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原住民題材應用於性別圖像符號設計表現與意象之探討
書刊名:科技學刊. 人文社會類
作者:王秀如 引用關係陳啟雄 引用關係陳俊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Hsiu-juChen, Chi-hsiungChen, Jun-hong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5:1
頁次:頁27-40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性別圖像符號設計表現視覺意象Taiwanese aboriginal cultureGenderPictogramDesign expressionVisual im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8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陳慧霞(20020600)。探討設計與美學的應用關係--以繪圖文字為例。康寧學報,4,129-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arroll, M. J.(1997)。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Psychology as a Science of Design。Human-Computer Studies,46,501-522。  new window
3.Collins, B. L.、Lerner, N. D.(1982)。Assessment of Fire-Safety Symbols。Human Factors,24,75-84。  new window
4.Gittins, D.(1986)。Icon-based Human-Computer Interfa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24,519-543。  new window
5.張繼文(19950600)。從認知心理觀點探討記號設計。屏東師院學報,8,471-5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榮泰(19910600)。從圖像語意傳達探討人機介面圖像的視認與設計。技術學刊,6(2),195-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秀如、林明男(20030700)。以傳統風格為主題的廁所圖像符號之設計教學探討。商業設計學報,7,85-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榮泰(19930500)。Theoretical Review Of The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ng Pictorial Symbols。明志工專學報,25,239-256。  new window
9.林榮泰(19980500)。不同文化背景的受試者對公共標誌偏好的研究。明志工專學報,30,57-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森泉(19960800)。臺灣原住民藝能教育之特色。國教輔導,35(6)=314,1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懿心、李淙柏(20040700)。1936-2004年奧運運動圖像符號之風格研究。商業設計學報,8,313-3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Easterby, R. S.(1970)。The perception of symbols for machine displays。Ergonomics,13(1),149-158。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筱君(2001)。台灣原住民賽夏族編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思聖(2003)。剪紙物件在視覺設計上的實驗與研究─以台灣原住民之美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甦蘭(2003)。我國對原住民藝術展演補助政策之探討--以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家銘(2000)。圖像式功能介面開發模式之研究--以護理記錄系統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伍小玲(2002)。各種運動項目之視覺意象及其圖像符號設計研究(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育仁(2000)。指示性圖示之研究--以旅遊地圖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池蓉姬(2003)。不同文化對標誌符號的辨識與偏好影響研究--以台灣(華語系)與阿根廷(西班牙語系)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志彥(2001)。台灣原住民裝飾圖紋在平面設計上之應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卓良政(2000)。圖像式操作介面之研究--以數位相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品章(1996)。商業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孝銘(1991)。商業美術設計。台北:新形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orton, William(1994)。The Icon Book。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window
4.Kroehl, H.(1987)。Communication Design 2000。Zurich:ABC Verlag。  new window
5.Norman, Donald(1988)。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New York。  new window
6.劉其偉(1995)。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台北:雄獅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俊宏、楊東民(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奇祿(19920000)。臺灣土著文化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雪真(2001)。台灣原住民研究資源,http://www.lib.nthu.edu.tw/library/epaper。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莎莉(2000)。台灣原住民的衣飾文化。苧綵流霞--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特展。台北:史博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ood, W. T.、Wood, S. K.(1987)。Icons in Everyday life。Social, ergonomic and stress aspects of work with computer。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