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促使一個民間社會服務組織發展的行動研究-以失敗為師的佛子/社工實踐
作者:李憶微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 Yi- We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夏林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行動研究非實踐知識營利組織發展學佛實踐社工實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3
摘要
本研究是基礎於研究者促使組織發展的實踐行動整理而成﹐研究者以理事長的身份﹐投入一個具有佛教背景的民間機構,希望促使該組織發展成以信仰為基礎,並整合社會工作與心理諮商兩種專業,成為具有獨特風貌與時代意義的社會服務機構。然而三年的投入,研究者非但沒有達成當初的期許,卻因濕疹嚴重爆發、身體極度衰弱而辭職退出,本論文則是根據研究者的失敗經驗整理書寫而成。
對此失敗經驗的整理,研究者以三層面進行反觀、分析:一、針對研究者自身覺識不足、行動不到位的反思與檢討;二、對組織運作複雜而糾纏邏輯的照見;三、型塑組織問題的隱形體制的分析。
一、自我檢討部分,研究者看見自身(1)因深入的情感關係,而未能適切執行角色責任;(2)獨挑大樑的專業慣性,抑制了與工作人員共造雙路徑組織學習的空間;(3)受到階層化分工概念影響,而阻礙了對工作人員的個別理解;(4)對組織成員未能創造分辨社會體制的空間;(5)對自己身體訊息的過渡忽略等問題。
二、在組織運作層次方面,研究者更看清(1)國家階層化管理邏輯與佛子共修邏輯間的矛盾性;(2)國家資源入注結合專業化邏輯,而改變了組織性質的問題;(3)社會工作專業化的訓練,令社工人員困難與草根民眾攜手共進;(4)人民團體中因角色界線不清、人情面子、被法律綑綁等問題令組織運作困難等現象。
三、在體制層面,研究者認為這些問題現象,是受到那看不見的體制所型塑,諸如階層化的分工造成的專業分裂、社工被政府放置在解決社會問題的工具化位置、抽離脈絡的專業教育、勞動市場對情感勞務付出的忽略、志工管理法等,均是那組織問題背後隱形的結構形塑力量。
研究者也希望藉著論文的過程與書寫,展示一個實踐知識發展的過程,以彰顯社會工作實踐性的獨特樣面﹐以及實踐能力/知識發展的路徑。
Abstract
This is an action research on how to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nonprofit social services agency. As the chairman/ action researcher of this organization, who hopes to establish a faith foundation based on Buddhism practice. Besides establishing the faith foundation, the researcher also hopes to integrate social work and counseling two different helping professions into operation. However, investment in three years, the researcher not only didn’t reach the expected goals, because of a serious outburst of eczema and physical weakness, lead the researcher had to resign the chairman’s position. This paper is composed by reflecting on thesis failure experiences.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aspect is on the researcher herself. What prevent the researcher from being more effective? How could she act differently in order to bring more successful experience? The researcher found: (1) Owing to the long term friendship with the board members made the researcher hastate to perform educational role on them. (2) Formulate organization’s goals by the researcher alone, didn’t create a double loop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by bring staff members’ concern into discussion. (3) Fixation on the concept of respecting executive secretary’s authority hinders the researcher to understand the staff member individually. (4) Didn’t create learning opportunity to help the member of the organization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t social institutions. (5) The researcher relied too much on her rational, and neglects the message of her body.
Second aspect is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what operational rules or logic which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researcher found: (1) the hierarchic of management is not compatible with Buddhism equality practice. (2) The resources from the government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logic have changed the essence of the organization. (3)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ake the social worker have difficult to work together with grassroots people. (4) Unclear boundaries of the role, face saving interpersonal strategy, and bounded by laws etc. make the operational difficulties of the organization.
Third, at the social institutional level, the researcher believe that the organization’s operational difficulties are shaped by the invisible so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hierarchic division of labor make helping profession spilt; the social workers have been used by the government as a problem solving machine, and not as a human beings; owing to out of social context, the education of helping profession doesn’t well prepare the student for work practice; emotional labors are neglected by helping profession labor market; volunteer management law, etc. are the forces behind which shape the organization’s operational difficulties.
By writing this paper, the researcher also hope to demonstrate a forming processes of praxis knowledge,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es of practice ability,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unique praxis aspect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
參考文獻

丁人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詞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

丁人傑(2007)。市民社會的浮現或是傳統民間社會的再生產?─以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社會實踐模式微焦點,台灣社會學刊,38,1-55。

丁人傑(2009)。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台北:聯經。

王增勇(2005)。導讀:傅科與社會工作的對話。見王增勇等譯。傅科與社會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芳萍〈2009〉。女性運動者的政治性生成─台北市工昌抗爭和日日春運動紀實。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王仕圖、官有垣、李宜興(2009)。非營利組織的相關理論。收錄於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13-34。台北:巨流。

方昱(2004)。與農村婦女工作的反:從社區經驗出發。心理治療與健康政策。台北: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聯合會。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aulo Freire)。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93)

朱志強(2000)。社會工作的本質:道德實踐與政治實踐。收錄於華人社會社會工作本質的初探,89-113。NJ,USA:八方文化。

司徒達賢(2001)。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new window

沈清松(2000)。呂格爾。台北:東大new window

阮曾媛琪(2000)。從社會工作的兩極化看社會工作的本質。收錄於華人社會社會工作本質的初探,114-137。NJ,USA:八方文化。

阮新邦(2003)。強烈價值介入論視野下的社會工作實踐。社會理論學報,6:2,203-279。new window

余佩珊(譯)(1994)。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原作者:Drucker, P)。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0)

余郡蓉(2009)。透風的小鋼珠─從精障就服員到運動者,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士論文,新北市。

余高風(2006)。智慧的痛苦:精神病文化史。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宋馨蓉(譯)(2009)。零極限 創造健康、平靜與財富的夏威夷療法(原作者:Vitale,J; Hew Len, I.)。台北:方智。(原著出版年:2007)

李丁讚(1996)。宗教與殖民:台灣佛教的變遷與轉型,1895-1995。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期刊,81,19-52。

李憶微(1988)。助人專業者-專業自我的發展與學習歷程之探討。台北:張老師支持補助研究計畫。

李憶微(1988)。菩薩行中的我與場域:一個女性學佛者在宗教社會服務的行動探究。應用心裡研究,23,105-130。new window

李憶微(2005)。溝通與社群建構。莫藜藜(主持人),「前進社區:論方法與教學」研討會。2005年社會工作教學研討會,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

李憶微(2004)。菩薩行中的我與場域:一個女性學佛者在宗教社會服務的行動探究。應用心裡研究,23,105-130。new window

李素楨(2010)。參與殘/障運動的變革知識─一位女瘸子的行動路徑。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吳新叶(2010)。城市草根政治的治理邏輯與開展:執政黨與非政府公共組織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邱敏捷(2000)。印順導師的佛教思想。台北:法界出版社new window

邱瑜瑾(1999)。台中非營利組織資源網絡連結分析─社會網絡取向。收錄於官有垣編著,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145-198。台北:亞太。
林志成(無日期)。行動研究的概念與實務。流覽時間:2008年6月5日。取自http://web.jies.mlc.edu.tw/file/13.pdf。

林志成(1998)。社區總體營造的省思。社教資料雜誌,241,8-11。

林品章(2008)。方法論。台南市:基礎造形學會。

官有垣(1999)。非營利組織的董事會角色與功能之研究:以全國性社會福利相關的基金會為例。中正大學學報,9(1),1-49。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研究的本土化。收錄於官有垣編著,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1-17。台北:亞太。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的董事會角色與功能之剖析:以台灣地區地方性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收錄於:官有垣編著,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291-338。台北:亞太。

官有垣(2007)。非營利組織執行長在治理過程中的角色與功能之探討:以台灣社會福利、教育事務、衛生事務財團法人基金會為例。台北: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施承斌(2004)。社會福利機構承接政府公社民營業務的考量─以非營利組織管理觀點探討。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市。

俞可平(1998)。社群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new window

徐瑞珠(譯)(1992)。情緒管理的探索,(原作者:Hochschild, A. R.)。台北:桂冠。

孫煒(2004)。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策略管理之體系建構。中國行政評論,13,(3):119-138。new window

陸宛蘋(1997)。台灣非營利組織需求診斷研究報告。台北:亞洲基金會。

陸宛蘋、何明城(2009)。非營利組織之使命與策略。收錄於蕭新煌等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75-101。台北:巨流。

陸宛蘋(2009)。非營利組織管理。收錄於蕭新煌等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104-132。台北:巨流。

莫蔾蔾、李憶微(2004)。協助單親自助組織發展多元助人模式之行動研究:以中華單親家庭互助協會為例。台北:國科會研究計畫。

康樂、簡惠美譯(1989)。宗教與世界:韋伯選集Ⅱ。台北:遠流

郭官義、李黎合(譯)(2001)。認識與旨趣(原作者:Habermas, J.)。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馮燕(2001)。從部門互動看非營利組織捐款的自律與他律規範。台大社會工作學刊,4,203-241。new window

馮燕(2001)。台灣非營利組織公益自律機制的建立。第三部門學刊,創刊號,97-126。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鄉土重建。台北:印刷本

萬心蕊(2007)。「破牆」的分離與重返:台灣精神醫療社工返回根本的一種道路。輔仁大學心理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新北市。

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範學學報,9,298-318。
陳其南、陳瑞樺(1998)。台灣社區營造運動之回顧。研考報導,41,21-37。

陳欣白(2003)。對話溝通。台北:揚智文化。

黃盈豪(2004)。社會工作在原住民部落之實踐與反思:我在大安溪流域泰雅部落工作站之經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惠惠(2005)。助人歷程與技巧。台北:張老師

賴兩陽(2002),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台北:洪葉。

簡春安 (2004)。社會工作歷史發展與台灣社會工作本土化之分析。台灣社會工作學刊,1,45-71。new window
戴靖惠(譯)(2002)。社工實務的諮商技巧。(原作者:Seden, J.,1999)。台北:弘智。

羅秀華(2000)。以社區充權的觀點解析齊不茲組織-並探討其對台灣在地的參考意涵。社區發展季刊,91,326-346。new window

羅秀華(2001)。社區充權的行動研究-以木新永安組織經驗為例。臺大社工學刊,5,151-195。new window

蘇景輝(1996)。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夏林清等(譯)(1989)。行動科學-在實踐中探究。台北:張老師。new window

夏林清、鄭村棋(譯)(1996)。變,問題的形成與解決(原作者:Watzlawick,Weakland & Fisch)。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74)

夏林清(1999)。制度變革中教育實踐的空間:行動研究的實例與概念。應用心裡研究,1,33-68。new window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原作者:Altrichter, Posch & Somekh)。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3)

夏林清(譯)(2000)。行動科學(原作者:Agyris, C., Putnam R. & Smith D.M.)。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5)

夏林清(2002)。大團體動力:理念、結構與現象。台北:五南出版社。

夏林清、洪雯柔、謝婓敦(譯)(2003)。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原主編:Schon, D.A.)。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1)

夏林清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原作者:Schon, D.A.)。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3)

夏林清、麥麗蓉(合譯)(1987)。團體治療與敏感度訓練(原作者:Shaffer J.B.P. , Galinsky D)。台北:張老師。

許澤民(譯)(2004)。個人知識 邁向後批判哲學(原作者:Polanyi, M.)。台北:商周。(原著出版年:1962)
陶蕃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裡研究,23,33-48。new window
陳佩鈺、林杏足(2006)。僧侶自我超越之生命敘說。應用心裡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陳瑩瑜(2008)。衝突的揭露─情緒包裹在溝通探究中返身重構。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張培新(2006)。台灣宗教組織運做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4:1,125-163。

張世雄(2001)。策劃一張自願與非營利組織研究的認知地圖:研究類型、議題與展望。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期刊,5:2,223-261new window

劉淑瓊(2001)。社會服務「民營化」再探:迷思與現實。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5(2),7-56。new window

劉淑瓊、彭惠(2007)。專業自主?組織自利?論少年安置機構契約委託的篩問題。台大社會工作期刊案,14,61-121。new window

劉淑瓊(2008)。競爭?選擇?論台灣社會服務契約委託之市場理性。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8,67-104。new window

劉麗雯(2004)。非營利組織:協調合作的社會福利服務。台北;雙葉。

劉芷佑(2008)。找尋立足點:由企業實習的無力至能動性的自我辯證歷程。輔仁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蔡美娟(2007)。探詢下一段實踐路線─書寫、反映、對話與探究。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蕭新煌(2003)。基金會在台灣的現況與未來的展望。收錄於官有垣策劃,台灣的基金會在社會變遷下的發展,13-22。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蕭新煌(2006)。台灣的基金會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收錄于蕭新煌等主編,基金會在台灣,1-37。台北:巨流。

蕭新煌(2008)。台灣新民主發展之關鍵觀察。新活水,16,4-11。

盧蕙馨(1997)。性別、家庭與佛教─以慈濟功德會為例。收錄於李豐楙等主編: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97-120。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盧蕙馨(1995)。佛教慈濟功德會「非寺廟中心」的現代佛教特性。收錄於漢學研究中心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725-749。台北:文建會。

劉麗雯(2004)。非營利組織:協調合作的社會福利服務。台北:雙葉。

韓昌宏(2000)。唐吉軻德與青少年、兒童。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靈鷲山法師(2005),25歲,我不在家。台北:靈鷲山文化出版。


Abramovitz, M. (1998). Social work and soial reform: An arena of struggle. Social Work, 43(6): 7.512-52.

Braverman, H. (1974). Laber and monopoly. New York & London, Monthly Review Press.

Coghlan, D., & Brannick, T. (2001). Doing action research in your organization. New Delhi: Sage.

DePoy, E., Hartman, A. & Haslett, D. (1999). Critical action research: a model for social work knowing. Social Work, 44 (6):560-566

Fook, J. , Gardner, F. (2007). Practiaing critical reflection : a rresource handbook. Mc Graw Hill: Open University Press.

Greenwood, D.J., Whyte, W.F., & Harkavy. (1993).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as a process and as a goal. Human Relations, 46(2):175-192.

Hermans, H. J. M., J. Kempen, H.G., & van Loon, R. J. P.(1992). The dialogical self: Beyond individualism and rational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23-33.

Johnson, L. C. & Yanca, S. J. ( 2004). 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 Approac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 8th edition ) ,雙葉代理.

Kemmis, S. & McTaggart, R. (1988).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 Geelong,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Lather, P. (1986). Research as praxi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6(3):257-277.

Morgan, G. (ed.) (1983). Beyond method.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Mandelbaum,D., (1966)。Transcendental and pragmatic aspect of relig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8 (11) 74-91

Newman, F. (1991). The myth of psychology. New York: Castillo International.

Ng, N.(1996). The politics of community services : immigrant women, class and state. Fernwood Publishing.

Riordan, P.(1995). The philosophy of action science.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June 10(6):6-16.

Polkinghorne, C.(1983). Methodology for the human science: systems of inquir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chwaninger, M., Janovjak M., & Ambroz K. (2006). Second-order intervention: enchancing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System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 23(4):529-546.

Schon, D. A.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London: Temple Smith.

Smith M.K. (2001). Kurt lewin, groups,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action research. The e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 (http://www.inged,org/thinkers/et-lewin,htm.)

Somekh, B. (1983). Triangulation method in action: A practical example. Cambridge: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13, (2): 7-31.

Specht, H. & Courtney, M. E., (1994). Unfaithful angels, how social work has abandoned its miss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tringer, E.T. (1999). Action research (second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Sa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