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客家語句型教學:教材句型結構分析及教學架構之建立
作者:黃美鴻
作者(外文):Huang, Mei Hung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范文芳教授
鄭縈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台灣客家語句型教學教材句型結構分析三維語法Taiwan Hakka languagesyntax instructionteaching materialssyntax structure analysisthree dimensional gramma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7
摘 要
國小是學童學習語言文字重要的開始階段,在這個時期,要如何有效的培養學童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句型的學習。不過檢視目前各版本教材的句型規劃及教學,卻發現句型教學架構規劃都不明確,教學老師無法掌握整個國小階段的句型學習狀況。基於此,本論文之研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國小客家語句型教學架構,來提供教學者和學習者之參考。
本研究是以「共時結構」分析和「句型分析法」及「問卷調查」來研
究,觀察前輩學者研究的句型教學和句型結構做分析探討,再統整歸納形塑了本研究的60個句型焦點,把句型結構依語法位階合理的屬性及教學的實用性統整成兩大類,就是「非特殊句」和「特殊句」兩種。而非特殊句分為單句和複句,其中單句部分跟鍾榮富〈2003〉的分類標準一樣,又分為以主語為首的單句和以主題為首的單句。複句採意義分類,是以范曉〈1998〉分類標準做依據,區分成聯合複句、偏正複句、補充複句三大類。
就現行客家語教材桃竹苗發售量較高的國編、康軒、翰林三個版本做統
整歸納的結果,發現「單句」在各版本的比率,國編版獨占鰲頭,三版本共有的句型是「SVO」、「SVOC」、「SVC」、「SPVO」、「TVO」、「TVOC」六個類型。「複句」在各版本的比率,康軒版的比率最高是51%,其中並列複句是三個版本的一枝獨秀。「特殊句」在各版本的比率,翰林版的比率最高是24%,都重視「非主謂」「有字句」「係字句」的安排。各版本在題型下之說明和關聯詞語的標示部分,是有待補強和充實的。
本論文研究也發現目前客家語教學的問題有下面五點:一、教材中之句型編排完整性不足,二、教學者的語法專業知能及教學技巧不足,三、教師手冊句型教學內涵視角不足,四、文本後的統整活動及習作的例句教學面向不完整,五、學童學習後應用能力的發揮及使用語言環境的困境。
根據我們的句型教學架構,設計十二個客家語教學示例,並委請第一線
教學老師依年級進行實際教學,同時檢核排序及設計教學的適切性,研究者和老師在句型的教學中不斷的討論和修正教學方法及調整句型的安排,從句法的角度出發,把視角擴大到語意和語用三個層面〈三維語法〉來教學,學童能深度的理解與運用,可以提升學童學習客家語的興趣及知能。藉由句型教學讓學童學會衍生、活用、變組句子,使客家語的學習不只是鄉土教育,而是真正落實為語言教育,有助於對漢語系統及外語系統之教學,讓客家語真正成為活用的語言。
關鍵詞:台灣客家語、句型教學、教材、句型結構分析、三維語法。
Abstracts
A primary school stage is an essential and initial stage for students to learn languages and words. The most critical point during this period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their ability in using languages and words is on syntax instructions. However, when we examine the current textbooks, we find the frameworks used therein are not clear and the teachers can not grasp the whole pictures of syntax instructions in primary school stage. Based on these facts, this paper is aim at establishing a better Hakka syntax instruction model for the teachers and learners.
In our thesis, we use “synchronic structure analysis”、“syntax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s to undergo our research. We discuss the syntax instructions in the past and sentence patterns used hereinto. Then, we generalize 60 sentence patterns as our focus. We divide all the syntax structures into “non-special type” and “special type” according to their grammatical status and practicality in instructions. The “non-special type” can be further grouped into simple sentences and complex sentences. The simple sentences, similar to that of Zhung Rung-fu (2003) analysi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kinds—Initial as subject ones and initial as topic ones. The complex sentence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semantics and based on the standard used in Fan xiao (1988) ,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combined complex,adjunct-head complex and complementary complex.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Hakka textbooks popularly used i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which are governmental edition, Kangxuan edition, Hanlin editions, we find that the “simple sentences” usage takes the lead. They are 「SVO」、「SVOC」、「SVC」、「SPVO」、「TVO」、「TVOC」. As for the complex sentences, we find Kangxuan uses most and the ratio is 51%. Among the 3 editions, the juxtapose complex usage outnumbers all other types. We also find the “special type” sentence patterns used in all editions and Hanlin gets the highest ratio as 24%. Three edition textbooks all stress the arrangement of “non Subject -Predicate”, “You(有)-sentence”, and “He(係)-sentence” patterns. We find all editions in need of further explanations and markings concerning relative phrases.
This paper find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or Hakka language instructions. First, the sentence arrangement lacks integrity. Second, the instructors lack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 grammars and teaching skills. Third, the teachers’ manual lacks instructional content. Fourth, the integrative activities and provided sentence patterns in exercise book are not complete. Five, the students lack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environment after school.
According to our instruction framework, we design 12 Hakka instruction examples. Then, we have Hakka instructors teach in each grade in the school and
iv
examine the practicality of our arrangements and designs. After this, we discuss and correct our instruction methods and syntax arrangements. We start from grammar and broaden the scope to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Using these 3 dimensional teaching, we find the students comprehend our instruction more and promote their interests and knowledge on learning Hakka language. We find that through these syntax instructions,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generate, use and transform sentences. In this way, Hakka language learning is not merely native-soil education. It is implemented into a formal language instruction. It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Han language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s well. And, this will make Hakka language a living language in use.
Key words: Taiwan Hakka language, syntax instru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syntax structure analysis, three dimensional grammar
參考文獻
一、專書
1. 丁聲樹等 1963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2. 王力 1985 《中國現代語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3. 王力 1946 《中國語法理論》,上海:商務印書館。
4. 王力 2002 《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5. 王玉川 1976 《國語三百個句型》,台北,國語日報附設出版部。
6. 朱志平等 2008 《漢語交際黃金句型》,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7. 朱德熙 2007 《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8. 何耿鏞 1993 《客家方言語法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
9. 吳君平等譯1997《語言教學法》(Richard , J. C. & Rodgers , T. S.原著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0. 呂文華 1999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11. 呂叔湘 1980 《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12. 宋玉柱 1997 《現代漢語語法基本知識》,北京:語文出版社。
13. 李子云 1991 《漢語句法規則》,安徽教育出版社
14. 李宇明 1995 《主題在漢語中的功能研究:邁向語段分析的第一步》,湖
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5. 李連珠譯 1998《全語言的「全」在哪裡》(Goodman, K.原著 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台北:信宜出版社。
16. 李臨定 1986《現代漢語句型》,北平:商務印書館。
17. 李麗霞 1987《看圖作文教學法與創造性主動作文教學法對國小學童早期
作文發展之影響》,台南:久洋出版
18. 肖奚強等 2009《外國學生漢語句式學習難度及分級排序研究》,高等教育
出版社。
19. 邢福義 2001 《漢語複句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 邢福義 2004 《漢語語法三百問》,北京:商務印書館
21. 周國光 1998 《漢語句法結構習得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
22. 周國光、王葆華 2001 《兒童句式發展研究和語言習得理論。》,北京:北
京語言文化大學。
23. 屈承熹 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4. 屈承熹 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25. 林鍾隆 1985《造句指導的新方向》,台北:國語日報社。
26. 邵敬敏 1999《漢語語法淺說》,香港:商務印書館
27. 邵敬敏等 2009《漢語語法專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柯華葳 2004《華語文能力測驗編製——研究與實務》,台北:遠流出版new window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9. 胡裕樹 1984《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0. 胡裕樹 1992《現代漢語》,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31. 胡鍊輝 1997《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台北,國語日報。
262
32. 范開泰 張業軍 2000《現代漢語語法分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3. 范 曉 1998 《漢語的句子類型》,書海出版社出版發行。
34. 馬建忠 1983 《馬氏文通》,上海:商務印書館。
35. 張先亮 1998 《理論語法研究與比較》,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36. 張屏生 2007 《台灣客家話部分次方言的詞彙差異》,開朗雜誌事業有限new window
公司
37. 張春榮 2003b《創意造句的火花》,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38. 張春興 2008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東
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39. 曹逢甫 1995《兒童語言的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
40. 許世瑛 1998《中國文法講話》,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41. 陳弘昌 1999《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42. 陳惠邦、李麗霞《行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43. 陳慶和 2006《實用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44. 陳瑩燕、陳國彥 2001《 維高斯基社會互動論在國小社會領域批判思考教
學之應用》,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45. 湯廷池 1979《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46. 湯廷池 1981《語言學與語文教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47. 湯廷池 1992《漢語詞法句法三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48. 湯廷池 1992《漢語詞法句法四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49. 湯廷池 1996《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50. 項夢冰 1997《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出版
51. 黃伯榮等 2001《漢語方言語法調查手冊》,廣東人民出版社。
52. 黃宣範 1974《語言學研究論叢》,台北:黎明。
53. 黃柏榮、廖序東主編1991《現代漢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4. 黃基博 2003 《看圖作文新方法》,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55. 葉文萱 2006 《中文句型與文法》,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56. 詹益雲 2005 《海陸客語句型練習》,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57. 靳洪剛 1994 《語言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new window
58. 靳洪剛 2006 《語言發展心理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59. 趙元任 1979 《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60. 趙元任 1991 《國語語法》,學海出版社。
61. 趙元任 2002 《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62. 趙金銘 1997 《新視角漢語語法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63.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
司。
64. 蔣祖康 1999 《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65. 鄧守信 2009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文鶴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66. 黎錦熙 1955 《新著國語文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67. 賴慶雄 2002 《句子柔軟操》,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68. 賴慶雄 1999 《作文起步好幫手(1)》,台北:螢火蟲出版社。new window
69. 賴慶雄 1999 《作文起步好幫手(2)》,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70. 賴慶雄 2004 《一步一步學句子》,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71. 賴慶雄(編著) 2000《關聯詞造句手冊》,台北市:螢火蟲。
263
72. 錢乃榮 2002《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73. 謝國平 1998《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74. 謝國平 2006《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75. 鍾榮富 2004《華語的常用句型法》,載於柯華葳(主編),華語文能力
測驗編製:研究與實務(頁103-124)。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
76. 羅秋昭 2005《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77. 羅肇錦 1984《客語語法》,臺灣:學生書局
78. 羅肇錦 1992《國語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new window
79. 羅肇錦 1990《台灣的客家話》,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臺原出版社new window
二、期刊論文
1. 王天福等 1991<國小語文教師應具備的語文知識及教學能力>,《國教月new window
刊》37.7/8:48-51。
2. 王志成 1995 <海峽兩岸小學語文科看圖作文之比較>,第一屆小學語
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37-460。
3. 王明華 2001 <二十年來漢語句型研究>,《浙江大學學報 》,第31卷
第4期,61-66.
4. 江素卿 2005 <看圖造句的評量與實作>,國語日報,十三版。
5. 江素卿 2005 <看圖造句淺說>,國語日報,十三版。
6. 何永清 2000 <國小國語課本範文的「把字式」探究>《 國立編譯館通
訊》,第13卷第4期,頁42-48
7. 吳敏而等 1987 <國民小學國語科課文句型分析>《國小課程研究學術研
討會專輯》,頁165-167。
8. 范文芳 2001 <改進語文教學培養思辨能力>,《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new window
學報 》,第7期,98頁。
9. 張席珍 1991 <國小國語句型教學探討>,《國教月刊》,37卷第5、6new window
期,7-11頁。
10. 陸又新 1995 <「看圖說話」教學的探討>。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
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9-95。
11. 趙淑華 1992 <句型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兼析“才”字句,語言文字
應用 >,(3) 語言文字應用2005年第4期。
12. 趙淑華、劉社會、胡 翔 1997 <句型統計與句法分析—介紹一個《現代
漢語句型語料庫》>, 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
13. 蔡宗陽 1982 <修辭學在國文教學上的應用>,《中等教育》第33 卷1 期,new window
頁50。
14. 蔡雅琳 1983 <句型練習舉例>,華文世界,29,58-63。new window
15. 黃美鴻、鄭縈 2010 <台灣海陸客家語“來/去”做趨向語的相關研究>,new window
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十六期
16. 黃美鴻、鄭縈 2010 <客家方言「係」字句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語
文學報第五期
17. 鄧守信 1997 <邁向漢語的教學語法>,《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
論文集(教學應用組下冊)》,165-174。
264
18. 盧福波 2005 <對外漢語教學基本句型的確立依據與排序研究>《天津
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語言文字應用期刊》,第4期。
19. 盧福波 2003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的層級劃分與專案排序問題>,漢語學
習, (2)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 關之英 1997 <香港小學低年級學生寫作句子的初步研究>《第五屆世
界華語文教研討會文集》,(教學應用組下冊),頁379-395。
21. 蘇宗德 1987 <句型教學與語文教育的關係—聆聽『國小國語課本句型
分析』有感>,《華文世界 》,第467期,29-30頁。
三、學位論文
1. 王國華 2004 <啟聰學校學生華語句型理解之調查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語new window
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白麗娜 2000 <國小低年級國語教材句型教學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中
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江素卿 2005 <國小低年級看圖教學與充實文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4. 吳幸純 2009 <國小高年級國語教科書句型修辭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
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5. 林綠芬 2004 <國小國語複句中關聯詞語的教學-以九年一貫課程第一
階段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
6. 林曉茹 2006 <國小國語教科書語文統整練習之句型建構探討>,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7. 邱明星 2006 <認知發展理論在教學應用之探討>,屏科大技術及職業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8. 孫碧霞 2005 <國小高年級學童國語習作語法錯誤類型研究>,國立臺中師
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9. 高維貞 2006 <國小中年級學生造句練習及寫作病句之分析-以台中縣太平
市國小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10. 張雯惠 2006 <國小學生詞彙聯想與造句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11. 莊雅雯 2007 <台語句型教學理論與實際>-以高雄市教育局實驗教材建國
本為例,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12. 陳美慧 2007 <國小三年級學童國語文關聯詞語知識結構之探究>,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13. 黃惠美 2010 <國小國語科句子教學架構與三維語法句子教學研究>,國立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4. 楊芳欣 2009 <繪本導向句型教學對國小寫作困難學生之句型寫作成效分
析>,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15. 蔡米凌 1997 <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句型結構之分析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論文研討
1.馮勝利、廖灝翔 2005<高年級中文句型操練課之另一種可能性-「關聯詞-new window
265
語段」模式訓練法>《二十一世紀華語機構營運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0-62,
2.黃美鴻 2007 <台灣客語『頭』字語法化的研究>「東西方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大學中文學院,2007。
3.黃美鴻 2007 <臺灣客家話『个』字初探>,第七屆「客家研究」研究生學
術論文研討會,中央大學,2007。
4.黃美鴻 2008 <台灣海陸客家語「有」字句分析研究>,「第五屆台灣文學與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真理大學,2008。
5.黃美鴻 2008 <從現代語言學的觀點談九年一貫課程小學國語文教學>,「全國語言學研討會」,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2008。
6..黃美鴻 2009 <台灣海陸客家語“來/去”做趨向語的相關研究>,第九屆「客家研究」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中央大學,2009。
7.黃美鴻 2009 <從配價語法理論看台灣海陸客家方言「置放動詞」研究>,
「第十屆全國語言學研討會」,元智大學, 2009。
8.鍾榮富 2003 <客家話的基本句型初探>,《第二屆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33。
9.魏金財 1998 <國小兒童句子學習的層次和內容劃分>網址: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wei3128/pape
r/clauteachreserch.htm。
五、外文部分
1. Chung, Raung-Fu (鍾榮富)& Lin, Hsiu-Chun(林秀春) 1994. Analytic Study of the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Foreign Students’ Oral and Written Production. A Report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mmittee Studies.new window
2. Elizabeth M. Riddle(2010). Lev Vygotsky』s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EDIT 704.1-3.
3. Hung , Min-hsiung .(洪敏雄) 1996. Chinese Sentence Patterns: A Case Study of the Textbook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中文句型:國小學生國語課本中所使用的句型分析》A Master’s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English. National Kaohsiung.
4. New Horizonsin Chinese Linguistics(中國語言新視野)1996-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dordrecht /Boston/London
5. Tang, Ting-chi.(湯廷池).1972. A Case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Haigwo Book Co. Taipei.
6. Thornbury, S. 1999. How to Teach Grammar. Addison Wesley Longman.
7. Tsao, Feng-Fu.(曹逢甫)1990. Sentence and Clause Structure in Chinese: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Student Book Co. Taipei.
8. Stephen Krashen Theor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ssimilacao Natural - input hypothesis 輸入假設 或 輸入假說 ,ricardo Schtiz Last Rerision July2. 200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