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代上海游藝場之小報及演藝活動研究——以新世界與大世界為核心(1915-1930)
作者:林慧真
作者(外文):Huei-ZhenLi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幸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游藝場新世界大世界小報演藝活動Amusement CenterNew WorldGreat WorldTabloidPerforming Arts Activ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近代上海游藝場興起於1910年代,以綜合性遊樂商場匯聚百藝,為重要大眾娛樂場所之一,如同近代上海之縮影,為上海重要娛樂意象之一。近代上海共有二十五座游藝場,其中「新世界」為第一所獨立建築之游藝場,而「大世界」為面積最大、游藝項目最多者,二者有其代表性,因此本文以新世界與大世界為研究核心。研究取材以《新世界》與《大世界》小報為基礎,結合報刊等史料,以游藝場空間為核心,開展游藝場小報、演藝活動以及中西娛樂混雜等面向。正文首先處理游藝場之淵源,呼應其中西混雜特質,並由興衰之因觀看商業機制之操作。次論游藝場小報,先梳理其風格源流,接著探討編輯群與游藝場立場之扞格,觀看商業環境中文人如何自處。接著集中於游藝場之戲劇與曲藝娛樂,就游藝場之空間特質探討戲劇之升沉與遞嬗。最後論游藝場之中西娛樂混雜,由華人對西方娛樂之觀看,以及外國遊客對游藝場特質之觀察,以他者視角對看近代上海之現代與傳統。
The Amusement Centers in modern Shanghai rose in the 1910s. Just like the epitome of modern Shanghai, it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entertainment images. New World was the first independent building center, and Great World was the largest and most used assembly center. Both of them were representative. The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two tabloids of New World and Great World, combined with historical materials such a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e text body was first dealt with the origins of the amusement centers, in response to the mixed nature of Chinese and the West,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ercial mechanism was explored by the genesis of rise and fall. Second, the Amusement Centers Tabloid itself was discussed. The style and source of the text were sorted out, and then the conflicts and reconciliations between the editorial group and the audience center were discussed to see how the literati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could behave. Then, the discussion was concentrated on the drama and art entertainment of the amusement center, and explored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drama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musement centers. Finally, the mix of Chinese and Western entertainment of the amusement center was explained. The Chinese people's perspectives on Western entertainment and the observations of foreign tourist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musement centers were presented mainl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ird party to interpret the modern and traditional Shanghai.
一、文獻史料
A.C. Scott, Actors Are Madmen: Notebook of a Theatregoer in China, Madison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2.
C.E Darwent, Shanghai : A Handbook for Travellers and Residents to The Chief Objects of Interest in and around The Foreign Settlements and Native City, Shanghai ,Kelly & Walsh, 1920.
[美]郎格等著,高俊等譯:《上海故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
[日]山崎九市:《上海一覽》(1928年),至誠堂新聞舖出版,孫安石監修解說:《近代中國都市案內集成•上海編》(東京:ゆまに書房,2011年)第7卷。
[日]島津長治郎編:《上海案內》,金風吟社出版,第一、七、八、九、十版,分別出版於1913年、1919年、1921年、1924年,收錄於孫安石監修解說:《近代中國都市案內集成•上海編》(東京:ゆまに書房,2011年)第1卷至第4卷。
[日]遠山景直:《上海》(1907年),孫安石監修解說:《近代中國都市案內集成•上海編》(東京:ゆまに書房,2011年)第6卷。
《上海市指南》(1934年),出自王強主編:《民國旅遊指南彙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上海門徑》(1932年),出自上海文獻彙編編委會編:《上海文獻匯編•史地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
《上海指南》(1922年),出自王強主編:《民國旅遊指南彙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上海通新編》(1940年),出自上海文獻彙編編委會編:《上海文獻匯編•史地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
《最新上海指南》(1946年),出自王強主編:《民國旅遊指南彙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冊14。
丁淑梅:《中國古代禁毀戲劇編年史》(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年)。
上海日報社編,山下武、高崎隆治監修:《上海年鑑:1926年版》(東京都:大空社,2002年)。
上海市黃浦區志編輯委員會編:《黃浦區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匯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上海通社編:《上海研究資料》,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四十二輯》(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88年)。
上海通社編輯:《上海研究資料 續集》,收錄於《民國叢書》第四編八十一冊(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編:《中國戲曲曲藝詞典》(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戲曲菁英》,出自《上海文史資料選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上下冊。
中國戲曲志上海卷編輯部編:《上海戲曲史料薈萃》(上海:出版者不詳,1986-1990),共六冊。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等編:《中國戲曲志•上海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6年)。
王 韜:《瀛壖雜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王无為:《上海淫業問題》(1948年)(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再版)。
王定九編著,丁燮生校訂:《上海顧問一》(1934年),上海中央書店,出自王強主編:《民國旅遊指南彙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冊13。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
史梅定主編,上海市檔案館編:《追憶:近代上海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朱瘦竹著,李世強編訂:《修竹廬劇話》(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5年)。
朱雙雲著,趙驤校勘:《初期職業話劇史料》(1939年)(上海:文匯出版社,2015年)。
老上海編輯:《老上海三十年見聞錄》,收錄於張 研、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 社會•城市社會》(鄭州市:大象出版社,2009年),六九四冊。
李文海主編:《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二編》(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宗教民俗卷(下)。
李紫貴口述,蔣健蘭整理:《憶江南:李紫貴口述歷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年)。
李聲鳳編著:《舞台下的身影: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上海越劇觀眾訪談錄》(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5年)。

谷曙光、陳 恬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南京市 : 鳳凰出版社,2011年),卷七日記卷。
周劍雲編:《菊部叢刊》,出自劉紹唐、沈葦窗主編:《平劇史料叢刊第六種》(臺北市:傳記文學,1974年)。
承載、吳健熙編:《老上海百業指南―道路機構廠商住宅分布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年)。
林明敏、張澤綱、陳小云編著:《上海舊影:老戲班》(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
阿英著,柯靈主編:《阿英全集》(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施福康主編:《上海社會大觀》(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胡祥翰等著:《上海小志 上海鄉土志 夷患備學記》(上海:上海古籍,1989年)。
郁慕俠:《上海鱗爪》,出自《民國史料筆記叢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
孫家振:《退醒廬筆記》(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2年),上下卷。
徐半梅:《話劇創始期回憶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7年)。
徐珂:《清稗類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徐雪筠等譯編,張仲禮校訂:《上海近代社會經濟發展概況(1882—1931) : 海關十年報告譯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年)。
屠詩聘主編:《上海市大觀》(1948年),出自上海文獻彙編編委會編:《上海文獻匯編•史地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
張春華等著:《滬城歲事衢歌 上海縣竹枝詞 淞南樂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曹聚仁:《上海春秋》(1962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曹懋唐、伍 倫編著:《上海影壇舊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
梅蘭芳口述,許源來、許姬傳、許源朱整理:《舞臺生活四十年:梅蘭芳回憶錄》(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
連闊如著,賈建國、連麗如整理:《江湖叢談》(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陳伯熙編著:《上海軼事大觀》(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陳定山原著,蔡登山主編:《春申舊聞:老上海的風華往事》(臺北市:獨立作家,2016年)。
程步高:《影壇憶舊》(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3年)。
楊斌華主編:《上海味道》(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2年)。
葛元煦、黃式權、池志澂著:《滬遊雜記 淞南夢影錄 滬遊夢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趙景深:《曲藝叢談》(北京:中國曲藝出版社,1982年)。
趙景深:《戲曲筆談》(1962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劉雅農:《上海閒話》(臺北市:世界書局,2001年)。
慕優生編:《海上梨園雜誌》(上海:振聵社,1911年),上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微縮膠卷。
歐陽予倩:《歐陽予倩戲劇論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
蔡世成選編:《《申報》京劇資料選編》(上海:上海市文化局,1994年)。
鄭祖安:《海上剪影》(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鄭逸梅、徐卓呆編著:《上海舊話》(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
鄭逸梅:《民國舊派文藝期刊叢話》(香港:匯文閣書店出版,1972年)。
鄭逸梅編著:《南社叢談:歷史與人物》(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鄭毅生:《京滬寶鑑》(又名《京滬指南》)(上海:中國工商服務社,1949年)。
錢化佛口述,鄭逸梅撰:《三十年來之上海》(1947年)(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年)。
龍文書店編:《上海通俗語及洋涇濱》(1945年),收錄於《民國史料叢刊•社會 城市社會》(鄭州市:大象,2009年),冊696。
顧炳權編:《上海洋場竹枝詞》(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

二、專書論著
[美] Jr. Frederic Wakeman (魏斐德)著 ; 章紅等譯:《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美]Catherine Yeh(葉凱蒂)著,楊 可譯:《上海•愛:名妓、知識分子和娛樂文化 1850~1910》(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美] D. Crane(克蘭)著,趙國新譯:《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年)。
[美]Johnson &Nathan &Rawski,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aipei : SMC Publishing Inc. 1987。
[美]Laura Desfor Edles著,陳素秋譯:《文化社會學的實踐》(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2006年)。
[美] Tess Johnston , Deke Erh, A Last Look : Western Architecture in Old Shanghai, Hong Kong : Old China Hand Press, 1993.
[英]Dominic Strinati著,袁千雯等譯:《概述通俗文化理論》(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2009年)。
[英]John Storey(約翰•史都瑞)著,李根芳、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臺北市:巨流圖書,2003年初版,2013年初版五刷)。
[英]Nick Stevenson著,趙偉妏等譯:《大眾傳播理論:文化與社會的面觀》(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2013年)。
[日]村松伸:《上海都市と建築 : 一八四二—一九四九年》(東京都 : PARCO出版局,1991年)。
[日]菊池敏夫編,陳祖恩譯:《近代上海的百貨公司與都市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日]橋爪紳也:《日本の遊園地》(東京都:講談社,2000年)。
[日]藤原惠洋:《上海 : 疾走する近代都市》(東京都 : 講談社,1988年)。
《上海文化娛樂場所誌》編輯部主編:《上海文化娛樂場所誌》(上海:上海文化藝術誌編纂委員會,2000年)。
上海市民用建築設計院編著:《上海近代建築史稿》(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上海市檔案館、中山市社科聯編:《近代中國百貨業先驅:上海四大公司檔案史料匯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年)。
上海市檔案館:《上海檔案史料研究:近代城市發展與社會轉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第四輯。
上海市檔案館:《上海檔案史料研究》(上海市:上海三聯出版社,2007年),第三輯。
上海市檔案館:《上海檔案史料研究》(上海市:上海三聯出版社,2010年),第八輯。
上海市檔案館:《上海檔案史料研究》(上海市:上海三聯出版社,2011年),第十輯。
上海市檔案館:《上海檔案史料研究》(上海市:上海三聯出版社,2014年),第十六輯。
上海百貨公司、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編著:《上海近代百貨商業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8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著:《上海永安公司的產生、發展和改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上海建築施工志編委會編寫辦公室編著:《東方「巴黎」—近代上海建築史話》(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
于質彬:《南北皮黃戲史述》(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方漢奇主編:《中國新聞事業通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王 敏等著:《近代上海城市公共空間:1843-1949》(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王文英、葉中強主編:《城市語境與大眾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間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北京市藝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編著:《中國京劇史》(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中卷。
田本相、焦尚志:《中國話劇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
吉建富:《海派報業》(上海:文匯出版社,2010年)。
朱國棟、王國章主編:《上海商業史》(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
吳漢民主編:《20世紀上海文史資料文庫》(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第七冊。
宋寶珍:《中國話劇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宋鑽友:《廣東人在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 楠:《晚清民國時期上海小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李天綱:《文化上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少白主編:《中國電影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歐梵著、毛 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杜雲之:《中國電影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三版,第一冊。
沈 亮:《大世界:綜合性文化娛樂場館的經營之道》(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周純一編著:《劉寶全的京韻大鼓藝術》(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9年)。
孟兆臣:《中國近代小報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林幸慧:《由申報廣告看上海京劇發展(1872-1899)》(臺北市:里仁書局,2008年)。
邵 庸等著:《社會史視野下的近代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2013年)。
侯希三:《北京老戲園》(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6年)。
姜進主編:《都市文化中的現代中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施德玉:《中國地方小戲之研究》(臺北縣:學海出版社,1999年)。
段懷清:《清末民初報人—小說家:海上漱石生研究》(臺北市:獨立作家,2013年)。
洪 煜:《近代上海小報與市民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
胡平生:《抗戰前十年間的上海娛樂社會(1927~1937)—以影劇為中心的探索》(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胡忌、劉致中:《崑劇發展史》(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胡遠杰主編,上海市黃浦區檔案局館編著:《福州路文化街》(上海:文匯出版,2001年)。
胡霽榮:《中國早期電影史:1896-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范 熒:《上海民間信仰研究》(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范伯群主編:《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2005年),上冊。
唐雪瑩:《民國初期上海戲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祝均宙:《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小報源流特點探究》(新北市:華藝學術,2013年)。
祝均宙:《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期刊源流特點探究》(新北市:華藝學術,2012年)。
祝均宙:《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畫報源流特點探究》(新北市:華藝學術,2012年)。
秦紹德:《上海近代報刊史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
秦綠枝:《海派商人黃楚九》(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
袁國興主編:《清末民初新潮演劇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
馬光仁主編:《上海新聞史(1850-1949)》(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二版。
馬逢洋編:《上海:記憶與想像》(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年)。
高福進:《洋娛樂的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娛樂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張 真:《銀幕豔史:都市文化與上海電影1896~1937》(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年)。
張仲禮主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840-1949)》(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
曹文正、張國瀛:《舊上海報刊史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畢克官、黃遠林編著:《中國漫畫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
許義雄等著; 國立編譯館主編:《中國近代體育思想》(臺北縣: 啟英文化,1996年)。
連玲玲主編:《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13年)。
陳 剛:《上海南京路電影文化消費史:1896-1937》(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1年)。
陳 剛:《上海南京路電影文化消費史:1896-1937》(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1年)。
陳 潔編:《民國戲曲史年譜》(北京:文化藝術,2010年)。
陳伯海主編:《上海文化通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陸弘石:《中國電影史1905-1949:早期中國電影的敘述與記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
陸萼庭:《昆劇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傅起鳳、傅謄龍:《中國雜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曾永義、施德玉:《地方戲曲概論》(臺北市:三民書局,2011年)。
曾宏燕:《商•道:黃楚九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2年),二版,一二卷。
華霄穎:《市民文化與都市想像:王安憶上海書寫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鈕驃等著:《中國崑曲藝術》(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
黃華節:《中國古今民間百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黃飈:《海上新劇潮:中國話劇的絢麗起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嵊縣文化局越劇發展史編寫組:《早期越劇發展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楊劍龍:《都市上海的發展與上海文化的嬗變》(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
賈樹枚主編:《上海新聞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
鄒依仁:《舊上海人口變遷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卷。
熊月之、周武主編:《上海:一座現代化城市的編年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
熊月之、馬學強、晏可佳選編:《上海的外國人:1842-1949》(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
熊月之:《異質文化交織下的上海都市生活》(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
熊月之主編:《上海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六卷、第十卷。
熊月之主編:《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趙景深:《彈詞考證》(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劉慶:《上海滑稽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樓嘉軍:《上海城市娛樂研究:1930~1939》(上海:文匯出版社,2008年)。
蔡豐明:《上海都市民俗》(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蔣中崎編著:《甬劇發展史述》(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1年)。
蔣光慈:《衝出雲園的月亮》(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學會高校分會委託中獻拓方電子製印公司複印,2009年)。
蔣曉麗:《中國近代大眾傳媒與中國近代文學》(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盧時俊、高義龍主編:《上海越劇志》(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7年)。
賴伯疆:《廣東戲曲簡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薛理勇:《舊上海租界史話》(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
薛寶琨、鮑震培:《曲藝雜技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收錄於中華文化通志編委會編:《中華文化通志》,第八典(藝文),冊七十七。
羅蘇文:《近代上海:都市社會與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蘇智良、陳麗菲:《近代上海黑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酈蘇元、胡菊彬:《中國無聲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年)。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日]三須祐介:〈海派園林から屋頂花園へ—上海遊楽場史の一断面〉,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編: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紀要第3分冊44通号,1998年,頁107-118。
[日]白井啟介:〈是敵人還是朋友—論甲寅中興期文明戲與活動影戲之相依相爭〉,《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第2期,頁97-104。
[日]塚野路哉、千代章一郎:〈日本近代建築における屋上庭園—明治期から第二次世界大戦終戦まで〉,日本感性工学会論文誌第13卷第1期(特集号),2014年,頁127-135。
王爾敏:〈中國近代知識普及化傳播之圖說形式-點石齊畫報例〉,《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9期,1990年6月,頁135-172。
王鳳霞:〈文明戲中興期代表性社團—民鳴社考論〉,《文化遺產》2010年第3期,頁52-61。
付優:〈近代上海游戲場小報的話體文學批評—以《先施樂園日報》為例〉,《蘭州學刊》2018年第4期,頁65-80。
朱婷、黃愛華:〈從《申報》劇評看文明新戲「甲寅中興」〉,《浙江學刊》2016年第5期,頁104-110。
江 凌:〈衝突與融合:近代上海戲劇文化的基本特質及其社會作用〉,《社會科學》第11期,2013年,頁143-152。
何一鳴、莊靈君:〈城市化與大眾化:近代中國城市大眾文化的興起〉,《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1期,2008年1月,頁85-91。
吳 佳:〈《申報》視野下的近代上海「夜花園」〉,《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第32卷第6期,2016年12月,頁62-65。
沈 寂:〈游樂場裡京劇女伶—記孟小冬和露蘭春〉,《上海戲劇》第10期,2007年,頁42-44。
周向頻、胡月:〈近代上海市遊樂場的發展變遷及內因探析〉,《城市規劃學刊》,2008年第三期,總第175期,頁111-118。
周向頻、陳喆華:〈上海古典私家花園的近代嬗變—以晚清經營性私家花園為例〉,《城市規劃學刊》總168期,2007年第2期,頁87-92。
周純一:〈太平歌詞研究〉,《民俗曲藝》第60期,1989年7月,頁102-127。
周淑紅:〈新劇「甲寅中興」的再審視〉,《寧波大學學報》第31卷第5期,2018年9月,頁27-35。
周淑媚:〈南社與近代報刊發展之初探〉,《通識教育年刊》,2003年12月,頁1-18。
季凌霄:〈從游戲場看近代上海的全球想像〉,《史林》2017年第5期,頁23-29。
邵 芭:〈歷盡滄桑話崑曲—訪崑曲傳字輩老藝人〉,《民俗曲藝》第27期,1983年12月,頁68-76。
胡非玄:〈鄭正秋新劇活動編年稽述〉,《戲劇文學》2013年第7期,頁120-125。
孫悅湄:〈寧波象山曲藝唱新聞文化生態與社會生態研究,《藝術百家》第6期,2010年。
秦燕春:〈十里洋場的民間娛樂—近世上海的評彈演出及其後續發展〉,《民族藝術研究》第6期,2006年,頁10-16。
馬薇薇:〈晚清上海西式娛樂的傳播途徑與娛樂觀念的建構〉,《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2016年5月,頁121-131。
張笑川:〈試論近代上海文化的底色—旅滬蘇州人與近代上海〉,《社會科學》第11期,2013年,頁153-163。
陳鳳威:〈劉寶全與京韻大鼓〉,《民俗曲藝》第18期,1982年7月,頁28-36。
曾永義:〈中國地方小戲形成與發展的徑路〉,《民俗曲藝》第46期,1987年3月,頁9-22。
董良:〈中軸線上的文化演藝區—北京天橋的歷史變遷〉,《北京規劃建設》2012年第2期,頁57-60。
翟鴻起:〈北京的燈謎社團〉,《北京檔案》2015年2期,頁46-48。
劉秋陽、孫明陽:〈略論近代城市苦力的娛樂狀況〉,《甘肅社會科學》第4期,2012年,頁85-89。
鄧琳爽、伍 江:〈近代上海城市公共娛樂空間結構演化過程及其規律研究(1843-1949)〉,《城市規劃學刊》總235期,2017年第3期,頁95-102。
鍾欣志:〈晚清「世界劇場」的理論與實踐—以小說《黑奴籲天錄》的改編演出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4期,2011年12月,頁83-131。
魏文靜:〈近代江南迎神賽會的商業化運作探究〉,《社會科學輯刊》總220期,2015年第5期,頁154-159。

(二)學位論文
王 燕:《民國時期上海游藝會活動考察(1927-1937)》,開封:河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5年。
王靜霞:《清末民初上海俗曲所反映的市井文化》,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7年。
呂 琰:《西人、民眾與清政府:中西娛樂觀念的衝突與融合(1854-1911)—以上海公共租界的戲園為例》,浙江: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5年。
李廷龍《《新世界報》(1917-1927)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16年。
沈 亮:《上海大世界(1917-1931)》,上海: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戲曲學博士論文,2005年。
岳鵬興:《清末民國義務戲考察(1906-1937)》,開封:河南大學中國史碩士論文,2014年。
徐佳儀:《上海三十年代都市新民俗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民俗學碩士論文,2012年。
徐媛:《從《申報》廣告看20世紀20-30年代上海市民文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新聞學碩士論文,2016年。
張登林:《上海市民文化與現代通俗小說論》,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08年。
曹官力《休閒與事業:清末民初的京劇票界(1872-1929)》,臺北:臺大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 波:《現代城市屋頂花園景觀設計思考》,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雲霞:《上海城市民间信仰历史地理研究(1843-1948)》,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學博士論文,2014年。
翟 輝:《20世紀二三十年上海的娛樂空間及其分層研究》,上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8年。
潘倩菲:《都市民俗生態和民俗戲曲—都市民俗學視野下的上海民俗戲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2010年。
儲著斌:《從近代上海娛樂業的轉型看游戲場的興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8年。
鍾建珊:《《良友》畫報洋貨廣告與市民文化變遷(1926-1945)》,南寧:廣西大學新聞學碩士論文,2014年。
羅雅玲:《晚明《山海經》圖像中的異域想像》,臺南:成大歷史所碩士論文,2016年。

四、報刊資料
《大世界》,孟兆臣主編:《中國近代各地小報匯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第二輯。
《密勒氏評論報》(Millard's review)(上海市 : 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冊五十六。
《新世界》,出自孟兆臣主編:《中國近代各地小報匯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第一輯。
《電影月刊》,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電影畫刊》(北京 :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出版,2006年)。
《電影月報》,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電影畫刊》(北京 :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出版,2006年)。
《圖畫日報》,出自中國國家圖書館分館編:《清末民初報刊圖畫集成 續編》(北京市 : 全國圖書館文獻微復制中心出版,2003年)。
《劇學月刊》,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出版,2006年)。
《影戲雜誌》,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電影畫刊》(北京 :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出版,2006年)。
《藥風日刊》,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微縮膠卷。

五、電子資源
《大公報》上海版,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大公報》:http://tk.dhcdb.com.tw/tknewsc/tknewskm?@@0.49928556874096697
《朝日新聞》東京版,《朝日新聞》電子資料庫(聞藏Ⅱ):http://database.asahi.com.er.lib.ncku.edu.tw:2048/index.shtml
《申報》,出自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http://www.dhcdb.com.tw.er.lib.ncku.edu.tw:2048/SP/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暨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石婉舜研究室 (2017),「臺灣老戲院文史地圖(1895-1945)」,網址:http://map.net.tw/theater//
民國近代史料資料庫:http://www.digroc.com.er.lib.ncku.edu.tw:2048/CNH/index.aspx
民國圖書數據庫:
http://www.nlcpress.com/DigitalPublishingView.aspx?DPId=3
近代城市小報資料庫:http://mhdb.mh.sinica.edu.tw/
近現代人物資訊整合系統:http://mhdb.mh.sinica.edu.tw/mhpeople/index.php
全國報刊索引:http://www.cnbksy.com/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漢籍善本全文影像資料庫:
http://shanben.ioc.u-tokyo.ac.jp/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