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擺盪「日」「月」間--羿與嫦娥原型故事與儀式的結構分析
書刊名:文學前瞻
作者:秦美珊
出版日期:2002
卷期:3
頁次:頁1-23
主題關鍵詞:羿嫦娥神話結構儀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9
  • 點閱點閱:119
     本文以羿與嫦娥的故事為「文本」,上溯其源頭至羲和與常羲生日月的記載,下及月中陰影的說法,企圖從結構著手,分析羿與嫦娥故事的流變過程。在這一神話結構的分析上,主要是以李維斯陀「結構人類學」的理論為依據,嘗試為中國這一古老的神話故事作一新面像的剖析。除了文本結構的分析,本文也從神話文本跨越到祭拜儀式的領域,試圖尋找神話與儀式之間在結構上的融通之處。
期刊論文
1.何根海(19990900)。月亮神話與中秋拜月的原始意涵。歷史月刊,140,53-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萬川(19990900)。嫦娥奔月神話源流。歷史月刊,140,4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謙、柳作梅(19860800)。嫦娥奔月的象徵意義。中外文學,15(3)=171,4-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根海(19970000)。儺舞「打赤鳥」的文化破譯--兼論「后羿射日」的神話事象。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617-6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素娥(1998)。榮格分析心理學派之神話觀(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素美(1996)。中國太陽神話傳說研究--遠古的文化、觀念、信仰與崇拜(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瑋菁(1993)。后羿射日神話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艷梅(1988)。唐詩中月神話運用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仁澤(1986)。山海經神話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文鈺(1996)。嫦娥神話的形成演進及其意象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葉舒憲(1988)。結構主義神話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孝廉(1980)。花與花神。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Osbon, Diane K.、朱侃如(1997)。坎伯生活美學。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évi-Strauss, Claude、周昌忠(1992)。神話學:從蜂蜜到煙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Lévi-Strauss, Claude、周昌忠(1992)。神話學:生食和熟食。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段成式(1982)。酉陽雜俎。源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伯峻(1983)。孟子譯注。台北:源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鄧啟耀(199604)。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Lévi-Strauss, Claude、陸曉禾、黃錫光(1989)。結構人類學--巫術、宗教、藝術、神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豐楙(1987)。山海經:神話的故鄉。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蕭兵(1989)。中國文化的精英:太陽英雄神話比較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馬茂元(19930900)。楚辭注釋。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袁珂(1988)。中國神話大辭典。四川:辭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英雄(1983)。結構主義與文學。台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孝廉(1997)。中國的神話與傳說。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Morris, Brian、張慧端(1996)。宗教人類學導論。台北: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Lévi-Strauss, Claude、肖律(1992)。寬闊的視野。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勰(1970)。文心雕龍。台北:明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蕭統、李善(1970)。文選李善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充、蔡鎮楚(1997)。新譯論衡讀本。台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家駱(1982)。史記附札記。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陸家驥(1992)。中秋。臺北市: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袁珂、周明(1985)。中國神話資料萃編。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袁珂(1987)。神話論文集。臺北縣樹林鎮: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袁珂(1984)。中國神話傳說。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幼蒸(1994)。結構與意義:現代西方哲學論集。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Campbell, Joseph、Moyers, Bill、朱侃如(1996)。神話。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Lévi-Strauss, Claude、周昌忠(2000)。神話學:裸人。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Lévi-Strauss, Claude、周昌忠(1998)。神話學:餐桌禮儀的起源。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Lévi-Strauss, Claude、李幼蒸(1992)。野性的思維。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Lévi-Strauss, Claude、王維蘭(1982)。神話與意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安、熊禮匯(1997)。新譯淮南子。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Campbell, Joseph、李子寧(1996)。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楊家駱、嚴可均(1982)。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孝廉(1986)。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徐堅(1972)。初學記。臺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朱天順(1982)。中國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Campbell, Joseph、朱侃如(1997)。千面英雄。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李亦園(1998)。宗教與神話論集。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劉秀、袁珂(1982)。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袁珂(1991)。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袁珂(1986)。古神話選釋。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李昉(1977)。太平御覽。台北: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干寶、汪兆楹(1982)。搜神記。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Levi-Strauss, Claude、王志明(1989)。憂鬱的熱帶。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Durkheim, Emile、芮傳明、趙學元(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古添洪、陳慧樺(1977)。從比較神話到文學。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田兆元(1998)。神話與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