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生前預立遺囑與臨終前的準備之研究
書刊名:問哲
作者:簡意濤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
頁次:頁162-167
主題關鍵詞:生死學臨終關懷精神醫學立遺囑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1
  • 點閱點閱:11
期刊論文
1.鄭曉江(20040500)。佛教與臨終關懷。普門學報,21,7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利中、蕭志邦、周希誠(20110700)。臺灣地區安寧護理人員宗教信仰類別與臨終關懷效能之相關研究。安寧療護,16(2),191-2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雅喬(20121200)。莊子喪葬思想對臨終關懷教育的啟示。止善,13,59-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曉江。佛教與臨終關懷。兩岸佛教學術研究現況與教育發展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釋昭慧(2001)。宗教在生死教育與臨終關懷所扮演的角色。「紀念耶穌會來臺50週年」國際研討會,(會議日期: 九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壯梅(2003)。海德格的死亡哲學與臨終關懷之對顯(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佳勳(2005)。從基督徒倫理探討臨終關顧(碩士論文)。臺南神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世哲(2015)。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定位與發展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文繒(2003)。安寧照顧與宗教--以耕莘醫院「聖若瑟之家」為例(碩士論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夫子(1998)。殯葬文化學: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讀。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曉江(2001)。生命終點的學問。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綺雲、曾煥棠、林慧珍、陳錫琦、李佩怡、方蕙玲(2000)。生死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2002)。生死學。台北:空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偉勳(19940000)。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瀅竹(2003)。教您如何寫遺愛手書。臺北:宇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可式(1999)。曇花一現,美善永存--癌末患者的心路旅程。臺北:光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孟憲武。中國臨終關懷的開展及其前景展望。天津醫科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最後的40堂奇蹟課,http://ap97125343.pixnet.net/blog/post/42966505-%e3%80%8a%e6%9c%80%e5%be%8c%e7%9a%8440%e5%a0%82%e5%a5%87%e8%b9%9f%e8%aa%b2%e3%80%8b%ef%bd%9e%e5%ae%89%e5%af%a7%99%82%e8%ad%b7%e6%8e%a8%e6%8e%a8%e6%89%8b%e8%b6%99%e5%8f%af%e5%bc%8f。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蔡昌雄。人間佛教的示現--臺灣安寧療護佛教宗教師的臨終關懷之道。星雲大師5--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任雪娥(2012)。對於社會工作介入臨終關懷的幾點思考。臨終關懷論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慧開。佛教臨終關懷與往生助念之理論建構議--以瑜伽師為主之初探。佛教與當代人文關懷論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