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認知語言學取徑的台語教材教法研究
作者:曹芬敏
作者(外文):Tsao Fen-Min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魏聰祺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認知範疇隱喻概念合成台語教材教法cognitivescopemetaphorconceptual blendingTaiwaneseteaching metho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語言之學習,重在學習過程知識之認知理解,知識學習取得,由依序回憶到任意回憶覺知以存取語言相關知識,現今台灣閩南語(以下內容簡稱台語)課程教學,忽略課程理論置於課程之必要性,又課程教材文體侷限於童謠,且目前缺乏認知語言學與台語教材教法交集的相關研究,所以本研究以認知語言學理論為理論根基,活化台語教材教法,於台語課程教學過程中置入情境學習,以協助學童有效學習課程內容與概念認知。
本論文主要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引論,包含:緒論、論述課程理論的重要性、進而敘述本論文之課程理論--認知語言學理論的緣起,語言與認知、心理學之相關性及相關文獻探討;第二部分是論文的主軸,介紹認知語言學的核心議題與台語教材教法之交集,包含:論述範疇理論如何融入台語詞彙、意象圖示在台語聲調課程之應用 ; 譬喻理論與台語教材教法之應用,隱喻理論融入文本以豐富台語教學; 概念合成理論與台語學習,並建構台語語言學習策略;第三部分結論。
The key points of language learning are the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in learning process,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learning, and the access of language related knowledge from sequential recall to any recall awareness. Nowadays, Minna language (for the following, Taiwanese for short) teaching in Taiwan neglects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curriculum on curriculum theory; Text style is limited in nursery rhymes; Related researches on the intersec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 and Taiwanese teaching method are in demands. Therefore, this study takes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as the theory base, makes Taiwanese teaching theory alive, and puts situational learning into Taiwanese teaching to assist students in learning course content and concept cognition.
This thesis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which includes the introductory sec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curriculum theory, and a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 curriculum theory of this thesis—the origin of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 language and recognition, the association with Psychology, and an investigation into related paper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axis of this thesis, which introduces core issu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 and its intersection with Taiwanese teaching method, and which contains a discussion of how scope theory assimilates into Taiwanese phras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mage schema in Taiwanese intonation class; the application of metaphor theory and Taiwanese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assimilation of metaphor theory to enrich Taiwanese teaching;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and Taiwanese learning, and the build-up of Taiwanese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nclusion.
參考書目
一、中文專書
丁樹南,《寫作的方法和經驗》,台北:大地出版社,1984。
王文科,《課程論》,台北:五南圖書有限公司,1990。
王文斌、毛智慧 主編,《心理空間理論和概念合成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王洪君,《語言學綱要(修訂版)指導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王振光,《潛意識下的英語奇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王寅,《認知語言學探索》,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王培光,《語感與語言能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王育德,《台灣話講座》,台北 : 前衛出版社,2000。
朱德熙,《語法講義》,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
沈陽,《語言學常識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束定芳,《認知語義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8。
李宇明,《語法研究錄》,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李勤岸總編,《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秋創刊號,台南: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2008。
林生傳,《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林玫君,《創作性戲劇原理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
林慶勳,《台灣閩南語概論》,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
武尊民,《英語測試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周長輯、康啟明,《台灣閩南語教程(上冊)》,屏東:安可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
姚一葦,《戲劇原理》,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2。
施玉惠,《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及評量指引》,台北 : 教育部,2001。
孫 鳴,《英語學習與教學設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崔希亮,《語言理解與認知》,上海:學林出版社,2016。
黃光雄,《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2000。
黃惟馨,《戲場實務提綱》,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
程琪龍,《認知語言學概論-語言的神經認知基礎》,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張世彗,《學習障礙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張惠貞,《國小閩南語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
張曉華,《創作性戲劇教學原理與實作》,台北: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2007。
張曉華,《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0。
湯廷池,《語言學與語文教學》,台北 : 學生書局,1993。
陳美如,《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活動設計及評量指 引》,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
陳正治,《兒童詩寫作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
曹芬敏,林麗姿編著,《台語文vs多元創意意象》,台南: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2015。
楊秀芳,《台灣閩南語言法稿》,屏東:大安出版社,1991。
齊滬揚、陳昌來,《應用語言學綱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葛本儀,《漢語詞匯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葛本儀,《漢語詞匯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董忠司,《福爾摩沙的烙印-台灣閩南語概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
董忠司,《台灣閩南語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蔡辰男,《中文百科大辭典》,台北: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鍾榮富,《語言學概論》,台北:文鶴出版社,2005。
鍾啟泉、張華,《世界課程改革趨勢研究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劉宇紅,《隱喻的多視角研究》,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
劉潤清、韓寶成,《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Language Testing and its methods》,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劉穎,《統計語言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劉勰,王運熙、周鋒譯注,《文心雕龍》,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
羅少茜,《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7。
謝國平,《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2。
藍純,《認知語言學與隱喻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魏聰祺,《辭格分類及其辨析》,台北:考銓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二、英文專書
Airasian, Pieter W.《Classroom Assessment 課堂評量》, McGraw-hill , Inc. 1991
Angelo, Thomas A. & Cross, K. Patricia,《Classroom Assessment Techniques: A
Handbook for College Teachers,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3.
Aristotle(亞里斯多德)著,劉效鵬譯,《詩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公司,2008。
Aristotle亞里斯多德著,呂穆迪譯,《範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
Brown James Dean 著,《語言教學大綱要素:課程設計系統法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Brandt, P.A. Spaces, Domains and Meaning: Essays in Cognitive Semiotics.
Berlin/Bern: Peter Lang publishing group. 2004.
Bruner, J. S. (布魯納),邵瑞珍譯,《教育的歷程The Process of Eduction a
Landmark in eduction theory》,台北 :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
Bruner, J. S. (布魯納),邵瑞珍譯,《教學論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台北 :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89。
Cruse, D. A (克魯斯)著,《詞匯語義學Lexical Semantics》,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C. K. Ogden and I. A. Richards. 白人立、國慶祝 譯,《The meaning of Meaning 意
義之意義》,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23/2000。
Courtney B. Cazden著,蔡敏玲、彭海燕 譯,《教室言談-教與學的語言Classroom
Discourse 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8。
David, W. Johnson. & Frank P. Johnson著,任凱 譯,《團體動力:理論與技巧》,
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8。
戴維.克里斯特爾(David Crystal),《劍橋語言百科全書》,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1988。
David G. A. , Kenneth T. H. , Tom V. S., (大衛. G. 阿姆斯特朗, 肯奈斯. T. 漢森, &
湯姆. V. 賽威治)著,(李長華、李劍、湯杰琴譯),《教育學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David Norman, Ulf Levihn, Jan Anders Hedenquist,洪文鋒譯,《溝通式教學指南
Communicative Ideas》,台北:師德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5。
Dirk Geeraerts著,邵軍航、楊波 譯,《認知語言學基礎 ( Cognitive Linguistics Basic Reading)》,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Elena Bodrova & Deborah J. Leong著,蔡宜純譯,《心靈捕手Vygotsky 學派之
幼兒教學法》,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1。
Evelyn Hatch, Cheryl Brown,《Vocabulary, Semantics and Language E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Fauconnier, Gilles. 1997.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rdinand. De. Saussure (索緒爾)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George Yule著,張文軒譯,《語言學導論》,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6。
George Lakoff (萊考夫)著,梁玉玲等譯,《女人、火與危險事物(上)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nt The Mind)》,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
George Lakoff(萊考夫)、Mark Johnson(詹森)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
Heathcote, D. Drama as challenge. In Johnson, L.& O´Neill, C.(Eds).(1991).
Collected writing on education and drama . 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H. Douglas Brown著,余光雄譯,《第二語言 最高指導原則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5。  
H. Douglas Brown,《原則導向教學法-教學互動的終極指南(第2 版)》,台北:
台灣培生教育出版公司,2001。
Jack C. Richards and Theodore S. Rodgers著,吳君平、劉遠城、詹明峰、劉家禎譯,《語言教學法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  

Jenny Thomas, Mick Short,《Using Corporn for Language Researc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Joe Winston Miles Tandy著,陳韻文、張鐙尹譯,《開始玩戲劇4-11歲》,台北: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8。
John E. Bernthal et al. 童寶娟譯,《構音及音韻障礙導論-兒童語音障礙》,台北:
華藤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4。
Jonothan Neelands &Tony Goode著,舒志義、李慧心譯,《建構戲劇-戲劇教學策略70式》,
台北: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2005。
Kathleen Graves(凱薩琳)著,《語言課程設計:教師指南(Designing Language
Courses: A Guide for Teachers)》,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Leonard Bloomfield (布隆菲爾德)著,袁家驊、趙世開、甘世福譯,《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Lilian G. Katz、SylviaC.Chard著,陶英琪、陳穎涵譯,《探索孩子的心靈世界》,
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8。
Margaret E.Gredler, 吳幸宜譯,《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Learning and Instrution Theory IntoPractice》,
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0。
〔美〕R. 莫里․托瑪斯 著,郭本禹、王云強 等譯,《兒童發展理論Comparing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 》(6ed),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Robert Fisher(勞勃˙費雪)著,朱浩一譯,《英國家長這樣提升孩子大腦力》,
台北:日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2。
(美)蘭蓋克(Ronald w.langacker)著,牛保義、王義娜、席留生、高航譯,《認知語法基礎(第一卷)理論前提》,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Sapir Edward(薩皮爾 愛德華)著,陸卓元譯,《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Shepard, Roger N. and S. Hurwitz, Upward direction,Mental rot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of left and right truns inMaps. In Pinker (ed.) Visua/cognition.
London:MIT Press. 1985.
Trask R. L. And Bill Mayblin R.L. (特拉斯克比爾梅布林)著,沈椿萱 譯,《視
讀語言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9。
Ungerer, F. &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Vicki Caruana(微琪∙卡諾娜)著,朱衣譯,《蘋果和粉筆灰(Apple & Chalkdust)》,台北:
知識流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9。
Vyvyan Evans and Melanie Gr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Oliva, P. F.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6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2005.
Radden & Kövecses, Z.《Metaphor:Aprac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Saeed, J. I.《語義學Semantics》,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Steven Pinker , 洪蘭譯,《語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
台北:商周出版,2001。
P. R. Wilkinson, Thesaurus of Traditional English Metaphors,London and New York.( second). 2002.
Walker, Alastair. Applied sociology of language: Vernacular languages and education. In Peter Trudgill (ed.) Applied sociolinguistics. London: Academic Press INC. 1984.
William , Croft & D. Alan 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introducti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法〕莫里斯․海格龐蒂 著,姜志輝 譯,《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ie De La
Perception》,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耶夫‧維索爾倫 著,錢冠連、霍永壽 譯,《語用學詮釋》,北京:清華大學出
版社,2005。

三、中文期刊
王海華、孫智,〈詞匯知識框架與詞匯研究〉,《外語教學》,第28卷第3期,2007
年5月,頁52-55。
王娟、張积家、李捷,〈兒童動物概念結構發展的研究〉,《蘇州大學學報》, 2014
年,頁62-69。
王蓉、張麗,〈認知隱喻理論及隱喻能力培養〉,《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 》,第34卷第6期,2007年11月,頁113-117。
朱瀅,〈陳霖的拓撲性質知覺理論〔J〕〉,《心理學報》,2005,(5),頁1031-
1034。
汪少華、徐健,〈通感與概念隱喻〉,《外語學刊》,2002年第3期,總第110期,頁91-94。
李芳、盛欐,〈美國華裔兒童漢英雙語詞匯語義範疇發展狀況分析〉,《外語教學
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第46卷第2期,2014年3月,頁89-102。
匡芳濤,〈英語詞彙教學的範疇研究〉,《外國語文研究》,2012年第2輯,頁121-131。
洪文車,兒童的科學觀,《幼兒保育學刊》,第5期,2009年,頁1-11。
洪嘉璐、盧明,〈創造性戲劇活動引導技巧之初探-以九歌兒童劇團實施為例〉,《臺
北師範學院學報》,15期,2002年,頁433-460。
吳木崑,〈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
40卷1期,2009年,頁35-54。  
徐伶、黃劍平,〈莎士比亞作品中的隱喻、轉喻認知識解〉,《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學報》,第4卷2期,2010年6月,頁25-27。  
徐盛桓,〈視覺隱喻的拓撲性質〉,《山東外語教學》,2014年1期,頁8-15。
吳紹群,〈內容分析法與圖書館學研究〉,《圖書與資訊學刊》,40,2002年2月,頁47-61。
周淑卿,〈誰在乎課程理論?-課程改革中的理論與實務問題〉,《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5期,2002年9月,頁1-16。
邱湘雲,〈閩南語和客家語的「量詞」—與國語比較〉,《玄奘人文學報》,第6期,2007年,頁1-26。
邱湘雲,〈閩、客、華語三字熟語隱喻造詞類型表現〉,《國文學誌》,22,2011年,頁241-272。
邱湘雲,〈客家對句理諺認知譬喻研究:以實體譬喻為例〉,《全球客家研究》,第10期,2018年5月,頁91-136。
侯國金,〈隱喻經緯的編織和隱喻的語篇性〉,《外國語文研究》,第2輯,2012年,頁1-14。
涂文欽,〈臺灣閩南語流行歌詞中的人生隱喻〉,《臺灣語文研究》,第8卷第2期,2013年,頁35-58。
段惠瑩、張碧如、蔡嫦娟,〈台灣原住民地區幼兒園母語及鄉土教學之現況調查〉,
《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76期,2007年06月,頁131-146。
袁毓林,〈關於認知語言學的理論思考〉,《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頁183-198。
許韋晟,〈太魯閣語方位詞的空間概念研究─以意象圖式和原型範疇理論為分析
觀〉,《清華學報》,第44卷第2期,2014年6月,頁317-350。
崔希亮,〈認知語言學: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語言教學與研究》,2000年,第5期,頁1-12。
張榮興、黃惠華〈心理空間理論與「梁祝十八相送」之隱喻研究〉,《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第6卷第4期,2005年,頁681-705。
張寶燕,〈母音長度與英語字尾塞音清濁對比之感知研究〉《教學與研究》,第17期,1995年,頁147 - 168。
張學謙,〈從語言調查看卑南語的活力〉,《原教界》, 63期,2015年6月號,頁20-23。
張榮興、黃惠華〈心理空間理論與「梁祝十八相送」之隱喻研究〉《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第6卷第4期,2005年,頁681-705。
陳品,〈心理空間理論與兒童華語文繪本教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
第24期,2013年9 月,頁 91-125。
陳志恆、林清文,〈國中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策略量表之編製及效度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0卷2期,2008年,頁1-36。
陳霖,〈大範圍優先對象形成的神經關聯:前顳葉〔J〕〉,《生命科學》,2008,(5),頁718-721。
陳鼓應,〈「理」範疇理論模式的道家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0期,2004年5月,頁45-74。
陳燕、黃希庭,〈時間隱喻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第14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604 -609。
陳聲柏,〈西方哲學範疇理論的特徵-從亞里斯多德到康德、黑格爾〉,《乾-人文年鑑》,2006年12月,第2輯,頁141-145。
陳麗美,徐雅鈺,〈幼童台語塞音學習〉,《成大研發快訊》,第17卷第7期,2011年,頁9-21。
連金發,〈構詞學問題探討〉,《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2000年,頁 61-78 。
曾濤、鄒晚珍,〈漢語兒童6歲前範疇層次語匯的發展研究〉,《心理科學》,35:2012年,頁1404-1409。
郭永松,〈認知語法在台灣閩南語教學上的應用-時間介詞ui3對kau3到與cing7從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1卷第2期,2010年,頁109-132。
黃連忠,〈從哲學範疇詮釋中國哲學的思維方法論及其系統架構的侷限〉,《台北
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6年,頁205-231。
黃翠芬,〈從意象圖式探測詞義發展-以《詩經》方位詞「下」為例〉,《朝陽人文
社會學刊》,第9卷第1卷。頁235-266。
黄燦遂,〈語言測驗與教學〉,《中等教育》,第40卷第1期,1989年,頁5-7。
鄧孟倫,〈《百喻經》認知隱喻現象探討〉,《育達科大學報》,第44期,2017年4月,頁77-102。
歐用生,〈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教育資料集刊》,第28輯,2003年,頁373-387。
繆章艷、張同東,〈"概念合成”視角下的網絡詞匯生成機制研究〉,《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期,2017年,頁85-87。
謝健雄,〈當代台灣漢語慣用轉喻:認知語言學取徑〉,《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4卷第1期,2008年,頁55-67。
簡子欣、陳淑瑜,〈以發聲練習和聲調覺識為主的音樂訓練對聽覺障礙兒童國語聲調清晰度之成效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第32卷第2期,2007年,頁93-114。
劉創馥,〈亞里斯多德範疇論〉,《台大文史哲學報》,第72期,2010年05月,頁67-95。
劉濤,〈隱喻與轉喻的互動模型:從語言到圖像〉,《新聞界》,第12期,2018年,頁33-46。
四、英文期刊
Brown, R. 1958. How shall a thing be called. Psychology Review 65:14-21.
Fauconnier, G. 1986, Quantification, roles, and domains Versus 44-45:61-80。
Fauconnier, G.1994. Mental space: Aspect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augmented paperback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 G & Turner, M . 1998.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Cognitive Science》, Vol 22 (2), pp133-187.
Fauconnier G and Turner M . 2003 〈Conceptual blending, Form and Meaning〉《Recherches en Communication, no19, p57-86.
Formal and Conceptual Blending in Terry Pratchett’s Discworld, 2012
vol 1:193-208
Glucksberg, S. and keysar, B. 1993. How metaphors work.Metaphor and
Thought,ed.by A.Ortony. pp.401-24.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seph Grady. 2005. Primary metaphors as inputs to conceptu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Pragmatics》37, 1595-1614
Oakley, T.V. 1998. Conceptual blending,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rhetoric
Cognitive Linguistics 9/4 : 321-360.
Radden, G. & Z. Kövecses, Z. 2007. Towards a theory metonymy. In V. Evans, b. k. Bergen & J. Zinken (Eds.),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ader London: Equinox. pp335-359.
Rosch, E, 1978. 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 In Rosch & Lloyd(eds.)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27-48.
Rosch, E. & Mervis, 1975. C.B. Family Resemblances: 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 Cognitive Psychology, p.573-605.
Seana Coulson & Todd Oakley, 2000. Blending basics《Cognitive Linguistics》11-3/4,
pp175-196.
Slingerland, E.G. 2005.〈概念合成,身體印記和情感規範—以古漢語為例
Conceptual blending, somatic marking and normativity: a
case example from ancient Chinese〉. Cognitive Linguistics, 37/10. p557-584.
Walker, Alastair. 1984. Applied sociology of language: Vernacular languages and education. In Peter Trudgill (ed.), Applied sociolinguistics. London : Academic Press INC. P159-202.
五、碩博士論文
王秀蓉,〈國小台語教學與課程設計〉,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
李佩芳,〈讀者劇場在國小高年級臺語教學之應用〉,台東: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台灣語文教師暑碩論文,2012。
高詩婷,〈台灣閩南語中詞幹與詞綴之間雙同子音的真實性〉,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2003。
游蒼林,〈運用社區資源ê台語教學:台華雙語多媒體電子冊製作行動研究〉,台東: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賴毓珊,〈對外台語教學自編教材設計─以台大日籍交換學生為對象〉,台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2010。
楊允言,〈processing Teachniques for Written Taiwanese-Tone Sandhi and POS
tagging〉,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楊淑惠,〈閩南語輔音音位發展個案研究:從一歲七個月至兩歲九個月的變動情形〉,新竹: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鍾有進,〈創作兒歌在台語教學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與語言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六、專題研究
中國玉溪師範學院瀕危語言研究中心翻譯組,〈語言活力與語言瀕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瀕危語言特設專家組,2003年3月10-12日,巴黎。
《國家數位典藏通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會議通過「語言活力與瀕臨滅絕語言」判定標準〉,第2卷第8期,2003年8月。
曹逢甫,《台灣閩南語綜合語法研究 : 台灣閩南語綜合語法彙整撰寫》,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7年。
張學謙、張永明及蘇凰蘭,〈106年本土語言使用情況工作計畫〉,教育部,201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