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黨與民進黨政府社會福利政策之研析 ------老年經濟安全政策個案研究
作者:簡照欣
作者(外文):Chaw-hsin Chien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指導教授:詹火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國民黨民進黨經濟安全社會福利福利意識形態social welfareDPPKM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1
論文摘要
本論文研究的問題有四:
(一)國民黨與民進黨之社會福利觀為何?
(二)國民黨政府所建立的老年經濟安全政策之發展過程為何?內
涵為何?有何特點?
(三)民進黨的老年經濟安全政策有何內涵?特點何在?
(四)不同政黨對於社會福利理念各有其理想與堅持,甚且彰顯於
其政綱、黨綱與其所宣示的政策中,而於掌握國家權力時促其實
現。民進黨2000年執政後其老年經濟安全政策與國民黨政府有
何異同?國民黨與民進黨政府之政策理念又是否各與其社會福利
觀相應?
事。研究發現如下:
一、社會福利觀
(一)國民黨:
整體看來,國民黨社會福利觀的最大特色是對國家能力與資
本主義經濟效率的倚重。國家必能調解社會衝突,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必能解決生產問題。故而社會主義的理想雖然崇高,但社會福利體制的建立與發展卻不應影響市場機能的發揮,這種看法即使連孫、蔣二人都不反對。因而國民黨的社會福利觀並非如有些研究者指稱是單純的社會主義式的(林萬億,1995b;鍾佩珍,1994)。雖然就理想願景來看,社會目標較市場價值「優位」,後者是達成前者的手段;但就特定的歷史發展階段而言,社會目標不應抑制市場功能的發揮,甚且必須配合市場的需求。因而國民黨的社會福利觀對資本主義與社會福利間關係之處理可因經濟發展階段之不同而順勢調整。
(二)民進黨:
整體來看,民進黨社會福利觀以民主社會主義類型為藍本,對個人與國家間之關係特別強調國家須去除一切後天產生的壓制,力促個人自我實現。民進黨理所當然的假設「國家必定有能」,忽略了國家能力有限的實況。國民黨雖然強調國家能力,但其國家之所以有能力,是基於對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之擁護,因而市場機能的發揮常會比個人發展與社會福利來的重要。但民進黨當肯定國家能力時也同時認定國家促使資本主義順暢發展的必然性,於是並未深入處理市場機制與國家社會福利間的協調整合,並且在論述上也跳躍式的直接訴求高標準的社會目標,因而忽略對市場價值在達成社會理想中階段性歷史任務的體認。雖然如此,民進黨在取得中央執政權後似已漸次體悟市場經濟與社會福利的潛在衝突性,因而逐漸在社會政策上有所調整。
二、老年經濟安全政策
(一)國民黨政府
國民黨政府主政50年間主要的老年經濟保障政策均有採行。就政府的直接介入而言,除了社會救助對於低收入老人門檻的放寬外,社會保險中的老年給付亦涵蓋勞工與公教人員。至於津貼則有中央政府的老農津貼與部份地方政府自行實施的敬老福利津貼。若就涵蓋人口數而言,將近有76%的老人享有社會保險、社會救助、與老農津貼;若再加上部份民進黨地方政府的敬老福利津貼,估計超過80%以上的老人被國民黨政府以不同的經濟安全保障政策所涵蓋。在政府的間接介入方面,則有對公教人員與勞工的職業退休給付(年金)。這些方案在台灣老人經濟安全的保障上發揮了重大功能。
(二)民進黨政府
民進黨雖然有著偏向強調普遍性、全民性的民主社會主義的社會福利觀,但當政後其政策除了敬老津貼具有開創性外其餘包含社會保險與社會救助政策與國民黨政府同質性甚高。值得注意的是國民年金制若依其經建會建議的版本,是無法達成其在野時期所宣稱的所得重分配與社會公平的功能的。因此民進黨在理想上是民主社會主義的支持者,但在實踐上卻同國民黨一樣,屬國家干預的資本主義類型。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內政部社會司(1998)。「第二次全國社會福利會議結論」。社區發展季刊,1998年7月。頁215-219。
王仕圖(2003)。「政黨輪替下的社會福利政策:以『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第四期。頁81-108。new window
王正勤(1994)。台灣地區威權體制下的福利政府。政治大學政研所碩士論文。
王香蘋(2001)。台灣老人健康狀況與健康變化的性別經驗探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王振寰(1996)。「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收錄於new window
徐正光與蕭新煌主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
頁71-114。
(2003)。「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
型」。台灣社會學刊第31期。頁1-45。
王順民(1997)。「福利國家類型學試析」。社區發展季刊第77期,頁145-161。new window
(2000)。「第十任總統候選人社會福利政見的初步觀察」,社區發展季刊第90期,頁216-235。
古允文(1988)。政府角色於社會福利發展過程中的演變與困境----理論觀點的探究。台大社研所碩士論文。
(1990)。「八○年代的福利國家發展:改革?抑或是革命?」。
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14期。頁569-583。
(1996)。「政治、政策過程與社會福利發展」,社會建設第93期。頁23-29。
(1997)。「從福利國家發展談民營化下國家角色的挑戰」。
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期。頁70-78。
(2001)。「平等與凝聚:台灣社會福利發展的思考」。社
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五卷第一期。頁145-169。
古允文譯(1995), Ian Gough原著。福利國家的政治經濟學。台北:
巨流(原作出版於1979年)。
古允文等譯(1988)。社會福利發展。台北:桂冠出版社。
古允文、詹宜璋(1998)。「台灣地區老人經濟安全與年金政策:社會排除觀點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0卷第2期。頁191-225。new window
民進黨(1993a)。公平正義的福利國-----民主進步黨的社會福利政
策。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
(1993b)。國家資源運用與分配-----民主進步黨的預算與賦
稅政策。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
(1993c)。民主進步黨政策白皮書<綱領篇>。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
(1993d)。解放經濟發展活力-----民主進步黨的經濟發展藍
圖。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
(1994)。社會福利政策七講。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
(1995a) 。國民年金制度。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
(1995b)。給台灣一個機會-----民進黨1995/96競選綱領。
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8)。我們應該過的更好-----民主進步黨1998競選綱
領。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
(2000)。我們的新責任-----民主進步黨2000年政策綱領。
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
行政院研考會(1993)。我國社會保險制度與社會保險支出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1995)。我國社會福利定義與範圍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經建會(1986)。我國社會福利制度整體規劃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995)。國民年金保險制度整合規劃報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997a)。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計算方式之改進建議簡報。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1997b)。勞動基準法勞工退休金改採勞工退休年金基
金(公積金)制度規劃構想。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
會人力規劃處。
(1998a)。國民年金制度初步規劃結果簡報。台北:行政院
經濟建設委員會國民年金制度規劃小組。
(1998b)。我國社會福利現況,問題與對策。台北:行政院
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1999)。國民年金制度規劃報告簡報。台北:行政院經濟
建設委員會國民年金制度規劃小組。
(2000a)。規劃國民年金推動社會安全制度。台北:行政院建濟建設委員會。
(2000b)。 國民年金保險、平衡基金、國民年金保險修正
案及國民年金保險配合建立個人退休儲蓄帳戶案比較分
析。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000c)。國民年金制度規劃報告簡報。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朱雲鵬(1989)。「台灣所得分配的特色與前景」。載於蕭新煌
等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
台灣研究基金會。頁33-52。
吳玉山(2001)。「制度、非正式制度與結構對政治穩定的影響」。中國政治學會九十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2001年1月6日。台北:台大社會科學院。new window
吳明儒(1999)。公私年金政策與制度發展之互動因素分析----台灣與英國之比較研究。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2003)。「從全球化觀點解析年金制度改革模式:兼論『資本累積』與『世代契約』概念的辯證邏輯」。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7卷第2期。頁15-70。
呂建德(2001)。「從福利國家到競爭國家?: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的危機」。台灣社會學第二期。頁263-313。new window
江紹康譯(1991), Richard M. Titmuss原著。社會政策十講。台北:商務印書館。
李明政(1998)。意識形態與社會政策。台北:洪葉文化。new window
李孟茹(2002)。我國勞工保險老年給付改採年金制之研究。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易駿(1994)。「九○年代台灣社會福利發展與決策模式」。理論與政策,1994年秋季號。頁55-66。new window
(2002)。「全球化對社會政策的挑戰:兼論台灣個案初探」。
台灣社會福利學刊第二期。頁119-153。
(2003)。「全球化與東亞國家社會變遷初探:1990-2000」。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7卷第2期。頁71-120。
李英明(1987)。「論中共意識形態」。共黨問題研究,第13卷第12期。頁29-37。
李雲漢編(1994)。中國國民黨黨章政綱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李維倩(1996)。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人數估算暨問題探討—試擬老年年金制度為替代方案。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碧涵(2002)。「勞動體制的發展-全球化下的挑戰與改革」。社new window
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6卷第1期。頁185-219。
杭之(1991)。「台灣社會的歷史挑戰」。二十一世紀(香港),1991年6月。頁41-52。
沈士弘(1995)。現行社會保險老年給付與國民基礎年金整合問題之研究。政大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宗瑞(2000)。「國家統合主義式的工會體制----1950至1952年間國民黨改造內容之探討」。清華學報30卷2期。頁219-251。new window
官有垣、王湧泉(2000)。「我國地方政府社會福利角色的歷史變遷----以台灣省暨各縣市政府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四期。頁193-239。new window
林昭吟(1992)。福利國家發展的比較研究---理論與實證研究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伶(1998)。選舉與公共政策----民國82-86年縣市長選舉「老人年金」政策之探討。中興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伶(1999)。我國貧窮門檻之建構、調整與影響。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國明(2000a)。「民主化與社會政策的公共參與:全民健保的政策形成」。載於蕭新煌,林國明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頁135-176。new window
(2000b)。「全民健保民營化的政治邏輯」。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二期。頁55-96。
(2001)。「歷史、制度與政策:台灣醫療保險體系部份負擔與轉診方案的政策轉折」。台大社會學刊29期,頁111-184。
林國明、蕭新煌(2000)。「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導論:理論與實踐」。蕭新煌,林國明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頁1-32。
林萬億(1991)。「我國社會福利事業與研究的發展」,中國社會學刊,5:74-119。new window
(1993)。「國家與社會政策:台灣與瑞典的比較」,台大社會學刊第22期。頁95-147。
(1994a)。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
(1994b)。「政府職能與社會福利」。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15期。頁91-140。
(1994c)。「社會福利政策的整體規畫」,社區發展季刊第67期。頁33-40。
(1995a)。福利國,台北:前衛。
(1995b)。「論中國國民黨的社會福利觀」。林萬億等著,new window
台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台北:五南。頁3-36。
(1997)。「影響台灣民眾社會福利態度的因素」。台大社會學刊,第25期。頁1-46。
(1999)。台灣的社會福利的發展----回顧與展望。台北:五南。
(2000)。「社會抗爭,政治權力資源與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載於蕭新煌、林國明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頁71-134。
林萬億等(1995)。台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台北:五南。
林萬億、許錦玟、黃玫玲(1996)。「民主進步黨所主張的社會福利政策」。社會建設93期。頁11-16。
林萬億、黃玫玲(2002)。「論我國國民年金制度的規劃」。社區發展91期。頁16-29。new window
林萬億、葉琇姍(1992)。「台灣的社會運動與社會政策----以福利弱勢團體運動為例」。社會工作學刊,1992年6月。頁137-156。
林繼文(2001)。「創設、選擇與演化----制度形成的三個理論模式」。政治學報第32期。頁61-94。new window
柯木興、李安妮(1996)。「貝佛里奇(Beveridge)『會見』俾斯麥
(Bismarck)-----兼論社會保險的模式」。保險專刊第45輯。
頁56-62。
施威良(2001)。國家機關與社會力的拔河----台灣老人年金議題的
形成過程分析。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
文。
高永光(1995)。政治學中國家研究之新趨勢。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new window
孫治本(2000)。「全球地方化、民族認同與文明衝突」。思與言,第38卷第1期。頁147-184。new window
孫治本譯(1999), Ulrich Beck 原著。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孫健忠(1994)。台灣的社會救助政策發展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5)。「選票與理念----以老人生活津貼與老人年金為例」。福利社會,第116期。頁21-24。
(1997)。「社會津貼實施經驗的反省:以敬老津貼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一卷第一期,頁73-97。
(2000)。「台灣社會津貼實施經驗的初步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四卷第二期。頁5-41。
(2001)。「飄泊的浮萍:老人福利津貼的省思」。詹火生、古允文編,社會福利政策的新思維。台北:厚生基金會,2001年。頁219-237。
(2002a)。台灣社會救助制度實施與建構之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
(2002b)。「台灣老年經濟安全保障試析」。國家政策論
壇,第二卷第三期。頁1-12。
孫健忠譯(1999),Paul Wilding原著。全球化、區域主義與社會政策。社區發展第85期。頁237-249。new window
孫煒(2001)。「比較政策研究的新制度研究途徑」。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編,當前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41-66。
徐廣正(2002)。「我國國民年金制度之規劃與評析」。政大勞動學報12期。頁373-394。new window
陳小紅(1997)。「『福利國家』改革模式之意涵」。理論與政策第11卷3期。頁113-130。
陳琇惠(1997)。「初探老年經濟安全新策略----保險、救助及津貼整合之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一卷第一期。頁161-199。new window
陳菊(2002)。「建構符合現代勞動市場需求之勞工退休制度----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內容說明」。立法院院聞月刊第30卷第3期。頁11-20。
連偉舜(2003)。全球化衝擊下東亞福利體制的回應策略分析----台灣與韓國的比較(1987-2002)。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
張明貴(1985)。費邊社會主義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
張笠雲(1984)。我國殘障福利法與社會救助法執行之規劃與成效評估。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菁芬(2001)。「解析東亞社會福利與財政之改革」。主計月報548期。頁22-35。
黃彥宜(1988)。台灣社會工作發展之研究。台大社會所碩士
論文。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
郭承天(2000)。「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new window
郭明政(1999)。「年金制度之諧調與整合----以勞工與公教人員老年安全制度之趨近與整合為例之研究」,郭明政編,年金制度及其法律規範。台北:郭明政。頁261-290。
(2000)。「勞工保險老年/殘廢/遺囑給付年金化之改革」。勞工行政第146期。頁56-64。
曾明發(2000a)。「漸進式實施國民年金制度之規劃研究」(上)。立法院院聞,28卷7期。頁99-110。
(2000b)。 「漸進式實施國民年金制度之規劃研究」(下)。 立法院院聞,28卷8期。頁84-96。
(2001)。「國民年金實施策略之比較與評估」。立法院院聞,29卷4期。頁126-138。
傅從喜、薛承泰(1996)。「敬老津貼:是福利還是政治?----以台北
市的府會之爭為例」。社會建設第93期。頁69-76。
傅立葉(1993)。「台灣社會保險制度的社會控制本質」。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5期。頁39-64。new window
(1994)。「台灣社會福利體系的階層化效果初探」。伊慶春主編,台灣社會的民眾意向:社會科學的分析。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3)。
(2000)。「老年年金、政黨競爭與選舉」。蕭新煌,林國明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頁231-256。
彭懷真(1982)。我國工業化與社會福利演變。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7)。台灣經濟的難題。台北:洞察出版社。
彭懷恩(1992)。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出版社。new window
詹火生(1983)。民生主義的社會安全理論與實施。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1988)。社會福利理論研究。台北:巨流。
(1993)。「從福利論戰探討社會福利的本質和模式」。中央月刊。頁25-27。
(1994)。「台灣地區老人年金政策的兩難-----市場經濟原則
或國家社會政策原則」。社會建設第88期。頁17-24。
(1995)。「政府在社會政策中的角色與功能」。鄭麗嬌主編,
中西社會福利政策與制度。台北:中研院歐美所。頁1-30。
(2001)。「台灣社會福利發展的政治、經濟、社會、環
境分析」。詹火生、古允文編,社會福利政策的新思維。
台北:厚生基金會。頁21-30。
詹火生、古允文( 1998)。「社會政策與經濟政策的整合—超越魚
與熊掌之爭」。詹火生、古允文編,新世紀的社會福利政
策,台北:厚生基金會。頁3-20。
詹火生、古允文編(1998)。新世紀的社會福利政策,台北:厚生
基金會。
(2001)。社會福利政策的新思維。台北:厚生基金會。
詹火生、吳明儒(1994)。「西歐社會安全制度發展之分析」。王國羽主編,社會安全問題之探討。嘉義:中正大學。頁5-34。new window
詹火生、楊瑩編(1994)。英國社會安全制度:改革與現況探討。台北:台閩地區勞工保險局。
詹宜璋(1998)。台灣地區老年經濟安全之風險與保障。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楊瑩(1998)。「國民基礎年金制度實施後有關老殘及特殊對象福利措施之配合」。國民年金制度委託研究報告彙編。台北:行政院經建會,1998年。頁十一之12-16。
鄭文輝、吳明儒(1998)。「從社會保險觀點探討我國勞工保險年金制度」,勞工行政第117期。頁9-15。
劉玉蘭(1999)。「國民年金制度之規劃」。社區發展88期。頁49-55。new window
劉阿榮(1996)。「戰後台灣政商關係之演變----理論架構與經濟意
涵」。社會文化學報第3期。頁1-41。
劉淑瓊譯(1990),Vic George and Paul Wilding原著。「福利國家的未來-----民主社會主義的社會政策」。中山人文社會科學季刊,第5卷第3期。頁131-147。
劉瑞華譯(1994),Douglass C. North原著。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
廖俊松(1996)。「『發展性國家機關』模型:日本、臺灣、南韓的經濟發展經驗」。。空大行政學報第6期。頁271-288。new window
鄢武誠(2000)。我國勞動法上勞工退休制度的研究。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潘中道(1994)。老人福利供給分工模式之研究----以台灣地區老人
經濟安全需求為例。台大社會所碩士論文。
敬老年金行動聯盟(1993)。敬老年金問答手冊。台北:敬老年金
行動聯盟。
(1994)。尊嚴與公義(敬老津貼暨國民年金問答手冊)。台
北:敬老年金行動聯盟。
萬育維(1992)。「從老人福利需求來看政府、民間與家庭的分工模式」。內政部,中華民國81年國家建設研究會社會福利研究分組研究報告及書面建言。頁116-134。
盧政春(1995)。「利益團體與社會福利資源分配----透視我國
軍公教福利」。林萬億等著,台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
點。台北:中華民國現代社會福利協會。
(1997)。「論勞基法勞工退休金制度之改革」。東吳社會學報第6期。頁313-359。
(1998)。「論我國農民年金制度之建構」。農業推廣學
報14期。頁69-88。
蔡佩珍(1996)。福利國家?社會保險國家?論國家角色與台灣社會福利發展:1950-1995。台大社會所碩士論文。
鍾佩珍(1995)。台灣老人年金制度政策形成之研究----政府作為之初探。台大社會所碩士論文。
謝青雲(1990)。台灣地區1980年後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發展關係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龐建國(1992)。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93)。台灣經驗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蕭全政(1994a)。「兩種社會科學典範」,政治科學論叢第五期。頁59-85。new window
(1994b)。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二版。
蕭新煌(1990)。「民間社會的反支配性格:社會運動本質的界定」。中國論壇,28卷8期。頁60-64。
蕭新煌、孫志慧(2000)。「1980年代以來台灣社會福利運動的發展:演變與傳承」,蕭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





二、西文部份

Ashford ,Douglas E.(1993),“The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the Welfare State: A Lost Opportunity for the Left?”, Journal of Policy History , 5:3,pp.311-331.
Althusser, Louis(1969) , For Marx. London: Penguin.
Carrier, John and Ian Kendall(1973), “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Change: Explanations of the Social Policy“,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2:3, pp. 209-224.
Block, Fred(1987), Revising State Theory : Essays in Politics and Post industrialism.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Domhoff, G.W.(1967), Who Rules America.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sping-Andersen,Gosta(1990), 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 UK: Polity Press.
(1999), Social Foundations of Postindustrial 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eeman,Gray D.(1988),“Voters, Bureaucrats , and the State: on the Autonomy of Social Security Policymaking”, in Social Security : the first half – century, ed. by G.P. Nash , N.H. Pugach and R.F. Tomasson. The University of New Maxico Press.
Giddens,Anthony(1994), Beyond Left and Right: 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 London: Polity Press.
(1998), The Third way. UK: Cambridge.
Gold,Ian(1979),“Theories of the Welfare State: a critiq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 ,8:1,pp.27-40.
George, Vic and Wilding, Paul(1976), Ide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Hill,Michael(1988), Understanding Social Policy(3rd edi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Jessop,Bob(1982), The Capitalist State: Marxist Theory and Methods. Oxford: Martin Robertson.
Johnson,Norman(1987), The Welfare State in Transi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 . America: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Johnson,Chalmers(1987),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hip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 Frederic C. Deyo (ed.),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New Asian Industri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 136-164.
King,Anthony(1975),“Overload: Problems of Government in The 1970s”, Political Studies, Vol.XXIII:2 & 3 ,pp.283-296.
(1983),“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Welfare State
“, in Evalua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 Soci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ed. by Shimon E. Spiro, Academic Press.
Kerr , Clark et al(1962), Industrialism and Industrial Man. London: Heineann.
Ku,Yeun-wen(1997),“Constructing a Social Theory of Welfare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Countries” , The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Journal,1(1),pp.237-263.
Marshall,T.H.(1965), Social Policy. London: Hutchinson.
Mishra,Ramesh(1973), “Welfare and Industrial Man: a study of welfare in Western Industrial Societies in Relation to a Hypothesis of Convergence”, Sociological Review , 21:4,pp.525-60.
(1981), Society and Social Policy :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Welfare (2nd ed.). London:Macmillan.
(1984),The Welfare State in Crisis :Social Thought and Social Change. Harvester press.
(1990), The Welfare State in Capitalist Society: policies of
Retrenchment and Maintenance in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Australia. Hatvester Wheatsheaf press.
. (1999),Globaliz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 Cheltenharn: Edward Elgar.
Miliband,Ralph(1969), The State in 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Nordlinger,EricA.(1981), On the Autonom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Accumulation Crisis. New York : Basil Blackwell.
O’Connor,James(1973), 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8),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 Change in Welfare Effort in OECD Countries 1960-1980” ,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16,pp.277-299.
Offe,Claus(1984), Contradictions of the Welfare Stat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Poulantzas, Nicos(1974), 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Classes. Translated by Timothy O’Hangen. London: New Left Books.
Shalev ,Michael(1983),“Class Politics and the Western Welfare
State” , in Evalua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 : Social and
Politics Perspectives”, edit by Shimon E. Spiro, Academic
Press.
Skocpol,Theda(1979), 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States and Social Polici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 12,pp.131-57.
(1992), Protecting Soldiers and Mothers: The Political Origins of Social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mitter, Phlippe(1974),“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The Review of Politics,36(1):85-131.
Spicker, Paul(1988), Principles of Social Welfare : An Introduction
to Thinking about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 : Routledge.
Squires, Peter(1990), Anti-Social Policy: Welfare , Ideology and
the Disciplinary State. New York : Harvester Wheatsheaf.
Taylor-Gooby , Peter and Dale , Jennifer(1981),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Welfare. London: Edward Arnold.
Weiss, Linda (1997),“Globalization and the Myth of the Powerless State”, New Left Review,225:3-2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