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流動、歡娛,及演出:一個陣頭田野研究
作者:張慈宜
作者(外文):Tsz-Yi Cha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丁興祥
夏林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陣頭邊緣青少年故事(敘說)階級身體關係情慾抵抗規訓田野研究行動研究God worshipping art troupe (“Zeng-Tou”)marginal adolescentnarrativeclassbodyeros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resistancedisciplinefield researchaction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5
  這一篇論文,形式與內容都較一般學位論文來得複雜一些。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和口試委員們拋開一般論文的規範與限制,鼓勵,甚至敦促任何非正統的嘗試,只要這個嘗試對研究者的學習是有助益的。
  嚴格來說,這本論文是由兩個研究所組成的。第一個部分,亦即這篇論文的主體部分,是一個陣頭田野研究。第二個部分,或稱為附屬的部分,是研究者針對自己過去幾年的邊緣少年教育工作實務所進行的回觀反映,屬於行動研究的範疇。這樣的安排雖不尋常,卻是有重要的理由支撐的。當初以所以進行陣頭田野研究乃是基於筆者對於邊緣少年的情感,而陰錯陽差地執行了一個「沒有」邊緣少年的陣頭研究之後,卻發現這個陣頭田野研究對筆者的邊緣少年教育工作具有無與倫比的啟發性。同時,筆者相信這些啟發亦能夠對其他邊緣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故做了這樣的安排。
  一般人容易對陣頭人士抱持負面的刻板印象,這些印象許多皆與媒體對陣頭人士的再現脫離不了關係。研究者針對過去幾十年的新聞報導進行分析,發現陣頭新聞不管在數量上,或者內容上,都隨著時代有所演進。並且發現媒體對陣頭人士作負面的新聞處理,大致是從1990年代才興起的一個現象。媒體分析以及與過去陣頭文獻對話的部分,作為本研究的一個認識背景,以附錄的形式安排在正文之後。
  謹記Hall (1982)的提醒,研究者並不進入爭辯這些負面刻板印象對陣頭人士而言是否合理的遊戲當中,因為一旦進入這種辯論,就等於承認了主導意識形態所設定的議題的合法性。本研究另闢蹊徑,以兩種方式來呈現研究者所認識的陣頭人士是怎麼樣的一群人,以及陣頭世界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分別安排在第二章及第三章中呈現。
  第二章的部份,透過五篇陣頭人物故事及兩篇田野日誌,讓讀者自行體會這些人的生命肌理,以及對陣頭人士來說「有陣頭活動的一天」大致上是如何度過的。
  第三章的部分,則是針對研究者在一年半的田野過程中所發現的重要主題進行探討。主要有如下的幾點發現:1).不管在身體、情慾,或者是關係方面,相較於中產階級的僵化/ 有距離,陣頭人士都顯得流動/ 親密得多。2).陣頭活動對陣頭人士來說,不僅是宗教意義上的慶典,更具有生命中的慶典這樣的象徵涵義。3).陣頭是一個寬廣的容器(container),具有提供陣頭人士建立社群/歸屬感,以及提供表現舞台的功能。4).陣頭提供了一種抵抗規訓的可能。
  至於第四章,則回觀了研究者的邊緣少年教育工作。從過去幾年的教育實務工作,研究者領略到:相較於任何得以援引的諮商理論、概念,或技巧而言,願意在彼此的關係中「涉入」的意願與行動,才是促使關係深化,讓教育工作得以進展的關鍵因素。關係的涉入需要勇氣,除了情感的驅動之外,視框(frames of seeing)的轉移更是勇氣凝聚的關鍵因素。陣頭田野研究對筆者的少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於:有力地改變了筆者看待邊緣少年的視框。這項改變同時也促使筆者的少年教育工作從一種混雜著保護與規訓思維的取向,朝向一種具有解放性的取逕。
  最後,第五章研究者反思的部分,則針對田野研究中的關係及倫理議題進行探討。
  This essay, in formation and content itself, is rather more complicated than regular dissertation. It’s my greatest appreciation to my advisor and committee who allow me to break limitation and to encourage (to push even) unconventional experiment, as long as it’s beneficial to the researcher.
  Basically, this essay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main body of essay, is a field study on “God Worshipping Art Troupe”, or “Zeng-Tou”. The second part, also secondary to the essay, is a reflection of writer’s action research on marginal adolescent for the past few years. It’s an unusual arrangement, yet with essential meanings.
  People tend have negative stereotypes on the Zeng-tou troupe. Very likely it’s outcome of media representation on “Zeng-tou”. Writer analyzed news report of the past decade and found evolvement in terms of volume as well as content on “Zeng-tou”. Media has been negative when reporting “Zeng-tou”, a phenomenal starting 1990. Analysis on media and past documents is in appendix as a back ground research.
  Reminded by Hall (1982), writer does not intend to engage in argumentation on negativity against “Zeng-tou” troupe. Engagement will in a way concede dominant ideology set legitimacy of the issue. This research approaches differently by presenting the whole “Zeng-tou” world from two perspectives.
  Firstly, chapter II consists of 5 life stories and 2 field diaries, which attempts to let reader experience the real texture of Zeng-tou’s lives.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will basically describe what a day of Zeng-tou performance is like.
  Secondary, chapter III discusses in depth substantial issues during the 18 month field research. Main findings are: 1). in terms of physical, ero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Zeng-tou people are more fluent / intimate than middle class people who tend to be more boundary / distant. 2). The performance to the troupe is more than just regional but life celebration. 3). Zeng-tou troupe is a generous container, providing community/belongings to the troupe, in addition to performing stage. 4). Zeng-tou provides rooms and possibilities for resisting disciplines.
  Chapter IV retrospects writer’s work on marginal adolescence. From years of education practice, writer learned: compared to any counseling theory, concept, or skills, willingness from both sides to involve and take action is much more the key to enhance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progress the education work. It takes courage to get involved in a relationship. Besides emotional drives, shift of frames of seeing is essential to coherence of courage. To writer, importance of this Zeng-tou research is the powerful change on frames of seeing towards marginal adolescence. This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diverts writer’s work from mix of protection and discipline to a more liberating approach.
  Chapter V is writer’s introspection on inter-relational & ethical issues within the field research.
一、中文文獻:
〈文化資產保存法〉:2005年修正,法源法律網資料庫,http://apx.lib.nthu.edu.tw:8341/FLAW/FLAWDAT0201.asp,2007/04/15檢索。
〈改善民間祭典節約辦法〉:1978年修正,法源法律網資料庫,http://apx.lib.nthu.edu.tw:8341/FLAW/FLAWDAT0202.asp,2007/03/15檢索。
〈廢止「改善民間祭典節約辦法」〉:1993,總統府公報,卷期5797,頁16。
《康熙字典網上版》之〈原圖掃瞄版〉:http://www.kangxizidian.com/index2.php,2007/03/08檢索。
《論語‧鄉黨》: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瀚典全文檢索系統 1.3 版,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ukey=-900169702&rid=-6,2007/03/07檢索。
《禮記‧雜記下》: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瀚典全文檢索系統 1.3 版,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ukey=1282785335&rid=-6,2007/03/08檢索。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譯 (2002),Runyan William 原著。《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遠流出版社。
方永泉譯 (2003),Paulo Freire 原著。《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出版社。
王拓 (1977):〈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有關「鄉土文學」的史的分析〉。《仙人掌》(台灣),1:2,頁55-73。
王芳萍、顧玉玲 (2000):〈我的工作,我的尊嚴〉,收錄於《性工作:妓權觀點》。台北:巨流出版社。
王淑娟、洪麗芬 (2002):〈我國「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生預防、輔導及復學」政策簡述〉。《學生輔導》(台灣),82,頁122-137。
王雅莉 (2002):《越軌?轉位:青少年參與八家將團體之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志弘譯 (2002),Bauman, Z., 原著。《工作、消費與新貧》。台北:巨流出版社。
石萬壽(1984):〈家將團─天人合一的巡補組織〉。《史聯雜誌》(台灣),4期,1-9。
石智青 (1992)譯,Joll, J. 原著。《葛蘭西》。台北:桂冠出版社。
朱雲漢 (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錄於吳忠吉等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頁139-160。
朱雲鵬 (1989):〈台灣所得分配的特色與前景〉。收錄於吳忠吉等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頁33-51。
何春蕊 (2000):〈女性主義的色情/ 性工作立場〉,收錄於《性工作:妓權觀點》。台北:巨流出版社。
何春蕊 (2006):《性侵害、性騷擾之性解放》。桃園中壢:中央大學性/ 別研究室。
吳忠吉 (1989):〈資源分配與勞資關係〉。收錄於吳忠吉等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頁73-95。
吳美真譯(2005),Arundhati Roy原著。《微物之神》。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吳騰達 (1999):〈家將團員的心理歷程〉。載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主編,《臺灣傳統雜技藝術研討會論文集》(1-11)。
呂江銘 (2002):《官將首:唯一發源於台北縣的家將藝陣》。台北:唐山。
呂昶賢 (2008):《猥褻的療欲—性助人工作者的實踐筆記》。輔仁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
宋文偉譯 (2000),Kate Millet 原著,《性政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李建明 (1993):《中國古代游藝史—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
李宗益 (2002):《將源─論官將首》。台北:興直堡文史工作室。
李麗日、張瓊方、翁靜君 (2005):〈將團少年生活經驗之初探─以四個將團少年的故事為例〉。《社會科教育研究》(台灣),10期,73-108。
李群等譯 (2006):《私人生活史I:古代人的私生活—從古羅馬到拜占庭》。海口:三環出版社。
沙鷸譯 (1993),左藤忠男原著。《革命‧情慾殘酷物語》。台北:萬象圖書。
周素嫻 (2005):〈提早離開港口的小船—論學生中輟的家庭因素及其對策〉。《教師天地》(台灣),137,頁4-14。
林淇瀁 (1999):〈暗夜‧黑潮‧《美麗島》〉:台灣「黨外」報業政治傳播路徑的歷史分析〉。收錄於張炎憲等編﹝2001﹞,《「邁向21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頁213-234。
林志明譯 (2002),Bourdieu, P. 原著。《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出版社。
林美齡 (2004):《變身─八家將靑少年之面具人格》。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硏究所碩士論文。
邱花妹 (1999):〈檳榔西施與八家將的世界〉。《天下雜誌》 (台灣),221期,234-252。
金宜臻、張玉芬譯 (2006),Jane Gallop原著。〈被學生控告性騷擾的女性主義教授〉,收錄於《性侵害、性騷擾之性解放》。桃園中壢:中央大學性/ 別研究室。new window
施威良 (2006):〈非我族類「中輟生」?—少年隊的作為與少輔會的論點〉。《學生輔導》(台灣),101,頁38-48。
洪瑞斌 (2005):《尋覓噤聲的畫眉:對「男性失業者」的理解與重構》。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夏林清譯 (2000),Argyris, C., Putnam, R. & Simith, D. 原著。《行動科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夏林清 (2001):〈公娼抗爭的社會學習之旅〉,收錄於《與娼同行,翻牆越界》。台北:巨流出版社。
夏林清 (2002):〈基進的學習空間:投身涉入與親密了解〉,《應用心理研究》(台灣),13期,149-155。
夏林清等譯 (2004),Donald Schön原著。《反映的實踐者》。台北:遠流出版社。
夏林清 (2007):〈我們之間的邊界空間—可移動的椅子,變不了的位置與人形逆轉運動〉。上海華東師範主辦:「兩岸四地『學校改進與夥伴協作』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2007年10月19日。
孫智綺譯 (2002),Bourdieu, P. 原著。《防火牆:抵擋新自由主義的入侵》。台北:麥田出版社。
徐復觀 (1978):〈評台北有關「鄉土文學」之爭〉。收錄於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尉天驄出版。
徐亮、陸興華譯 (2005),Hall, S. 原著。《表徵—文化表徵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
郝譽翔 (1999):〈從儀式到戲劇:一個以中國民間迎神賽社為例的初步研究〉。《東華人文學報》(台灣),1期,211-234。new window
高有鵬 (1999):《中國廟會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康萃婷 (2002):《天人之際─將團少年之生命史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愛玲 (2001):《流言》。台北:皇冠。
張紉 (2002):〈八家將青少年的將團經驗〉。載於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硏究所主編,《二00二犯罪問題研究研討會論文集》(117-131)。
張志堯 (2003):〈雙薪家庭中階級與夫妻權力關係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台灣),17期,187-221。new window
張耀中譯 (2006):〈英國的輟學問題:文獻怎麼說?〉。《學生輔導》(台灣),101,頁8-27。
教育部 (1990):《民族藝術薪傳獎》。台北:教育部。
梁光嚴、張靜譯 (2004),具海根原著。《韓國工人─階級形成的文化與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莊翠霞 (2005):《遊走於學校與家將團之間的青少年─以東部國中學生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嘉猷 (1989):〈台灣農民階層剖析〉。收錄於吳忠吉等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頁53-72。
許介鱗 (2005):《戰後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郭國良、陸漢臻譯 (2005),Eagleton,T. 原著。《沃爾特‧本雅明》。南京:譯林出版社。
陳克華 (1986):《騎鯨少年》。台北:蘭亭。
陳奇祿 (1994):《文化與生活》。台北:允晨文化。
陳孔立主編 (1996):《台灣歷史綱要》。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芳明 (2002):《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週邊》。台北:麥田出版社。
陳芳明 (2003):〈鄉土文學運動的覺醒與再出發〉。《聯合文學》(台灣),19:5,頁138-159。
陳彥仲等 (2003):《台灣的藝陣》。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喬健等 (2002):《樂戶:田野調查與歷史追蹤》。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彭歌等 (1977):《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台北:中華民國青溪新文藝學會。
彭懷恩 (1990):《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new window
焦桐 (1997):〈台灣現代文學(7)—意識形態拼圖:兩報副刊在鄉土文學論戰中的權力操作〉。《國文天地》(台灣),13:7,頁48-58。new window
黃美英 (1985):〈神聖與世俗的交融─宗教活動中的戲曲和陣頭遊藝〉。《中國民族學通訊》,23期,頁80-102。new window
黃美英 (1990):《台灣文化斷層》。台北:稻鄉出版社。
黃文博 (1991‪):《當鑼鼓響起:台灣藝陣傳奇》。台北:臺原出版社。
黃韻如 (1999):〈尋回迷途的羔羊—從社會工作觀點談中輟生問題〉。《訓育研究》(台灣),38:2,頁2-15。
黃煜文 (2004):《孩子的歷史:從中世紀到現代的兒童與童年》。台北:麥田。
黃福坤 (2006):《少年參與家將團之心理歷程與行為意義─以台北縣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澤主編 (1994):《七0年代 : 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楊青矗 (2000):《楊青矗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葉石濤 (1977):〈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台灣),2:5,頁68-75。
葉子佳 (2006):〈媒體,三月瘋媽祖!─整個遶境活動「新聞」,「鑲金擱包銀」,很難說服閱聽大眾〉,《目擊者電子報》(台灣),51期。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38152,2007/07/29檢索。
熊秉真 (2000):《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
趙遐秋、呂正惠主編 (2002):《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
劉北成、楊遠嬰譯 (2003),Foucault, M. 原著。《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蔡明璋 (1996):《台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台北:巨流圖書。
蔡慧敏 (2001):《青少年參與家將團的背景與影響─以官將首少年為主》。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明娳 (1994):〈當代台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收錄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
蕭昭君、陳巨擘譯 (2003)。McLaren, P. 原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台北:巨流圖書。
嚴鋒譯 (1997):《權力的眼睛—福柯訪談錄》。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英文文獻:
Apple, M. W. (2004).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 Routledge.
Arnot, M. (2004). ‘Male working-class identities and social justice: a reconsideration of paul willis’s learning to labor in light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N. Dolby, G. Dimitriadis. & P. Willis (eds) Learning to Labor in New Time. London: RoutledgeFalmer.
Bowles, S. & Gintis, H.(1977).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Braham, P. (1982). ‘How the media report race’, in Michael Gurevitch et al. (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Lodon: Methuen.
Curran, J. et al. (1982). ‘The study of media: theoretical approaches’, in Michael Gurevitch et al. (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Lodon: Methuen.
Clarke, J., Hall, S., Jefferson, T. & Roberts, B. (1998). ‘Subcultures, cultures and class: a theoretical overview’, in S. Hall & T. Jefferson (eds.)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 London: Routledge.
Denzin, K. (1997). Interpretive Ethnography : Ethnographic Practi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ousand Oaks: Sage.
Duncombe, J. & Jessop, J. (2002). ‘”Doing rapport” and the ethics of “faking friendship”’, in Melanie Mauthner et al. (eds.) Ethic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Eldridge, J. (1993). ‘News, truth and power’, in J. Eldridge (ed.) Getting the Message: News, Truth and Power. London: Routledge.
Edwards, R. & Mauthner, M. (2002). ‘Ethics and feminist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in Melanie Mauthner et al. (eds.) Ethic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Fisk, J (1989). Reading the Popular. London: Routledge.
Foucault, M. (1979) 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Vintage Bools.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roux, H. (1992). Border Crossings: Cultural Workers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Gillies, V. & Alldred, P. (2002). ‘The ethics of intention: research as a political tool’, in Melanie Mauthner et al. (eds.) Ethic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Hall, S. (1982).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in Michael Gurevitch et al. (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Lodon: Methuen.
Hebdige, D. (2002). Hiding in the Light: On Images and Things. London: Routledge.
Highmore, B. (2002).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e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Karl Max (1852). 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Napoleon,Transcription/Markup: Zodiac and Brian Basgen. Online Version: Marx/Engels Internet Archive (marxists.org)。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52/18th-brumaire/ch01.htm.
Miller, D. & Williams K. (1993). ‘Negotiating HIV/AIDS information: agendas, media strategies and the news’, in J. Eldridge (ed.) Getting the Message: News, Truth and Power. London: Routledge.
Miller, T. & Bell, L. (2002). ‘Consenting to what? Issues of access, gate-keeping and “informed” consent’, in Melanie Mauthner et al. (eds.) Ethic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Poter, E. (1999).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Ethics.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Scott, J. (1985). Weapons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Sevenhuijsen, S. (1996). Citizenship and the Ethics of Care: Feminist Considerations on Justice, Morality, and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Sternberg, R. J. (2004). Psychology. CA: Wadsworth.
van Dijk T. A., (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Whyte, W. F. (1981). Street Corner Society: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n Italian Slu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illiams, R. (1983)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illis, P. (1988). Learning to Labou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England: Gower.
Yinger, J. M. (1982). Countercultures: The Promise and the Peril of a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 New York: Free.
Žižek, S. (1994). ‘Introduction: The Spectre of Ideology’, in S. Žižek (ed.) Mapping Ideology. London: Verso.

三、報紙部分:
林萬億 (1988):〈扮八家將的孩子不應變壞〉。中國時報,1988-09-20,15版。
余光中 (1977):〈狼來了〉。聯合報,1977-08-20,12版。


1951-11-21 萬華大拜拜 耗費百餘萬 鼓樂喧天雞鴨遭殃 聯合報 07版
1952-06-25 學生幫會流氓組織 保安部嚴予取締 管訓首領糾正錯誤英雄觀念 張先遼等悔悟自新 聯合報 01版
1952-08-06 取締迎神賽會 元帥繡旗被警扣留 警二分局昨執行 聯合報 05版
1953-05-29 淡水清水祖師祭典 端節合併舉行 免除拜拜浪費 聯合報 04版
1954-06-07 淡水大拜拜 昨日人如潮 聯合報 04版
1954-06-14 霞海城隍誕辰 拜拜節目爭奇鬥巧 各家設宴招待吃客 聯合報 05版
1954-10-26 兩神同度壽 人間大吃喝 殺豬三千演戲十日 聯合報 04版
1957-06-10 稻埕拜拜 估計四萬戶宴客 花費約二千萬元 聯合報 03版
1959-10-03 北市民間藝人團體 籌劃國慶遊藝活動 商展小姐候選人將參加大遊行 全部童軍初中生擔任遊行服務 聯合報 03版
1959-10-10 全國各界歡祝國慶 廿萬人今集會遊行 直昇機表演軍樂隊演奏 化裝車遊行晚會處處開 聯合報 03版
1961-06-25 延平等三區今拜拜 警局防範滋事 局部管制交通 管制時間中午起子夜止 聯合報 03版
1964-01-24 防範少年滋事 警處令各地 採五項措施 聯合報 03版
1966-08-30 中元節大祭典 基隆市未節約 主普壇壯麗.人潮洶湧 今明兩日管制交通 聯合報 06版
1967-06-06 霞海城隍誕 今年戒舖張 市府召集會議 與民約法八章 聯合報 03版
1968-06-27 防止少年犯罪 警局採取措施 昨日通飭所屬單位 聯合報 03版
1971-09-10 響應電視節目改進決定 台視表示全力支持 中視將採革新措施 聯合報 7版
1971-12-09 台大學生代聯會 籌組社會服務軍 走出封閉的自我世界 腳踏實地為國家盡力 挖掘出最迫切的問題‧作政府與民眾的橋樑 聯合報 3版
1972-01-08 服務社會深入基層 台大青年整裝待發 以行動代替空言腳踏實地做事 在政府與民眾間發生橋樑作用 聯合報 3版
1973-04-04 怪畫家和他的怪畫 聯合報 9版
1973-04-05 藝術家座談 論洪通作品 聯合報 9版
1976-03-14 南鯤鯓出了人物 林肯堂擺滿歡花籃 看畫人潮洶湧南海路排長龍 台北人多車多洪通直喚頭痛 聯合報 3版
1978-06-09 祈求國泰民安 家家門前排出鮮花素果 遊行隊伍過處鼓樂喧天 聯合報 03版
1980-02-13 熱鬧的迎神賽會 聯合報 12版
1980-03-02 景美拜拜節約收效 坪林仍然吃客盈門 野柳漁民慶豐收也有迎神盛會 聯合報 07版 北縣版
1980-04-23 木柵新動物園 將興建博物館 聯合報 07版
1981-03-24 首屆藝陣比賽 明天截止報名 聯合報 09版
1982-04-21 防止少年犯罪升高 預防偵防並重 市府擬定多項積極措施 責令警局嚴予執行並列管追蹤 聯合報 07版
1983-09-29 百藝雜陳-今年文建會國家文藝季的「民間劇場」 聯合報 08版
1988-12-05 「民間劇場」下鄉 陣頭遊行 鎮瀾宮建醮真熱鬧 聯合報 15版
1990-08-04 探討國中生參加廟會活動 少輔會查訪老社區寺廟了解影響面 聯合報 15版
1992-10-07 來自民間.回歸民間 今年國慶活動 文化氣息濃馥 藝術團體總動員 凸顯文化建設年特質 聯合報 18版
1998-05-06 人在江湖北縣小弟愛到北市混 竹聯、四海難在北縣生存 不少少年依附神壇結派 北縣決大掃蕩 聯合晚報 03版
1998-05-06 小白狼喪禮 國中生集體蹺課參加 北縣教局查!學生說:只是去捧場 否認參加幫派 學校說:沒啥大不了 只是個人行為 聯合晚報 03版
1998-05-07 好玩?湊數?十餘國中生,參加張建和喪禮 聯合報 08版
1998-05-07 加入幫派?北縣少年隊:不清楚 只聞青少年加入「八家將」已計畫取締聯合報 08版
1998-05-07 國中生擔任廟會陣頭 警方列管 北市「將幫派趕出校園方案」 决清查青少年參加黑幫及「八家將」等聚合情形 中國時報 06版
1998-05-07 國中生參加張建和喪禮 校方否認涉及幫派情事 中國時報 06版
1998-05-07 校園掃黑 往昔曾功虧一簀 學校、家庭、警方通力合作 才能回學子清新環境 中國時報 06版
1998-05-07 參加白狼之子喪禮 學生被處分剃光頭聯合晚報 03版
1998-05-07 剃光頭髮 剃光尊嚴 聯合晚報03版
1998-05-08 參加張建和喪禮 查有四十多國中生 北縣教局強調未理學生光頭 聯合報 08版
1998-05-12 幫派吸收學子 提報治平專案 廖正豪指示檢調留意 加強法治教育 防範青少年犯罪低齡化 中國時報 01版
1998-05-12 幫派新興堂口 小鬼當家 以靠幫結盟壯大聲勢 學生加入幫派圖的就是錢與權 中國時報 06版
1998-05-13 白狼之子出殯 送葬行列出現中學生 抓校園黑手 列入治平專案 聯合報 09版
1999-09-30 兩所校園 執行治安淨化區 聯合報 高雄地方版
2000-02-17 元宵節迎神賽會將登場 教育局重申:學校應約束學生 勿參與陣頭遊行 聯合報 台東地方版
2000-02-18 少年八家將 變成中輟生…元宵節迎神賽會 幫派趁機吸收成員 警方要求廟壇守規 聯合報 台東地方版
2000-10-10 國慶日民間遊藝特稿 文化台灣的魅力二帖 相招來作伙全民鬥鬧熱 聯合報 37版
2003-01-13 同夥被打想找人出氣 夥同三名少年毆打一對情侶 強盜財物 八家將男子試膽打人致死 被求處死刑 聯合報 北縣地方版
2003-04-14 大甲媽回鑾 警察擋炮 陣頭鬥狠 駐駕彰化 警察護轎衝過炮竹陣 晚上回到鎮瀾宮 兩陣頭拿刀槍打群架 多人掛彩 聯合報 A10版
2003-04-15 邊緣少年 八家將的明天?聯合報 A9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