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北大學之爭中的思想歧異根由--以若干留美學人交誼與交鋒為中心的考察
書刊名:南國學術
作者:葉雋
作者(外文):Ye, Jun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2
頁次:頁274-285
主題關鍵詞:新文化派學衡派北京大學東南大學留學生New Culture SchoolHsueh-heng SchoolPeking UniversitySoutheast University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01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陳俊啟(20070600)。吳宓與新文化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6,45-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宓(1921)。論新文化運動。留美學生季報,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孟憲承(1920)。留美學生與國內文化運動。留美學生季報,7(2),133-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其昀(1932)。劉伯明先生逝世紀念日。國風,1932(9),67-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宓(1922)。論新文化運動。學衡,1922(4),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湯用彤(1922)。評近人之文化研究。學衡,192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先驌(1936)。朴學之精神。國風,1936(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梅光迪(1922)。評提倡新文化者。學衡,19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軼峰(20160100)。中國歷史上有過「文藝復興」嗎?--中國與歐洲兩大文明比較視野下的討論。南國學術,2016(1),24-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汪東(1923)。新文學商榷。華國,192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獨秀(1917)。文學革命論。新青年,2(6),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適(19170101)。文學改良芻議。新青年,2(5),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淑真(1993)。中國青年黨在大陸和台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啟超、夏曉虹(1992)。梁啟超文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德滋(2002)。南京大學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Eckermann, I. P.、朱光潛(1978)。歌德談話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魯迅(1998)。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尚揚、郭蘭芳(1995)。國故新知論--學衡派文化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史仲文(1997)。建業者言。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花之安(2002)。自西徂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雋(2014)。變創與漸常--僑易學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宓、吳學昭(2011)。吳宓書信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宓。吳宓日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季羨林(2003)。胡適全集英文著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季羨林(2013)。我們這一代讀書人。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梁啟超、朱維錚(1998)。清代學術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適、曹伯言(2001)。胡適日記全編。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高芾(20051027)。他們帶回的德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風聲(19220209)。雜感:估《學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實秋(19260327)。現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振鐸(1935)。[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導言。文學論爭集。上海:良友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天樞(1989)。陳寅恪先生傳。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梅光迪(2001)。致胡適信四十六通。梅光迪文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鴻章(1998)。籌議海防摺(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李鴻章全集。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適(1998)。逼上梁山--文學革命的開始。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斌龢(1980)。梅迪生先生傳略。胡適來往書信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左舜生(1967)。近三十年見聞雜記。萬竹樓隨筆。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梅光迪(2001)。致胡適函(1912年2月16日)。梅光迪文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梅光迪(2011)。致胡適第八函。梅光迪文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梅光迪(2001)。人文主義和現代中國。梅光迪文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阿•熱、熊昆(1996)。[可怕的對稱--現代物理學中美的探索] 前言。可怕的對稱--現代物理學中美的探索。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先驌(1995)。論批評家之責任。國故新知論--學衡派文化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寶瑄(1983)。1897年3月17日。望山廬日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