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乙未臺灣抗日--以女性抗日圖像為研究主題
書刊名:通識教育學報
作者:衛琪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ei, Chi
出版日期:2010
卷期:4
頁次:頁55-72
主題關鍵詞:乙未之役點石齋畫報臺灣征討圖繪張秀容黃蘭妹Yiwei BattleDian Shi Zhai Pictorial MagazineDrawing of Punitive Military Expedition in TaiwanHsiu-Jung ChangLan-Mei Hua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6
  • 點閱點閱:119
期刊論文
1.房學嘉(2005)。從李氏家藏文書看婦女在傳統社會中的地位--以粵東梅縣客家婦女為重點分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5(6),135-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政三(20061100)。日據時期臺灣武裝抗日事件。歷史月刊,226,6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衛琪(20090300)。《點石齋畫報》中乙未(1895)抗日的客籍義勇軍--〈賢母守城〉係指何人?。歷史月刊,254,86-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鮑家麟(19890400)。抗日保臺的女英雄張秀容。歷史月刊,15,3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孝悌(2002)。走向世界,還是擁抱鄉野--觀看《點石齋畫報》的不同視野。中國學術,11(3),289-2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秀政(199505)。論清廷朝野的反割臺言論。歷史月刊,88,34-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爾敏(19900600)。中國近代知識普及化傳播之圖說形式--點石齋畫報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135-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密察(200507)。乙未之役(1895)的記憶與描寫。《集體暴力及其記億:1000-2000年間東亞的戰爭記憶、頌讚和創傷》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乙未戰爭與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孟紅(2001)。從點石斎畫報看清末婦女的生活型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嘉弘(2009)。乙未割臺文學文獻研究(博士論文)。東海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戚其章(1996)。中日戰爭。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2)。中國抵禦帝國主義文學全集。臺北:廣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8)。重修臺灣省通志。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78)。臺灣先賢先烈專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79)。臺灣先賢先烈專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吉野利喜馬(1926)。靖臺宮。臺北:盛進商行印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兆春(1993)。中國歷代名將傳。臺北:建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稼句(2005)。晚清民風百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2)。台灣省通志稿—革命志•抗日篇。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友如(2007)。《清末浮世繪》:《點石齋畫報》精選集。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德功(1987)。讓臺記。台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健兒(1966)。劉永福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欽賢(2004)。臺灣的古地圖--日治時期。臺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枕流齋主人(1987)。劉大將軍臺戰實紀。台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洪棄生(1987)。瀛海偕亡記。台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戚其章、中國近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6)。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博全(2001)。臺灣史地新考。臺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謝重光(2006)。客家文化與婦女生活--12-20世紀客家婦女研究。安徽: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鍾肇政(1984)。丹心耿耿屬斯人--姜紹祖傳。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羅香林(1959)。劉永福歷史草。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連橫(18950100)。臺灣通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吳友如(1983)。點石齋畫報(1884-1898年)。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澤(1977)。臺灣前期武裝抗日運動有關檔案。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曉波(1985)。臺胞抗日文獻選編。臺北:帕米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喜安幸夫(1989)。臺灣抗日秘史。臺北:武陵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中華書局(1962)。清史列傳。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吳密察、許佩賢(1995)。攻台戰紀。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鄭天凱(1995)。攻臺圖錄:臺灣史上最大一場戰爭。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國家圖書館特藏組(2003)。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國璠(1981)。臺灣抗日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黃秀政(19920000)。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黃榮洛(1989)。渡臺悲歌--臺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楊家駱(1973)。中日戰爭文獻彙編。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陳平原(2008)。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晚清畫報研究。香港: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黃勇(2006)。回眸晚清--點石齋畫報精選釋評。北京:京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許佩賢譯(1995)。攻臺見聞•風俗畫報•臺灣征討繪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