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嘉義地區國小學童營養知識、營養態度與飲食型態之調查研究
作者:陳俐樺
作者(外文):Chen, Li-Hua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余坤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身體質量指數營養知識營養態度飲食型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4
本研究主要探討嘉義地區國小學童營養知識、營養態度與飲食型態的調查研究,係採用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之設計係參考相關文獻與研究架構編製而成,以自編之「國小學童營養知識、營養態度與飲食型態問卷」作為收集資料之工具。受試者包括嘉義市、嘉義縣公立國小四、六年級的國小學童。採分層隨機抽樣,共發出1054份,有效回收906份,分別以百分比、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集群分析、獨立樣本t 檢定、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資料的統計分析。
本結論如下:
一、國小學童體位不符健康體位之比率約達四成
二、國小學童營養知識良好、營養態度為正向、飲食型態以營養過度飲食族群比例佔
最高。
三、國小學童營養知識會因其性別、年級、體位、父母親教育程度、學校地區等不同
而有所差異。
四、國小學童營養態度會因其性別、體位、父母親教育程度、學校地區等不同而有所
差異,但在年級上並未有所差異。
五、國小學童營養知識與營養態度呈正相關。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並提出建議
王士珉(1993)。臺北市國小學童營養知識、態度及飲食行為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學系,台北。
王文子(1996)。國小三年級學童營養知識、態度、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王元玲(2003)。兒童肥胖與自尊關係及影響減重成效相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心理學系,桃園。
王瑞蓮、蕭寧馨(2003)。台灣營養調查NAHSIT1993-1996之飲食多樣性與其營養充足程度的影響。台灣營養學會雜誌,28,52-44。
王慧琦(1994)。實施學校午餐指導活動對國小中年級學童飲食行為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學系,台北。
方盛華(2002)。國中學生對學校午餐偏好及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縣三峽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
台灣醫療網(2007)。肥胖防制要從小扎根。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22日。網址:http://www.ecclinic.com/newsData.asp?nNo=383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1998)。兒童肥胖的評估準則-重高指數。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22日。網址:http://www.ctaso.org.tw/index0.htm
行政院衛生署(2008)。國中學生飲食與營養狀況知識、態度與飲食行為問卷調查計畫結果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8月27日。網址:
http://food.doh.gov.tw/news_1.asp?idCategory=10&idx=2040
巫雯雯(1986)。台北市國中學生之營養知識、態度、行為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李仁和(2002)。社會心理學。揚智文化,台北市。
李明禹(1999)。台灣地區13-17歲青少年飲食型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
李美枝(1983)。社會心理學。大洋出版社,台北。
李茂能(2002)。量化研究的品管:統計考驗力與效果值分析。國民教育學報,8,1-24。new window
李淑靜(2002)。國小六年級學童零食飲料消費狀況以及與父母和學校態度相關性之探討-以台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社會碩士學位班,台南。
李復惠(2002)。台中市國小教師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健康教學範疇之認知與關注程度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李勝雄(2001)。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教學理論與實務。師大書苑,台北。
李靜華(2002)。台北市青少年對食品標示的知識、態度、及其相關選購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吳幸娟、潘文涵、葉乃華、張新儀(2004)。以24小時飲食回顧法評估國小學童膳食營養狀況。台灣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2001-2002。行政院衛生署,25-70。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明隆(2006)。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五南。
吳冠宏、吳信宏、郭廣洋(2005)。應用資料挖掘於交通事故資料分析。價值管理,9,51-62。new window
余雅萍(2002)。學童中式飲食頻率問卷之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何英忠(2003)。苗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營養知識、態度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系碩士班,台中。
何素梅(2007)。桃園縣立中壢國民中學學生攝取蔬果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
呂蘭花(2003)。台北縣某私立中學高中部學生攝取西式速食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
邱瓊令、陳英貞、林明興(2007)。兒童便秘之診斷與處理。基層醫學,22(12),444-449。
林仁和(2002)。社會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
林佑真(2005)。以學校為基礎之兒童健康促進計畫─從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促進談起。國民教育,45(5),33-37。
林佳蓉、曾明淑、高美丁、葉文婷、潘文涵(1998)。台灣地區四至十二歲兒童之飲食習慣與型態。國民營養現況1993-1996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11-128,行政院衛生署。
林姿伶(2000)。台灣地區18-64歲國人飲食型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
林陳桂香(2006)。學校健康教育課程與學生健康知識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林湜婷(2005)。台南市居民飲食型態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分析-以台南市社區發展協會成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台南。
林錦英(1998)。國民健康教育亮紅燈─談全國國民營養調查的省思。國民教育,38(8),62-68。
林薇、周麗端(1989)。運用營養午餐之營養教學對國小營養課程教學效果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77-0301-H003-17。
林薇、楊小淇、杭極敏、潘文涵(2004)。台灣地區國小學童飲食營養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結果。台灣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2001-2002。行政院衛生署,71-112。
林薇、劉貴雲、高儷玲、李雅雯(2002)。涵蓋家長之營養教育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脂肪攝取之影響。師大學報:教育類,47(1),107-122new window
胡惠碧(2007)。台北縣板橋市高中職學生攝取蔬果行為及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
姚元青(199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飲食行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
祝年豐(2004)。國小學童肥胖及其相關合併症流行病學摘要。國小學童營養調查結果學術研討會,中研院。
馬世明(2005)。營養與肥胖管理。台灣肥胖醫學會會訊,第十期。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20日。網址:http://www.obesity.org.tw/index.htm。
許秀珍(1993)。營養教育對肥胖學童營養知識、營養態度、飲食行為、體位、血壓及血脂質之影響。靜宜大學食品營養研究所,台中。
許惠玉(2002)。台北市兒童體位、飲食行為與家長營養知識、行為及飲食教養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台北。
許碧惠、曾明淑(2005)。台東地區原住民與非原住民9~11歲學童體位及肥胖率之比較。台灣營養學會雜誌,30,1-11。
符明伶、鄭麗月、潘文涵(2004)。台灣國小學童飲食型態與其在校整體表現之關係。台灣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2001-2002。行政院衛生署,317-335。
張玉鳳(2000)。台北市某國中學生攝取蔬果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張仙平(2008)。兒童的健康與飲食Ⅰ。富益營養中心。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20日。網址: 
  http://www.enutrition.com.tw/page?module=health&mid=1184293853066
張美文(1994)。臺北市母親飲食教養行為與學前兒童體型飲食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浩翔、黃國晉(2002)。身體脂肪的測定法。台灣肥胖醫學會會訊,第六期。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16日。網址:http://www.obesity.org.tw/index.htm
張曉亭、鐘曉雲(2002)。肥胖兒童之判定與危險疾病。大專體育,60,164-168。陳玉欣(1998)。國中生飲食行為及相關因子的流行病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陳研伶(2007)。彰化縣國中學生營養知識、態度、飲食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郭忠哲(1997)。台中市國中三年級學生之營養知識、態度、行為及血清脂肪、膽固醇、鈣質、鐵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醫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台中市。
梁雅雯(1994)。台北市實習及住院醫師營養知識、態度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0a)。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文獻回顧研析計畫─兒童之肥胖問題與對策。台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0b)。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文獻回顧研析計畫─兒童肥胖盛行率與界定標準。台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0c)。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第二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飲食方法對體重控制成效之影響。台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教育部體育司(2006)。九十四學年度全國國民中小學學生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20日。網址:http://140.122.72.62/history/index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2007)。6-18歲臺閩地區身體質量指數對照表 。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8月2日。網址:http://www.fitness.org.tw/TW/index.html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2008a)。九年一貫課程。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8月10日。網址: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php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2008b)。82年版國小課程標準一至三年級教材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8月10日。網址: http://teach.eje.edu.tw/9CC/fields/link/healthSport05.php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2008c)。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能力指標。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8月10日。網址: http://teach.eje.edu.tw/9CC/fields/link/healthSport05.php
黃上芙(2004)。影響國小學童體位因素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台北。
黃伯超、游素玲(1997)。營養學精要。健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松元、江永盛、鄭雪霏、劉俊昌(1991)。健康教育。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黃奕清、吳仁宇(2000)。台灣地區6.5~18.5歲學生不同身高值之體重分析。公共衛生,27(3),167-177。
黃美惠(2000)。中部地區高中(職)生之營養知識、態度、飲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醫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台中。
曾明淑、葉文婷、潘文涵(1998)。台灣地區居民之飲食特性。國民營養現況1993-1996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結果。行政院衛生署,87-101。
曾美娟(2005)。國中生體型意識、身體活動及飲食行為相關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台北。
辜克筠(2004)。幼兒飲食頻率問卷之信度及效度之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食品營養學系,台北。
董氏基金會(2008)。W型飲食型態,新一代的飲食危機。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31日。網址:http://nutri.jtf.org.tw/index.php
董佳欣(2004)。台北縣市職校餐飲科學生蔬果知識態度及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班,台北。
鄒孟婷、鄒孟文(2003)。健康知識、教育程度與肥胖之關係。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2(4),295-307。new window
趙麗雲(2008)。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體重過重與肥胖問題之綜評。中華體育季刊,22(1),35-46new window
劉俊昌、劉貴雲(1993)。公共衛生營養學。台北:大祥出版社
劉家鴻、吳岱穎、郭冠良、陳建志、林光洋、黃惠娟(2005)。過重與肥胖。基層醫學,20(9),219-231。
劉貴雲(1994)。學校營養教育之探討─以美國為例,探討我國實施之策略。健康教育,72,39-50。
劉貴雲(1996)。國小四年級學童營養教育介入實驗研究-社會學習理論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
劉影梅、陳美燕、蔣立琦、簡莉盈、張博論、洪永泰(2007)。促進學生健康體位之全國性整合計畫經驗。護理雜誌,54(5),30-36。new window
蔡佩珊(2001)。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飲用含糖飲料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
蔡培林(1992)。國民中學學校管理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歐玲君(2007)。肥胖醫學新知─期刊摘錄。台灣肥胖醫學會會訊,第三期。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16日。網址:http://www.obesity.org.tw/index.htm
潘文涵、高丁美、曾明淑、李蘭、洪永泰、李隆安、蕭信雲、葉文婷、黃伯超。1993-1996 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行政院衛生署。
潘義祥(2007)。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承諾關係之研究。台灣運動心理學報,10,37-55。new window
樂冠華、潘怜燕、林明珠、張新儀、石曜堂(2003)。台灣地區兒童特殊靜態活動、高熱量飲食攝取及身體質量指數之分析:2001年NHIS之結果。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2(6)。new window
衛生統計資料網(2007)。民國96年縣市別死因統計結果。台北:衛生署。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20日。網址:http://www.doh.gov.tw/statistic/index.htm
賴慈筠(2005)。影響大學生健康飲食行為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
賴翠琪(2001)。台北縣某國中肥胖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台北。
簡介瑞(2002)。某國小學童對父母飲食教養方式的認知和同儕團體的認同與飲食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
蕭千祐(1997)。台北市實施和未實施學校午餐國小六年級學童營養知識、態度和飲食行為之比較與相關因素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醫學院保健營養學研究所,台北。
蘇玉嬋(2002)。台中縣某國中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
蘇鳳足(2003)。台北縣高職學生降低脂肪攝取飲食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

英文部分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Reports (1978). Position paper on the scope and thrust of nutrition education. Journal American Dietetic Assocation, 72, 302-305.
Ardith B、Yeong R & Li Zhong (2008). Differences in Dietary Patterns Among College Student According to Body Mass Index.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56(6). 629-634
Beavers, I., Kelly, M., & Flenner, J. (1982). Nutrition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food purchasing practices of parents. Home Economics Res. J, 11(2), 134-142.
Brillhart, P. C. (199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trition information sources, nutrition knowledge and nutrition attitudes of adolescents. (M. S. thesis, 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 29-02.
Binkley, J. K., Eales. J.,& Jekanowski, M.(2000). The relation between dietary change and rising US obesity.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 24(8), 1032-1039
Contento, I., Balch, G.I., Bronner, Y.L., Lytle, L.A., Maloney S.K., Olson, C.M, & Padener, S.S. (1995). The effectiveness of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implications or nutrition policy , programs and research : a review of research . Journal nutrition education. 24: 277-422.
Carin Celebuski & Elizabeth Farris. (1996). Nutrition Education In U.S. Public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on Office. NCES (96-852).Durant RH, Linder CW (1981). An evaluation of five indexes of relative body weight for use with children. Journal American Dietetic Assocation ; 64: 2-9.Dietz, W. H., Robinson, T. N. (1998). Use of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as a measure of overweigh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132(2), 191-193.
Evans, F. B. (1981). Nutrition related knowledge and opinions of Wisconsin sixth and tenth grade student. Wisconsin State Dept. Of Public Instruction, Madison.
Eagly A. H. & Chaiken S (1993). 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Foley, C. S., Vaden, A. G., Newell, G. K. & Dayton, A. D. (1983). Establishing the Need for nutrition education: Ⅱ elementary students’ nutrition 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s. Journal American Dietetic Assocation, 83(5) : 564-568.
Fahlman, M.M., Dake, J.A., McCaughtry, Nate., & Martin, Jeffrey (2008). A Pilot Study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 Nutrition Intervention on Nutrition Knowledge,
Behaviors, and Efficacy Expectations in Middle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8(4), 216-222.
Gazzaniga, J. M., & Burns, T. L. (1993).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 composition and body fatness, with adjustment for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preadolescent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58(1), 21-28.
Gillespie, A. H. (1987):Research example 2. Communication theory as a basis for nutrition educ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87, 44-52.
Gibson, R.(1990). Principles of nutritional assess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1-136
Gorsuch, R. L. (1983). Factor analysis.(2nd ed). Hilsdale, NJ:Erlbaum.
Guo, S.S.,Chumlea, W.C.(1999):Tracking of body mass index in children in relation
to overweight in adulthood. Journal American Dietetic Assocation ,70(1), 145S-148S.
Halverson, Lillion & Smith (1987). Relationships among nutrition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middle school children. (M. S. thesis, Ohio State University) ,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Johnson D.W., Johnson R. T.(1985).The process of nutrition education : a model for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17(2),S1-S7.
Kaiser, K. M (1974). Europe and America : A Critical Phase. Foreign Affairs, 52(4),725-741.
Lien, N., Lytle, L.A. & Klepp, K.I. (2001). Stability in consumption of fruit, vegetable, and sugary foods in a cohort from age 14 to age 21. Preventive Medicine, 33,
217-226.
Margett BM and Nelson M (1998). Design concept in nutritional epidemiology. 2nd edition(pp.123-16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Magnusson, M. B., Hulthén, L. & Kjellgren, K. I (2005). Obesity, dietary pattern and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children in a suburb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immigrants. Journal of Human Nutrition & Dietetics. 18, 187-194.Mazur RE, Marquis GS & Jensen HH (2003). Diet and food insufficiency among Hispanic
youths: acculturation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78, 1120-1127
Oslon, C.M., & Kelly, G.L. (1989). The challenge of implementing theory-based intervention research in nutrition education. 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21(6):280-284。
Perry, C. L., Klepp, K. I., Halper, A., Dudovitz, B., Golden, D., & Smyth, M. (1987). Promoting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among adolescents: a pilot study of “Slice of life”.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2(2), 93-103.
Rice, F. P. (1984). The adolescent: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4th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 Inc.
Schwartz, N. E. (1975). Nutritional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s of high school grad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66, 28-31.
Schwerin, H., Stanton, J.,Riley, A.,Schaefer, A., Leveille, A., Elliott, G.,Warwick, M. and Brett, E (1981). Food eating patterns and health: a reexamination of the Ten-State and HANES I survey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34, 568-580.
Schroder H, Covas MI, Marrugat J, Vila J, Pena A, Alcantara M and Masia (2001).Use of a three-day estimated food record, a 72-hour recall and a food-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or dietary assessment in a Mediterranean Spanish popul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 429-437.
Thompson, F.E., & Byers, T. (1994). Dietary assessment resource manual J Nutr.124 (11S), 2245S-2317S
Tanasescu M, Ferris AM, Himmelgreen DA , et al.(2000)Biobehavioral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in Puerto Rican . 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130:1734-1742.
Tucker KL, Dallal GE, Rush D(1992). Dietary patterns of elderly Boston-area
residents defined by cluster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92(12):1487-1497.
Willett, W.C., Sampson, L., Stampfer, M.J., Rosner, B., Bain, C., Witshi, J., Hennekens, C.H. & Speizer, F.E. (1985). Reproduci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semiquantitative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Am. J. Epid, 122: 51-65
Webber LS, Srinivasan SR, Watting WA, Berenson GS. (1991). Tracking of serum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the Bogalusa Heart Study. Am J Epidemiol, 133: 884-8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3)。Obesity and overweight. Retrieved July 17,2008,From WHO Web Site: 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media/en/gsfs_obesity.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