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現實與想像--以簡政珍為主,兼論臺灣中生代詩人之作
書刊名:臺灣詩學學刊
作者:鄭慧如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9
頁次:頁29-55
主題關鍵詞:簡政珍臺灣中生代現實想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0
  • 點閱點閱:82
Other
1.陳黎(2001)。二月,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黎(2001)。最後的王木七,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黎(2001)。蔥,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黎(2001)。島嶼邊緣,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黎(2001)。在島上,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黎(2005)。天下郡國害病書,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黎(2005)。屁貨幣時代,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黎(2005)。退休聯盟,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黎(2005)。代函,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陳義芝(20060300)。《創世紀》與超現實主義。創世紀詩雜誌,146,157-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阮美慧(2006)。魂兮歸來--論七○年代《笠》「招魂祭」事件的意義與影響。2006年台灣文學與歷史國際研討會。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零雨(2006)。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零雨詩集(2000-2004)。臺北:聯豐書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任本、龐燕雯、尹傳紅(2006)。假像:18震驚世界的科學騙局。香港:萬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孟樊(199805)。當代台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健(1993)。清代詩話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政珍(20040000)。臺灣現代詩美學。臺北市: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簡政珍(2004)。後現代的雙重視野。臺灣現代詩美學。臺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阮美慧(2007)。詩的力學--七○年代《笠》的詩作精神及其語言表現。苦悶與蛻變:六○、七○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台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亨泰(1994)。現實觀的探求。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市:彰縣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大為(2001)。虛擬與神入--論羅智成詩中的先秦圖像。亞細亞的象形思維。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智成(2000)。諸子篇。擲地無聲書。臺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賴芳伶(2005)。那越過春日海上傳來的音波--讀陳黎詩集《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