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交換理論於休閒運動中之啟示
書刊名:休閒運動健康評論
作者:蔡瑋娟 引用關係林泳瀠黃孟立
出版日期:2010
卷期:2:1
頁次:頁12-19
主題關鍵詞:交換理論休閒運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5
  • 點閱點閱:47
在過去,人們對於從事休閒運動的動機、目的大多以「休閒利益」、「休閒結果」的概念來呈現。但以交換理論的理論基礎觀之,這些人們欲藉由從事休閒運動而得到的利益、結果,與本身所使用的手段,如游泳、打球等,二者之間事實上就構成了一交換的行爲,但較少有學者以「交換」的概念來加以敘述。本文目的旨在探討以交換理論觀點爲核心,針對個人從事或參與休閒運動的動機或意圖探討交換理論於休閒中的啓示,最後本研究針對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期刊論文
1.黃瓊慧、黃坤得(20031000)。從適應體育觀點探討身心障礙者參與休閒運動之權利。大專體育,68,100-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aun, P.(196611)。The place for recreation in mental health。Parks and Recreation,1,906。  new window
3.程紹同(19940300)。從行銷概念談運動休閒服務。國民體育季刊,23(1)=100,63-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鴻雁(20000400)。臺灣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大專體育,48,75-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鏡清(19971000)。傳統體育與休閒活動。大專體育,33,115-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奇叡(20030100)。都市化與休閒運動。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2,3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幼萍(20031200)。以符號互動論與交換理論探討國際標準舞握持動作之社會義涵。大專體育學刊,5(2),39-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煌佳(20010600)。休閒運動體驗對青少年自我概念影響之初探。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9,249-2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謝秀芳、鄭麗霞(19951200)。技職院校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之研究。體育學報,20,123-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黃金柱、林志成、林素卿、陳春蓮、程春美、連惠卿、行政院體委會(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宜敏(2001)。影響資訊人員知識分享行為之因素--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來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博仁(2001)。現任縣市長陞遷女性主管因素之研究--交換理論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佩娟(2003)。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雲林醫院員工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易利(1995)。台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素玥(2006)。關係信任與關係學習對關心績效影響之研究-結合交易成本理論與社會交換理論觀點。國立台北大學,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ando, T. M.(1980)。Leis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ransition。St. Louis:Mos Publishing。  new window
2.葉至誠(2001)。社會學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raus, Richard G.(1990)。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New York, NY: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Macmillan。  new window
4.中華民國體育學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uff, E. C.、Francis, D. W.、Sharrock, W. W.、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1999)。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卓俊辰(1986)。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Brody, J. E.(19771211)。Heart disease goes out of style。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Wankel, L. M.、Berger, B. G.(1991)。The person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Benefits of leisure。Venture。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