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星光到鐘聲:張維賢新劇生涯及其困境
書刊名:戲劇研究
作者:邱坤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u, Kun-liang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
頁次:頁39-63
主題關鍵詞:張維賢新劇運動星光演劇研究會星光劇團鐘聲新劇團歐劍窗Zhang WeixianNew drama movementXing-Guang theatre seminarXing-Guang theatreZhong-Sheng new theatreOu Jian-Chua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1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藍博洲(19930400)。尋找臺灣新劇運動的旗手--宋非我。聯合文學,9(6)=102,1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坤良(20110100)。理念、假設與詮釋:臺灣現代戲劇的日治篇。戲劇學刊,13,7-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耐霜(19540800)。臺灣新劇運動述略。臺北文物,3(2),83-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維賢(19540800)。我的演劇回憶。臺北文物,3(2),105-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偉智(20150200)。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軌跡:黃天海與《明日》雜誌。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7,73-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榮峰(19541200)。新文學、新劇運動人名錄。臺北文物,3(3),90-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間ふさ子(2004)。日本殖民地時期臺灣の演劇活動にみる大眾化と抵抗--張維賢の系譜から。比較社會文化研究,15,23-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維賢、涂翠花(1936)。談臺灣的戲劇--以臺語戲劇為主。臺灣新文學,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志馬陸平(19360401)。青年與臺灣(二)--新劇運動的理想與現實。臺灣時報,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邱坤良(20150100)。附逆與抗敵:汪精衛政權的戲劇界。戲劇研究,15,117-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宛儒(2008)。植民地台湾の新劇発展と張維賢--日本留学の影響をめぐって。演劇学論集,47,2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詩琅(1997)。新劇臺灣第一人--悼張維賢兄。臺灣文藝,3,152-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井泉(1941)。演劇の思出。臺灣文學,創刊號,2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十河隼雄(19430311)。國語劇推進論。演劇通信,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邱坤良(20120700)。林獻堂看戲--《灌園先生日記》的劇場史觀察。戲劇學刊,16,7-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炤濃(1970)。日據時期的新劇運動(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大悲(1922)。愛美的戲劇。北京:晨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95)。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坤良(20130000)。人民難道沒錯嗎?:《怒吼吧,中國!》.特列季亞科夫與梅耶荷德。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顯章(2003)。張維賢。臺北: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86)。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臺灣社會運動史。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菅井幸雄(1984)。新劇の歷史。東京:新日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間ふさ子(2010)。中国南方話劇運動研究1889-1949。九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莊永明(1991)。臺灣紀事。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倉林誠一郎(1969)。新劇年代記。東京:白水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大悲(1936)。表演術。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大悲(1931)。戲劇ABC。上海: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邱坤良(2008)。飄浪舞台:臺灣大眾劇場年代。臺北:遠流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乃信(1989)。臺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臺北:創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邱坤良(19920000)。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井泉(19430809)。一粒の麥は死なず--「民烽」から「厚生」への思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和(19310101)。隨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摶秋(19430503)。臺灣演劇の作今--桃園双葉會のことな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志馬陸平(19360501)。青年與臺灣(三)--新劇運動的理想與現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維賢、涂翠花(2006)。談臺灣的戲劇--以臺語戲劇為主。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陽予倩(1990)。談文明戲。歐陽予倩全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獻堂(2001)。灌園先生日記。灌園先生日記(二):一九二九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志馬陸平(2006)。青年與臺灣(三)--新劇運動的理想與現實。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評論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志馬陸平(2006)。青年與臺灣(二)--新劇運動的理想與現實。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評論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宜洵(1994)。台語片編劇第一把交椅--張淵福訪談紀錄。電影歲月縱橫談。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八田元夫(1947)。太平洋戰爭中の演劇。演劇年鑑。東京:北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