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責任與量刑關係之研究——由刑法與刑罰目的之重新考察
作者:林伯樺
作者(外文):Lin Po-Hua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盧映潔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責任量刑量刑基準量刑事由量刑事實結果責任規範責任刑罰刑罰裁量刑度犯罪後態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5
刑法理論中即涉及兩大部分,包括有犯罪論及刑罰論二者。前者涉及行為人之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亦即犯罪成立與否問題;後者所涉者在於對於行為人應該科以何種、何等程度之刑罰,及刑罰之內容與執行之過程。就犯罪構成理論而言,責任之論述圍繞道義責任論與社會責任論,心理責任論與規範責任論,及行為責任與人格(性格)責任論等三組紛爭而開展。刑法量刑之基礎,應該在於行為人之責任,例如我國刑法第57條第一項規定,即闡明科刑時應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又學說上如前揭說明,責任亦作為量刑重要基礎,具有刑罰裁量標準之性質。然究竟責任之概念為何,或者言行為人所應該負擔之責任究竟如何,即非上揭關於責任理論可以輕易說明者。在不同刑罰目的觀點之下,責任之功能將產生不同之作用,以行為主義、責任主義作為刑法之基礎原則下,係以犯罪實行行為之違法性作為基礎,考量犯罪人所應該負擔之責任。然以預防觀點下,與實行行為無關之要素,亦可能作為量刑考量之依據,此實與行為主義、責任主義具明顯之矛盾,而應該審慎考慮兩者之間的調和。因而係以應報作為刑罰目的時,則以行為責任為基礎之規範責任論觀點下,由於責任即係對於行為人具體犯罪行為之非難或非難可能,因此在量刑上採取同一理論,亦無有任何不妥之處。但若採取以矯正犯罪人性格,抑或是預防其再犯為目的者,然責任即有考量當事人人格或性格之空間,亦即對於當事人性格之非難。而在犯罪構成理論中採取規範責任論時,就其非難對象而言,係學說上有爭論者。是以要妥適解決此一問題,管見以為必須由責任之本質為何,回歸刑罰目的加以探究為是。
壹、中文或譯著
(一)專書
Blancefield著,郭建安譯,刑罰的故事,法律出版社,2006年5月。
Cesare Beccaria著,李茂生譯,犯罪與刑罰,協志工業,2000年4月2版。
Chilperic Edwards著,沈大銈譯,曹爾恕勘校,漢穆拉比法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Claus Roxin著,王世洲譯,德國刑法學總論(第1卷)1997年第3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5月。
Dan Gardner著,李靜怡、黃慧慧譯,販賣恐懼-脫軌的風險判斷,博雅,2009年9月。
David Garland著,周盈成譯,控制的文化,巨流,2006年5月。
David Garland著,劉宗維、黃煜文譯,懲罰與現代社會,商周,2006年5月。
Émile Durkheim著,渠東譯,社會分工論,三聯書店,2000年4月。
Erich Fromm 著,孟祥森譯,人類破壞性的剖析,水牛,1994年11月。
Georg Kneer & Armin Nassehi 著,魯貴顯譯,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巨流,1998年11月。
Gustav Radbruch 著,王怡蘋、林宏濤譯,法學導論,商周,2000年9月。
H. L. A. Hart著,許家馨、李冠宜譯,法律的概念,商周,2000年7月。
Ian McLeod著,楊智傑譯,法理論,韋伯文化,2002年9月。
John Maxcy Zane著,劉昕、胡凝譯,法律的故事,商周,1999年12月。
Karen Farringdon著,陳麗虹、李臻譯,刑罰的歷史,究竟,2005年5月。
Lawrence A. Pervin 著,洪光遠、鄭慧玲譯,人格心理學,桂冠,1995年7月。
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法律社會學,遠流,2003年7月。
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桂冠,2007年4月。
Nicolai Hartmann著,根瑟‧馬庫斯、劉貴傑譯,哲學概論,巨流,2011年8月。
Nils Christie著,許華孚譯,犯罪控制-工業時代的來臨,一品,2004年9月。
Philip G. Zimbardo著,孫佩妏、陳雅馨譯,路西法效應,商周,2008年3月。
Rawls著,李少軍、杜麗燕、張虹譯,正義論,桂冠,2003年11月。
Richard J. Gerrig、Philip G. Zimbardo 著,游恆山譯,心理學,五南,2007年10月4版3刷。
Robert C. Carson、James N. Butcher著,游恆山譯,變態心理學,五南,1993年10月。
Roberto M. Unger著,王佳煌譯,現代社會的法律,商周,2000年1月。
Sigmund Freud 著,楊韶剛、高申春譯,自我與本我,超越快樂原則,胡桃木,2007年1月。
Steven Lukes著,林葦芸譯,權力—基進觀點,商周,2006年11月。
Terry Eagleton著,李志成譯,馬克思,麥田,2000年2月。
Thomas Hobbes著,朱敏章譯,利維坦,臺灣商務,1972年2月。
Thomas Mathiesen著,許華孚譯,受審判的監獄,洪葉,2005年9月。
Will Durant著,幼獅翻譯中心編譯,世界文明史(6)希臘的黃金時代,幼獅,1972年11月。
大谷實著,黎宏譯,刑法講義總論(新版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王皇玉,刑罰與社會規訓,自版,2002年12月。
王恩海,刑罰差異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西田典之著,王昭武、劉明祥譯,日本刑法總論,元照,2012年12月。
何勤華,外國法制史,韋伯文化,2004年1月。
何勤華、夏菲主編,西方刑法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李文彬,中國古代監獄史,法律出版社,2011年12月。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冊】,自版,2008年1月10版。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冊】,自版,2008年1月10版。
林山田,刑罰學,台灣商務,1992年2月修訂本。
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犯罪學,三民,2008年1月增訂4版。
林東茂,刑法綜覽,一品,2009年9月6版。
林茂榮、楊士隆著,監獄學,五南,2010年4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自版,2003年9月3版。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元照,2009年9月2版。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元照,2011年9月3版。
洪福增,刑事責任之理論,刑事法雜誌社,1982年12月。new window
洪鎌德,法律社會學,揚智,2004年10月。
洪鎌德,馬克思社會學說之析評,揚智,1997年11月。new window
美濃部達吉著,林紀東譯,法之本質,商務印書館,2012年1月臺三版。
胡宜如,刑法新制下論我國量刑準據之展望,司法院,2000年11月。
徐久生、莊敬華譯,德國刑法典(2002修訂),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1月。
許春金,犯罪學,自版,2007年1月修訂5版。
許福生,犯罪與刑事政策學,元照,2010年9月。
郭豫珍,量刑與刑量—量刑輔助制度的全觀微視,元照,2013年7月。
陳子平,刑法總論,元照,2008年9月增修版。
陳志龍,法益與刑事立法,自版,1992年再版。new window
陳隆志,當代國際法引論,元照,1999年9月。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犯罪學新論,三民,2012年1月。
黃源盛,晚清民國刑法史料輯注,元照,2010年7月。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冊】,元照,2003年5月初版。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冊】,元照,2012年3月4版。
黃徵男,21世紀監獄學,一品,2010年8月5版。
楊士隆、蔡德輝,社區處遇制度之可行性評估研究,法務部,1999年4月。
楊士隆、蔡德輝著,犯罪學,五南,2012年3月增訂6版。
葛克昌,國家學與國家法,元照,1996年4月。
靳宗立,刑法總論Ⅱ,自版,2011年2月。
劉邦繡,認罪與量刑,五南,2012年6月。
蔡墩銘,刑法精義,自版,2005年7月。
蔡墩銘,矯治心理學,正中,1988年7月。
盧映潔,刑法分則新論,新學林,2010年8月修訂3版。
鍾宏彬,法益理論的憲法基礎,元照,2012年4月。
蘇俊雄,刑法總則Ⅲ,元照,2000年4月。
蘇俊雄,刑法總論Ⅰ,自版,1995年11月。

(二)期刊論文
王正嘉,風險社會下的刑法保護機能論,法學新論,第6期,頁75-100,2009年1月。new window
吳巡龍,美國的量刑公式化,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頁166-176,2002年6月。
吳景芳,量刑與餘罪,中興法學,第40期,頁45-61,1996年3月。new window
李茂生,少年犯罪的預防與矯治制度的批判─一個系統論的考察,台大法學論叢,第29卷第2期,頁79-174,2000年01月。new window
李茂生,司法改革與正義的陰影,司法改革雜誌,第38期,頁66-67,2002年4月。
周漾沂,從實質法概念重新定義法益:以法主體性論述為基礎,臺大法學論叢,第41卷第3期,頁981-1053,2012年9月new window
林山田,2005年新刑法總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7期,頁73-102 ,2005年2月。
洪蘭、阮啟弘、陳巧雲,暴力犯大腦秘密檔案,科學人雜誌,第113期,頁44-49,2011年7月。
曹昌棋,刑法的起源與發展,警專學報,第3卷第4期,頁107-125,2003年12月。new window
許恆達,「行為非價」與「結果非價」,政大法學評論,第114期,頁215-300 ,2010年4月。
許恆達,刑法法益概念的茁生與流變,月旦法學雜誌,第197期,頁134-151,2011年10月。
許澤天,自白作為有利行為人量刑的犯後訴訟表現,中原財經法學,第25期,頁1-62,2010年12月。new window
曾淑瑜,量刑基準之比較研究,華岡法粹,第29期,頁151-189,2003年3月。new window
程明修,凱爾森純粹法學與行政法學之發展,東學法律學報,第13卷第1期,頁41-69,2001年8月。new window
馮筠,道義責任論和社會責任論述評,比較法研究,第3卷第2期,頁47-51,1989年6月。
劉幸義,意志自由與罪責,中興法學,第24期,頁31-61,1987年5月。new window
盧映潔,「意不意願」很重要嗎?-評高雄地方法院九十九年訴字第四二二號判決暨最高法院九十九年第七次刑庭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186期,頁164-173,2010年11月。
盧映潔,我國刑法修正案有關增減刑罰及保安處分規定之探討與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頁256-272,2005年6月。
古承宗,財產刑罰作為「剝奪不法利益」之手段—兩岸(財產)刑罰制度比較,軍法專刊,第55第4期,頁119-136,2009年8月。new window

(三)專書論文
Hans-Heinrich Jescheck著,徐久生、莊敬華譯,載: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刑法典序,德國刑法典(2002修訂),中國方正出版社,頁1-32,2004年1月。
王皇玉,論刑罰的報應與預防作用,載:自由、責任與法—蘇俊雄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元照,頁161-186,2005年8月。
周愫嫻,妨害性自主罪量刑之實證研究,載: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8),法務部,頁21-66,2005年11月。
柯耀程,重刑化犯罪抗制構想的隱憂與省思,載:變動中的刑法思想,自版,頁487-516,2001年9月修訂2版。
許宗力,比例原則與法規違憲審查,載:法與國家權力(二),元照,頁75-94,2007年1月。new window
曾淑瑜,論量刑之判斷,載: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9),法務部,頁1-16,2006年11月。

(四)學位論文
冷函芸,刑罰裁量之研究-以犯罪後態度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8月。
吳佶諭,從刑罰目的觀論刑罰裁量,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6月。
吳景芳,量刑基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82年6月。

(五)法院判決、司法解釋
大法官釋字第499號解釋
最高法院101年台上字第4332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72年台上字第6696號判例。
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1383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台上字第3421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台非字第115號刑事判決。
臺北地方法院101年度侵訴字第80號判決。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96年交訴字第30號刑事判決。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101年交簡上字第8號刑事判決。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98年訴字第442號刑事判決。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98年訴字第442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0年金上訴字第50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1年金上訴字第8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5年上訴字第3396號刑事判決。

(六)政府公報
立法院公報,第63期,1934年10月。
立法院公報,第94卷第5期,2005年1月。

(七)電子資料
北京晚報,「伊朗女子拒求婚被潑硫酸 法庭判決“以眼還眼”」,新華網,2011年8月1日。(2013年5月1日)。
張沛元,「以德報怨!伊朗毀容女原諒潑酸惡男 」,自由電子報,2011年8月1日。(2013年5月1日)。

貳、外文部分
一、英文
(一)專書
Bartollas, Clemens, Correctional Treat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Prentice-Hall (1985).
Champion, J. D., Correc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Prentice Hall (2001).
Clear, T. R. & Cole, G. F., American Correction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Evans, Malcolm D. & Morgan, Rod, Preventing Tor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eters, Edward, Tor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6).
Reichel, P., Corrections,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Thomas, Charles, Corrections in American, Sage Publications (1986).

(二)期刊論文
Robert Martinson, What works?--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prison reform, No.35, The Public Interest, P. 22-54(1974).

(三)政府文件
United States Sentencing Commission, Guidelines Manual (2012).
United States Sentencing Commission, Selected Supreme Court Cases on Sentencing Issues (2013).

二、日文
(一)專書
大塚仁,刑法概説(総論),有斐閣,2008年10月第4版。
山口厚,刑法総論,有斐閣,2007年4月2版。
山中敬一,刑法総論Ⅰ,成文堂,1999年5月。
川崎一夫,体系的量刑論,成文堂,1991年7月。
川端博,刑法総論講義,成文堂,2013年4月第3版。
中山研一,口述刑法総論,成文堂,2007年7月增訂2版。
木村亀二著,阿部純二增補,刑法総論,有斐閣,2004年9月增補版。
西原春夫,刑事法研究(第一巻)西ドイツ刑法学の実践的諸問題,成文堂,1967年7月。
西原春夫,刑法総論,成文堂,1977年4月。
西原春夫,刑法総論改定準備版【下巻】,成文堂,1993年1月。
林幹人,刑法総論,東京大学出版会,2008年9月2版。
前田雅英,刑法総論講義,東京大學出版會,2011年3月第5版。
城下裕二,量刑基準の研究,成文堂,1995年3月。
浅田和茂,刑事責任能力の研究【上卷】,成文堂,1999年12月。
浅田和茂,刑事責任能力の研究【下卷】,成文堂,1999年12月。
浅田和茂,刑法総論,成文堂,2007年3月補正版。
森下忠,刑法総論,悠々社,1993年12月。
福田平,目的的行為論と犯罪理論,有斐閣,1999年10月復刻版。new window
福田平,全訂刑法総論,有斐閣,1997年4月第三版。
瀬川晃,犯罪學,成文堂,1998年11月。

(二)期刊論文
大谷實,刑罰量定基準と人格責任論,同志社法学,第15巻5号,頁33-56,1964年2月。
小池信太郎,量刑における犯行均衡原理と予防的考慮(1),慶応法学,第6号,頁1-87,2006年8月。
本庄武,量刑責任の刑罰限定機能について(1),一橋研究,第24卷第1号,頁79-109,1999年4月。
石原明、中山研一訳,ポーランドの新刑法典(一),神戸学院法学,第3巻1号,頁116-154,1972年12月。
岡上雅美,責任刑の意義と量刑事実をめぐる問題点(一),早稲田法学,第68卷3・4号,頁77-132,1993年3月。
岡上雅美,責任刑の意義と量刑事実をめぐる問題点(二.完),早稲田法学,第69巻1号,頁11-73,1993年8月。
松宮孝明,量刑に対する責任、危険性および予防の意味,立命館法学,第323号,頁1-17,2009年6月。
阿部純二,刑の量定の基準について(下),法学,第41巻1号,頁387-415,1978年2月。
阿部純二,刑の量定の基準について(中),法学,第41巻1号,頁1-20,1977年4月。
城下裕二,量刑基準に関する一試論(1)-量刑事情としての【犯罪後の態度】を中心に,北海道法学論集,第43巻4号,頁87-152,1992年12月。
城下裕二,量刑基準に関する一試論(4.完)-量刑事情としての【犯罪後の態度】を中心に,北海道法学論集,第44巻5号,頁39-122,1994年1月。
(三)專書論文
平野龍一,草案と責任主義,載:平場安治、平野龍一編,刑法改正の研究1(概論・総則),東京大学出版会,頁16-34,1972年9月。
伊東研祐,積極的特別予防と責任非難-中止犯の法的性格を巡る議論を出発点に,載:刑事法学の課題と展望香川達夫博士古稀祝賀,成文堂,頁265-279,1996年10月。
佐伯千仞,刑の量定の基準,載:日本刑法学会編,刑法講座(第一巻),有斐閣,頁114-134,1963年6月。
松尾浩也,刑の量定,載:宮澤浩一、西原春夫、中山研一、藤木英雄編,刑事政策講座第一卷,成文堂,頁334-354,1971年9月。new window
浅田和茂,量刑事実としての前科前歴および犯行後の事情,載:浅田和茂、岡上雅美編,量刑法の基本問題,成文堂,頁167-177,2011年11月。
浅田和茂,量刑基準,載:前野育三、斉藤豊治、浅田和茂、前田忠弘編,量刑法の総合的検討,成文堂,頁25-43,2005年2月。
團藤重光,責任の理論,載:日本刑法學會編,刑事法講座第二卷,有斐閣,頁249-264,1965年6月。
澤登俊雄,刑の適用,載:平場安治、平野龍一編,刑法改正の研究1(概論・総則),東京大学出版会,頁195-204,1972年9月。

(四)政府文件
刑法改正準備会,改正刑法準備草案(附・同理由書),1961年12月。
西原春夫訳,一九七四オーストリア刑法典,法務資料四二三号,法務大臣官房司法法制調査部司法法制課,1975年6月。
法制審議会刑事法特別部会,改正刑法草案説明書,1972年3月。
森下忠訳,イタリア刑法典,法務資料四三二号,法務大臣官房司法法制調査部調査統計課,1977年11月。
森下忠訳,スペイン刑法典,法務資料三八三号,法務大臣官房司法法制調査部調査統計課,1963年12月。
篠塚春世訳,スイス刑法典,法務資料三八五号,法務大臣官房司法法制調査部調査統計課,1964年2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