此才能探究出魏晉樂論與樂賦的音樂審美理想的深刻內涵。本章共分為兩個部分探討:
第一部分題為:「魏晉樂論以『和』為依歸的音樂審美理想」,此部分以「樂」、「禮」、「和」為切入點,以了解魏晉時代禮樂關係的改變,以及這樣的改變所突顯魏晉音樂審美理想的時代性所在。阮籍、嵇康所追求的審美理想不再只是「禮樂」所呈現的「人和」之美,而是追求人、樂、天結合的「天和」之美,因此注重主體境界的實踐。阮籍、嵇康援用莊子氣化的觀念,認為與「道」同一的「氣」,是「道」生萬物時下注於萬物個體的精微之質,是萬事萬物縱向橫向的感通基礎。所以人之氣與樂之氣能透過橫向的感通方式,達到人與樂的結合,因此當人樂相應時,也就可以透過「氣」的縱向感通,而與「道」冥合。道、氣在統攝、調節陰陽的歷程中產生一種「和」的全體觀照,使得音樂與人因同根、同構的「氣」而交感共鳴,而呈顯「和」之全體觀照的審美理想境界。此時每一個個體生命都以「天和」的主體境界處於人世間,於是群體的集合奠基於每個個體的諧和上,那社會自然而然也就呈現人人相和的景況,「人和」的理想也隨之實現。
第二部分題為:「魏晉樂賦音樂審美理想中空間與人格的論述」,此部分對於魏晉樂賦的研究旨趣,由「理想」的追求出發,力求從文化背景的角度探索魏晉人對於理想空間以及人格理想的追求。深入探討之後發現,魏晉人對音樂審美的理想,以一種文學的手法,闢造在現實中不存在的「純境」、建構自我放逐的精神堡壘,重建一個自然而然、悠遊自在的理想國度。並且透過對樂器形、神的鑑賞,聯結到魏晉對人格美的追求,依此而溝通了樂與人之間同情共感的可能,建立起樂與人之間異質同構的審美感應機制。於是樂賦中理想空間與人格理想的建構,說明了魏晉人企圖藉由音樂進入到一個完滿境界的想望。
第四章題為:「從文體特徵與比較觀點研討魏晉樂論與樂賦的音樂審美取向」,由於文體的不同,所呈顯出的審美取向必然有不同之處,而「賦體」、「論體」的創作為同一時代,故受時代思潮的影響又必然有相同的審美取向,故本章欲透過對魏晉樂論與樂賦的文體特徵的探討,以釐清兩者在音樂審美取向的異同。此章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題為「魏晉樂論之文體特徵所呈顯之音樂審美型態」,魏晉樂論之文體特徵呈現在清談、玄學、玄論的連成一系。於是當魏晉樂論以玄論的體式展現,魏晉樂論的本身必然含有玄學的思想,並在玄學與美學有所連結的情況下,將玄學接軌到音樂審美,而展現有別於樂賦以賦作體式所表達的審美取向,以及不同於以往的美學觀,其一、平和淡雅的自然之美、其二、超越有限而達無限的無聲之美。在這兩種美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發現,魏晉樂論將音樂之美定論在一種平淡、玄遠的空靈之美。
第二部分題為「魏晉樂賦之文體特徵所呈顯之音樂審美型態」,魏晉樂賦以一個「賦」體的文體特徵,其所呈顯的音樂審美型態,必與其文體的語言風格有著共通的審美意念,而此共通的審美意念可以歸納出兩個取向:一為以「悲」為美下的「樂(快樂)」之美;另一為以「麗」為美下的「清」之美。這兩個審美取向乃是一種矛盾的結合,這種矛盾的結合,在魏晉人的眼中卻再自然不過,而顯其時代特徵。
第三部分題為「從比較觀點評析魏晉樂論與樂賦所呈顯的音樂美學觀」,此節歸納出,樂論與樂賦的相異觀點在於樂與悲的歧異,以及雅與麗的歧異;而樂論與樂賦的共同觀點上則以「自然」為美、以「和」為美。
第五章為結論,總結本論文的論述。魏晉的音樂審美並非歷來學者所討論的狀況,只呈現一種境界型態的表現,從魏晉樂賦來看,魏晉人的音樂審美有著情感豐沛、富於想像、審美多元的一面。而魏晉「樂論」與「樂賦」確實呈現不同的審美情趣,一從理性出發;一從感性出發,並且由於審美對象的不同,一為「雅樂」;一為「俗樂」,而更加深兩者在審美情趣上的區別。再則由於兩者各自承載的思想不同,「樂論」承自「莊子」;「樂賦」承自「楚辭」,也影響到兩者在音樂審美上的差別。而最重要的是,在魏晉時期是一個「雅樂」式微,「俗樂」蓬勃發展的時代,所以雖然有「樂論」者對於「雅樂」的衰落力挽狂瀾,但終究抵擋不住「俗樂」的風行,因此才有「樂賦」的大量寫作,而更勝於「樂論」者,顯然魏晉時期的音樂審美,不但不僅是一種境界型態審美,恐怕是情感式的審美為主流。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were chosen as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The thesis aims to discuss music aesthetic and engages in three major tasks as follows: First, attempt at proving music aesthetic in Wei-Jin is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study results indicating the music aesthetic demonstrated only one realm and pattern. The article hopes to find music appreciation beyond the realm with the citation of Music-Fu materials. Second,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necessarily demonstrate distinct music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How do these two be expressed? What concepts do they inherit? What different aesthetics do both present? Third,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different expression of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how to express the epochal character of the Wei-Jin music aesthetic?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reasons to discuss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at the same time,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sic” concept before and in Wei-Jin, and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i-Jin music to understand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first. The article then describes the results of former studies on Wei-Jin music and, based on the results, illustrates which part of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can be researched further as well a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Music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starting from aesthetic experience through emotional and surpassing perspective to comprehend the music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This chapter is separated into two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is “the Music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Helping the Return of Human”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music aesthetic standard of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to involve in the music aesthetic experience presented in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Ruan Ji's “Music Theory” integrated the Confucian musical pedagogy and the natural concept of Taoist to begin the music aesthetic experience; Ji-Kang’s “Sound without Sadness and Happiness” quoted Zhuang Zi’s thought “The Pipe of Heaven” to complete music aesthetic appreciation. Ruan Ji and Ji-Kang pursued the return of the natural humanity regarding the experience of music aesthetic.
The second section is “the Ganxing-Style Music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Wei-Jin Music-Fu”. Through the composition pattern of Wei-Jin Music-Fu – structural pattern and the use of metaphor and citation, we realize the music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Wei-Jin Music-Fu is Ganxing. Concerning its structural pattern, Music-Fu, from the view of appreciation,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mythology and colors of celestials; the former succeeded to “Chu-Ci” and the latter was influenced by the stream of thought on celestials. The rhetoric of metaphor and citation displays two aesthetics including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and individual intuitive. The people in the Wei-Jin Dynasty through these two aesthetics reached the conception of integrating spirit and music.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Music Aesthetic Ideals of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which begins from personality ideals and social ideals to investigate the deep connotation of the ideal music aesthetic for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There are two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The first section is “the Desired End for the Music Aesthetic Ideal of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Is ‘Harmony’”. “Music”, “rite” and “harmony” are the focus of this section to find out the chan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te and music in the Wei-Jin Dynasty as well as the epochal character of the Wei-Jin music aesthetic ideal highlighted by such change. The aesthetic ideal that Ruan Ji and Ji-Kang sought is not the beauty of “human harmony” presented by “rite and music” anymore, but the beauty of “harmony of heave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 music and heaven which aims to the practice of realm of the subject resul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Zhuang Zi's Qi-hua (Qi transformation).
The second section is “The Discussion of Space and Personality Regarding the Music Aesthetic Ideals of the Wei-Jin Music-Fu”. The ideal of the Wei-Jin “Music-Fu” for music aesthetic, by the philological technique, created a not real “pure field”, built a spiritual fortress of self-exile, and reestablished a natural nature and free utopia. In addition, the appreciation of form and spirit of instrument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Wei-Jin’s pursuit of personality beauty leading to the empathic possibility of music and human and building the aesthetic telepathy of isomorphism between music and human. Thus, the construction of ideal space and personality ideals in Music-Fu illustrated the desire of the Wei-Jin people to enter a utopia via music.
The fourth chapter is “Discussion on the Music Aesthetic Tendency of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from the Literary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is “the Music Aesthetic Pattern Demonstrated by the Literary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The Literary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include impractical discussion, metaphysics and metaphysical discourse. When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was re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metaphysical discourse, the Theory necessarily contained the metaphysical concept and combined metaphysics with music aesthetic,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metaphysics has connection with aesthetic, to demonstrate different aesthetic tendency from the Music-Fu and past aesthetic viewpoints – first, the moderate, elegant and natural beauty; second, the infinite and noiseless beauty that breaks the limit.
The second section is “the Music Aesthetic Pattern Demonstrated by the Literary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i-Jin Music-Fu”. The Wei-Jin Music-Fu features “Fu” style displaying two music aesthetic tendencies: one is the beauty of “Le (happiness)” under the beauty of “sadness”; the other is the beauty of “pure” under the beauty of “grace”. These two aesthetic tendencies are a contradictory combination, really natural in the eyes of the Wei-Jin people, demonstrating the epochal character.
The third section is “Analysis of the Music Aesthetic displayed in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from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is section conclud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usic Theory and the Music-Fu is happiness and sadness, and grace and prettiness. “Nature” and “harmony” are the beauty both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agree.
The fifth chapter is a conclusion summarizing the discussion in this thesis. The music aesthetic in Wei-Jin is different from what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that only demonstrates one realm and pattern. In terms of the Wei-Jin Music-Fu, the music aesthetic of the then people is of abundant emotion, great imagination and diversified. The Wei-Jin “Music Theory” and “Music-Fu” indeed show different aesthetics; one begins from sense, the other from sensibility. Due to different aesthetic objects, one is “ceremonial music” and the other is “secular music” which reinforces the aesthetic difference. Moreover, both inherit different concepts – “Music Theory” from “Zhuang Zi” and “Music-Fu” from “Chu-Ci” – lead to the difference in music aesthetic.
一、研究材料的參考文本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台北:河洛圖書,1978年5月。
陳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 年10 月。
蕭統撰,周啟成、崔富章等注譯《新譯昭明文選》,臺北:三民書局,1997 年
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徐堅:《初學記》《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二九五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二、古籍原典
《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1年。
《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1年。
《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1年。
《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1年。
《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1年。
《爾雅注疏》,《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1年。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1年。
《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1年。
《國語》,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12月。
《史記》,《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資治通鑑今註(七)》,台北:台灣商務,1975年。
鄭樵:《通志》,浙江:浙江古籍出版,2000年1月。
李漁叔註譯:《墨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1976年,7月。
邵增樺註譯:《韓非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1990年6月。
林品石註譯:《呂氏春秋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1990年9月。
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群玉堂出版,1969年。
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注疏》。台北: 藝文印書館。
王弼:《老子》,台北:金楓出版,1986年。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 年12月。
楊伯峻:《列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87 年9 月。
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2月。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10月。
王 充,韓復智註譯:《論衡今註今譯》,台北:鼎文書局,2005年4月。
揚雄,李守奎、洪玉琴譯注:《法言》,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李昉等:《太平御覽》,臺北:國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 年1 月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1992年10月。
高誘註:《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年1 月。
劉勰,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1984年。
顏之推,李振興等注譯《顏氏家訓》,台北:三民書局,1893年。
洪興祖:《楚辭補注》,台北:漢京文化,1973年9月。
許慎,段玉裁注:《段氏說文解字注》,台北:文化圖書,1979年5月。
郭茂倩,聶世美、倉陽卿校點:《樂府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8年11月。
劉履:《風雅翼》《文津閣四庫全書第四五八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楊 勇:《世說新語校箋》,台北:正文書局,1992 年10 月。
三、當代專論(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孔繁:《魏晉玄談》。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王國維《人間詞話》(台北:文馨出版,1975年)
王仁祥:《先秦兩漢的隱逸》。台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民84年5月。new window
王文進:《隱逸與中國文學》。台北:臺灣書店,民88年2月。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1998年11月。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2月。new window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2月。new window
王邦雄:《儒道之間》。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10月。new window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4月。
王叔岷:《郭象莊子注校記》。台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3月。
王煜:《老莊思想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10月。
王葆玹:《正始玄學》(山東:齊魯書社,1987年9月)
王葆玹:《玄學通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4月。
王旭曉:《美學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年9月。
王岳川:《藝術本體論》。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4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臺北:文史哲出版,1994年。
田文棠:《魏晉三大思潮論稿》。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任繼愈等:《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
任繼愈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朱光潛:《詩論》台北:開明書店,1958年8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10月。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3月。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2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二)。台北:正中書局,1989年5、6月。new window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3月。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吉聯抗:《魏晉南北朝音樂史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1986年。
何啟民:《竹林七賢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78年6月。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談風》。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6月。new window
何啟民先生:《竹林七賢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7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5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9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4月。
余敦康:《王弼何晏玄學新探》。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7月。
吳正吉著:《活用修辭》,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
李澤厚、劉綱紀編:《中國美學史》第二卷。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12月。
李澤厚:《華夏美學》。台北:時報文化,1989年4月。
李澤厚:《美學三書》。安徽:安徽文藝出版,1999年。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台北:台灣學生,1996年3月。
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卷六》。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印行,1965年。
辛旗:《阮籍》,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6月。
周紹賢:《魏晉清談述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2月。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北:明文書局,1996年4月。new window
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5月。
林聰舜:《莊子.郭象注導讀》。台北:金楓出版社。
林麗真:《王弼》。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7月。
邱明正:《審美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
邱鎮京:《阮籍詠懷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月。
侯外盧等:《中國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胡楚生:《老莊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10月。
胡曉明:《中國詩學之精神》。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年。
洪順隆:《六朝詩論》。台北:文津出版,1985年。
修海林、羅小平:《音樂美學通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1999年4月。
修海林《古樂的浮沉》,濟南:山東文藝出版,198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11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卷二)(卷三)。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9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影印自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續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1月。new window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0月。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10月。new window
孫良水:《阮籍審美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7月。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11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2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1月。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一)(二)(三)。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2月、1989年9月、1989年2月。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
馬小虎:《魏晉以前個體「自我」的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4月。new window
高峰等:《魏晉玄學十日談》。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年5月。
高晨揚:《儒道會通與正始玄學》。山東:齊魯書社,2000年1月。
高晨陽:《阮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4
康中乾:《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本體思想再解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7月。
張立文編:《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台北縣:稻鄉出版社,1993年10月。new window
張志春:《中國服飾文化》,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年。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5月。
張蕙慧《嵇康音樂美學思想探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莊萬壽:《嵇康年譜》。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3月。
莊耀郎:《郭象玄學》。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3月。new window
許抗生:《三國兩晉玄佛道簡論》。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12月。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1月。new window
許抗生等:《魏晉玄學史》。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張法《美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1999年12月。
陳仲庚、張雨新編著:《人格心理學》,遼寧:遼寧人民,1987年。
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6月。new window
郭平:《魏晉風度與音樂》。安徽:安徽文藝出版,2000年8月。
傅偉勳:《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2月。
葉朗《現代美學體系》。台北:書林,1993年8月。
曾春海:《嵇康》。輔仁大學出版社,1994年。
湯一介:《郭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1月。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3月。
黃慶萱著:《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75年1月。
黃錦鋐:《莊子及其文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9月。
黃錦鋐:《郭象》。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8月。
黃應貴:《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12月。new window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台北:源流文化,1982年。new window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new window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臺北:巨流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研究所,1996年11月。new window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研究所,1996年11月。new window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年。
臧克和《漢字單位觀念史考述》。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台北縣:雲龍出版社,1995年6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台北縣:雲龍出版社,1994年12月。
寧稼雨:《魏晉風度——中古士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12月。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台北:文津出版,2000年9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3月。new window
蒙培元:《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東方出版社,1994年6月。
趙書廉:《魏晉玄學探微》。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
蔣培坤:《審美活動論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11月。
蔡仲德:《<樂記><聲無哀樂論>注釋與研究》,江蘇:中國美術學院出版,1997年5月。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台北:藍燈文化,1993年2月。
蔡仲德:《音樂之道的探求─論中國音樂美學史及其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2003年3月。
蔡英俊:《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1989年12月。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12月。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2000年。
盧國龍:《郭象評傳》。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12月。
蕭興華:《中國音樂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3月。
錢穆:《中國文化叢談》。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9月。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11月。
錢穆:《中國學述思想史論叢》(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10月。
錢穆:《莊老通辨》。台北:三民書局,1973年8月。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3月。new window
戴燕:《玄意幽遠――魏晉玄學風度》。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
謝大寧:《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2月。
韓傳達:《阮籍評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韓鍾恩在《音樂美學與審美》,台北:洪葉文化,2002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1月。
蘇新鋈:《郭象莊學平議》。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10月。
饒宗頤:《人間詞話評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
四、論文部份(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學位論文
王岫林:《魏晉士人之身體觀》,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王素娟:《魏晉儒道會通思想研究――以向郭跡冥論為中心而展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江建俊:《魏晉玄理與玄風之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new window
吳明:《自然與名教――從儒家名教思想與德國理想主義道德哲學看魏晉玄學之會通孔老》,新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吳冠宏:《魏晉玄論與士風新探—以情為綰合及詮釋進路》,國立臺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7年5月。new window
李玲珠:《魏晉「自生」概念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周大興:《王弼玄學與魏晉名教觀念的演變》,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new window
周大興:《魏晉玄學中「自然與名教」關係問題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林朝成:《魏晉玄學的自然觀與自然美學研究》,臺大哲學所博士論文,1992年6月。new window
林麗真:《魏晉清談主題之研究》,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年。new window
莊耀郎:《王弼玄學》,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郭慧娟《魏晉樂賦的音樂美學觀》,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昌明:《從形體觀論六朝美學》,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陳美朱:《西晉之理想士人論》,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玉燕:《魏晉音樂史》,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楊佩螢《從六朝樂賦再探文學抒情傳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蔡忠道:《魏晉儒道互補思想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1998年6月。new window
盧桂珍:《王弼與郭象之聖人論》,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錢國盈:《魏晉人性論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戴伊澄《文選音樂類賦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顏國明:《魏晉儒道會通思想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二)期刊論文
王志成:<王弼的貴無論及其大成之樂-兼論樂須順性與禮樂>,《藝術百家》,2006年,第5期。
王秀明:<“樂”字初義研究述評>,《黃鐘》,2005年,第4期。
王曉毅:<西晉玄學與佛教的互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6年9月第9期。new window
伍國棟:〈創樂神話與音樂起源論〉,《文藝研究》1995年,第三期。
朱明基:<關於<聲無哀樂論>中〝聲〞的表述方式探討>,《民族民間音樂•音樂探究》,1994年4月。
江建俊:<論四玄>,《成大中文學報》第八期,2000年06月。new window
沈冬:<先秦律學考>,《臺大中文學報》第四期,19991年6月。new window
李豐楙:<六朝道教與遊仙詩的發展>,《中華學苑》第28 期,1983年。new window
余敦康:<魏晉玄學與儒道會通>,《宗教哲學季刊》1995年1月1日第1卷第1期。new window
吳冠宏:<從余英時〈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一文中「情」之論述及其商榷談玄論與魏晉士風的合理關涉>,《東華人文學報》,2006年1月,第8期。new window
吳冠宏:<嵇康<明膽論>之明膽關係試探>《東華漢學》創刊號,2003年2月。
吳冠宏:<當代<聲無哀樂論>研究的三種論點商榷>《東華漢學》,2005年,第3期。
岑溢成:<嵇康的思維方式與魏晉玄學>,《鵝湖學誌》1992年12月第9期。new window
岑溢成:<魏晉「言意之辨」的兩個層面>,《鵝湖學誌》1993年12月第11期。new window
李建中:<魏晉詩人的死亡意識與生命悲歌>,《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6期,1999年第1期。
周大興:<王弼「性其情」的人性遠近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3年3月,第16期。new window
林顯庭:<探究天人的魏晉思想>,《鵝湖月刊》1977年1月總號第19期。new window
袁濟喜:<關於「聲無哀樂論」評價問題-兼論嵇康的音樂美學思想>,《學術月刊》,1981年,第12期。
高柏園:〈阮籍〈樂論〉的美學意義〉,《鵝湖月刊》,第204期。
高柏園:<《人物志》論性之哲學根據與論性傳統>,《鵝湖月刊》1999年2月總號第284期。new window
高晨陽:<論玄學「有」「無」範疇的根本義蘊>,《中國哲學與哲學史》1996年6月7日第4期。
張海燕:<論魏晉玄學的名教思想>,《孔子研究》1988年12月25日總號第12期。
張海燕:<魏晉玄學與儒學>,《中國哲學史》1993年8月7日第6期。
莊耀郎:<王弼之有無義析論>,《國文學報》1992年6月第21期。new window
莊耀郎:<王弼之聖人論>,《中國學術年刊》1992年4月第13期。new window
莊耀郎:<王弼儒道會通理論的省察>,《國文學報》1994年6月第23期。new window
莊耀郎:<言意之辨與玄學>,《哲學與文化》2003年4月總號第347期。new window
莊耀郎:<魏晉反玄思想析論>,《國文學報》1995年6月第24期。new window
莊耀郎:<魏晉玄學家的聖人觀>,《國文學報》1993年6月第22期。new window
莊耀郎:<魏晉玄學釋義及其分期之商榷>,《鵝湖學誌》1991年6月第6期。new window
陳來:<魏晉玄學的「有」「無」範疇新探>,《哲學研究》1986年9月25日第9期。
陳明恩:<氣化自然,無為而成――略論魏晉玄學之宇宙論面向>《哲學與文化》2003年4月總號第347期。new window
陳政楊:<「人籟、地籟、天籟」與「吾喪我」之內在相似性的另類詮釋>,《鵝湖月刊》1999年8月總號第290期。
曾春海:<魏晉玄學導讀>,《哲學與文化》2003年4月總號第347期。new window
曾春海:<「氣」在魏晉玄學與美學中的理論蘊義>,《哲學與文化》2006年8月第33卷第8期。new window
楊揮:<"移風易俗":中國古代的審美意識形態命題>,《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趙衛民:<莊子的風神——「逍遙遊」新探>,《鵝湖月刊》2001年9月第315期。new window
劉學智:<魏晉玄學的「天人」新義與人生哲學>,《哲學與文化》1994年5月總號第240期。new window
鄭世根:<王弼論「理」與「心」>,《道家文化研究》2002年6月第19輯。
蕭振邦:<嵇康<聲無哀樂論>探究-兼解牟宗三疏>,《鵝湖學誌》,2003年12月,第31期。new window
應小敏:<大美無言,妙道自然-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美學釋意簡述>,《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2年,第4期。
韓鍾恩:<音樂審美意向——對音樂審美判斷內在依據的構想與描述>(《人民音樂》,1988年10月)
戴璉璋:<王弼玄學思想的考察>,《鵝湖學誌》1995年6月第14期。new window
戴璉璋:<王弼易學中的玄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1年3月創刊號。new window
戴璉璋:<阮籍的自然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3年3月第3期。new window
戴璉璋:<嵇康思想中的名理與玄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4年3月第4期。new window
馮潔軒:<“樂”字析疑>,《音樂研究》,1986年,第3期。
(三)論文集論文
江建俊:<論嵇康的「出位之思」──從「師心」談起>,竹林文化的形成、流播與影響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
沈冬:<雅俗胡樂之交化論晉室南遷至隋初之音樂發展>,《陳奇祿院士七秩榮慶論文集》,1992年5月。
周大興:<阮籍的名教空間與大人先生的神貴空間>,收於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林聰舜:<玄學式的體制與反體制論述――魏晉思想的一個思考方>,《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
林麗真:<王弼「性其情」說析論>,《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頁603-604。
林麗真:<魏晉玄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第17次中國學國際學術大會發表論文》(韓國中國學會,1997年8月22、23日)。
容肇祖:<魏晉的自然主義>《魏晉思想》(乙編)(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張蓓蓓:〈「名教」一詞的產生及其相關問題〉,收於《文史論文集》(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莊耀郎:<魏晉玄學的有無論>,《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12月)。
湯一介:<論魏晉玄學中的內在性與超越性的問題>,《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8月)。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魏晉思想》(乙編)(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賀昌群:<魏晉清談思想初論>,《魏晉思想》(甲編)(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黃錦鋐:<魏晉玄學的有無之爭>,《紀念程旨雲先生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師範大學,1983年5月21日)。
楊祖漢:<論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new window
劉大杰:<魏晉思想論>《魏晉思想》(甲編)(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鄭毓瑜:〈詮釋的界域──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9月),第二十三輯
謝大寧:<試論玄學的分期問題>,《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12月)。
謝大寧:<美學判斷的超越原則>,《文學與美學》第四集(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5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