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末代「國民參政員」選舉(1946.08.16)在臺灣--以《臺灣新生報》的圖文報導為主
書刊名:臺灣史料研究
作者:陳明成
出版日期:2018
卷期:52
頁次:頁23-51
主題關鍵詞:國民參政員選舉臺灣新生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9
  • 點閱點閱:11
期刊論文
1.吳俊瑩(20130900)。由「員林事件」看戰後初期臺灣法治的崩壞。國史館館刊,37,81-84+85-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三井(20010800)。抗戰前後國民政府的知識分子政策。中華軍史學會會刊,6,241-2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叡人(19990900)。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臺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思與言,37(3),47-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純青(1946)。給臺灣參政員。臺灣評論,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茂生(19451025)。八月十五日以後。前鋒,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茂生(19651231)。喜賦。臺灣風物,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義麟(19971200)。《政經報》與《臺灣評論》解題--從兩份刊物看戰後臺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臺灣史料研究,10,25-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永芳(1983)。國民參政會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邱國禎(2007)。近代台灣慘史檔案。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世傑(1988)。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廖文毅投降始末。自由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四川大學馬列教研室(1984)。國民參政會資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筱峰、陳孟絹(2015)。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玉山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獻堂、許雪姬(2010)。灌園先生日記1946。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筱峰(1996)。林茂生、陳圻和他們的時代。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筱峰(1998)。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郎裕憲、陳文俊(1987)。中華民國選舉史。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乃德、陳明通(19930000)。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臺灣光復初期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0)。劉文島先生傳略。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