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南部傳統魯凱族與排灣族石板屋建築型式的傳播探討
書刊名:建築學報
作者:許勝發徐明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Sheng-faHsu, Min-fu
出版日期:2016
卷期:95
頁次:頁35-58
主題關鍵詞:石板屋魯凱族排灣族多樣性文化傳播Stone slab houseRukai tribePaiwan tribeDiversityDiffusion of cul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7
  • 點閱點閱:145
傳統魯凱族與排灣族的石板屋建築是順應社會文化需求與適應山區生態區位所發展出來的特殊建築形式,具型態封閉性,不容易出現與其他文化融合的過渡樣式,並且離開山區後便消失。這類建築在台灣南部山區的地理分布呈現不連續的北群與南群兩個區域,兩群石板屋建築在空間及構造型態上都極為相似,顯示屬於同一文化集團者所建造。其中北群建造石板屋可能源自觀察板岩、頁岩節理分明的材料特性後就地取材的結果,並經過一定的時間涵化與該族群的階層性家屋社會制度相結合形成一種特有的石板建築文化;而南群建造石板家 屋則可能是延續階層性家屋社會制度的文化挑選結果,採用砂岩材料則是環境限制下的技術挑選結果。而由聚落及建築型態的多樣性、材料的取用、時間延續、地緣關係等面向的比較,可知石板屋建築的起源區較接近北 群區域,並且大致呈現由北往南傳播的方向,北群石板屋持續發展到現今,南群石板屋則欠缺時空縱深供其累積變異,並且大約在17世紀停止發展,其消失可能與山地生業型態的殖民墾拓失敗有關。
The stone slab house is a special form developed for the purpose of adapting to mountain life. It is a closed type, not mixing easily with other styles. Moreover, it does not exist outside of the mountain area. This kind of stone slab house was divided into two discontinuous parts, the north group and the south group,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 of Taiwan. These two groups are very similar in spatial style and construction, meaning they were built by the same cultural group. On the one hand, the north groups made houses through observ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materials, slate and shale. Over a certain period of accultur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late and shale and the social strata system of houses became a particular culture of stone slab hous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uth groups constructed stone slab houses due to the heritage of the social strata system of houses, and they used sandstone for a material because of environmental limits. By comparing the diversity, the use of materials, geographical relations, and so on, we can see that stone slab houses probably diffused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stone slab houses of the north group have continued to develop till now, but those of the south groups stopped developing around the 17^(th) century. The reason for the halt of colonization might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failure of the mountain cultivated type.
期刊論文
1.馬淵東一(1954)。高砂族の移動および分佈。民族學研究,18(4),23-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益昌(19900300)。屏東縣瑪家鄉北葉遺址試掘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1),193-2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勝發、郭美芳、徐明福(20130900)。日治時期魯凱族與排灣族石板屋建築型態的地域性特色之研究。建築學報,85,125-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村孝志、吳密察、許賢瑤(19940300)。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44(1),197-2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瑪玲(20041200)。Saqacengalj聚落模式與形貌:一個舊社的考古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3,50-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郭素秋(2008)。從台灣南部史前時代晚期的考古資料看排灣族的起源問題。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黃士強、陳有貝、顔學誠(1987)。墾丁國家公園考古民族學調査報告。臺北:内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匡悌(2000)。墾丁國家公園史前文化遺址現況調查及地理資訊系統檔案建立。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光周、鄭永勝、凌平彰、陳維鈞、韓旭東、陳有貝(1985)。墾丁國家公園考古調查報告。屏東縣: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財團法人椰林文教基金會(2003)。恆春半島牡丹地區文化與史蹟之調查研究計畫。屏東縣:屏東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素秋(2007)。屏東縣遺址補遺調查暨數位化保存計畫研究報告。屏東縣: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素秋(2010)。老佛遺址調查研究計畫報告。屏東縣:屏東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傅君(2006)。台東縣定古蹟巴蘭遺址範圍及文化內涵調查研究。台東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郭東雄(2003)。台灣排灣族七佳舊社住居文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俊銘(1982)。排灣族北部型住屋變遷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永龍(1992)。社會空間變遷之研究--以魯凱族好茶社為個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傅郁方(1992)。台灣原住民傳統聚落構成之研究-以魯凱族好茶聚落為例-聚落結構變遷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勝發(1996)。傳統排灣族群北部式家屋裝飾初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宏益(1994)。生存空間的澄明與詮釋--以排灣族Cala?abus社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靜怡(1994)。排灣族舊來義社住屋的復原與意義初探(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涂建翊、余嘉裕、周佳(2003)。台灣的氣候。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1994)。臺閩地區考古遺址─:高雄縣、高雄市。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1)。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照美、宋文薰(2006)。卑南遺址發掘1986-198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楊南郡(2011)。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臺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勝發(2006)。原住民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以魯凱族下三社群為例。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Rapoport, Amos、張玫玫(1985)。住屋形式與文化。境與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業榮(1997)。臺灣原住民的藝術。臺北: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兒童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江樹生(2003)。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千千岩助太郎(1960)。台灣高砂族の住家。台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連照美(1998)。人類學玻璃版影像選輯。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文山(1997)。岩石入門。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Cox, C. B.、Moore, P. D.、呂光洋、鄭勝華、林登秋、徐堉峰(2007)。生物地理學-從生態及演化的角度來探討。台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坤修(2005)。台東縣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台東縣:台東縣政府文化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Mackenzie, A.、Ball, A. S.、Virdee, S. R.、孫儒勇、李慶芬、牛翠娟、婁安如(2002)。生態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屠繼善(1960)。恆春縣誌。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江樹生(2002)。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奇祿(19920000)。臺灣土著文化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匡悌(2006)。傳承與斷裂:再看恆春半島史前石板屋遺址的聚落、家屋與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匡悌(2004)。恆春半島史前石板屋聚落遺址的空間關係研究。2004 年台灣考古工作會報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學專題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斌、李靜怡(1995)。北排灣家屋空間結構與意義。空間、力與社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關華山(2012)。台灣史前建築的一個生態人類學假說。台灣建築百年學術之路論文集。台北市: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國分直一(2013)。大南社的青年集會所:未開化社會青年期教育之觀察。文化凝視下的地方生活-魯凱族社會文化之研究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