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被扭曲的臺灣史:1684~1972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
作者:駱芬美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臺北:時報文化
集叢:HISTORY系列;9
ISBN:9789571362014
主題關鍵詞:臺灣史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王世慶(19890600)。外國記者和外商筆下的乙未之役。臺灣風物,39(2),81-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奇浩(20051200)。清代臺灣之奢靡風氣。臺灣史研究,12(2),35-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民光、劉煥雲(20051200)。丘逢甲之客家文化意識與愛臺思想研究。聯大學報,2,288-3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慧先(20110900)。華麗島看中國: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歷史、地理科的支那意象。臺灣文獻,62(3),93-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恭忠(20041200)。孫中山崇拜與民國政治文化。二十一世紀,86,101-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恭忠、李霞(2006)。領袖崇拜與民族認同--華盛頓、孫中山和毛澤東崇拜比較研究。天府新論,2006(2),128-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佳卿(20010600)。臺灣民主國與劉永福。臺灣文獻,52(2),357-3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滿紅(19790700)。貿易與清末臺灣的經濟社會變遷(1860-1895)。食貨月刊,9(4),146-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惠齡(20040600)。南臺灣水仙宮探究。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3,205-2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井上聰(19870300)。臺灣第七代總督明石元二郎與同化政策。臺灣風物,37(1),33-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真一(2010)。伯嘉醫生(Dr. Peter Parker)催促美國合併臺灣。臺灣醫界,53(9),54-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立新(1997)。近代基督教傳教運動與美國在華商業擴張。世界歷史,1997(2),26-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牛道慧(20130500)。舊廣州貿易時期美國商人與鴉片貿易(1784-1840)。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1,55-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牛道慧(20130600)。十九世紀前期美國在華傳教士對鴉片貿易的態度及其影響。龍華科技大學學報,33,167-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伊藤幹彥(20120600)。臺灣民主國與劉永福--劉永福的反日意識。遠東學報,29(2),55-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恭忠(2011)。孫中山:英雄形象的百年流變。江蘇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13(5),28-32+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吳密察(19811200)。一八九五年「臺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8,83-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麗月(19990900)。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10(3),111-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孫俊傑(1997)。論十八、十九世紀美國對臺灣的侵略主張與活動。河南社會科學,1997(2),4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才俊(2013)。傳教士與臺灣形象在美國之早期傳播與建構。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7,72-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勳(1982)。鄭氏時期的田賦負擔。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2(3),47-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護源、黃秀政(19960600)。丘逢甲與1895年反割臺運動。文史學報. 中興大學,26,左243-2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郭衛東(2013)。十九世紀初葉歐美國家對華貿易反差現象研究。安徽史學,2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毓鈞(19950400)。「馬關條約」與美國的角色。海峽評論,52,1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俊宏(19971200)。李春生與禮密臣的一段軼事--一八九五年日軍和平占領臺北城事件的發微。臺北文獻 (直字),122,37-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潘光哲(2003)。「國父」形象的歷史形成。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國立國父紀念館。183-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秋原(1994)。甲午戰爭的原因、結果與教訓。中日甲午戰爭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與史料展覽會。臺北:國家建設文教基金會。19-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介鱗(1994)。日本設下圈套的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與史料展覽會。臺北:國家建設文教基金會。76-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駱芬美。近代日本覬覦臺灣的開始--從一八七四年牡丹社事件談起。中日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臺北:銘傳大學法律學院。117-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玉美。馬士(H. B. Morse, 1855-1934)與臺灣民主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至耘(2006)。清末北臺灣茶葉的貿易(1865-1895)(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學奎(2003)。臺灣客家〈渡臺悲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佳卿(1999)。光緒乙未之役與劉永福(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承豪(2002)。從染料到染坊--17至19世紀臺灣的藍靛業(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承豪(2009)。天工開物--臺灣稻作技術變遷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牛道慧(2009)。鴉片戰爭前在廣州的美國商人(1784-1844)(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仁傑(2004)。一段跨時代的故事:臺灣學生運動史研究(1920-1994)(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毓良(2004)。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藤井志津枝(1987)。日據前期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馮佳雯(2004)。支配者的腳印: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巡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蕙光(2000)。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的歷史教育--歷史教科書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昭英(2010)。乙未戰役中桃竹苗客家人抗日運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俊宇(2008)。塑造黨國之民--中華民國國定節日的歷史考察(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護源(1996)。丘逢甲:清末臺粵士紳的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陸健媺(2007)。晚清臺灣兵制的變化--以棟軍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廣文(2009)。臺北府城興築與拆除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瑋裕(2012)。論臺灣民主國北路抗日(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日杖(2001)。鴉片戰爭前後外國在華洋行經濟活動初探(碩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翁詩怡(2008)。英國與甲午戰爭(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華(2005)。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美政治(碩士論文)。江西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樓(20100318)。美國基督新教傳教士彼得‧伯駕研究(碩士論文)。河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溝上雄紀(2010)。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生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廖代翔(2011)。日本大陸擴張政策思想之探討:以內田良平為中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貽萍(2011)。劉永福形象研究--以乙未戰役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鍾淑敏(1989)。日據初期台灣總督府統治權的確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唐晉(2006)。大國崛起。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昭堂、黃英哲(2013)。臺灣總督府。臺北市: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季平子(2001)。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臺北:雲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奧宗光、陳鵬仁(2005)。甲午戰爭外交秘錄。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光哲(2006)。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駱芬美(2013)。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政三(2008)。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臺北:臺灣書局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華璜(2007)。梁華璜教授臺灣史論文集。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Dolin, Eric Jay、朱穎(2014)。美國和中國最初的相遇:航海時代奇異的中美關係史。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House, Edward H.、陳政三(2011)。征臺紀事--牡丹社事件始末。臺北:臺灣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佩賢(2012)。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日治臺灣新式教育的誕生。東村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駱芬美(2014)。被混淆的臺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定一(1985)。中美早期外交史(一七八四年至一八九四年)。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Le Gendre, Charles W.、Fix, Douglas L.、Shufelt, John、羅效德、費德廉(2013)。臺灣紀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明德(1884)。袁世凱與朝鮮。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Standage, Tom、吳平、葛文聰、滿海霞、鄭堅、楊惠君(2008)。歷史六瓶裝: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與可口可樂的文明史。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007)。國父事蹟紀要。臺北:國父紀念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昭堂、廖為智(2005)。臺灣民主國研究:臺灣獨立運動史的一斷章。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嘉謨(19791102)。美國與臺灣(一七八四-一八九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宇和(1999)。孫逸仙倫敦蒙難真相:從未披露的史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蓮福(2001)。圖說民國百年。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藍博洲(20060820)。民族純血的脈動: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一九一三-一九四五年)。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秀政(19920000)。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許錫慶(20101126)。以培養通譯為目的而設立之國語傳習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http://www.th.gov.tw/www/epaper/view2.php?ID=67&AID=9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崢(20110412)。袁世凱一戰成名:朝鮮甲申兵變始末,http://history.people.8m.cn/BIG5/198819/2Q7809/14365264.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介鱗。一八九五年臺灣比日本經濟富裕進步--Taiwan: a richer land than Japan,http://blog.Bwnews.com/article.php?bid=4179<&tid"115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百柯(20050406)。呂彥直:中山陵的記憶,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0462/40463/3298101.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史聞峰(20120321)。十二萬北京市民送別孫中山李大釗作二一四字輓聯,http://big5.huaxia.com/thpl/jwgc/2012/03/2787334_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密察(1999)。乙未之役中的劉永福。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新北市: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小熊英二、吳玲青(20120000)。臺灣領有。近代化與殖民。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ray, Francesca、費絲言(2004)。邁向批判的非西方科技史。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系譜學。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野村明宏、阮文雅(20120000)。殖民地近代化統治中的社會學--從後藤新平的臺灣統治談起。近代化與殖民。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梁華璜(2003)。日本併吞臺灣的醞釀及其動機。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日據時代臺閩關係史。臺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