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義:從五倫、三綱到現代職業倫理
書刊名:孔孟學報
作者:韓德民
作者(外文):Han, De-mi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89
頁次:頁255-284
主題關鍵詞:社會分工職業倫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33
  • 點閱點閱:39
期刊論文
1.王新命、何炳松、武堉幹、孫寒冰、黃文山、陶希聖、薩孟武(19350110)。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文化建設,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一九一六年。青年雜誌,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史研究室(1984)。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先秦之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1958)。中國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柏拉圖(2003)。理想國。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啟超(1998)。新民說•論公德。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梁漱溟(1993)。今天我們應當怎樣評價孔子。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艾愷、王宗昱、冀建中(2004)。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澤華(2000)。中國的王權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穆(1982)。孟子要略。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Weber, Max、于曉、陳維綱(1987)。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桂鈿(1990)。中國傳統哲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86)。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1985)。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湯志鈞、華友根、承載、錢杭(1994)。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澤厚(2002)。歷史本體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梁啟超(1996)。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東方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唐德剛(1993)。胡適口述自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勞思光(2005)。新編中國哲學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龐樸(1984)。儒家辯證法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嚴復(1986)。論世變之亟。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國維(2001)。殷周制度論。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樊綱(1995)。作為公共機構的政府職能。市場邏輯與國家觀念。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馮友蘭(1984)。孟子哲學•孟子反功利。三松堂學術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俊傑(2005)。「義利之辨」及其思想史的定位。中國觀念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克斯•韋伯、錢永祥(2004)。政治作為一種志業。韋伯作品集:學術與政治。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賀麟(1996)。五倫觀念的新檢討。文化與人生。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