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吳素霞七腳戲表演理念探析
作者:卓玫君
作者(外文):Mei-Chun Tsuo
校院名稱: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戲劇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國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吳素霞七腳戲(七子戲、七子班、小梨園)戲神咒囉哩嗹密教身語意三密戲曲體例戲曲方法論Wu Su XiaTsit4-Kio-Hi3The mantra of the god of the theatre Lo-Li-Lien(囉哩嗹)the three secrets of Esoteric Buddhism(bodymouth and mind or mudrāmantra and meditation)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Theatremethodology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theat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4
本論文研究目的有二,一是藉由臺灣七腳戲藝師吳素霞的表演理念,留下屬於此劇種的表演技藝之祕訣,以供後繼者習藝之參考;另一是七腳戲向被視為南戲的活化石,藉由吳素霞這位表演者活化此戲曲傳統之祕訣,應可進一步探討戲曲發展史上的諸多疑點,例如傳統戲曲的表演體例為什麼採風格化、程式化的歌、舞、白共時形式?為什麼在理應力求清晰的舞臺上,傳統戲曲演唱時卻將一個字拆成難以立即辨識的字頭、字腹、字尾?為什麼南戲系統的劇種常有以「囉哩嗹」咒淨台、或在劇情中插入一段囉哩嗹和聲的情形?為什麼傳統戲曲的結局幾乎是大團圓?
有關上述傳統戲曲劇場的課題,必須從表演面向切入探討,因此需要一套適合表演本身的方法論,才能像一把鑰匙一般,從一位活生生的表演者身上(而不是案上劇本)得到解答。傳統戲曲的起源及成熟與儺、唐戲弄、變文、講唱、諸宮調有關,與佛教、道教的儀式亦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但若就「表演」本身來看,合歌舞以演故事的共時表演結構,與密教儀軌的身語意三密結構,顯然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密教在唐代盛行,因此至遲在唐代,人們就已知悉這種身語意共時結構的表演形式,對於後世戲曲體例之形成,當曾有過一定程度的啟發。因此本論文擬以身語意三密結構做為研究方法與架構,檢視被七腳戲其表演結構中的形式與精神。吳素霞所傳承的七腳戲既被視為保留南戲遺存的古老劇種,藉由她的七腳戲表演理念之探討,或許可以一定程度地回應上述的提問。
There are two goals of the thesis. One is to record the secrets of performance of an excellent actress of Chinese classical theatre. Hopefully it will help the successors improve their skills. The other one is to survey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drama through the viewpoints of an living actor. For Example, why do the actors perform the songs, gestures and dialogu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tylish way? Why do they seperatet the pronunciation of each Chinese character into three parts when they were singing the lyrics? Why do they use Lo-Li-Lien mantra to purify the space of theater and honor the god of Theatre? Why are there no tragedies in the Chinese drama?
The origin of Chinese theatre is still a mystery. Many scholars agree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ia classical theater to some extent. However, it is a pity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ill now. But no later than Tang Dynasty, people should have been familiar with the performing form of Esoteric Buddhism(Vajrayāna)’s ritual, which was disseminated to ancient China from India. The performing factors of the ritual are called “Three Secrets”which refers to body(mudrā), mouth(mantra)and mind(meditation). Obviously the performing structure of the synchronic presentation of the three factors should have had influenced the form/content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theatre. The theatre Wu Su Xia masters is called Tsit4-Kio-Hi3, which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living fossils of the oldest drama of China. Since it is considered to preserve some factors of ancient Chinese theatre, and both the Esoteric Buddhism and Chinese classical theatre has common in the performing structures, the thesis try to use the three-secret-structure as the research frame to study Wu’s performing viewpoints. Maybe in this way we could find out some clues to the origin of Chinese classical theatre.
中文書目
大藏經刊行會編。1997。《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
大衛•史坦德–拉斯特(David Steindl-Rast)、夏隆•勒貝(O.S.B, Sharon Lebell),周靈芝譯。1996。《寂靜之聲--進入葛利果聖歌的幽微境界》
尤金諾•芭芭、尼可拉•沙瓦里斯著(Eugenio Barba & Nicola Savarese) ,丁凡譯。2012。《劇場人類學辭典:表演者的秘藝》。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書林出版社
世阿彌著,王冬蘭譯。1999。《風姿花傳》。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不著撰人。《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1980。臺北市 : 聯經。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據清宣統元年長沙葉德輝麗廔叢書影印。頁242。
不著撰人(清)。1984。《安平縣雜記》。輯於《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臺北:大通出版社。頁15。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十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王國維。2008。《戲曲考源》,收於周錫山編校《王國維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284。
王櫻芬。2001。〈南管嗹呾尾及其曲目初探──以囉哩嗹及佛尾為主要探討對象〉,《民俗曲藝》131:203-238new window
王愛群。1988。〈泉腔論--梨園戲獨立聲腔探微〉,《南戲論集》。福建省戲曲硏究所、泉州地方戲曲硏究社、莆仙戲硏究所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343-413
白之(C•Birch)。1987。《一個戲劇題材的演化—《白兔記》諸異本比較》。《文藝研究》第4期:71。
伊利亞德 (Eliade, Mircea, 1907- )著,楊素娥譯。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出版
米歇爾․福科(Michel Foucault)著,莫偉民譯。2001。《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克利福德˙格爾茨著 韓莉譯(1999)《文化的解釋》。南京市:譯林出版社,
李亦園。2000。〈和諧與超越 :中國傳統儀式戲劇的雙重展演意涵〉,《民俗曲藝》128:5—46。new window
李國俊。1998。〈七子戲中的「南北交」樂曲〉。收於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編輯委員會編輯。《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編印。315-332。
李豐楙。1993。〈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3)。new window
--2010。《神話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市:中華書局。
李甦平。2007。〈17世紀中日儒學的一個方面──以王夫之和伊藤仁齋為代表〉。《儒教文化研究》7:119-137
呂元驄、葛榮晉。2000。《清代社會與實學》。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呂建福。2011。《中國密教史(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呂錘寬。2007。《臺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臺北:五南出版社
--1983。〈南管戲與南管音樂的關係〉。《民俗曲藝》22:33-43。
宋敏菁。2003。《《荊釵記》在崑劇及梨園戲中的演出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李易修。2001。《「男聲女相」:梨園戲中性別扮演的初步提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國翰。清。《醰餘詩鈔》。輯於《臺灣文獻叢刊》第四輯第八冊。陳友平主編。九州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419-418。
吳捷秋。1994。《梨園戲藝術史論(上)(下)》。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基金會。
吳素霞示範、楊玉君、莊淑芝攝影。1992。〈南管梨園戲基本科步示範〉,《民俗曲藝》。76 (1992.3): 73–110。
辛晚教。1998。《南管戲》。臺北縣:漢光文化,
沈繼生。1987。〈泉州傀儡戲中的嘮哩嗹―南戱戱神咒探源〉,《泉州地方戲曲》第二期。93-96。
青木正兒著,王古魯譯(1982)《中國近世戲曲史》(上)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光明編。2012。《佛教種子字集》。臺北:嘉豐
林雅嵐。2004。《梨園戲《桃花搭渡》─小旦「桃花」之表演分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表演研究所碩士論文。
松長有慶著、吳守鋼。2007。《密教--東方智慧的崛起》。臺北縣:大千出版社
東杜仁波切(Tulku Thondup)著,丁乃竺譯。2001。臺北:心靈工坊
林珀姬。2011。《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new window
(清)范祖述。1983。《杭俗遺風》,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
邱坤良。1983。〈台灣的傀儡戲〉。《民俗曲藝》23-24(合訂本):17-20。
--1992。《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P.134-137。
邱陵編撰。(1991。《密宗秘法》。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彼得․柏格(Peter L. Berger)著,蕭羨一譯。2003。《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臺北: 商周出版
胡忌。1957。《宋金雜劇考》。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洪啟嵩。2010。《五輪塔觀:密教建立佛身的根本大法》。臺北:全佛文化出版
(明)郎瑛。1998。《七修類稿》。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
保羅•克利(Paul Klee)著,周超群譯。1999。《保羅克利教學手冊》。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施炳華(1998)〈骨譜與潤腔──談南管音樂與語言的關係〉,《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45-360。
施博爾著,蕭惠卿譯。1983。〈滑稽神--關於臺灣傀儡戲的神明〉。《民俗曲藝》23-24(合訂本):106-117new window
(清)施鴻保。1968。《閩雜記》。《閩粵文獻叢刊》第一號。臺北:閩粵書局。
洪惟助。1998。〈1963年臺灣七子戲培訓班始末及其影響〉,《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編輯委員會編輯》。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編印。73-90
洪靜儀。2009。《吳素霞七腳戲舞臺演出本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亞湘。1993。《臺灣地區戲神:田都元帥與西秦王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亞湘主編。2004。《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彙編》[光碟]。宜蘭縣五結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徐時儀。2003。〈禪宗語錄中「囉囉哩」語探源〉,《中國禪學》第二卷。329‐330
孫玫。2006。《中國戲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孫楷第。1978。《俗講說話與白話小說》。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曹珊妃。1999。《「小梨園」傳統劇本研究─以泉州藝師口述本為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連橫。1979。《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圖書。
夏廣興。2008。《密教傳持與唐代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臺灣攝影
莫裏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劉韻涵譯。1992。《眼與心 梅洛-龐蒂現象學美學文集》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2001。江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
--2008。羅國祥譯。《可見的與不可見的》。北京:商務印書館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于曉等譯。1999。《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
康丁斯基著•吳瑪悧譯。1985。《藝術的精神性》。臺北:藝術家出版
--《藝術的精神性》。1985。臺北:藝術家出版
康保成。1996。《儺戲藝術源流》。上海:東方出版社。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梵曲「囉哩嗹」與中國戲曲的傳播〉。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0卷第2期:62。
--2004。《中國古代戲劇形態與佛教》。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陳美娥。1999。〈臺灣傳藝瑰寶系列之四:南管戲瑰寶──李祥石〉,《傳統藝術》2:28-31。
陳佳雯。2007。《台灣所見南管系統的戲劇鑼鼓研究-以小梨園《高文舉》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戲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嘯高、顧曼莊。《華東戲曲劇種介紹》第一集《福建的梨園戲》
張錦萍。2007。《南管在梨園戲的運用與表現》。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琴。2008。《南管藝師吳素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尹貞。2006。《梨園戲與宋元戲文劇目之比較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明生。1991。〈一把打開戲神田公迷宮的鑰匙--大出蘇〉,《南戲遺響》。中國戲劇出版社。182-183、193-196。
葉素姬。2012。《金剛頂經的五相成身觀之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理查德•謝克納Richard Schechner著,曹路生譯。2002。〈味美學〉,《戲劇藝術》,上海戲劇學院學報第5期(總109期)。
婆羅多原著,黃寶生譯。2002。〈《舞論》選譯〉前言。上海戲劇學院學報《戲劇藝術》。2002年第五期(總109期)
楊慎(明)。1971。《詩品》,《升庵外集》(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
楊淑娟。2008。《南管與明初五大南戲文本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曾永義。1998。〈梨園戲之淵源形成及其所蘊含之古樂古劇成分〉收於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編輯委員會編輯《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編印。9-35。
曾韻清。1983。《小梨園旦角科步初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玉君。1992。〈梨園戲藝人-吳素霞小傳〉,《民俗曲藝》75 (1992.1):163–167。new window
--1992。〈南管曲譜所收梨園戲佚曲表初稿〉(與王秋桂等合輯),《民俗曲藝》76 (1992.3):111–144。
賈克‧樂寇(Lecoq, Jacques)著,馬照琪譯。2005。《詩意的身體》。臺北:: 桂冠出版社。
楊淑娟。2008。《南管與明初五大南戲文本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新護著,黃寶生譯。2008。〈舞論注〉,引自季羨林著,黃寶生譯《梵語詩學論著匯編(上下冊)》。北京:崑崙出版社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4。《臺灣私法人事編(上)(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320,703-704。
嘉初仁波切講述、口葛瑪恰美原著、丁乃筠、楊弦譯。2004。《解脫大道:大手印與大圓滿雙融實修教導》。臺北:圓神。
漢斯-蒂斯.雷曼(Lehmann, Hans-Thies)著,李亦男譯。2010。《後戲劇劇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譯。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劉守曜。2011。《表演藝術》217:79
劉念茲。1998。〈梨園戲與南曲戲文之關係〉,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編輯委員會編輯。《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編印。213-235。
劉湘如。1988。〈梨園戲三探〉,《南戲論集》。福建省戲曲硏究所、泉州地方戲曲硏究社、莆仙戲硏究所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88-198。
鄭正浩著,吳文理譯。1983。〈樂神一考--臺灣的田都元帥和西秦王爺信仰〉,《民俗曲藝》23-24(合訂本):118-140。new window
鄭傳寅。1995。《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臺北:揚智。
鄭處誨(唐)。1993。《明皇雜錄》,《中國野史集成3》。中國野史集成編委會、四川大學圖書館編。四川:巴蜀書社。496。
錢南揚。1982。《戲文槪論》。台北:木鐸
--1985。《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臺北:華正書局
鍾明德。2007。《OM泛唱作為藝乘》。關渡: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蘇彥碩。1992。〈梨園戲表演藝術的基本功--十八科母的程式規範〉,《民俗曲藝》75:73-110new window
--1998。〈梨園戲表演藝術中的科〉,《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編輯委員會編輯。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編印。59-65。
饒宗頤。1993。〈南戲戲神咒「囉哩嗹」之謎〉,《梵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9-222
--1993。〈梵文四流母音ṚṜḶḸ與其對中國文學之影響〉,同上書。原為饒先生1966年于倫敦大學與非洲研究所發表之演講稿。
--2001。〈「言路」與「戲路」〉,《明本潮州戲文論文集》。香港:藝苑出版社。原載於《國際潮訊》第17期及《文化之旅》。
釋持松。2008。《密教通關》。臺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
釋惠敏。2003。〈梵本《舞蹈•戲劇論》第七章「情感」譯注--印度古典舞蹈戲劇情感初探〉。《藝術評論》14:167-196new window
費爾南多.佩索亞(Fernando Pessoa)著,韓少功譯。2001。《惶然錄》。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劉鴻溝。1979。《閩南音樂指譜全集》。學藝出版社

外文書目

Bharata muni,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A board of scholars. 2006. The Nāṭyaśāstra of Bharata muni. Delhi: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Eliade,Mircea. 1961. Images and Symbols: Studies in Religious Symbolism.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Autobiography. Vol.II: 1937-1960, Exile''s Odyssey, trans. M.L. Rickett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imes, Ronald L. 1995. Beginnings in Titual Studies. Columbia, S.C. :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Gupt, Bharat. 1994. Dramatic Concepts: Greek & Indian, A Study of the Poetics and the Nāṭyaśāstra. New Delhi: D.K. Printworld
Oida, Yoshi and Marshall, Lorna.1997. The Invisible Actor. London : Methuen
Schechner, Richard.1994. Performance Theory . London: Routledge.
--1985. Between Theater & Anthropology. foreword by Victor Turner, Philadelphia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chechner, Richard & Appel, Willa ed.1991. By Means of Performance : Intercultural Studies of Theatre and Ritua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ipper, K.M. 1966. “The Divine Jester: Some Remarks on the Gods of the Chinese Marionette Theater”.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1:81-94
Turner, Victor.1982.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New York: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From Ritual to Theatre.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s
——1987.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s

網站資料

李強。2009。〈「民族戲劇學」的論證報告〉。上網時間2012.12.05 http://blog.163.com/liqiangyishu@126/blog/static/1896100220091118500334/黎羌博客。
林勝利〈泉州南音郎君崇拜──從孟昶、張仙的融合談起〉。道教學術資訊網站。上網時間20130105
http://www.ctcwri.idv.tw/INDEXA3/A301/A30112%E7%AC%AC%E5%8D%81%E4%BA%8C%E5%B1%86%E4%B8%AD%E5%9C%8B%E9%81%93%E6%95%99%E6%96%87%E5%8C%96%E7%A0%94%E8%A8%8E%E6%9C%83%EF%BC%BF%E5%BB%88%E9%96%80/A30112htm/A30112-038.htm

《高僧傳》「經師第九」http://www.chiefsun.org.tw/tw/7_summon/2_detail.php?MainID=5&ID=106&num=5&page=10 上網時間2012.12.21

解玉峰。2006。〈百年中國戲劇學芻議〉。《文藝理論研究》2006年 第3期。http://chaogejin.chinafolklore.org/forum/viewthread.php?tid=2282&extra=page%3D8民俗學論壇。上網時間2012.12.01。

黃玲整理紀錄。2009。〈中外民族戲劇學論證研討會會議紀要〉。引自黎姜博客。http://blog.163.com/liqiangyishu@126/blog/static/1896100220112295114860/?suggestedreading&wumii。上網時間2012.12.01

楊榕。(明清福建民間戲曲碑刻考略〉。http://www.xiju.net/view_con.asp?id=2052戲劇研究網站-學人論戲項

《臺灣私法人事編》〈第四章親子 (三六)轉賣男兒身字〉。北京殆知閣網站http://wenxian.fanren8.com/06/03/15/13.htm。

Chaturvedi,. K. Purana, Vishnu(2006) Diamond Pocket Books (P) Ltd.. pp29–32..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u8m441zg_KgC&pg=PA3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