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集釋型《莊子》學研究
作者:江毓奇
作者(外文):Chiang, Yu-Chi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顏崑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集釋型《莊子》學集釋者之寓庸性詮釋傳統之環中性經典文本之權衡性範型性詮釋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the enowning attribute of the collective commentatorsthe illimitable ecological attribute of interpretational traditionthe anchoring and referential attribute of classic textsparadigmatic interpre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本論文以:「集釋型《莊子》學研究」為題,主要的目的有四:
第一,藉由文獻基礎、目的取向、思維方法與義理聯通等四個面向,思考「集釋型」《莊子》學之特質發展的同調與異趨,進而在其多元融合,卻又彼此交響的關係中,重構集釋型《莊子》學之特質發展的譜系。
第二,對於集釋型《莊子》學之經典義理觀進行分析,以分疏其所蘊涵之經典義理生成觀與經典義理詮釋觀的差異。進而在「作者」與「讀者」的不同視角中,描繪集釋型《莊子》學之經典義理觀的藍圖。
第三,深入集釋型《莊子》學之具體實踐中的相關問題:一方面闡明集釋型《莊子》學之「範型性詮釋」的價值意義與功能效用,另一方面也揭顯出「集釋型」《莊子》學之義理核心的形成或成果類型的連結。進以建構集釋型《莊子》學注疏之具體實踐中相關問題的指南。
第四,在重構集釋型《莊子》學特質之譜系、經典義理觀之藍圖與具體實踐之指南後,參以《莊子》義理之相關蘊涵的啟示,指出集釋型《莊子》學一脈的詮釋傳統,對於理解《莊子》義理時的貢獻,並且反思其詮釋《莊子》義理時的限制,以作為當代《莊子》詮釋者在義理詮釋與存在實踐之間的辯證參考。
因此,本論文的成果主要涉及了三個面向:
第一,豐富傳統經典注疏之學的理解:當代《訓詁學》或《文獻學》之論者,或多以經部文獻的注疏為主要的例證,但經典注疏之間,即便在體式的形式上相同,其詮釋精神、目的與方法,也可能依經典本身之義理型態的差異而不盡相同。因此,本研究以集釋型《莊子》學注疏為對象,一方面可增添傳統子部經典注疏方式的研究,另一方面則可深化對於「集釋」之體的瞭解。
第二,重構傳統《莊子》學發展的脈絡:當代《莊子》學史的相關著作,或者受限於寫作目的與篇幅的關係,對於歷來的《莊子》學評介,往往以「一家之言」或「一家之注」為論述的範圍單位,但這種論述方式往往容易斷開且不易說明注疏與注疏之間的聯繫,特別是集釋型《莊子》學注疏之間,往往有其源流與正變的關係。因此,筆者的研究,至少可對於傳統《莊子》學發展中的「集釋型」一系,有更完整且深入的認識。
第三,提供詮釋《莊子》義理的參照與反思:筆者將集釋型《莊子》學進行體系性的研究與重構,可使集釋型《莊子》學注疏的深層義蘊,從「讀者檢閱參考」的認識侷限中釋放出來,並且提供當代的《莊子》詮釋者,更深入的瞭解歷來的《莊子》詮釋,在「回歸原典」、「存在詮釋」與「承變舊說」等層面所蘊涵之難題,藉以作為當代研究者在詮釋《莊子》義理時的參照與反思。
This paper is the research on 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focusing on the following four purposes. The first aim is to reconstruct the map of 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with regard of its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Through literary reviews, target-oriented studies, various modes of thinking and the inter- and intra- analysis on Chinese classic philosoph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ffinity and divergence of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of Zhuangzi study and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and echo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econd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lassic philosophical views among the 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in order to explic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ormative views and the interpretative views of the classic philosophy implied in the texts. Therefore, a blueprint describing the classic philosophical views of 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i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view points—the author’s and the readers’.
The third goal is to probe the application issues of the 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the paradigmatic interpretation on 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It also discloses the formation of its philosophical core and the connection of its categorical outcome. Such discussion will help construct a guiding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application issues in the commentary of the 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The fourth goal aims at illustrating the interpretive traditions of the 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referencing related tacit knowledge of the philosophy of Zhuangzi, unfolding Zhuangzi’s philosophical contributions, and reflecting the limitations of interpretation attempts. After reconstructing the map regar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developing the blueprint of classic philosophical viewpoints, and building the guiding basis for application issues, I will propose a dialectical reference between the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 existential practice for current interpreters of Zhuangzi.
Therefore,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encompasses the follow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result enrich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entary studies on traditional classics. Most of the current studies of exegesis and studies of documentation utilize the commentaries on Confucian classics as main citations and examples. However, despite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formality of these commentaries, which philosophical forms may differ according to each subjects, they are very likely to b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terms of their interpretational spirit, purposes and methods. Since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traditional 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it not only enriches the commentary studies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classics, but also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The second contribution i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x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Zhuangzi studies. Most of the recent Zhuangzi studies were limited to one person’s interpretation or one school’s commentary due to limited space or their research purposes. These discourses are either compartmentalized or unable to provide clear connections between various schools of commentary thoughts. However, the collective commentary of Zhuangzi illustrates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each commentary school. Through my study, I help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Zhuangzi studies,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the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The third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providing a reference and reflection on interpreting Zhuangzi’s philosophy. I systematically examine and reconstruct the discourse of 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The profound implicatures of Zhuangzi study of collective commentary type is therefore released from the limited function of merely “reader’s reference”. A thorough and more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Zhuangzi’s interpretation is provided for current interpreters of Zhuangzi. This research is presented as a reference and a reflection to help future research on Zhuangzi’s philosophy, including the challenging issues of “returning to original work,” “existential interpretation,” and “inheriting old interpretations.”
參考書目
(一)《莊子》類

《莊子》注疏:古籍影印本、現代排印本、現代點校本
(古籍依著作時代及叢書冊次排列、今書依著者姓氏筆畫排列)

晉‧郭象 注、唐‧成玄英疏、曹礎基 黃蘭發 點校
:《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月。
唐‧陸德明:《莊子音義》(宋刊本),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
,(第13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宋‧陳景元:《南華真經章句音義》,(明‧正統道藏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16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宋‧呂惠卿:《壬辰重改證呂太尉經進莊子全解》(金‧大定十二年刻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17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宋‧呂惠卿 撰、湯君 集校:《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
宋‧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明‧正統道藏本),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
,(第1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宋‧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056)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李士表:《莊列十論》(明正統道藏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20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宋‧程俱:《莊子論》
(據民國二十三年上海涵芬樓依江安傅氏雙鑒樓藏景宋寫本《北山小集》景印)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20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宋‧林希逸撰 周啟成 校注:《莊子鬳齋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
宋‧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明‧正統道藏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23冊) (第24冊) (第25冊)
,(第26冊) (第27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宋‧褚柏秀 撰、張京華 點校:《南華真經義海纂微》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8月。
明‧羅勉道:《南華真經循本》(明‧正統道藏本),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
,(第30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朱得之:《莊子通義》(明‧嘉靖三十九年浩然齋刊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31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郭良翰:《南華經薈解》(明‧天啟六年刊本),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
,(第33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明‧萬曆六年李齋芳刊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34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陸西星 蔣門馬點校:《南華真經副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3月。
明‧孫應鰲:《莊義要刪》(明‧萬曆八年陶幼學刻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38冊) (第39冊) (第40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沈一貫:《莊子通》(明‧萬曆十六年,蔡貴易刊二十七年重修《老莊通》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41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焦竑:《莊子翼》(明‧萬曆十六年王元貞校刊《老莊翼》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44冊) (第45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覺浪道盛:《莊子提正》(中華大藏經會1968年編《中華大藏經》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75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金兆清:《莊子榷》(明‧崇禎八年刊本),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
,(第74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覺讓道盛:《莊子提正》(明末清初刊《嘉興藏》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75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潘基慶:《南華經集注》(明‧崇禎八年刊本),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
,(第77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陳治安:《南華真經本義》(明‧崇禎五年刊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81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程以寧:《南華真經注疏》
(清‧光緒三十二年成都二仙庵重刊《道藏輯要》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83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明‧方以智 撰、張永義 邢益海 校點:《藥地炮莊》
,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10月。
明‧王夫之撰、楊堅編校:
《老子衍/莊子解/莊子通/相宗絡索/愚鼓詞/船山經義》
(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二),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12月。
清‧錢澄之:《莊屈合詁》(清‧同治二年斟雉堂刊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第88冊)。
清‧胡文蔚:《南華真經合注吹影》(清‧康熙間刊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93冊) (第94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林雲銘:《莊子因》(清‧光緒六年常州培本堂善書局刊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95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林雲銘 撰、張京華 點校:《莊子因》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
清‧吳承漸:《莊子旁注》(清‧康熙三十八年璫水春波漁舍刻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97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吳世尚:《莊子解》(民國九年劉氏刊《貴池先哲遺書》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99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宣穎:《南華經解》(清‧同治五年皖城藩署刊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100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林仲懿:《南華本義》(清‧乾隆十六年原刊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105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姚鼐:《莊子章義》(清光緒五年桐城徐宗亮刊《惜抱軒遺書三種》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108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陸樹芝:《莊子雪》(清‧嘉慶四年文選樓刊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109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朱敦毅:《莊子南華經心印》(手稿本),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11冊)。
清‧梅沖:《莊子本義》(清‧道光元年承學堂刊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113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陳壽昌:《南華真經正義》(清‧光緒十九年怡顏齋刊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123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劉鳳苞 撰、方永 點校:《南華雪心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1月。
清‧王先謙 撰:《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
清‧郭慶藩 輯撰、王孝魚 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
清‧馬其昶:《莊子故》(清‧光緒三十一年刊《集虛草堂叢書》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133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清‧章太炎 撰、沈延國等 點校:《齊物論釋定本》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6月。
方勇:《莊子纂要》,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年3月。
方勇、陸永品:《莊子詮評》(四川:巴蜀書社,2007年5月。
阮毓崧:《重訂莊子集注》(民國二十五年中華書局排印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137冊) 。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胡遠濬:《莊子詮詁》(民國六年排印本),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
,(第139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馬敘倫:《莊子義證》(民國十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152冊)(第153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馬敘倫:《莊子天下篇述義》(一九五八年上海龍門聯合書局排印本),
,見《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第153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
崔大華:《莊子岐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3月。
錢穆:《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年2月。
嚴靈峰 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嚴靈峰 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嚴靈峰 編:《無求備齋老列莊子三子集成補編》
,台北:成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0月。

(二)古籍
(依四部及各書朝代排列)

經部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金壇:鳳凰出版社,2013年4月。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5月。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11月。

史部
漢‧班固 撰、唐‧顏師古 注:《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4月。
漢‧班固 撰、唐‧顏師古 注:《漢書‧藝文志》
,見《二十五史經籍藝文志考補萃編》(第一卷)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3月。
宋‧晁公武 撰、孫猛點校:《郡齋讀書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宋‧陳振孫著、徐小蠻 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
清‧章學誠 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清‧章學誠 著、劉兆祐 註譯:《校讐通義今註今譯》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2年3月。
清‧黃宗羲 撰、沈善洪主編、吳光執行主編:《明儒學案》
,收錄於《黃宗羲全集》第七冊)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1月。

子部
梁‧陶弘景 撰、趙益 點校:《真誥》,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9月。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明‧焦竑 撰、李劍雄 點校:《焦氏筆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5月。
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4月。
清‧章太炎 撰、虞雲國 馬勇 整理:《菿漢昌言》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
朱謙之:《老子校釋》,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3月。

集部
唐‧韓愈 著、劉真倫 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
,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宋‧王安石 撰:《王臨川集》,台北:世界書局,1961年2月。
宋‧蘇軾 撰 孔凡禮 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清‧戴震 著、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7年。

(三)今人學術著作
(依著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叔岷:《諸子斠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斠讎學/斠讎別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6月。
方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毛遠明:《訓詁學新編》,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8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冊
,台北:聯經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中國哲學十九講》,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9冊
,台北:聯經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江淑君:《宋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3月。new window
江毓奇:《《莊子》「典範人格」義蘊的詮釋與重構》
,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9月。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new window
,台北:聯經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月。
吳冠宏:《走向嵇康─從情之有無到氣通內外》new window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9月。
周大璞:《訓詁學》,台北:洪葉事業文化有限公司,2000年6月。
周信炎:《訓詁學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8月。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
───:《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9月。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
陳新雄:《訓詁學》(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11月。
陳逢源:《「鎔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
,台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10月)。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2004年3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10月。
黃俊傑:《孟子思想史論》(卷二)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12月修訂一版)。
黃華珍:《莊子音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4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四冊),見《三松堂全集》(第九卷)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月。new window
楊國榮《意義世界的生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1年8月。
楊瑞志:《訓詁學》(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1月)。
熊十力 著、蕭萐父主編:《熊十力全集》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熊鐵基 主編:《中國莊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3月。
鄧聯合:《莊子哲學精神的淵源與釀生》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12月。
錢穆:《國史大綱》(上),收錄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第27冊
,台北:聯經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
錢穆:《莊老通辨》,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2月。
蕭振邦:《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new window
,新北: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2009年10月。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new window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年8月。
鍾振宇:《道家的氣化現象學》new window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年1月。
顏崑陽:《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new window
,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4月。

(四)學位論文
(依著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瀚:《王叔岷《莊子校詮》研究》
,保定:河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李正芬:《《經典釋文》《莊子音義》異音異義考》
,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李佳諭:《陳景元莊子思想研究》
,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素娓:《方以智「藥地炮莊」中的儒道思想研究》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所碩士論文,1976年。
李維恩:《郭慶藩《莊子集釋》思想研究》
,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周豐富:《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研究》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林柏宏:《馬其昶《莊子故》研究》
,台北: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所碩士論文,2009年。
施錫美《焦竑莊子翼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所碩士論文,1994年。
陳奕靜:《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會通儒道思想研究》
,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陳貴弘:《藥樹的生成──方以智《藥地炮莊》研究》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鄭柏彰:《錢穆先生《莊子纂箋》及其莊子學研究》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劉正遠:《焦竑莊學會通研究》
,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賴仁宇:《王先謙莊子集解義例》
,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new window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顧雯:《王叔岷莊學思想研究》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五)西方學術譯著
(依著者中文譯名首字筆畫排列,單篇論文列於專書之後)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真理與方法》
(Wahrheit und Methode)
洪漢鼎 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5月。

埃里亞德(Mircea Eliade):《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二)》
(Histoire des croyances et des idées religieuses)
廖素霞、陳淑娟 譯,台北:商周出版,2015年6月。

舒茲(Alfred Schütz)《社會世界的意義構成》
(Der sinnhafte Aufbau der sozialen Welt)
游淙祺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12月。

貝蒂(Emilio Betti):〈作為精神科學一般方法論的詮釋學〉
(Die Hermeneutik als allgemeine Methodik der Geisteswissenschaften )
洪漢鼎 譯,見《詮釋學經典文選》(上)
,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頁127-171。


(六)外文參考資料

Betti, Emilio, Die Hermeneutik als allgemeine Methodik der Geisteswissenschaften,
(Tübingen:J.C.B. Mohr (Paul Siebeck),1962).

Gadamer, Hans-Georg, HermeneutikⅠ: Wahrheit und Methode,
(Tübingen:J.C.B. Mohr (Paul Siebeck),1990).

Palmquist, Ruth A.,“Structural Analysis,”( University of Texas Website,2001),URL =
http://fiat.gslis.utexas.edu/~palmquis/courses/structural.htm.

Schütz, Alfred., Der sinnhafte Aufbau der sozialen Welt,
(Frankfurt am Main : Suhrkamp Taschenbuch Verlag,1981).

(七)單篇論文
(依著者姓氏筆畫排列)
方勇:〈前言〉,《子藏‧道家部‧莊子卷》,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冊),頁21-22。
田漢雲、陳曉東:〈略論郭慶藩《莊子集釋》的學術成就〉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2期
(2007年3月),頁27-31。
牟宗三主講 楊祖漢紀錄:〈研究中國哲學之文獻途徑〉
,《鵝湖》第121期(1985年7月),頁1-7。
牟潤孫:〈論儒釋兩家之講經與義疏〉,《注史齋叢稿》(增訂本)(上)new window
,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6月,頁88-155。
江毓奇:〈《四庫全書總目》之「《春秋》學譜系」蘊涵的思維方式〉
,《淡江中文學報》第26期(2012年6月),頁197-220。
余英時:〈綜述中國思想史上的四次突破〉
,《中國文化史通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1-20。
沈清松:〈中國哲學文本與意象的運動─以《莊子‧齊物論》為例〉new window
,《哲學與文化》(2007年11月),頁7-30。
李波:〈清人劉鳳苞莊子散文藝術研究論略〉
,《古代文學》(2009年4月),頁18-21。
邢益海:〈儒宗別傳--方以智的莊禪一致論〉new window
,《鵝湖》第40卷第4期(2014年),頁26-33。
林月惠:〈走向對比視域的中國哲學研究:從基本能力的訓練談起〉new window
,《思想9─中國哲學:危機與出路》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5月),頁211-220。
林慶彰:〈兩漢章句之學重探〉,《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頁277-297。
林毓生 主講、詹景雯 整理:〈問題意識的形成與理念(或理想)型的分析〉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4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5-21。
邱敏捷:〈方以智《藥地炮莊》之「以禪解莊」〉
,《南大學報》第39卷第1期(人文與社會類)(2005年),頁37-54。
陶家韻:〈馬其昶《莊子故》的學術成就及影響〉
,《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7期(2010年7月),頁6-12。
徐聖心:〈「莊子尊孔論」系譜綜述─莊學史上的另類理解與閱讀〉new window
,《臺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頁21-66。
張亨:〈莊子哲學與神話思想─道家思想溯源〉,《思文之際論集》new window
,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12月),頁77-115。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
─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
,汪文聖/洪仕謙 編:《詮釋與實踐》new window
,台北:政大出版社,2011年12月,頁113-136。
張寶三:〈兩漢章句之學論考〉
,《台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01年5月),頁35-75。
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中國哲學方法論建構式論之一〉new window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頁1-46。
楊儒賓:〈儒門別傳─明末清初《莊》、《易》同流的思想史意義〉
,《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頁245-290。
───:〈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
,《漢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89年6月),頁223-253。
廖肇亨:〈藥地生死觀論析─以《東西均》及《藥地炮莊》為討論中心〉
,《忠義菩提:晚明清初空門遺民及其節義論述探析》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12月,頁240-273。
熊隽:〈論馬其昶的以「儒」解《莊》〉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2期(2009年3月),頁43-47。
鄧克銘:〈方以智論《莊子》--以道與物為中心〉
,《漢學研究》第74期 (2013年9月),頁1-29。
劉海濤:〈《莊義要刪》相關問題考論〉
,《遠城學院學報》第29卷第3期(2011年6月),頁37-41。
錢穆:〈兩漢博士家法考〉,《兩漢經學今古文評議》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頁176-192、196-204。
戴君仁:〈經疏的衍成〉,《梅園論學續集》new window
,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11月,頁93-102;
謝明陽:〈王叔岷《莊子校詮》勝義舉隅〉
,《臺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08年6月),頁197-229。
顏崑陽:〈《文心雕龍》做為一種「知識型」對當代之文學研究所開啟知識本質論
及方法論的意義〉,《長江學術》第1期(2012年)。
簡光明:〈莊子思想源於田子方說辨析〉new window
,《鵝湖月刊》第19卷第10期(1994年4月),頁28-31。
羅彥民:〈郭慶藩《莊子集釋》辨正〉
,《文藝評論》第2期(2011年),頁137-143。
羅彥民:〈莊學史上的里程碑—論王叔岷《莊子校詮》的學術價值〉
,《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10年),頁25-2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