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就哲學義、政治義、文化發展義對康有為《大同書》之思想作一分析
書刊名:淡江史學
作者:王樾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Yue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7
頁次:頁175-201
主題關鍵詞:大同書大同義以元為本體的世界觀二元論的人性觀公羊三世的歷史觀孔佛二教統攝的宗教觀願景籌劃Da-tong bookThe meaning of Da-tongThe weltanschauung from YuanThe human view of dualismThe history view of Gong-yang ⅢThe religion view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WishPl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98
  • 點閱點閱:24
會議論文
1.王樾。危機意識與担當精神─章太炎儒俠觀之分析。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國立編譯館(1976)。中國現代史。中國現代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樾(1990)。譚嗣同變法思想研究:從仁學的思想理則析論譚嗣同的變法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姚大志(2000)。現代之後─二十世紀晚期西方哲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康有為。自編年譜。自編年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康有為、朱維錚(1998)。康有為大同論二種。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蕭公權、汪榮祖(1997)。近代中國與新世界:康有為變法與大同思想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湛波(1973)。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麻天祥(1992)。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康有為(1969)。春秋董氏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龔鵬程(1987)。大俠。臺北:錦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澤厚(1996)。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錫勤(1993)。中國近代思想史。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清)康有為(1998)。大同書。大同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梁啟超(1965)。清代學術概論。清代學術概論。北京。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康有為。論語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康有為。康子內外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康有為。中庸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康有為(1987)。長興學記。康有為遺著彙刊。台北:宏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