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修憲後監察制度與北歐監察使之比較研究─兼論監察院行銷策略
作者:謝淑敏
作者(外文):Hsieh, Shu-Mi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學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周陽山
李伸一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監察院監察使行銷策略政府行銷Control YuanOmbudsmanMarketingStrategyGovernment Marke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2
我國監察制度源遠流長,自秦漢以來,歷經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朝之傳襲與發揚,實已奠下優良的基礎與傳統。西方監察制度建立於西元一八○九年,瑞典設置獨立之監察使制度,其後北歐、西歐各國群起效法,截至九十三年六月監督政府行政機制之建立,已擴及一二○國,因此,設置獨立之監察機關或制度乃為世界潮流所趨。孫中山先生創立五權制度,特將監察權予以獨立,其目的即在防弊,造成萬能政府。惟邇來監察院之功能與監察委員行使監察權之績效迭遭社會各界物議,監察院正面臨組織變革轉型之關鍵,雖已調整組織架構,並自第二屆監察委員就任以來,監察成效亦逐步彰顯,惟囿於傳統之思維模式,仍未能走出監察院新的組織願景。
鑒於社會環境因素變化和政治發展趨勢,監察院所處之環境日益複雜,監察院負有端正政風、整飭官箴及保障人權之任務,社會大眾對監察院之認知不深,對監察院之定位僅為「調查違法失職之公務員」,卻不注重高級官員之調查,此亦顯示監察院缺乏現代化政府行銷之概念,因此,監察院在變遷環境中,釐清問題的核心並及早發展可行之因應策略,而監察院行銷正是啟動政府再造工程之關鍵,透過民眾之積極參與,共同營造監察院與民眾之協力環境,將行銷理念轉化為具體方案,生根於監察體系,方能再造監察之契機。本文之乃在於經由比較我國現行監察制度與北歐監察使制度之異同,以他國之制度作為研究我國監察制度之借鏡,並運用政府行銷策略,瞭解監察院實際運作之困境,以提供具體可行之建議,並將行銷理論及行銷策略如何應用在政府決策過程中為主要核心。同時針對其本身的優、劣點,威脅與機會點加以分析,以建構監察院未來改革之參考。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ntrol Yuan of R. O. C. and North Europe Ombudsman -with a view of Markteting Strategy
Abstract
Lord Acton : 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This study intend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Yuan of R. O.C. and north Europe ombudsman. Ppublic works and gsovernment ervices North Europe Ombudsman creates a strong and efficient marketing 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for continued success in their marketing efforts.
In order to define the developing function, the subsequent objective, subject, strategies, and idea,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environment of the Control Yuan through SWOT analysis. SWOT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explor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interior environment and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exterior environment of the Control Yuan , and to propose the objective, subject, strategy and idea to conform to the given strengths and opportunities and avoid weaknesses and possible threats of the Control Yuan for getting the most suitable developing direction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This research uses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documents analysis, comparative metho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not only with the employees in the Control Yuan and its affiliated units, but also those in the administrative sectors and legislative sectors, who later may be affected by the reforms, so that the study may be backed by wide and objective reference material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suggestions to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and the further study.
壹、中文文獻
丁宗伋,民國88年,修憲後監察院防腐功能之研究,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玉民,民國83年,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初版(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裕民,民國83年,我國現行監察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俊茹,民國80年,監察院功能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建芹,1997年,中國行政監察教程,(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王滬寧,1990年,反腐敗:中國的實驗,(上海:三環出版社)。
方娜蓉,民國78年,行政監察使(Ombudsman)制度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仉桂美,民國73年,監察院彈劾權之防腐功能,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民國77年,國父全集,第一、二冊,再版(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出版)。
江必新,1997年,行政監察法實用全書,(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任卓宣,民國67年,五權憲法,(台北:帕米爾書店印行)。
任卓宣,民國60年,思想方法論,(台北:帕米爾書局)。
李惠宗,1999年,權力分立與基本權保障,(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new window
李明燦,民國69年,社會科學方法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李雪琴編,1996年,新中國反腐敗通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李福海,1994年,行政監察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李炳南,民國82年,憲政改革與國民大會,(台北:月旦出版社)。
吳平,民國77年,現行監察制度之研究,台初版(台北:正中書局)。
吳威志,民國86年,我國現行彈劾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水雲,民國88,我國第二屆監察院職權功能之研究,(台北:作者自印年)。
吳定,民國74年,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圖書公司)。
吳秀玲,民國83年,從憲改過程析論我國監察權最近之變革,台大中山學術論叢,第12期,頁315-340。
吳信華,民國88年,法治國家原則(2)─權力分立原則,月旦法學,第49期,頁6-7。
呂亞力,民國67年,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呂亞力,民國80年,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呂宗麟,民國89年,政治權力分立正義原則建立之必要,立法院院聞,第28卷第7期,頁30-39。
沈秀怡,民國91年,修憲後監察院職權之研究,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楚瑜,民國75年,如何寫學術論文,(台北:三民書局)。
汪美芳,民國77年,我國監察院糾正權之研究,警專學報,第1卷第1期,頁112-115。new window
林文益,民國89年,監察院可否糾正考試院及其所屬機關,人事行政,第131期,頁30-37。
林榮耀,民國50年,護民官及其他,初版(台北:朝陽大學法律評論社)。
林紀東,民國82年,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林鐘沂、江岷欽,民國84年,公共組織理論,(台北:空中大學)。
林代昭編,1998年,中國監察制度,(北京:中華書局)。
林吉吉,1997年,權力腐敗與權力制約,(北京:法律出版社)。
林水波,民國86年,反思顧客導向的行政革新,公務人員月刊,第10期,頁34-39。
林進盛,民國78年,我國行政機關建立公務人員申訴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世輔、周陽山,民國79年,中山思想新詮:總論與民主主義,初版(台北:三民書局)
周世輔、周陽山,民國84年,中山思想新銓─民權主義與中華民國憲法,(台北:三民書局)。
周陽山,民國75年,當代中國與民主,初版(台北:東大書局)。
周陽山,民國79年,自由與權威,初版(台北:三民書局)。
周陽山,民國82年,自由憲政與民主轉型,初版(台北:東大書局)。new window
周陽山,民國82年,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初版(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周陽山,民國82年,民權理念與憲政改革,再版(台北:東大書局)。
周陽山,民國86年,憲政與民主,初版(台北:台灣書店)。
周陽山、李炳南,民國87年,修憲後監察院職能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周陽山等,民國90年,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台北:三民書局)。
周陽山、盧瑞鍾,民國90年,修憲後監察權行使之比較研究,初版(台北:監察院)。
周陽山譯,Kirchheiner, H. H.著,民國78年,監察員制度的意識型態基礎,憲政思潮,第85期,頁47-50。
周陽山,從政人員的道德判準:從美國最近的經驗談起,民國78年,美國月刊,第3卷第12期,頁63-69。
周陽山,民國80年,「解放、自由化、民主化與制度化─拉丁美洲經驗的反省」,政治科學論叢,第2期,頁93-103。new window
周陽山,民國83年,質詢權與質詢制度:一項國際經驗的分析,理論與政策,第8卷第3期,頁98-106。new window
周陽山,民國83,監察制度的基本職權與類型:一項國際性的初步比較,理論與政策,第9卷第1期,頁100-108。new window
周陽山,民國84年,「臺灣政黨體系的發展現況及前景」,政策月刊,第1期,頁13-14。
周陽山,民國84年,「『半總統制』概念及其實施經驗的反思--芬蘭模式的探討」,美歐月刊,第10卷第5期,頁67-78。
周陽山,民國84年,「民權主義的現代性與國際意義」理論與政策,第9卷第3期,頁111-121。new window
周陽山,民國85年,「總統制、議會制、半總統制與政治穩定」,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8期,頁50至61。new window
周陽山,民國89年,「政治學與中國研究─現實囿限、觀念應用與典範建立」,華岡社科學報,第14期,頁25-30。
周陽山,民國90年,半總統制的考驗:臺灣的政黨政治與權力運作,華岡社科學報,第15期,頁15-22。
周陽山譯,民國90年,各國憲法新編,憲政思潮,復刊第1期,頁173-181。
周陽山,民國92年,瑞典監察使─理念與實務的分析,立法院院聞,第367期,頁50-58。
周陽山,民國91年,從公民文化到公民社會─一項現實的考察,華岡社科學報,第16期,頁1-9。
邵伯岐等,1991年,中國監察史,(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
段家鋒編,民國76年,論文寫作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柯正鈞,民國78年,我國現行監察制度與歐美行政監察使制度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進雄等,民國88年,日本、新加坡人民陳情制度考察報告,(台北:監察院)。
姜一圭,民國77年,行政控制制度之研究─中韓監察機關之比較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城仲模,民國84年,行政法之基礎理論,增訂再版(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郜風濤,1994年,行政法制監督通論(北京:法律出版社)。
荊知仁編,民國80年,憲政改革芻議-修憲五大議題-學術研討會實錄(台北:政治大學法學院)。
徐曾淵,民國60年,中國監察制度的理論,淵源及影響,初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徐國誌,民國85年,監察院改制前後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空群,民國74年,我國現行監察制度之得失,憲政論壇,第32卷第12期,頁8-10。
馬空群,民國71年,監察院需要怎樣的新形象,世界評論,第29卷第2期,頁7-10。
馬空群,民國66年,我國現行彈劾制度尚待研究之問題,憲政思潮,第38期,頁111-115。
涂懷瑩,民國80年,由監察獨立之真義論監察院獨立設置之必要性,憲政時代,第17卷第2期,頁3-18。
郝思麗,民國88年,改制後我國監察制度與瑞典國會監察使制度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哲夫編,1994年,監察與監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榮林,中國憲法上監察權之研究,初版(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58年)。
張榮林,民國58年,中國憲法上監察權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
張益槐,民國85年,中國大陸監察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鎮平編,1991年,行政監察學,(天津:人民出版社)。
張潤書,民國68年,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保民,1992年,中國現代化的困境,(香港:民報出版社)。
張岱云譯,民國83年,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時報文化)。
張劍寒,「展望憲法修正後之新監察院」,憲政時代,第19卷第1期(民國82年7月),頁3-10。
張劍寒,民國63年,「中國監察制度與歐美監察長制度之比較」,中華學報,第1卷第1期,頁131-154。
張劍寒,民國62年,「政治革新與政治防腐」,憲政思潮,第22期,頁110-112。
張劍寒,民60年,「北歐監察長制度之概念」,革命思想,第30卷第3期,頁10-12。
張甚長,民國79年,「平議監察院存廢問題」,政治評論,第48卷第8期,頁28-31。
張世賢、楊熙合譯,民國62年,「菲律賓官吏的行為」,憲政思潮,第22期,頁68-89。
張文豪,民國90年,兩岸行政監察法制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介鱗,民國87年,日本行政監察制度之研究-給我國的借鏡,(台北:研考會)。
梁琨,民國84年,北歐四國國會監察使制度之比較分析,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國慶編,1994年。中外反腐敗實用全書,(北京:新華出版社)。
曹俊漢,民國82年,研究報告寫作手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陶百川、陳少廷,民國71年,中外監察制度之比較,(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陶百川,民國67年,監察的新經驗、新發展,(台北:三民書局)。
陶百川,民國59年,監察制度新發展,(台北:三民書局)。
陶百川,民國81年,比較監察制度,(台北:三民書局)。
常澤民,民國68年,中國現代監察制度,初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國大秘書處資料組編,民國85年,世界各國憲法大全,(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黃越欽,民國87年,各國監察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黃越欽編,民國85年,國際監察組織1994年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五南圖書)。
黃東熊,民國75年,中外檢察制度之比較,(台北:中央文物公司)。
黃成琪,民國90年,我國公務人員貪污問題與防制策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曾繁康,民國67年,比較憲法,(台北:三民書局)。
傅啟學等,民國56年,中華民國監察院之研究,初版(台北︰自印本。
楊乃光,民國90年,監察權與政治防腐之研究─權力分立的詮釋觀點,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雷震,民國79年,監察院之將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劉明波,1994年,外國監察制度-國外是怎樣反腐敗的,(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明波、楊五湖編,1990年,世界行政監督大辭典,(北京,法律出版社)。
劉惠仁,民國79,五權憲法中的監察院,台初版(台北:正中書局)。
蔡行濤,民國84年,于右任與民國監察制度之建立,中國文化大學文史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監察辭典編寫組編,1980年,監察辭典,初版(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監察院國際事務小組,民國90年,紐西蘭監察使,(台北:監察院國際事務小組)。
監察院國際事務小組,民國91年,監察院國際事務工作紀要:一九九四--二○○一,(台北:監察院國際事務小組)。
監察院國際事務小組,民國89年,瑞典國會監察使概要,(台北:監察院國際事務小組)。
監察院編,監察院公務統計提要,(台北:監察院統計室,民國37年至民國92年)。
監察院國際事務小組編譯,民國86年,第二屆亞洲區監察使會議論文集,(台北:監察院)。
監察院編,民國92年,中華民國九十一年監察院報告書(1)、(2),(台北:監察院)。
監察辭典編寫組編,1980年,監察辭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盧瑞鍾,民國84年,內閣制優越論,初版(台北:自印本)。
盧瑞鍾,民國81年,「憲法『監察院』章應有的調整方向」,社會建設,第81期,頁11-12。
關文發、于波編,1998年,中國監察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貳、英文部份
Alatas, Hussein Syed. , 1986. The Problem of Corruption. Singapore : Times Books International Press.
Alatas, Hussein, Syed. 1990. Corruption : Its Nature, Causes, and Functions. Aldershot : Brookfield.
Alatas, Hussein Syed. 1999, Corruption and The Destiny of Asia. Malaysia : Prentice Hall (M) Sdn. Bhd.
Almond, Gabriel Abraham. 1966. Comparative Politics :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Boston : Little, Brown.
Almond, Gabriel Abraham. 1978 Comparative Politics :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Boston : Little, Brown.
Almond, Gabriel Abraham. 2000 Comparative Politics :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New York : Longman.
Altshuler, Alan A. & Norman C. Thomas. 1977 The Politics of The Federal Bureaucracy. New York : Harper & Row.
Bengt, Wieslander. 1994 The Parliamentary Ombudsman in Sweden. Sweden: The Bank of Sweden.
Berger, Raoul. 1973 Impeachment: the Constitutional Problems.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llens, John Constantinus, & Henry J, Schmandt. 1979 Political Corruption: Power, Money and Sex. Pacific Palisades, Calif. : Palisades Pub.
Bonadeo, Alfredo. Corruption, Conflict, and Power in The Works and Times of Niccolo Machiavelli.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Caiden, Gerald E. ed., 1983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Ombudsman,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Chan, Kin-man. 1996.Popular Perception of Corruption in Post-Mao China. Ann Arbor, Mich. : Bell & Howell Co.
Clinard, Marshall Barron, & Richard, Quinney. 1973 Criminal Behavior Systems : a Typology.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linard, Marshall Barron. 1974 Sociology of Deviant Behavior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linard, Marshall Barron. 1990 Corporate Corruption : The Abuse of Power. New York : Praeger.
Clutterbuck, Richard L. 1984 Conflict and Violence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1945-1983. Singapore : Graham Brash Ltd.
Della, Porta Donatella. 1995 Social Movements, Political Violence, and the State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taly and Germany.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lla, Porta Donatella. & Yves, Meny. 1997 Democracy and Corruption in Europe. Washington, D. C. : Pinter.
Della, Porta Donatella. 1999 Corrupt Exchanges : Actors, Resources, and Mechanisms of Political Corruption. New York : Aldine de Gruyter.
Donald, C. Rowat. ed., 1968. The Ombudsmen:Citizens Defender. London:Allen Unwin,2nd. ed.
Etzioni, Amitai. 1984. Capital Corruption : The New Attack on American Democracy. San Diego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Frank, Stacey., 1978 Ombudsman Compared. London:Allen Unwin.
Gammeltoft-Hansen, Hans & Axmark, Flemming. 1995. The Danish Ombudsman. Copenhagen :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Dept. of Information.
Gardiner, John A. ed., 1978 Decisions For Sale : Corruption and Reform in Land-use and Building Regulation. New York : Praeger.
Gerhardt, Michael J. 2000 The Federal Impeachment Process : a Constitutional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rling, John L. S. 1997 Corruption, Capit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 Routledge.
Gong, Ting. 1994The Politics of Corrup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 an Analysis of Policy Outcomes. Westport, Conn. : Praege,.
Gould, David J. 1980 Bureaucratic Corruption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 The Case of Zaire. New York : Pergamon Press.
Gregory, Roy & Philip James, Giddings. 2000 Righting Wrongs : the Ombudsman in Six Continents. Washington, D. C. : IOS Press.
Greising, David. 1991 Brokers, Bagmen, and Moles : Fraud and Corruption in The Chicago Futures Markets.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Heidenheimer, 1978 Arnold J. Political Corruption ; Readings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Brunswick, N. J. : Transaction Books.
Heidenheimer, Arnold J. et al., 1989 Political Corruption : A Handbook. N. J.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Hiden, Mikael. 1973 The Ombudsman in Finland : the First Fifty Year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olmes, Leslie. 1993 The End of Communist Power : Anti-Corruption Campaigns and Legitimation Crisis.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P. 1961 The Common Defense : Strategic Programs in 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P.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P. 199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 Simon & Schuster.
Hurstfield, Joel Freedom, 1973 Corruption, and Government in Elizabethan England.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ack, Malcolm. 1989 Corruption & Progress : The Eighteenth-Century Debate. New York : AMS Press.
Jain, Arvind K. 1998 Economics of Corruption. Boston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Jamieson, Katherine M. 1994 The Organization of Corporate Crime : Dynamics of Antitrust Violation. Thousand Oaks : Sage.
Johnston, Michael. 1982 Political Corruption and Public Policy in America. Monterey : Brooks Cole Pub..
Larry, B. Hill. 1976 The model ombudsman : institutionalizing New Zealand's democratic experiment. Princeton, N. 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rry, B. Hill. 1974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Ombudsman and Bureaucra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8. pp.1084-1085 .
Lo, T. Wing. 1993Corruption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 and China.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Nelken, David. ed., 1994. White-Collar Crime.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 Brookfield, Vt. : Dartmouth Pub. Co., 1994.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 Rtmouth Pub. Co.
Rogow, Arnold A. & Harold Dwight, 1963. Lasswell. Power, Corruption, and Rectitude. N. J. : Prentice-Hall.
Rogow, Arnold A. 1977.Power, Corruption, and Rectitude.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Rose-Ackerman, Susan. 1978. Corruption : a Study in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Sherman, Lawrence W. 1974 Police Corruption :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 Anchor Press.
Simpson, Antony E. 1977 The Literature of Police Corruption. New York : John Jay Press.
Stacey, Frank A. 1978 Ombudsmen Compared.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ile, M. J. C. 1969 Constitutional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ter, Gellhorn. 1967. Ombudsmen and Others:Citizens Protectors in Nine Countne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eks, Kent M. 1973 Ombudsmen Around the World: a Comparative Chart.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ilson, Ronald C. 1989 Ancient Republicanism : Its Struggle for Liberty Against Corruption. New York : P. Lan,.
Woodall, Brian. 1996. Japan Under Construction : Corruption, Politics, and Public Work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yner, Alan J. 1973 Executive Ombuds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yner, Alan J. 1974 The Nebraska Ombudsman: Innovation in State Government.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參、網站資料
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tw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ly.gov.tw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URL:http://npl.ly.gov.tw/。
司法院法學資料全文檢索:http://wjirs.judicial.gov.tw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ey.gov.tw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URL:http://www.rdec.gov.tw/。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法源法學資料查詢系統:http://www.lawbank.com.tw
國立台北大學圖書館:http://www.ntpu.edu.tw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nccu.edu.tw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http://www. Lib.ntu.edu.tw
國家圖書館資訊網路系統:http://www.ncl.edu.tw
遠距圖書服務系統:http://www.read.com.tw
漢珍即時報紙標題索引資料庫:http://www.tbmc.com.tw
聯合知識庫:http://www.infoplease.com
國際監察組織:http://www.law.ualberta.ca/centres/ioi/eng/eng_home.html
國際清明組織:http://www.transparency.org/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