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天人之際》與〈說儒〉:一個現代學術史的考察
書刊名:哲學與文化
作者:尤小立
作者(外文):You, Xiao-li
出版日期:2017
卷期:44:12=523
頁次:頁143-158
主題關鍵詞:胡適余英時巫傳統人文起源軸心突破Hu ShihYu Ying-shihWu-shaman traditionHumanistic originAxial breakthroug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5
  • 點閱點閱:76
期刊論文
1.陳文采(20070900)。『老子年代』問題在民初(1919-1936)論辯過程的分析研究。臺南科大學報. 人文管理,26,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友蘭(19350400)。原儒墨。清華學報,10(2),279-3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尤小立(2008)。啟蒙訴求與中國學術現代性範式的建構--以胡適對中國傳統學術譜系的認知和梳理為例。天津社會科學,2008(5),137-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尤小立(2015)。從國際視野看胡適與傅斯年對日策略的異同。江蘇社會科學,2015(4),234-2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尤小立(2016)。期待與失望:胡適與國民黨政府對日政策分歧的再考察。福建論壇,2016(7),150-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廣棪(20150500)。讀錢賓四先生〈駁胡適之說儒〉札記。新亞學報,32,187-2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懷宇(20140500)。內向超越的最高境界是「人」和「道」合一:余英時談新著《論天人之際》。思想,25,303-3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穆(1942)。駁胡適之說儒。學思,1(1),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適(19340000)。說儒。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233-2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尤小立(2015)。胡適之〈說儒〉內外--學術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余英時(2004)。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志鈞(1977)。章太炎政論選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適(2003)。胡適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De Bary, William Theodore、黃水嬰(2009)。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學良(1983)。雲南彝族禮俗研究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季(1932)。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批判。上海:神州國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根澤(1982)。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馮友蘭(1961)。中國哲學史(二卷本)。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余英時(2014)。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的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青(1933)。胡適批判。上海:辛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8)。錢賓四先生全集.孔子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向奎(1992)。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馮友蘭(2001)。三松堂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余英時(2014)。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師培(1997)。劉申叔遺書。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慶鈞(1985)。涼山彝族奴隸制社會形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葛兆光(20140316)。到「內在超越」之路,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4/3/16/1130142.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英時(20140629)。余英時談治學經歷,上海。,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4-06/29/content_902506.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鑒民(19341128)。胡適之的「儒」論的旁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余英時(2007)。未盡的才情--從《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顧頡剛日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英時(2014)。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的起源試探。余英時文集.國學與中國人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英時(20120000)。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的起源試探。中國史新論 : 思想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潤海(1994)。胡適與《老子》的年代問題--一段學術史的考察。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