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看見「不重要的自己」-一位護理女人追尋自我的旅程
作者:吳曉明
作者(外文):Sheau-Ming Wu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翁開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自我敘說主體性女性婚姻經驗護理女性self narrativesubjectivitywomenmarriagefemale nursing care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
父權體制下,女性常居於附屬的地位,特別是進入婚姻之後,女性極易將自我的需求置放於最後,以先生、孩子的需求為優先,自己是不重要的。
特別是自小成績優秀,升學之路順遂,一直在菁英位置的女性,踏入社會後,為了完成自我而追求職涯的高峰,一但踏入婚姻成為妻子、母親、媳婦的角色,成為作嫁他人的角色,自我的隱沒和迷失,形成極大的反差,讓女性失去自我而迷惑漂泊。
這是一篇自我敘說的論文,以作者一位女性的生命歷程,反思女性自我主體的建構歷程。作者出身以台灣自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的歷史為背景,父親是大陸老兵,母親是來自台灣底層的貧窮農家女孩 ,文化、經濟、語言、社會階級的差異,形成家內的台、漢文化衝突,加上舉家南遷、北上的在地文化衝擊,形塑出作者既分裂又融合的個性,在台灣成長卻宛落失根的浮萍,又處處可以為家。
成績優異、具外省二代的身份讓作者在成長過程中佔盡優勢往上爬,無法辯識社會中的弱勢和不平,甚至沒有因為感覺身為女性而受到限制,就算有,也視之為理所當而順服著。
性別的標記在經歷愛情、婚姻、育子後才正式浮出生命,菁英的認同和女性角色的責任,成為現實的枷鎖及衝突。作者一直以社會期待的女性菁英方式努力著,兼顧家庭和成就,家內傳統角色必須親力親為,事業上的成長也必須追求,疲累不堪、心靈匱乏,幾乎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和力量,才開始於中年再度自我追尋的掙扎過程。期間經歷了婚姻的風暴,失去婚姻的關係,卻因此重新看待婚姻中的性別角色及意涵,認清婚姻中的男女皆是體制下的受害者,沒有主體只有角色,更與愛情毫無關係。
以敍說及書寫的方式,作者從家醜不可外揚的禁語,到由文本中反覆辯證,最後尋回自我、看清自我、接納自我。與性別論述對話,在倡議性別平等的年代,女性卻依然體會到許多限制,尤其在我的專業護理教學過程中,不斷看見一代又一代複製著「女性不重要」、「犧牲沒關係」的觀念,一步一步地,扼殺女性的價值和認同,讓女人,覺得自己不重要,不需要選擇,以至於終究失去了相信自己有更多的選擇。
除了在自我追尋的道路上療瘉自身,本文期望以生命故事描寫的手法,細緻呈現女性在成長過程及社會環境下,內心衝擊和感受,期望能為女性發出微弱聲音,激起女性的共嗚,建構出屬於現代台灣社會的女性心理學。
Under patriarchy, women are often in a subordinate role. Especially when they get married, women easily tend to place their own demands to the last while take their husband and kids’ demands as priority, thinking themselves are not important.
In particular, for female elites who grew up with outstanding school records and entered their desired schools, when they enter the society, they would endeavor to pursue their career achievements for self-fulfillment. However, as long as they get married and take the roles of a wife, mother and daughter-in-law, they will face self-effacement and get lost. Such huge differences would make them feel losing themselves and thus get confused and wandered.
This self-narrative thesis reflects 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women’s ego-subject sense from a woman’s life journey. The author is from a family who came to Taiwan in 1949 with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Her father is a veteran from the Mainland and her mother is from a poor farmer family at the underclass of the society.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 economic status, language and social classes between her parents lead to conflicts between Taiwanese and Han cultures in her family. Such conflicts,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cultural impact caused by their moving from south to north Taiwan, molded the writer’s split and merging personality. Although grown up in Taiwan, she leads a wandering life like the rootless duckweed.
Her outstanding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identity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a mainlander gave her great advantages in her growing process. She could not recognize the weak and unfair side of the society, and she didn’t even feel restraint from her female identity. Even if she did, she regarded it as a matter of course and followed the rule.
The gender mark officially unveiledafter she fell in love, got married and had a baby, when the elite cogni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women’s role became the actual shackles and conflicts. The author always strives to be the female elite expected by the society. For that,she has to balance her family and career achievements. At home she must be detail oriented to fulfill her traditional role in the family while she must also pursue for career development. She felt fatigue and deprived in soul and almost lost the will and power to live on. Only in her middle ages she started to struggle for self-pursuit again. During this process, she suffered the storm of marriage. However, from her divorce, she started to review the gender role and connotation in the marriage and be aware that both men and women in the marriage are victims of the system as they don’t have their individuality but only the roles, 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love.
By means of narrative writing, the writer experienced the progress from the belief that “domestic shame should not be made public” to the repeated dialectics in the book and finally found herself, saw herself and accepted herself.In the gender narrative dialogue, women still encounter many limitations in the current age that advocates gender equality. In particular, in my professional care teaching courses, I witnessed how such mindset of “women inferiority”and “sacrifice as it should be” passing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s gradually killing women’s value and acknowledgement, making women feel that themselves are not important and don’t need to choose by themselves and finally lose the confidence that they can have more choices of their own.
Apart from healing herself with her self-pursuit, the author used the skill of describing life stories to vividly represent women’s internal impacts and feelings during their growth process under the social environment, with the expectation that she could make a weak voice for women, intrigue women’s echo and construct female psychology adaptable to the modern society of Taiwan.
一、英文資料
Diekelmann, N., Hirschmann, M.. (2005). Learning the practices of knowing and connecting : the voices of students. Jou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44(4).153-155.
Giroux, H.A.(1991). Postmodernism as border pedagogy: Redefining the boundaries of race and ethnicity. In Postmodernism, Femin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217~p.256.
Nehls, N.. (1995). Narrative pedagogy: Rethinking nursing education. Jou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34(5), 204-210.
Swenson, M.M., Sims, S.L.. (2000). Towafd a narrative-centered curriculum for nurse practitioners.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39(3), 109-115.
Walsh, M.. (2011). Narrative pedagogy and simulation: future direction for nursing education. 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 11, 216-219.
Wang, M.L., & Tsai.L.J.. (2014).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Job Performance in Nurse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22(3), 200-207.

二、中文資料
Alder, A. 著,盧娜譯(2014),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 台北:人本。 (原著初版年:1931)
Althusser, L.著.杜章智譯.(1990).列寧和哲學.台北:遠流。
Beck, U. & E. Beck-Gernsheim著,蘇峰山等譯,200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台北:立緒。
Cameron, J.著,鍾清瑜譯.(2010).創作是心靈療瘉的旅程.台北:橡樹林。
Centerwall, E., 劉慧君譯,(1998),可以真實感受的愛-瑞典性教育教師手冊,台北:女書。
Clandinin, D.J., Connelly, F.M.,蔡敏玲等譯(2003) 敘說探究,台北:心理。
Davis, K., & Evans, M.著.楊雅婷、顏詩怡、司馬學文、林育如譯.性別與女性研究手冊.台北:韋伯文化。
Foucault, M.著.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 台北:桂冠。(原出版年:1975)
Foucault, M.著.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瘋顛與文明. 台北:桂冠。(原出版年:1961)
Fromm.E著,孟祥森譯(2003)新版. 愛的藝術。台北:志文。(原著出版年:1956)
Fromm.E著,孫石譯(1981). 自我的追尋。台北:志文。(原者出版年:1947)
Fromm.E著,劉宗為譯(2015). 逃避自由。台北:木馬文化。(原著出版年:1941)
Giddens, A.著.周素鳳譯.(2001).親密關係的轉變.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92)
Gilligan,C.著,王雅各譯.(2002).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82)
Goffman, E.著,徐江敏,李姚軍譯.(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56)。
Goffman, E.著,群學翻譯工作室譯.(2012).精神病院.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61)。
Jamieson, L.著.蔡明璋譯.(2002).親密關係.台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Jung, C.G.主編.龔卓軍譯.(2013).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台北:立緒。(原著出版年:1964)
Johnson ,A.G.著.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等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原著出版年:2005)
Kenneth, J. G.著,許婧譯。(2014)。醞釀中的變革:社會建構的邀請與實踐。台北:心靈工坊。
Koisser, H., Schulak, E.M.著,張存華譯,(2007)。愛、欲望、出軌的哲學,台北:商周。(原著出版年:2005)
Marcus, C.C.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95)
Palmer, R.E.著.嚴平譯.(1992).詮釋學.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69)
Riessman, C.K.著.王勇智、鄧明宇譯.(2008).敍說分析.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Rogers, C.著.宋文里譯.(1990).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61)
Murray, M (2006),敘說心理學。於Smith, J. A.主編,丁興祥等譯,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第6章,頁141-164),台北:遠流。(原著作出版於2003)
Ston, R.著,張敏如譯.(2000).沙發上的說話課,台北:經典傳訊。Sturken,M., Cartwright, L.著。陳品秀譯。(2009)。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臉譜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1)
王云緒.(2006).女女相鬩/細/隙:解構南丁格爾與台灣護理現況探討.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行.(2014).從儒家經典與我的知行反映中體悟助人與諮商之道.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孝勇.(2007).女性主義立場論的主體與權力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89-146。new window
王甫昌.(2004).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new window
王秀紅.(2011).性別主流化與護理.護理雜誌.58(6),5-10。new window
王雅各.(1999).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new window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
王臨風.(2003).放下專業,立地成人~一個困知勉行的「專業」實踐歷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卯靜儒.(2004).理論化女性教師的性別意識與認同建構過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147-170。
朱政騏. (2006). 假面天使 護理人員的認同政治.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1), 113-184.new window
江桂芬, 陳季員, & 周汎澔. (2014). 從孔子儒家思想談護理領導的修煉. 領導護理, 15(4), 41-48。
西蒙・波娃著,邱瑞鑾譯,(2013),第二性,台北:貓頭鶯。
成令方主編,傅大為、林宜平協編.(2008).醫療與社會共舞.台北:群學。
何明蓉。(2004)。應用電影媒體從事社會醫學教育。醫學教育,8(1),31-38。new window
余安邦. (2013). 人文臨床與護理照顧的遭逢:一種偶然性的越界與逃逸. 領導護理, 14(4), 11-23。
余安邦. (2014). 倫理性護理照顧意味著什麼?人文臨床學觀點. 護理雜誌, 61(5), 19-25.new window
余安邦編,(2003),情、欲與文化。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余英時.(1992).中國近代個人觀的改變,於余英時著: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頁207-215。new window
余英時.(1992).自我的失落與重建,於余英時著: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頁167-205。new window
余道真. (1977). 中國護理教育之起源與發展. 護理雜誌, 24, 40-41。new window
余德慧, 余安邦, & 李維倫. (2010). 人文臨床學的探究. 哲學與文化, 37(1), 63-84。new window
余德慧.(2002). 追索敘說自我的主主體.應用心理研究,16,214-217。new window
利翠珊.(2002).婆媳與母女:不同世代女性家庭經驗的觀點差異.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3,179- 218。new window
吳宜玲。(2007)。電影在哲學教學中的應用。哲學與文化,34(9),105-124。new window
呂佩佩, 丁興祥, 陳美伶, & 唐婉如. (2005). 學術洪流中護理研究的定位-從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之源流談起. 護理雜誌, 52(6), 76-81。new window
呂明蕙、盧美秀、陳品玲、李麗傳.(2003)護理長向下影響行為之探討:比較護理長自覺與護理人員知覺之差異.新臺北護理期刊,5(1),37-46。
巫麗雪、蔡瑞明.(2006).跨越族群的藩籬:從機會供給觀點分析台灣的族群通婚.人口學刊,32,1-41。new window
李尹.(2007).愛情的面貌:異性戀親密關係中的性/別政治.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引玉, & 劉向援. (1994). 護理專業的成長—從生手到臨床專家. 護理雜誌, 41(2), 72-76.new window
李廣均編,(2010)。離與苦-戰爭的延續。台北:群學。
李慶芳,(2013),質化研究之經驗敍說-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煉。台北:高立。new window
李澤厚,(1996),我的哲學提綱,台北:三民。
李選, & 張婷. (2011). 強化精緻護理服務中之美學特質. 護理雜誌, 58(5), 23-28.new window
周傳姜, 吳麗珍, & 林妍君. (2007). 護理人文教育. 護理雜誌, 54(1), 29-34.new window
林信男. (2000). 精神醫學:兼顧⽣物—心理—社會—靈性的醫學.醫學教育, 4(4), 423-435.new window
林津如.(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1-73。new window
林秋芬、高靖秋.(2014).臨床護理人力運用的演變與前瞻.護理雜誌,61(2),13-19。new window
林秋芬、黃仲毅、高靖秋、盧美秀.(2013).台灣護理人力短缺與留任措施.護理雜誌,60(3),88-93。new window
林遠澤. (2007). 從醫學技術主義回歸人道關懷如何可能?試論醫護人文教育的關懷倫理學基礎. 哲學與文化, 34(9), 61-86。new window
林遠澤. (2008). 療癒性的交談-論交互主體性的護病互動關係. 護理雜誌, 55(1), 14-19。new window
林耀盛. (2012). 正常與存有:精神病理的反思實踐. 身心障礙研究季刊, 10(3),
林鸙齡,李香潔.(1999).台灣閩、客、外省族群家庭中之性別資源配置.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4),475-528。new window
邱珍琬.(2008).大女人的故事-一位女性的性別自我與覺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6,251-281。
邱珍琬.(2009).已婚女性在婚姻中的自我轉變-一位女性的觀點.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4(1),25-47。new window
邱琡雯,(2013),出外-台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台北:聯經。new window
邱慧洳, 鄭夙芬, & 李雅玲. (2015). 女性護理人員勞動權益之保護-淺談相關法規與挑戰. 護理雜誌, 62(1), 5-9.new window
侯務葵、王慧婉.(1999).我們是一群女老師:集體認同與教育實踐的故事.應用心理研究,1,99-128。new window
柯雅婷, 王秀紅, & 周汎澔. (2014). 從後現代主義反思新手護理師之留任. 高雄護理雜誌, 31(1), 30-38.
胡方翔. (2013). 從性別平權觀點重建台灣護理專業. 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科技法律學程碩士論文,未發表。
孫嘉璟、孫惠玲.(2011)「面對、認同、成長和期許」-護生初次實習之經驗歷程.護理雜誌,58(2),49-56 。new window
徐畢卿.(2012).新一代南丁格爾與護理認同.於楊幸真主編,性別與護理(p161-177),台北:華杏。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new window
翁開誠.(2004).當Carl Rogers遇上了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應用心理研究.23期,157-200。new window
翁開誠.(2011).敍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化,38(7).75-95。new window
翁開誠.(2014).道在倫常日用之情中:從李澤厚的儒學「情本體」說起.哲學與文化,41(12).97-120。new window
張文強.(2005).新聞工作的常規樣貌:平淡與熱情的對峙.新聞學研究,84,1-40。new window
張志堯.(2003).雙薪家庭中階級與夫妻權力關係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7,187-221。new window
張秀楓.(2013).石頭遊記.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茂桂編,(2010),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觀點。台北:群學。
張晉芬.(2007).「女人的家事」、「男人的家事」:家事分工性別化的持續與解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2),203-209。new window
張晉芬.(2013).勞動社會學.台北:政大出版社。new window
張淑卿a.(2010).美式護理在臺灣:國際援助與大學護理教育的開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8,125-173。
張淑卿b.(2012).臺灣護理史的性別關照.於楊幸真主編,性別與護理(p21-39),台北:華杏。
張媚.(2014).世紀回眸-台灣護理教育的演變與發展.護理雜誌.61(4),62-68。new window
張維安、王維君,(2005),客家意象:解構「嫁夫莫嫁客家郎」,思與言,43(2)。43-76。
張議文、戴宏達、孫秀卿、莊雯如、邱美琪、尹祚芊.(2003).某醫學中心護理長角色功能之調查研究.榮總護理,20(4),401-410。new window
梁世武.(2009).台灣族群通婚與族群認同之研究.問題與研究,48(3),33-62。new window
畢怚達.(2004).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117-146。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4。new window
莊筑涵. (2012). 職場家庭親善政策、工作家庭衝突以及工作者身心健康之研究:以護理人員為例. 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許玲玉.主體性的自由~性與親密關係的解構之旅.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許樹珍. (2010). 精神疾病與基因科技之反烙印倫理觀. 護理雜誌, 57(6), 11-17.new window
許樹珍. (2013). 護理藝術與美感經驗之尋覓─跨學門的鏈結與對話. 護理雜誌, 60(4), 26-32.new window
陳柏羽.(2007).流亡蜚語-論1949年後台灣政治移民者婚姻社會關係.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陳美燕、周傳姜.(2001).女性主義思想與護理.護理雜誌.48(4),90-94。new window
陳淑齡、曾雅玲、陳鳳櫻、陳俊一.(2003).五專護生實習壓力的生活經驗-現象學研究.長庚護理15(3),282-292。new window
陳清惠、林秀娟、趙可式、林其和。(2010)。運用多元教學策略於醫院大一新生「生命倫理學」課程教學之成效。醫學教育,14,12-21。new window
陳碧月。(2013)。通識人文課程:文學電影裡的生命教育。人文與社會學報,3(2),1-22。new window
陳盈宏.(2014).競爭性經費分配機制之探討-以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為例.學校行政,93,170-184。
傅大為.(2009).回答科學是什麼的三個答案:STS、性別與科學哲學.台北:群學。
傅淑方. (2004). 台灣南部加護病房中的性別與勞動--以科技使用者的女性護理人員為例.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莉惠.(2004).女性婚外情慾的處境與蘊含.女學學誌,18,39-107。new window
游美惠,(2003),女性主義方法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1-4。
游鑑明.(1994).日據時期的臺籍護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369- 404。new window
游鑑明.(2001).千山我獨行?廿世紀前半期中國有關女性獨身的言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9,125-187。new window
游鑑明.(2005).當外省人遇到台灣女性.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7,165-224。
湯麗君. (2015). 敘事教學法於護理教育的運動. 領導護理, 16(2), 18-22。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2010).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黃俊傑主編.(2008).光復初期的台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淑珍.(2006).阿德勒學派中早期回憶的意義與解釋.輔導季刊,42(3),49-60。new window
楊弘任主編,質性研究的眾聲喧嘩,台北:南華教社所,頁93~105。
葉炳強。(1999)。電影與醫學教育。醫學教育,3(3),279-289。new window
葉莉莉、陳清惠.(2009).女性主義與護理知識建構.新臺北護理期刊,11(1),51-60。
董秀珠、楊連謙、林萬億.(2004).當丈夫不再為經濟的靠山時:夫妻間的權力與運作過程.應用心理研究,24,147-182。new window
鄔翔.(2008).一個扶持國防醫學院壯大的外國機構.源遠季刊,26,7-8。
臺灣護理教育學會整理.(2014).臺灣十所護理博士班課程資料綜合整理表,網路資料,取自http://www.tane.org.tw/download/2014%20Taiwan%20PhD%20Table%20final.pdf。
劉人鵬,(1998),遊牧主體:《莊子》的用言方式與道-用一種女性主義閱讀(錢新祖的)《莊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9,101-130。new window
劉千美.(2001),差異與實踐,台北:立緒。
劉介修、柯文升、林奕萱、張維怡(民92)。追尋本土醫學人文教育的創造力實踐:由醫學生與病友觀點出發的疾病敘事與書寫計畫。台灣醫學人文學刊 ,4(1&2):84-107。
劉仲冬. (1996). 護理人力問題之女性學解析.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 83-102。new window
劉仲冬. (2006). 我國的護理發展史. 護理雜誌, 53(3), 5-20。new window
劉素籣、王曼溪、劉秀華.(2010).新進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源之研究,榮總護理,27(3),276-284。new window
劉淑芬. (2015). 醫療產業勞動條件常見法規議題:工作時間、工時、休假與工資. 新臺北護理期刊, 17(1), 1-10.
劉淑芬. (2015). 醫療產業勞動條件常⾒見法規議題:⼯工作時間、⼯工時、休假與⼯工資. 新臺北護理期刊, 17(1), 1-10.
劉焜輝. (2002). 無⼒力感症候群現代學⽣生的精神病理. 諮商與輔導(202), x-x.
劉毓秀主編.(1997)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台北:女書。
劉競明(民100)。在敍說故事與醫學之間-談敍事醫學與醫療照護。醫學教育,15(1),60-68。new window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20,41-91。
蔡秀欣、蔡芸芳(民93)。敍事於護理之應用。長庚護理,15(1),73-79。
蔡淑鳳、吳濟華、陳永興、戴正德.(2006)從護理史探討台灣的護理發展脈絡.台灣醫學人文學刊, 7(1&2),91-112。
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編.(2011).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台北:鼎茂。
蔡錚雲. (2015). 護理倫理的哲學省思. 領導護理, 16(2), 10-14.
鄧明宇.(2005).從沈倫走向動能: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敍說到社會實踐.應用心理研究,25,115-142。new window
鄧素文.(2014).臺灣護理人力概況與解決策略.護理雜誌,61(2),5-12。new window
鄭麗芬.(2005).回首來時路~一個結與解的生命歷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發表。
盧孳艷, 陳威麗, 陳海焦, 歐美, & 林雪貴. (2009). 科技與護理專業發展之反思. 護理雜誌, 56(3), 88-92.new window
穆佩芬. (2011). 人文臨床與護理療癒之言說. 護理雜誌, 58(5), 5-11。new window
蕭昭君。(2007)。「妳媽媽的故事有什麼好寫的?」-生產「禮讚女性」教學知識的行動敍說。教育實踐與研究,20(1),201-226。new window
賴芸芸. (2011). 出走的白衣天使:一年內新進護理人員離職經驗探討.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謝玉玲.(2014).當女兒成為媳婦,已婚女性生活經驗的表徵與現實.當代社會工作學刊,6,1-49。
簡建忠. (2000). Happily Ever After?護理專業人員在納入勞基法後如何看待“勞資關係”. 長庚護理, 11(3), 71-74.new window
簡美玲.(2015).性別化敍事裡的祖先與家族:以北臺灣兩個客家菁英家族為例.全球客家研究,4,63-112。new window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遠流。new window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97-140。new window
羅翊邦、周汎澔、蔣立琦.(2014)以學習共同體實踐實證護理於臨床實習教學-哈伯馬斯批判理論的應用.源遠護理,10(1),5-13。
蘇瑞源, & 穆佩芬. (2013). 由哲學之愛觀看護理關懷. 嘉基護理, 13(1), 10-15.
顧艷秋. (2015). 推動護理職場正向工作環境. 源遠護理, 9(1), 12-1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