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公民社會角度論社區大學的發展
書刊名:教育與社會研究
作者:蕭佳純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ao, Chia-chun
出版日期:2004
卷期:6
頁次:頁1-25
主題關鍵詞:公民社會社區大學公民意識公民參與Civil societyCommunity universityCivic consciousnessCivic particip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5
  • 點閱點閱:80
透過社區大學,台灣民眾可進行內在反省,並藉由發展及培養民脈,尋求更為草根性的意見及力量而重建新價值或新文化。社區大學的推動期能藉由文化及價值觀的重塑,導引台灣進入真正公民社會的範疇。因此本文以「以公民社會角度論社區大學的發展」為題,首先瞭解公民社會的理念與發展,暨能得知社區大學在建構公民社會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再者,分析社區大學產生的背景與理念,並與國外相關機構作一比較,然後瞭解台灣公民社會的發展,最後對社區大學如何協助台灣建立公民社會提出具體的六項建議:公民意識的喚醒、公共論壇、社區參與、批判思考能力的培養、策略聯盟及參與政府民間活動六大途徑。最後對社區大學提出省思,並綜以結語。
期刊論文
1.O'Connell, Brian(2000)。Civil Society: 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on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9(3),471-478。  new window
2.林振春(19980900)。社區學院的規劃策略與運作實務。成人教育,45,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苑舉正(19990700)。公民社會與法治教育。東海哲學研究集刊,6,243-2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定銘(20010300)。我國社區大學的理論與實踐。社區發展季刊,93,312-3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官有垣(20001200)。非營利組織在臺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10(1),75-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丁讚(2000)。試談社區大學中社區一詞的意涵。社區大學全國通訊,3,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富順(20020900)。臺灣地區社區大學的發展與省思。成人教育,69,29-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White, G.(1994)。Civil Society: Democratization and Development。Democratization,3,375-390。  new window
9.Dekker, A.(1998)。The Nature of Civil Society。Society,35(4),32-41。  new window
10.Carothers, T.(2000)。Civil Society。Foreign Policy,117,18-30。  new window
11.黃武雄(1999)。幾個問題,一個夢。社區大學全國通訊,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富順(19980900)。社區學院的角度。成人教育,4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瑞堂、孫仲山(19980800)。英美兩國社區學院之比較分析。技術及職業教育,46,3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海清(20010100)。知識經濟社會中社區大學的願景。研習論壇,1,1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史英(1997)。拉近官民間的距離。教育資料文摘,4(40),4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何方(19900300)。從「民間社會」論人民民主。當代,47,3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台京(20010700)。公共行政與公民社會。政策研究學報,1,107-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葉啟政、黃光國(2000)。共識與多元性對談會。思與言,38(3),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永熾(19900300)。市民社會與國家。當代,47,29-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毓生(19960400)。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歷史月刊,99,72-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顧忠華(20000700)。臺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臺灣社會學研究,4,145-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武雄(20011200)。公民社會與教育改革。教育研究月刊,92,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Schmitter, P. C.(1996)。On Civil Society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Democracy。The 3rd Wave Democracies Conference。Taipei。  new window
2.顧忠華(2001)。社區力量的躍升從在地學習開始。第三屆社區大學研討會。臺北市: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u, Fu、Chu, Yun-han、Moon, Chung-In(1995)。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Democratization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olidating the Third Wave Democracies: Trends and Challenges,(會議日期: 1995/08/27-08/30)。Taipei:The Grand Formosa Regent。1-44。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麗嬋(1998)。丹麥民眾高等學校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2)。台灣社區大學導覽。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eber, Max、康樂、簡惠美(1989)。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Oldfield, A.(1990)。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 Civic republicanism and the Modern World。New York, NY。  new window
4.吳英明(19990000)。市民社會與地球村。高雄:宏文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富順(1988)。比較成人教育。臺北: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Osborne, David、Gaebler, Ted、劉毓玲(1993)。新政府運動。台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江明修(20000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ooper, Terry L.(1991)。An ethic of citizenshi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Prentice Hall。  new window
其他
1.顧忠華(19990504)。延續五四精神,再造公民社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武雄(1997)。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第一年試辦計劃,http://tcu.11.com.tw/intro/plan.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武雄(1996)。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劃通案,http://140.122.230.205/home/com-1.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魏惠娟(2001)。從全球化現象省思成人教育組織發展。全球化與成人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元康(1998)。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市民社會與民主。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忠信(2000)。台灣社會傳統與現代因素的競賽:公民社會出現了嗎。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英文(1995)。麥可.歐克秀的市民社會理論:公民結社與政治社群。政治社群。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