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報紙議題、事件與民意的流動:以臺灣2000年總統選舉為例
書刊名:臺灣政治學刊
作者:施純純徐永明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h, Chun ChunHsu, Yung-ming
出版日期:2002
卷期:6
頁次:頁241-285
主題關鍵詞:民調總統選舉議題媒體政治PollMedia politicsPresidential electionIssue dynam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5
  • 點閱點閱:37
本研究關注的焦點在於議題的變動如何影響候選人媒體形象,以及是否候選人的媒體形象會造成其支持度變化。分析結果顯示,「興票案」對於宋楚瑜的媒體形象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但「兩岸關係」對於陳水扁及連戰媒體形象的影響為負面,「李遠哲效應」為正面影響。另一方面,發現連戰及宋楚瑜的民調支持度受到自已及其他候選人媒體形象的影響,而陳水扁的支持度則不受到候選人媒體形象的影響,顯然陳水扁的支持者是較不受到媒體影響的。
This essay seeks to explore how the issues and events reported by newspapers affect the image of candidates, and then how the image of candidates affects their popular supports in Taiwanese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the year 2000.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issues and events are conducted to collect time-series aggregate data, and the linear regressions are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issues, events, and candidates' imag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ffects of candidates' images by newspapers by identifying the dynamics of mass support from polls. We conclude that some issues and events do affect the image of individual candidates, b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images and mass support are quit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candidates' unique situations.
期刊論文
1.Wood, B. Dan、Peake, Jeffrey S.(1998)。The Dynamics of Foreign Policy Agenda Setting。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2,173-184。  new window
2.徐永明、陳明通(19981200)。搜尋臺灣民眾統獨態度的動力:一個個體動態模型的建立。臺灣政治學刊,3,65-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elman, A.、King, G.(1993)。Why are Americ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mpaign Polls So Variable When Votes are So Predictable?。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3,409-451。  new window
4.金溥聰(19970700)。報紙的形象設定效果研究:以民國八十三年臺北市市長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55,203-2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文俊(19951100)。統獨議題與選民的投票行為--民國八十三年省市長選舉之分析。選舉研究,2(2),99-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火炎(19951100)。「李登輝情結」與省市長選舉的投票行為:一項政治心理學的分析。選舉研究,2(2),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火炎(19981100)。李登輝情結的政治心理與選民的投票行為。選舉研究,5(2),35-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artels, M. Larry(1987)。Candidate Choice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Presidential Nominating Proces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31,1-30。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游清鑫(2000)。候選人與選民的互動:競選策略效果的探討--以2000年總統選舉之「興票案」為例。「政治分析的層次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0年5月)。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自隆(2000)。2000年總統大選三組候選人電視廣告表現與文宣策略關聯性之分析。公元2000年總統選舉:傳播、行銷暨策略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臺北: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rtels, L. M.(1996)。Politicians and the Press: Who Leads, Who Follows?。San Francisco, CA。  new window
4.鈕則勳(2000)。2000年總統大選國民黨候選人連戰之競選傳播策略。選舉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義彥、鈕則勳(2000)。公元2000年我國總統選舉種要候選人之競選傳播策略效果分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慧斐(2000)。N世代選民認知總統候選人形象之研究-以公元2000年臺灣地區總統選舉為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文堯(2000)。2000年總統大選候選人形象。選舉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徐永明、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執行](2000)。「民調」的議程設計 (計畫編號:NSC 89-2414-H194-0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秀(1999)。政治人物在大眾傳播媒介中的形象研究--以台視、中視、民視、及無線衛星電視台對陳水扁報導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蕙芬(1999)。候選人形象研究:以83年與87年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水扁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信助(2000)。候選人形象研究:以兩千年總統大選候選人連戰、宋楚瑜、陳水扁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宗儒(1999)。1998年報紙報導臺北市長選舉候選人競選活動之研究-中國時報、聯合報及自由時報三報之比較,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大同(1999)。報紙報導候選人新聞形象設定效果-以1996年總統大選為例,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連珊惠(1999)。從報紙呈現之候選人形象看編輯之守門行為-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inder, D. R.、Iyengar, S.(1988)。News That Matters: Television and American opinion。News That Matters: Television and American opinion。Chicago, IL/ London, UK。  new window
其他
1.徐永明(1998)。Agenda Setting of Elite Action and Media Attention: The Case of the 1997 Constitutional Reform in Taiwan,沒有紀錄。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