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宋季士儒之困頓與抉擇 - 以殉節思想為核心展開探討
作者:鍾永興
作者(外文):Jhong,Yongsi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趙中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宋季儒家思想文天祥殉節遺民生死觀群我The late Song DynastyConfucianismWen Tien-HsiangMartyrdomRemnantsViews on life and deathSelf-other relationshi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68
「論宋季士儒之困頓與抉擇─以殉節思想為核心展開探討」此題,乃著眼於宋季此一歷史段落,當時華夏為夷狄所欺凌,中國傳統士儒必然得面對新舊政權交替下的「仕」、「隱」問題,且必須設法在左支右絀的劣勢之中,確保中國文化傳統與思想的屹立不搖,避免它在腥風血雨的摧殘當中飄零凋謝。蒙古外族侵宋及滅宋,使故宋孤臣與士儒面臨巨大的歷史變遷與窘迫的時代境域,彼輩遭遇到內憂與外患的交併侵擾,誠然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空前絕境,如此感受極適合以「困頓」二字來作為理解,而所謂「困頓」,不單指政治軍事等局面與情勢,亦牽涉到故宋士儒在歷經亡國事實後所呈現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形成的背後,往往有其更龐大深邃的思想底蘊,爬梳這種困頓感所激盪出的思想體系,楬櫫出蘊藏其間的精神意志與不朽價值,是一項饒富旨趣的學術議題。士儒所遭遇的「困頓」既是無法改變的現實疑難,彼輩惟有以最堅決的信念、精神、意志做出重大的人生「抉擇」,再將林林總總的抉擇付諸具體真切的實際行動,用生命及鮮血標榜忠義、氣節、倫常等不朽真諦,宣誓不屈的意志,展現凌霜的傲骨。傳統士儒受儒家思想的教化薰陶,德性涵養深植於生命血肉之中,這樣的精神意念平日幽微不顯、若有似無,但每在歷史環境最艱困的時刻中,在政治變遷最劇烈的情況下,在個人際遇最疑難的窘態裡,卻愈是能夠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處在改朝換代的危難之中,傳統士儒服膺忠義節操等價值觀念,慷慨地憑藉一種超凡入聖的信念與思想體現道德,這股力量促使忠臣節士們在亡國之時能夠忘利趨義,看破生死大事,並不惜用犧牲性命的積極方式,證成一些文化與思想上的永恆價值,也同時揭示儒家所特有的「生死觀」。殉節者在其「舍生取義」的路途上,以大無畏的姿態,樹立起最光輝燦爛的里程碑,其性命雖然殞落,然而忠義氣節的道德典範卻可流芳百世,其一往無悔、萬夫莫敵的生命張力亦是歷久彌堅。殉節這股浩瀚的生命張力,又應坐落於融通「群」、「我」的施為上頭,而「殉節現象」與「群我」的關聯性也是本文意欲闡揚的研究範疇。另外,關於論文章節的編排方式,首章為緒論,第二章是探討宋季士儒「困頓」之肇因,第三章著手歸納影響宋季士儒抉擇方向的幾種背景因素,第四章乃逐項析論宋季士儒的「抉擇進路」及其思想憑據,第五章則闡述文天祥的忠義行誼,並析論〈正氣歌〉之思想底蘊。第六章探討宋季殉節現象之生死觀及群我內涵,第七章則總結全文。
This thesis was geared toward the late Song Dynasty and studied on the scholars’ mental exhaustion, their integrity, ideology, and the value of martyrdom.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China was continuously bullied by the barbarians, and the Chinese scholars were faced with many regime changes. Therefore, the choices of going into the official career or living in seclusion must be made. The scholars must struggle to ensure the preser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values so that the culture and values could be prevented from perishing in the cruelty of wars. After the Mongolians invaded and destroyed the Song Dynasty, the remnant officials and scholars were faced with hug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distresses. In the time of domestic troubles and foreign aggression, unprecedented dilemma and exhaustion fell upon the Chinese scholars. The “exhaustion” came not only from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ituations but also from the shocking fact of national subjugation. This psychological exhaustion actually contained large and deep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s inside the heart of the scholars. The mental exhaustion and the scholars’ ideology revealed the enduring spirit and values of the age, and the contents were worthy of academic studies. When faced with the unchangeable realistic problems, the scholars made their major decisions with the most resolute faith, spirit, and persevered will. They put the numerous decisions into practices and actions, publicizing the values of loyalty, integrity, and ethics with their lives and blood. They showed their persistence and resolution with their lofty and unyielding characters.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scholars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their virtues were rooted in their hearts. Although the Confucian ideology did not seem to be significant at the usual time, it could always display its importance in the most difficult historical moments, in the most dramatic political changes, and in the most difficult personal hardships. During the regime changes, the Song’s scholars adhered to the traditional values of loyalty and personal integrity. They generously practiced righteousness with noble beliefs, and they were even willing to sacrifice their lives in the time of national subjugation in order to prove some eternal values of Confucianism. The ideology of the Song’s scholars has revealed the Confucian views on life and death. The martyrs died for noble causes with utter fearlessness, and they established the most brilliant milestone in the Song history. Though they perished, their moral models of loyalty and integrity survived. They died without regrets, and their virtually unchallenged lives endured immortal values. This thesis also researched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value of martyrdom and the concept of self-other relationships. The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wa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wa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d the causes for the scholars’ mental exhaustion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scholars’ life changing decisions.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d the conceptual basis and foundation of the scholars’ choices of going into the official career or living in seclusion. The fifth chapter expounded on Wen Tien-Hsiang’s loyalty and behaviors, as well as the ideological meaning in his “Song of Justice”. The sixth chapter explained the martyrdom values, views on life and death, and self-other relationships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The seventh chapter was the conclusion.
一、古代典籍(按時代順序排列)

先秦‧左丘明著,吳‧韋昭注,《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
先秦‧呂不韋編,東漢‧高誘註,《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1月。
先秦‧管仲,《管子》,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
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2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漢‧司馬遷撰,(日本) 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9月。
漢‧劉安著,漢‧高誘註,《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1978年3月。
東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月。
東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7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12月。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9月。
東漢‧鄭玄注,宋‧岳珂校,《禮記鄭注》﹝相臺岳氏本﹞,臺北:新興書局,1975年10月。
魏‧王弼,《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5月。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魏‧劉邵著,西涼‧劉昞注,《人物志注》,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1月。
晉‧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臺北:七略出版社,1991年9月。
晉‧陳壽著,晉‧裴松之注,《三國志》﹝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5月。
晉‧郭象註,《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12月。
晉‧陶潛,《靖節先生集》,臺北:華正書局,1975年5月。
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注,《後漢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8月。
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劉孝標注,《世說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2月。
南朝梁‧鍾嶸,《詩品》,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1月。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10月。
北齊‧顏之推著,清‧趙曦明注,《顏氏家訓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10月。
隋‧王通著,宋‧阮逸注,《中說》﹝據明世德堂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2月。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11月。
唐‧李德裕,《李文饒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8月。
唐‧杜佑,《通典》,長沙:岳麓書社,1995年11月。
唐‧房玄齡,《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10月。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
唐‧姚思廉,《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1月。
唐‧唐玄宗注,宋‧刑昺疏,《孝經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唐‧韓愈著,屈守元,常思春等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
唐‧韓愈著,清‧馬其昶校注,馬茂元編次,《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頂淵文化,2005年11月。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10月。
宋‧王應麟撰,清‧翁元圻注,《翁注困學紀聞》,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6月。
宋‧文天祥,《文文山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9月。
宋‧文天祥,《文山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方鳳,《存雅堂遺稿》,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8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司馬光,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6月。
宋‧朱熹編,清‧張伯行集解,《近思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5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
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
宋‧李心傳撰,《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4月。
宋‧何夢桂,《潛齋集》,收入王雲五編,《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宋‧佚名編,《新刊國朝二百家名賢文粹》,收入舒大剛主編,《宋集珍本叢刊》,93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6月。
宋‧佚名,《昭忠錄》﹝清嘉慶中海虞張氏刻《墨海金壺本》﹞,收入《宋代傳記資料叢刊》,27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10月。
宋‧金履祥,《仁山文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8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5月。
宋‧林景曦,《霽山文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8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汪元量,《湖山類稿》,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8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家鉉翁,《春秋集傳詳說》,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5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曹勛,《松隱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2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8月。
宋‧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貴校點,《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6月。
宋‧程顥,宋‧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7月。
宋‧陳亮,《陳亮集》,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11月。
宋‧熊禾,《勿軒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8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歐陽守道,《巽齋文集》,收入王雲五編,《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12月。
宋‧歐陽修,宋‧宋祁等著,《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10月。
宋‧陸九淵著,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
宋‧陸游,《避暑漫抄》,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8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1月。
宋‧謝枋得,《疊山集》,收入王雲五編,《四部叢刊續編集部》,522-52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10月。
宋‧謝枋得,《文章軌範》﹝水野氏藏版﹞,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12月。
宋‧謝翱,《天地間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8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謝翱,《晞髮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8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謝翱,《晞髮遺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8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鄭思肖著,陳福康校點,《鄭思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
宋‧鄧牧,《伯牙琴》,收入《叢書集選》,52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6月。
宋‧蘇洵,《蘇洵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10月。
元‧佚名,《宋季三朝政要》,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6月。
元‧夏文彥,《圖繪寶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1月。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第1冊,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10月。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1月。
元‧羅貫中,《三國演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12月。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
明‧宋濂,《浦陽人物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6月。
明‧宋濂等撰,《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10月。
明‧佚名,《厓山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23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6月。
明‧柯維騏,《宋史新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12月。
明‧馮琦編,明‧陳邦瞻撰,《宋史紀事本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4月。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明‧程敏政,《宋遺民錄》,收入《宋代傳記資料叢刊》,27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10月。
明‧黃鳳池,《唐詩畫譜》,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4月。
明‧葉子奇,《草木子》,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明‧劉宗周,《劉子全書》,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6月。
明‧陶宗儀,《輟耕錄》,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10月。
明‧邊大綬,《虎口餘生記》﹝外十一種﹞,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
明‧薛瑄,《讀書錄》,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5月。
清‧王夫之著,舒士彥點校,《宋論》,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4月。
清‧王先謙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9月。
清‧王先慎著,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7月。
清‧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清‧方文,《嵞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
清‧永瑢,清紀昀等著,《四庫全書總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2月。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3月。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3月。
清‧辛從益,《寄思齋藏稿》﹝咸豐元年江西集文齋刻本﹞。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附《宋學淵源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7月。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4月。
清‧屈大均著,歐初,王貴忱編,《屈大均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清‧沈德潛,《說詩睟語》,收入王德毅編,《叢書集成續編》,19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7月。
清‧計六奇,《明季北略》,臺北:臺灣銀行,1969年8月。
清‧高宇泰,《雪交亭正氣錄》,臺北:臺灣銀行,1970年11月。
清‧孫奇逢著,朱茂漢點校,《夏峰先生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
清‧孫詒讓著,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
清‧張廷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6月。
清‧章學誠,《章氏遺書》,臺北:漢聲出版社,1973年1月。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臺北:頂淵文化,2002年9月。
清‧邵廷采,《東南紀事》,臺北:臺灣銀行,1961年1月。
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清‧黃宗羲,《孟子師說》,收入嚴一萍編選,《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續編‧適園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6月。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
清‧黃宗羲,清‧全祖望,《宋元學案》,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
清‧黃宗羲著,陳乃乾編,《黃梨洲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5月。
清‧焦循,《易餘籥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2月。
清‧舒赫德,清‧于敏中,《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臺北:成文出版社,1969。
清‧陳立著,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8月。
清‧陳壽祺,《左海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49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陳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4月。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延邊:人民出版者,1999年4月。
清‧嘉慶皇帝,《清仁宗實錄(二)》,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影印本。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二十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
清‧萬斯同,《宋季忠義錄》,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1964年10月。
清‧萬斯同,《群書疑辨》,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1月。
清‧陸心源,《宋史翼》,收入《宋代傳記資料叢刊》,2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10月。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36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清‧顏元,《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6月。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清‧譚嗣同著,吳海蘭評注,《仁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10月。
清‧顧炎武,《亭林詩文集》,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7年11月。
清‧蘇輿著,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



二、近人著作(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 國內著作

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二版﹞,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王偉勇,《南宋詞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9月。new window
王德亮編,《文天祥》,上海:中華書局,1947年4月。
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卞孝萱,徐雁平編,《書院與文化傳承》,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4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0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1冊﹞,臺北:正中書局,2006年3月。new window
李安,《文天祥史蹟考》,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6月。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new window
李國鈞等著,《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主編,《中國經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8月。
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9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9月。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10月。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6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8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
余英時著,程嫩生,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6月。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4年7月。
江西歷史學會編,《浩然正氣:文天祥逝世七百周年紀念》,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4月。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10月。
呂應鐘,《生死學導論》﹝二版﹞,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2007年3月。
沈起煒編,《文天祥》,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7月。
沈清松編,《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8月。
周全,《宋遺民志節與文學》,臺北:東吳大學,1991年3月。
周憲,《文化研究關鍵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林火旺,《倫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2月。
林本,《理則學導論》﹝第四版﹞,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11月。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再版﹞,臺北: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2001年7月。new window
林逸,《文信國公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7月。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5月。
林綺雲等著,《生死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7月。
林綺雲,張盈堃,徐明瀚著,《生死學:基進與批判的取向》,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10月。
林學增等主修,吳錫璜總纂,《同安縣志》,臺北:福建省同安縣同鄉會,1986年10月。
姚瀛艇編,《宋代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2月。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
俞兆鵬,俞暉,《文天祥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孫彥民,《宋代書院制度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1963年6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月。
唐圭璋編,《全宋詞》﹝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6月。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5月。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唐君毅全集》卷3之1﹞,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9月。new window
夏延章編,《文天祥詩文賞析集》,成都:巴蜀出版社,1994年12月。
修曉波,《文天祥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
紐則誠,趙可式,胡文郁等編著,《生死學》﹝二版﹞,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5年8月。
高立人編,《白鷺洲書院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馬敘倫,《天馬山房文稿》,收入林慶彰編,《民國文集叢刊》﹝第一編﹞,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08年12月。
梁啟超,《國學研讀法三種‧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年11月。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2月。
梁漱溟,《人心與人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胡明,《南宋詩人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6月。
張三夕,《死亡之思》,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3月。
張公鑑,《文天祥生平及其詩詞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10月。
張立文,《朱熹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張孟倫,《宋代興亡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1月。
張瑞君,《大氣恢宏 ─ 李白與盛唐詩新探》,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張雙英,《文學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10月。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年1月。new window
尉遲淦,《生死學概論》﹝二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3月。
盛朗西,《中國書院制度》,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3月。
黃玉笙編,《文天祥評傳》,臺北:黎明文化,1987年9月。
黃光國,《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再版﹞,臺北:心理出版社,1998年8月。new window
黃俊傑,《史學方法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8月。
黃俊傑編,《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11月。
黃俊傑編,《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10月。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2月。
黃逸民,《文天祥傳》,臺北:民間知識社,1956年5月。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1994年8月。new window
黃進興,《聖賢與聖徒》,臺北:允晨文化,2001年7月。
陳谷嘉,鄧洪波編,《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陳來,《宋明理學》﹝第二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 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六版﹞,臺北:正中書局,2010年6月。new window
楊中芳,高尚仁合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5月。new window
楊布生,彭定國編著,《中國書院與傳統文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
楊正典,《文天祥的生平和思想》,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7月。
楊國樞,余安邦編著,《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11月。new window
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1月。
楊國樞編,《文化、心病及療法》,臺北: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出版,桂冠圖書公司發行,1997年2月。
楊德恩,《文天祥年譜》,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9月。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3月。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new window
趙中偉,《《周易》「變」的思想研究》,收入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4編第2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
趙爾巽,《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9月。
董金裕,《宋儒風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年10月。
劉文源編,《文天祥研究資料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11月。
劉述先,楊貞德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理論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12月。
劉翔平,《尋找生命的意義 ─ 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年1月。
劉維崇編著,《文山史話》,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6年12月。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9月。
萬繩楠,《文天祥》,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年3月。
葉坦,蔣松岩著,《宋遼夏金元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5月。
葉嘉瑩,《迦陵談詩二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2月。
錢穆,《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8月。new window
錢穆,《靈魂與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9月。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7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8月。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12月。new window
賴功歐,《民族英雄與愛國詩人文天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
霍必烈,《文天祥傳》,臺北:國際文化,1989年9月。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 ─ 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第二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鄔昆如,《形上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4年3月。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4月。new window
釋慧開,《儒佛生死學與哲學論文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11月。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2月。
龔鵬程,《文學散步》,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9月。


(二) 國外著作

(日本) 小田晉著,蕭志強譯,《生與死的深層心理》,臺北:方智出版社,1998年6月。
(美) 孔恩(Thomas S. Kuhn)著,王道還等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7月。
(日本) 早川(S.I.Hayakawa)著,鄧海珠譯,《語言與人生》,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年3月。
(美) 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12月。
(美) 杜維明,《儒家思想新論 ─ 創造性轉換的自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
(美) 狄百瑞(Wm. Theodore de Bary, 1919- )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5月。
(美) 亞倫‧強森(Allan G. Johnson)著,成令方等譯,《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二版﹞,臺北:群學出版公司,2006年10月。
(英) 柯靈烏(R.G.Collingwood)著,黃宣範譯,《歷史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3月。
(美) 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著,魯燕萍譯,《信仰的動力》,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8月。
(德) 柯勒(Wolfgang Köhler)著,李姍姍譯,《完形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2月。
(美) 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著,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5年10月。
(美) 馬塞勒(Anthony J. Massella)等著,任鷹等譯,《文化與自我》,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2月。
(愛爾蘭)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k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
(美)洛夫喬伊(Arthur oncken lovejoy)著,吳相譯,《觀念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英) 凱洛琳‧格蘭(Caroline Garland)著,許育光等譯,《創傷治療:精神分析取向》,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年1月。
(奧)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 M.D. )著,游恆山譯,《生存的理由》,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7月。
(奧) 維克多‧法蘭克(Viktor E. Frankl, M.D. )著,鄭納無譯,《意義的呼喚》,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4月。
(美)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 1906-1975)著,蔡佩君譯,《責任與判斷》,臺北:左岸文化,2008年4月。

三、學位論文

丁楹,《宋遺民詞的隱逸文化闡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學科碩士論文,2003年12月。
王偉勇,《南宋遺民詞初探》,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5月。new window
卞威,《謝疊山詩文論談》,撫州:南昌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7年10月。
付志勇,《論江西南宋遺民詞的悲情》,撫州:南昌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7年10月。
朱小寧,《試論文天祥前后期詩風的變化》,撫州:南昌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6年2月。
朱明玥,《南宋遺民詩人詩作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8年3月。
李成文,《宋元之際詩歌研究》,南京: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博士論文,2007年11月。
李俊,《南宋遺民詞人詞作意象研究》,長沙:中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10年9月。
李慧芳,《謝枋得之散文及《文章軌範》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1月。
周全,《宋遺民志節與與文學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10月。new window
周林,《元初南宋遺民詩社「汐社」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11年8月。
周雪敏,《宋元之際白鷺洲書院朱子后學的氣節和氣節修養思想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教育學原理科碩士論文,2003年7月。
沈雅文,《南宋遺民道教詩歌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6月。
許文君,《疊山詩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張秋娟,《宋季及元風雅詞派流變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博士論文,2007年11月。
曹利云,《宋元之際兩浙遺民詞人群體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7年12月。
曹利云,《宋元之際詞壇格局及詞人群體研究》,天津:南開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博士論文,2011年3月。
崔倩,《宋元之際臨安文人倡和活動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9年7月。
黃世民,《宋末元初江西廬陵遺民詞人群體研究》,貴陽:貴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6年10月。
黃孝先,《南宋三家遺民詞人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4月。new window
楊亮,《宋末元初四明文士與詩文研究》,開封:河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科博士論文,2007年11月。
趙冰潔,《文天祥對杜甫詩歌的繼承》,西安: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7年11月。
趙長杰,《文天祥集杜詩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11年8月。
葉淑麗,《論南宋詞中之寄託》,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1年5月。
劉南琦,《「節」的觀念及其心理意義 ─ 以明清之際士人的分析為例》,臺北: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7月。
劉曉甜,《宋元之際遺民散文研究》,廣州:華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7年11月。
黎清,《宋末元初江西詞人群體研究》,南昌:江西財經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7年3月。
潘玲玲,《南宋遺民詩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5月。
謝皓燁,《宋元之際江西遺民詞研究》,湘潭:湘潭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2年8月。
蔡佳琳,《典型在夙昔:明清時期文天祥忠節典範的形塑與流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叢揚,《明清之際遺民心態》,大連:遼寧師範大學歷史系,2010年3月。﹝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網路出版項日期﹞。
譚輝煌,《宋元之際風雅詞派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7年4月。
鄧曉瓊,《論文天祥的詩歌藝術》,湘潭:湘潭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科碩士論文,2008年4月。
羅才成,《文天祥哲學思想研究》,撫州:南昌大學中國哲學科碩士論文,2006年2月。

四、期刊論文

王次澄,〈南宋遺民詩人連文鳳及其詩析論〉,《東吳中文學報》2期,1996年5月,頁189-210。new window
王次澄,〈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 ─ 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6期,2008年10月,頁1-56。new window
王豔平,〈進退辭受間的優雅與沉重 ─ 宋元之交的士人心態與文學創作〉,《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7卷第4期,2004年7月,頁75-79(接頁107)。
王豔平,〈堅守與無奈 ─ 宋元之交的士人心態與文學創作〉,《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5卷第3期,2007年9月,頁8-20。
卞威,〈謝枋得詩中的道家與儒家思想〉,《九江學院學報》第4期﹝總第137期﹞,2006,頁83-85。
田浩,〈因「亂」而致的心理創傷:漢族士人對蒙古入侵回應之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8期,2003年5月,頁71-94。new window
任崇岳,〈論宋代民族英雄謝枋得〉,《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11卷第1期,1995年3月,頁51-53(接頁6)。
杜呈祥,〈關於正氣歌的內容問題〉,《中國語文》第3卷第2期,1958年8月,頁11-14。
余英時,〈從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中國學人》第2期,1970年9月,頁19-41。
李曰剛,〈宋末遺民之血淚詩〉,《中國詩季刊》5卷3期,1974年9月,頁1-30。new window
李丕洋,〈從臨終表現看心學家的生死智慧〉,《哲學與文化》第38卷第1期,2011年1月,頁129-145。
李存山,〈范仲淹與宋代儒學的復興〉,《哲學研究》第10期,2003年10月,頁40-48。
李存山,〈慶曆新政與熙寧變法〉,《中州學刊》第1期,2004年1月,頁117-124。
李杜,〈孔子對傳統生死觀的繼承與發展及對後代的影響〉,《哲學年刊》第10期,1994年6月,頁67-83。
李瑞騰,〈悲哀的壯歌 ─ 南宋遺民詩中的血和淚〉,《文藝月刊》158期,1982年8月,頁101-108。
李曉婉,〈遺民詩人謝枋得道教慕仙情結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3期,2004年5月,頁32-37。
吳吟世,〈大宋忠節謝疊山〉,《中國國學》7期,1979年9月,頁227-233。
吳秀玉,〈南明殉節大儒黃道周學說之時代地位〉,《宜蘭大學學報》2期,2004年3月,頁113-126。
吳振漢,〈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7期,2009年1月,頁29-67。new window
吳曉青,〈南宋遺民林景熙詩歌初探〉,《中華學苑》42期,1992年3月,頁189-212。new window
江舉謙,〈文天祥「正氣歌並序」〉,《明道文藝》第164期,1989年11月,頁15-23。
何冠彪,〈關於明季殉國人數的問題〉,《故宮學術季刊》10卷1期,1992年9月,頁97-106。new window
何冠彪,〈明季士大夫殉國原因剖析〉,《漢學研究》11卷1期,1993年6月,頁287-317。new window
何冠彪,〈明清之際士大夫對應否殉國之論說〉,《故宮學術季刊》10卷4期,1993年6月,頁53-92。new window
何冠彪,〈論明清之際士大夫對殉國者的評價〉,《漢學研究》12卷1期,1994年6月,頁203-239。new window
何晉勳,〈世變下的表態紀念─以南宋遺民為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7期,2005年7月,頁115-132。new window
林明乙,〈〈正氣歌並序〉析評〉,《中國語文》第55卷第6期﹝總第330期﹞,1984年12月,頁54-58。
林明乙,〈〈正氣歌並序〉析評〉﹝續﹞,《中國語文》第56卷第1期﹝總第331期﹞,1985年1月,頁55-62。
林紅,〈宋元之際民族融合下的文學轉型〉,《長春大學學報》第13卷第6期,2003年12月,頁76-78。
林葱,〈宋遺民汪元量逸事〉,《浙江月刊》9卷1期,1977年1月,頁7-9。
周全,〈宋遺民林景熙與唐珏〉,《臺北師專學報》12期,1985年6月,頁45-56。
周全,〈宋遺民謝翱及其著述〉,《臺北師專學報》13期,1986年6月,頁43-54。
周全,〈宋遺民流亡海外略探〉,《臺北師專學報》14期,1987年6月,頁101-108。
周全,〈宋遺民詩試論〉,《臺北師院學報》1期,1988年6月,頁427-443。
沈杰,〈謝枋得《文章軌範》簡論〉,《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1998年11月,頁117-121。
汪榮祖,〈說「正氣歌」的正氣〉,《歷史月刊》第175期,2002年8月,頁91-96。
金生楊,〈謝枋得所傳易圖考〉,《周易研究》第5期﹝總第73期﹞,2005,頁37-46。
俞兆鵬,〈謝枋得愛國思想及其淵源與局限性〉,《江西社會科學》第6期,1984,頁67-71。
俞兆鵬,俞暉等著〈謝枋得的愛國思想和他的《注解選唐詩》〉,《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1996年3月,頁73-77。
俞兆鵬,〈論「疊山精神」〉,《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2000年1月,頁85-89。
肖振宇,〈謝枋得詩歌鑒賞特點略說〉,《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47-49。
孫克寬,〈元初南宋遺民初述 ─ 不和蒙古人合作的南方儒士〉,《東海學報》15卷,1974年7月,頁13-33。new window
孫琴安,〈論謝枋得的詩文評點〉,《許昌師專學報》第17卷第2期,1998,頁46-47。
袁信愛,〈荀子的生死觀及其禮義之學〉,《哲學年刊》第10期,1994年6月,頁161-175。
馬蘭,〈理扁舟于五湖,對白鷗而忘機 ─ 宋元之際遺民文人騷體作品隱逸主題探析〉,《語文學刊》第8期,2011年4月,頁77-78。
張秋娥,〈謝枋得評點中的修辭思想〉,《國文學報》33期,2003年6月,頁125-163。new window
張秋娥,〈謝枋得評點中的圈點 ─ 從謝枋得三種評點著作看其圈點及體現的修辭〉,《殷都學刊》第3期,2003,頁100-105。
張秋娥,〈謝枋得評點中體現的辯證修辭思想〉,《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3期,2004,頁89-92。new window
張秋娥,〈論謝枋得古文評點中的辯證修辭思想〉,《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2005年1月,頁97-100。new window
張秋娥,〈南宋謝枋得評點中的「句法」〉,《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2006,頁62-65。
張倩,〈謝枋得《注解唐詩絕句》版本源流考〉,《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4期,2009年7月,頁84-87。
張曼莉,〈一曲悲歌泣鬼神 ─ 論愛國詩人謝枋得〉,《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總第29期﹞,1996,頁10-14。
張敏生,〈從典故看〈和文天祥正氣歌〉的主題思想 ─ 兼與〈正氣歌〉作比較〉,《長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11年1月,頁131-136。
張智華,〈謝枋得《文章軌範》版本述略〉,《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1期,2000年2月,頁97-100。
張麗,〈謝枋得《文章軌範》初探〉,《撫州師專學報》第21卷第1期,2002年3月,頁51-55。
許文君,〈謝枋得北行詩作探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8年11月,頁56-59。
許倬雲,〈中國傳統的性格與道德規範〉,《思與言》第2卷第5期,1965年1月,頁407-408(接頁414)。new window
康凱淋,〈板蕩之朝與黍離之痛:謝枋得《詩傳注疏》析論〉,《彰化師大國文學報》18期,2009年6月,頁165-193。new window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頁361-390。new window
黃俊傑,〈論東亞遺民儒者的兩個兩難式〉,《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3卷1期﹝總第5期﹞,2006年6月,頁61-80。new window
傅正玲,〈「正氣歌」之思想探析〉,《孔孟月刊》第35卷第6期﹝總第414期﹞,1997年2月,頁46-49。new window
傅佩榮,〈儒家生死觀背後的信仰〉,《哲學年刊》第10期,1994年6月,頁31-41。new window
陳得芝,〈論宋元之際江南士人的思想和政治動向〉,《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7,頁147-161。
陳望南,〈謝枋得和《文章軌範》〉,《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6,頁128-134。
陳雅玲,〈南宋遺民謝枋得詩文初探〉,《思辨集》13期,2010年3月,頁115-139。
陳瑞,〈試論宋遺民散文中的老莊思想〉,《語文知識》第4期,2010,頁87-88。
楊亮,〈從拒絕到認同 ─ 以宋元易代之際南方文士立場轉變為中心〉,《贛南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2009年8月,頁53-57。
歐濟霖,〈〈正氣歌〉中三個字的辨析〉,《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1期,1988,頁58-62。
劉曉惠,〈謝枋得《疊山集》版本源流考〉,《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4期,2010年8月,頁11-14。
劉學智,〈「三綱五常」的歷史地位及其作用重估〉,《孔子研究》第124期,2011,頁19-29。
劉靜,〈宋末元初江南遺民群體的崛起、分化及原因尋繹〉,《廣西社會科學》第5期﹝總第191期﹞,2011年5月,頁99-101。
賴漢屏,〈遺民淚盡胡塵裡─說宋、明兩代的遺民詩〉,《明道文藝》214期,1994年1月,頁30-39。
陸達誠,〈生死與價值〉,《輔仁宗教研究》第3期,2011年6月,頁165-186。new window
謝皓燁,〈論宋元之際江西遺民詞人群之組成及群體關係〉,《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3年11月,頁72-76。
謝皓燁,〈論宋元之際江西遺民詞人群的群體特徵〉,《求索》第3期,2004,頁192-194(接頁224)。
謝皓燁,〈論宋元之際江西遺民詞的內容特質〉,《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4期,2004年7月,頁108-113。
謝皓燁,〈宋元之際江西遺民詞的藝術風貌〉,《贛南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2004年10月,頁58-61。
蔡佳琳,〈近五十年來的文天祥研究(1957-2007):回顧與討論〉,《歷史教育》12期,2008年6月,頁187-204。
蕭啟慶,〈宋元之際的遺民與貳臣〉,《歷史月刊》99期,1996年4月,頁56-64。
鄭小江,〈論文山先生之生死觀與民族精神〉,《孔孟月刊》39卷11期,2001年7月,頁27-31。new window
譚輝煌,〈論宋元之際風雅詞派的居所詞〉,《咸寧學院學報》第27卷第4期,2007年8月,頁86-88。
譚輝煌,〈論宋元之際風雅詞派詞風的嬗變〉,《長城》第4期,2010年2月,頁104-105。

五、會議論文

趙中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從「意義治療」詮釋孔子的生命意義與價值〉,「話語的流動─第九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12年3月16、17日,第1冊,頁83-1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