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省參議會推動地方自治之研究〈1946-1951〉
作者:高小蓬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人傑
朱浤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台灣省參議會代議制度地方自治行政區劃Taiwan Provincial LegislatureRepresentative SystemLocal Self-governmentAdministrative Divis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2
戰後的台灣,面臨日本殖民終結、復歸祖國的大變革,台灣民心充滿期待;同時,國共內戰方興未艾,使情勢既變得複雜又添上不安。所以,研究戰後台灣歷史,必須多方面掌握史料,採多面向、辯證的歷史觀照是本論文首要掌握的重點,再以紮實的考證功夫與開放的詮釋視野,重構台灣戰後之歷史論述。
本文採歷史結構之研究途徑,由於戰後台灣,面臨的是歷史的巨變,殖民統治的結束,國民政府的接收,外在環境有美國對台政策的轉變、國共戰爭之逆轉、內在政治環境受日據時期政治運動之影響、二二八事件的衝擊、四位省級行政首長的更迭,在整個動態變遷中,所有因素互為因果,牽動歷史的發展方向。這段期間,省級民意機關-省參議會,在長達五年七個月的任期內,全程參與地方自治的籌畫與研議,戮力以赴,成功推動地方自治之施行。本文擬以省參議會為核心,探討戰後四位行政首長在地方自治方案研議過程中,與參議會之互動,以及行政部門之階段性成效,及其他影響決策之結構性因素。
在資料引用方面,本論文在前輩學人研究基礎之上,蒐羅更多省政府與國家檔案局之檔案文件,以及進一步引證台灣省諮議會典藏之省參議會議政原始資料,以珍貴之民眾陳情書和參議員之議場發言作為佐證,將有助於本文之論證更為細緻與周全。
本文所將呈現於學術界者,其為:一、史料之重現與史實之重建;二、以重現之史實,否證若干定論。精言之,由於地方自治涵蓋要素甚多,其中對未來發展影響最鉅的空間因素-行政區域的劃分過程,將引用政治學的理論與架構,復參以具實證性之史料,用實務之經驗,加以驗證或否證,並作為本文核心探討的範圍。
Taiwan, after the clos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was at the time of great changes from the termination of Japanese occupation to the restoration to the embrace of her motherland. Taiwanese people, on one side, were teemed with
eager anticipation in their hearts; on the other side, the civil war was raging in the mainland, giving complexities and misgivings to what promised to evolve. Hence, to have comprehensive historical data searched and collected is critical to the study of the postwar Taiwan history. Based on multi-faceted and dialectical contemplation on the history, together with solidly planned textual research effort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iwan postwar period from an objective and tolerant viewpoint.
A historical-structural approach was adopted by this study. Due to the fact that Taiwan, after World War II, was encountered with unprecedented radical changes, including the release from colonial rule and restoration to Chinese
National Government. From the outside were the wobbling of U.S. China policies and the quick and sudden reverses of the civil war situation, while various internal factors existed in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such as effects of
political movements launched starting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impact of 228 Incident and four repeated replacements of provincial level officials. All such factors interacted with one another as reciprocal causation during the changes and transitions, and upset the general situ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Taiwan Provincial Legislature, the highest legislative body in Taiwan at that
time, participated in the planning and consultation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throughout her tenure of five years and seven months, overcoming various difficulties with its entire energy, and successfully assis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With Taiwan Provincial Legislature as a core, this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aiwan Provincial Legislature and the four provincial level officials in the planning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performances at various stages and other structur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decision-making.
In terms of references and citation, on the ground of previous researches conducted by predecessor scholars worked in this field earlier, this study has collected more official archives and documents from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and National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while original official documents of Taiwan Provincial Legislature preserved by Taiwan Provincial Consultative
Council, people's petitions and legislators' opinions stated in the assembly are further cited as dainty and complete support to arguments exhibited in the dissertation.
What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present to the academic circles are: 1. to comb out historical data and restore historical facts to their original states; 2. to prove false of certain settled opinions based on rediscovered historical facts. The process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 spatial factor wielding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future among many other factors involved in local self-government, is the main scope of discuss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and would be verified or falsified with theories and framework in political science as well as positive historical data and experience from real practices.
參考書目

壹、 中文部分(依筆劃順序排列)

一 、檔案
(一)台灣省諮議會
1. 台灣省諮議會典藏(2003),《省參議會議政史料(1946-1951)》,台中:台灣省諮議會。
(二)國史館典藏
1. 黃文範譯,美國國務院「台灣檔案」。
2. 歐素瑛主編(2001),《地方自治與選舉-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五)》,台北:國史館。
3. 薛月順主編(1999),《台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三)其他
1. 〈長官公署第39次行政會議紀錄〉,1946年8月23日,國家檔案局檔號0036/1-5-1/1/1/003。
2. 〈長官公署第42次行政會議紀錄〉,1946年9月13日,國家檔案局檔號0036/1-5-1/1/1/004。
3. 〈長官公署第44次行政會議紀錄〉,1946年9月27日,國家檔案局檔號0036/1-5-1/1/2/002。
4. 〈長官公署第45次行政會議紀錄〉,1946年10月4日,國家檔案局檔號0036/1-5-1/1/2/003。
5. 〈愛台同志會〉,國家檔案局檔號 0039/215/002。
6. 大溪檔案〈張鎮呈蔣主席3月29日報告〉,中研院近史所編(1992),《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二)》,台北:中研院近史所,頁231。
7.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編印(1993),《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台北。
8.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編(1988),《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7:4。
9. 台灣警備總部檔案,〈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第四次中美參謀聯合會議紀錄〉,1945年9月19日,國家檔案局檔號3304/003.7/4010/1/001。
10. 郭彝民(1944),〈收復台灣意見書〉,收於國史館檔案《台灣民眾請願案》,國家檔案局檔號0031/0173/4032.01。

二、政府單位出版品
1. 〈台灣省長官公署組織條例〉,《國民政府公報》,台北:成文。
2. 內政部編(1950),《台灣省各縣市行政區域調整案經過概述》,台北:內政部。
3. 台灣地方自治學會主編(2001),《台灣地方自治人物誌-省議員篇》,南投:台灣省諮議會。
4. 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1946),《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
5.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6.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抗戰與台灣光復史料輯要》,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7. 台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1949),《台灣省地方自治研究專刊》,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典藏。
8. 台灣省地方自治誌要編輯委員會(1965),《台灣省地方自治誌要》,台中:台灣省地方自治誌要編輯委員會。
9.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1946),《台灣省民意機關之建立》,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0.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1946),《台灣民政第一輯》,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1.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編(1946),《台灣一年來之人事行政》,台北:光華印書公司。
12.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1950),《台灣省政府三十九年度施政方針(草案)》,台北:台灣省政府。
13.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1949),《台灣省政府三十八年度施政方針計劃大綱》,台北:台灣省政府。
14.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1946-1951),《台灣省參議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15.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46),《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16.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46),《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17.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47),《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18.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47),《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四次大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19.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48),《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五次大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20.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48),《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六次大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21.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49),《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七次大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22.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49),《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八次大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23.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50),《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九次大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24.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50),《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十次大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25. 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51),《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十一次大會特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26. 台灣省議會秘書處(1973),《台灣省議會資料選輯》,台北: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印。
27. 台灣新生報社(1947),《台灣年鑑:民國三十六年度》台北:台灣新生報社。
28.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譯《台灣社會運動史》第二冊,政治運動,台北:創造出版社。
29. 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1945),《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台北: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第一卷第一期。
30. 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編印(1946),《國民政府年鑑台灣省行政部分(35年度)》,台北。
31. 行政院研考會(2008),《行政區劃與鄉鎮市自治問題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考會。
32. 周一鶚(1946),〈本省辦理各級民意機關選舉的經過〉,《台灣省、縣、市參議會一覽》,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33.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70),《宜蘭縣志》,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34. 長官公署民政處編(1946),《台灣一年來之民政》,台北:長官公署民政處。
35. 省政府秘書處(1947),《台灣省政府公報》,台北:省政府秘書處。
36. 張瑞成(1990),〈台灣調查委員會黨政軍聯席會第一次會議記錄〉,《光復台灣之籌畫與受降接收》,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37. 雲林縣文獻委員會(1989),《雲林縣志》,雲林:雲林縣文獻委員會。

三、傳記、回憶錄、口述歷史
1. 丘念台(1981),《我的奮鬥史》,台北:中華日報社。
2. 台灣省諮議會(2006),《台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史料彙編計畫-林頂立先生史料彙編》,台中:台灣省諮議會。
3. 何漢文,〈台灣二二八事件見聞記略〉,鄧孔昭編(1991),《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稻鄉出版社。
4. 吳克泰(2002),《吳克泰回憶錄》,台北:人間。
5. 吳濁流(1995),《台灣連翹》,台北:草根出版。
6.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述(1998),《李宗仁回憶錄》,台北:曉園。
7. 周宗賢(1994),《台灣先賢先烈專輯-黃朝琴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8. 邵毓麟(1967),《勝利前後》,台北:傳記文學。
9. 張良澤主編(1981),《吳新榮日記(戰後)》,台北:遠景出版公司
10. 張治中(1985),《張治中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11. 陳誠口述,吳錫澤筆記(1993),〈陳誠主台政一年的回憶〉,《傳記文學》,卷63,期5,頁15-52。
12. 黃朝琴(1989),《我的回憶》,台北:龍文。
13. 楊克煌(2005),〈謝雪紅與我在二、二八起義前後的經歷〉,《我的回憶》,台北市:楊翠華自印本。
14. 楊金虎(1990),《七十回憶(上)》,台北:龍文。
15. 楊肇嘉(1988),《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
16. 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1997),《我的半生記-台魂淚(一)》,台北市:楊翠華自印本。
17. 謝漢儒(1998),《關鍵年代的歷史見證:台灣省參議會與我(1948-1952)》,台北:唐山出版社。
18. 鍾逸人(1995),《辛酸六十年》(上),台北:前衛。
19. 韓石泉(2009),《六十回憶-韓石泉醫師自傳》,台北:望春風。
20. 塩見俊二,日本文教基金會編譯(2001),《祕錄‧終戰前後的台灣》,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四、專書
1.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訂(1981),《國父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2. 中華民國人事錄編纂委員會(1953),《中華民國人事錄》,台北:中國科學公司。
3. 王乃信等譯(1989),《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台北:創造出版社。
4. 王文裕(1997),《李萬居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5. 王世慶(1970),《台灣省通志.土地志疆域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6. 王世慶(1991),《重修台灣省通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7. 王功安等主編(1988),《國共兩黨關係史》,湖北:武漢出版社。
8. 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1992),劉進慶著,《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灣:人間。
9. 王泰升(1997),《台灣法律史的建立》,台北:三民書局。
10. 王浦劬譯(1992),大衛.伊斯頓著,《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1. 王景弘(2001),《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台北:遠流。
12. 王曉波(1997),《台灣抗日五十年》,台北:正中。
13. 王曉波(2004),《台盟與二二八事件》,台北:海岸學術。
14. 王曉波編(1985),《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
15. 丘昌泰(2003),《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new window
16. 史明(1988),《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草根文化。
17. 申慶璧(1966),《國父地方自治思想》,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18. 石之瑜(1998),《兩岸關係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19. 朱浤源(1985),《同盟會的革命理論-《民報》個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20. 朱浤源(1991),《開放社會的先驅-卡爾巴伯(Karl R. Popper)》,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21. 朱浤源(2008),《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未出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2. 江宜樺(2003),《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台北:台灣大學。new window
23. 何來美(1997),《劉黃演義》,台北:台灣書局。
24. 何思慎(1999),《擺盪在兩岸之間-戰後日本對華政策(1945-1997)》,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25. 何振盛、杜嘉芬譯(2004),Denny Roy著,《台灣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6. 何義麟等譯(2007),若林正丈著,《台灣抗日運動史》,台北:播種者。
27. 何鳳嬌(2001),《台灣省參議會資料彙編-行政區域規劃》,台北:國史館。
28. 吳三連、蔡培火等著(1987),《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
29.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new window
30. 吳曲輝等譯(1992),《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出版社。
31. 吳密察(1991),《台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
32. 吳彩光(1996),《中共統戰及對策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33. 吳湘湘(1982),《民國百人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34. 吳傳國(1989),《國父「省地位」主張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35. 吳新榮(1989),《吳新榮回憶錄》,台北:前衛。
36. 吳新興(199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new window
37. 呂亞力(1994),《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38. 宋文明(2004),《美國的對華政策(1949-1960)》,台北:唐山出版社。
39. 李功勤(2004),《中華民國發展史》,台北:幼獅文化。
40. 李本京(1987),《美國外交政策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41. 李汝和主修(1970),《台灣省通志》,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42. 李宗黃(1958),《三民主義與地方自治》,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43. 李松林(1993),《蔣介石的台灣時代》,台北:風雲時代。
44. 李炳南(1993),《政治協商會議與國共談判》,台北:永業出版社。new window
45. 李美華譯(1998),Earl Babbl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
46. 李筱峰(1990),《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社。
47. 李筱峰(1993),《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48. 李筱峰(1993),《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晚報社。
49. 谷正綱(1970),《先總統 蔣中正與中國民主建設》,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50. 阮銘、張怡菁(2006),《歷史的錯誤》,台北:玉山出版公司。
51. 阮毅成(1978),《地方自治與新縣制》,台北:聯經。
52. 周明(1990),《楊肇嘉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53. 周婉窈(1989),《日據時代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new window
54. 周憲文譯(1985),矢內原忠雄著,《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
55. 易君博(1984),《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56. 林木順(1997),《台灣二月革命》,台北:前衛出版社。
57. 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58. 林呈祿,(2006),《林呈祿選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
59. 林忠(1985),《台灣光復前後史料概述》,台北:皇極出版社。
60. 林金朝(1988),《三民主義地方制度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61. 林春蘭(2002),《楊雲萍的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
62. 林柏維(1993),《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台原出版社。
63. 林書揚(1992),《從二‧二八到五○代白色恐怖》,台北:時報出版社。new window
64. 林國章(2004),《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1895-1945)》,台北:海峽學術。
65. 林嘉誠(1982),《政治系統的工程師-伊士頓》,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66. 林繼文(1996),《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
67. 邵玉銘(1983),《從門戶開放到中美斷交》,台北:淡江大學。
68. 邵玉銘(1990),《中美關係論文集》,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69. 邵宗海(1995),《美國介入國共和談之角色》,台北:五南圖書
70. 邱榮舉(2002),《學術論文寫作研究》,台北:翰蘆圖書出版。
71. 侯暢(1966),《台灣省地方自治誌要》,台北:台灣省地方自治誌要編輯委員。
72. 姚榮齡(1963),《比較地方政府》,台北:三民。
73. 施雅軒(2003),《台灣的行政區變遷》,台北:遠足文化。
74. 施養成(1992),《中國省行政制度》,上海:上海書局。
75. 段承璞譯(1992),陳玉璽著,《台灣的依附型發展-依附型發展及其社會政治後果:台灣個案研究》,台北:人間。new window
76. 洪玉昆(1978),《國父地方自治體制與台灣社區發展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77. 洪金珠、許佩賢譯,若林正丈著(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
78. 紀俊臣(1999),《精省與新地方制度》,台北:時英出版社。new window
79. 紀俊臣(2001),《行政區劃與鄉鎮市自治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80. 紀俊臣(2004),《地方政府與地方制度法》,台北:時英出版。new window
81. 紀俊臣、陳陽德(2001),《台灣地方自治人物誌:縣市長篇》,台灣省諮議會。
82. 胡佛(1998),《方法與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83. 宮川次郎(1931),《台灣の政治運動》,台北:台灣實業界社。
84. 徐秀慧(2007),《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台北:稻鄉。
85. 徐鴻賓、徐京輝、廖立傳譯(1990),David Beetham著,《馬克斯.韋伯與現代政治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86. 浦善新(1995),《中國行政區劃概論》,北京:知識出版社。
87. 浦薛鳳(1978),《政治論叢》,台北:正中。
88. 海峽評論雜誌社編輯部(1991),《台灣命運機密檔案》,台北:海峽評論。
89. 秦孝儀主編(1990),《光復台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
90. 荊子馨(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出版。
91. 袁文靖(1978),《美國對華政策-繼續協防台灣》,台北:國際現勢週刊社。
92. 馬康莊、陳信木譯(1995),Ritzer George著,《社會學理論(下)》,台北:麥田出版社。
93. 高向杲(1978),《中共對外關係之發展》,台北:正中書局。
94. 商業新聞社編(1956),《台灣名人傳》,台北:商業新聞社。
95. 張五岳主編(2003),《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
96. 張正修(2000),《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台北:學林。
97. 張永漢(1994),《社會組織與社會關係》,台北:幼獅文化。
98. 張希哲(1971),《六十年來中國政黨政治的演變》,台北:著者自印。
99. 張亞中、孫國祥(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台北:生智文化。
100. 張昆山、黃政雄主編(1996),《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台北:聯經。
101. 張金鑑(1952),《均權主義的政治原理和歷史背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局。
102. 張明貴(1998),《政策分析》,台北:五南圖書。
103. 張明貴(2005),《地方自治概要》,台北:五南圖書。
104.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1987),《台灣近代名人誌》,台北:自立晚報社。
105. 張炎憲、高淑媛(1996),《混亂年代的台北縣參議會1946-1950》,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06. 張瑞成(1990),《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第四集-光復台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107. 張曉春(1984),《社會科學概要》,台北:三民。
108. 戚嘉林(2007),《台灣二二八大揭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109. 曹永和(1985),《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
110. 曹沛霖(1994),《議會政治》,台北:理藝。
111. 梁敬錞(1982),《中美關係論文集》,台北:聯經。
112. 盛清沂、王詩琅(1975),《台灣史》,台北:眾文。
113. 莊永明(1993),《韓石泉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14. 莊嘉農(1990),《憤怒的台灣》,台北:前衛。
115. 許介鱗(1996),《戰後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
116. 許介鱗(2009),《「對日外交」Ι:盲點在哪裡?蔣介石、蔣經國時代》,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117. 許介鱗(2006),《日本統治讚美論總批判》,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118. 許志雄,許宗力等(1992),《地方自治研究》,台北:業強。new window
119. 許俊雅(1997),《台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1895-1945年之古典詩歌》,台北:國立編譯館。
120. 許倬雲(1988),《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週年學術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社。
121. 許極墩(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122. 許道然等譯(2000),B. Guy Peters著,《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123. 連溫卿(1988),《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
124. 連橫(1985),《台灣通史》,台北:幼獅文化。
125. 郭立民(1992),《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台北:永業。
126. 郭廷以(1994),《近代中國史綱》,台北:曉園。
127. 郭錫嘏(1979),《先總統蔣公地方自治論》,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128. 郭輝譯(1956),井出季和太著,《日據下之台政》,台北:台灣省文獻會。
129. 陳水逢(1967),《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30. 陳立夫(2008),《四書道貫》,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
131. 陳孝威,(1990)《為什麼失去大陸(上)》,台北:躍昇文化。
132. 陳志奇(1980),《美國對華政策三十年》,台北:中華日報社。
133. 陳志奇(1981),《戰後美國對華政策之蛻變》,台北:帕米爾。
134.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
135. 陳秉璋(1984),《政治社會學》,台北:三民。
136. 陳芳明(1991),《台灣戰後史料選-二二八事件專輯》,台北:二二八和平促進會。
137. 陳芳明(1998),《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
138. 陳芳明編(1996),《蔣渭川與他的時代》,台北:前衛。
139. 陳俐甫(1996),《日治時期台灣政治運動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
140. 陳俐甫、夏榮和、林偉盛譯(1992),《台灣.中國.二二八》,台北:稻鄉出版社。
141. 陳國祥、何萍(1987),《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142. 陳毓鈞(1997),《戰爭與和平-解析美國對華政策》,台北:環宇出版社。
143. 陳義彥等譯(2007),David Marsh等著,《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144. 陳榮成譯(1991),George Kerr著,《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
145. 陳榮富(1956),《六十年來台灣之金融與貿易》,台北:三省。
146. 陳翠蓮(1995),《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時報文化。new window
147. 陳鳴鐘、陳興唐編(1989),《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下)南京:南京出版社。
148. 陳錦昌(2005),《蔣中正遷台記》,台北:向陽文化。
149. 程方(1939),《中國縣政概論》,長沙,商務印書館。
150. 華力進(1980),《政治學》,台北:經卉書局。
151. 項昌權(1972),《台灣地方議會與地方政府之權責與其相互關係之檢討》,台北:商務。
152. 馮啟人(1999),《戰後美國對華政策背景之分析》,台北:五南圖書。
153. 馮啟人(2002),《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台北:海峽學術。
154. 黃仁宇(1994),《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台北:時報文化。
155. 黃天才、黃肇珩(2005),《勁寒梅香:辜振甫人生紀實》,台北市:聯經。
156.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02),《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
157. 黃旺成(1954),《台灣省通志稿》,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58. 黃建銘、熊忠勇等譯(2000),彼得斯(B. Guy Peter)著,《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台北:智勝文化。
159. 黃紀、陳忠慶譯(1990),Alan C. Isaak著,《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幼獅文化。
160. 黃哲真(1981),《地方自治概論》,台北:正中。
161. 黃煌雄(2006),《兩個太陽的台灣-非武裝抗日史論》,台北:時報文化。new window
162. 黃钲堤(2007),《政治學方法論與行政分析立場》,台北:翰蘆圖書。
163. 楊日青、李培元等譯(2002),《最新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164. 楊正寬(1990),《從巡撫到省主席—台灣省政府組織條試之研究》,台中:台灣省新聞處。
165. 楊青海(1991),《中共統一戰線剖析》,台北:龍文。
166. 楊鴻儒譯(1996),林歲徳著,《我的抗日天命》,台北:前衛出版社。
167. 葉芸芸(1990),《證言2.28》,台北:人間。
168. 葉啟政(1991),《制度化的社會邏輯》,台北:東大圖書。new window
169. 葉榮鐘(1967),《小屋大車集》,台中:中央書局。
170. 葉榮鐘(2000),《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台中:晨星出版。new window
171. 董翔飛(1982),《地方自治與政府》,台北:五南圖書。
172. 鄒文海(1973),《台灣省地方選舉的研究》,台北:環宇出版社。new window
173. 管歐(1986),《地方自治概要》,台北:三民書局。
174. 趙永茂(1977),《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之關係》,高雄:德馨出版社。
175. 趙永茂(1997),《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圖書。new window
176. 趙永茂(2002),《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兼論台灣地方政府的變革方向》,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177. 趙永茂、孫同文、江大樹(2001),《府際關係》,台北:元照出版。
178. 趙怡(1985),《美國新聞界對中國戡亂戰爭報導之研究》,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179. 劉君德(1996),《中國行政區劃之理論與實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80. 劉軍寧譯(1994),Samuel P. Huntington著,《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181. 劉國興(1984),《評估美國杜魯門總統之中國政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82. 劉紹唐主編(1981),《民國人物小傳》第四冊,台北:傳記文學社。
183. 劉道義(1997),《為什麼要廢省》,台北市:揚智文化。
184. 劉道義(1999),《台灣新地理-我國行政區規劃與設計》,台北:前衛。
185. 賴澤涵主編(2008),《台灣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變遷》,台北:威仕曼文化事業公司。
186. 歐素瑛(2001),《地方自治與選舉》,台北:國史館。
187. 潘志奇(1980),《光復初期台灣通貨膨漲的分析》,台北:聯經。
188. 蔡文輝(1994),《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189. 蔡茂寅(2003),《地方自治理論與地方制度法》,台北:學林出版社。new window
190. 蔡培火、吳三連等(1987),《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
191. 鄭牧心(1991),《台灣議會政治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192. 鄭梓(1987),《本土菁英與議會政治》,台北:華世圖書。
193. 鄭梓(1988),《戰後台灣議會運動史之研究-本土精英與議會政治(1946-1951)》,台北:華世出版。
194. 鄭梓(1994),《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台北:新化圖書公司。
195. 鄭喜夫(1989),《連故資政連震東演講初稿》,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6. 盧明、郭庭鈺編(1950),《台灣省行政區域》,台北:台灣書店。
197. 蕭公權(1982),《憲政與民主》,台北:聯經。
198. 賴澤涵總主筆(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
199. 錢瑞升(1939),《民國政制史》,長沙:商務。
200. 鮑紹霖編著(1993),《台獨幕後—美國人的倡議與政策》,台北:海峽評論出版社。
201. 戴國煇、葉芸芸(1993),《愛憎二二八》,台北:遠流。
202. 薄慶玖(1964),《台灣省議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中心。
203. 薄慶玖(1980),《近年來台灣省地方自治之發展》,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204. 薄慶玖(1994),《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五南圖書。
205. 謝東閔(1988),《歸返》,台北:聯經。
206. 謝漢儒(1998),《關鍵年代的歷史見證(1948-1952)》,台北:唐山出版社。
207. 鍾泰德(1966),《中國地方行政》,台北:幼獅書店。
208. 簡後聰(1985),《美國對華政策的演變與研析》,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209. 簡炯仁(1991),《台灣民眾黨》,台北:稻鄉出版社。
210. 魏永竹(1995),《抗戰與台灣光復史料輯要》,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11. 魏廷朝譯(1992),戴國煇著,《台灣總體相》,台北:遠流。
212. 羅志淵(1970),《地方自治的理論體系》,台北:商務印書館。
213. 羅孟浩(1979),《地方自治原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214. 羅珞珈譯(1992),賴澤涵、馬若孟、魏萼著,《悲劇性的開端》,台北:時報文化。
215. 羅清俊、陳志瑋譯(1999),Thomas R. Dye著,《公共政策新論》,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五、單篇論文
1. 方揚(1950),〈實行地方自治與重劃行政區域〉,《地方自治》,2卷,1期,頁9。
2. 今武(1956),<台灣省縣市政府組織的檢討>,《自治評論》,卷1期1,頁19-22。
3. 朱文長(1988),〈抗戰時期之民心士氣與知識份子〉,《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週年學術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社。
4. 朱志宏,〈國會功能分析之檢討〉,丘為君、葉匡時編(1977),《憲政思潮》,台北:龍田出版社。
5. 朱志宏(1978),〈民意機關的功能〉,《選舉與政治》,期40。
6. 北江(1950),〈調整行政區域之商榷〉,5卷,2期,頁9。
7. 江大樹(2000),(台灣行政區劃調整的回顧與前瞻),《暨大學報》,卷4,期2,頁51-70。
8. 江繼五(1980),〈台灣省地方自治制度的沿革〉,收錄於《台灣省的政治建設—實施地方自治三十年》,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9. 何寄寰(1950),〈調整行政區域的問題〉,《地方自治》,4卷,6期,頁8-9。
10. 何義麟(1998),〈二二八事件與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頁169-205。
11. 何義麟(2004),〈自治的理想與實踐-戰後初期台灣自治運動之轉折(1945-1950)〉,《20世紀台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頁225-262。
12. 何漢文,〈台灣二二八事件見聞記〉,收入陳芳明編(1991),《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33-264。
13. 阮毅成(1956),<台省地方自治的三個問題>,《自治評論》,卷1期2,頁3-15。
14. 佚名(1947),〈隨時可以發生暴動的台灣局面〉,上海:《觀察周刊》,2卷,2期,民國36年3月8日。
15. 金平歐(1956),<選舉法規與選舉道德>,《自治評論》,卷1期2,頁4-5。
16. 吳堯峰(1988),〈從台灣歷史演進看行政區域調整〉,民國77年2月26、27日台灣地區行政區域調整研討會,台灣省都市研究學會主辦。
17. 呂芳上(1973),〈台灣革命同盟會與台灣光復運動〉,收錄《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3冊,頁255-316。
18. 李明(2005),〈韓戰前後的美國對華政策〉,發表於「中國近代史的再思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
19. 周一鶚,〈陳儀在台灣〉,收入李敖編著(1989),《二二八研究三集》,台北:李敖出版社。
20. 林金樹(1956),<台灣省基層組織的檢討與改進>,《自治評論》,卷1期6,頁19-20。
21. 林佳龍(1998),〈地方選舉與國民黨政權市場化〉,收錄於《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頁169-259。
22. 林忠(1946),〈我們所需要的地方自治〉,《台灣評論》,李純青主編,台北:傳文文化事業公司。
23. 林坤生(1955),<論議員言論的修養和風度>,《地方自治》,卷17期10,頁4。
24. 姚漢秋(1955),<縣市政府組織的檢討>,《地方自治》,卷17期10,頁18-19。
25. 紀俊臣(2002),〈台灣之行政區劃與地方自治〉,《理論與政策》,卷16,期2,頁111-135。new window
26. 郎裕憲(1980),〈地方自治與民主政治〉,收錄於《台灣省的政治建設—實施地方自治三十年》,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27. 翁鈐(1948),〈實現大同之治的理想〉,《地方自治》,創刊號。
28. 馬小泉(2002),〈孫中山地方自治思想之學理意義〉,《第五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父紀念館。
29. 高永光(2002),〈中山先生地方自治理念的實踐〉,《第五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父紀念館。
30. 高育仁(1980),〈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三十年的回顧與展望〉,收錄於《台灣省的政治建設—實施地方自治三十年》。
31. 高應篤(1950),〈台灣省行政區域調整案之由來及其演變〉,5卷,3期,頁2-4。
32. 張希哲(1975),(記抗戰時期中央設計局的人與事),《傳記文學》,第27卷第4期,頁39- 44。
33. 張浩然(1956),<論台灣省鄉鎮自治之實施>,《自治評論》,卷1期2,頁6-12。
34. 張讚合(1985),〈中共的統戰策略〉,收錄於《大陸問題研究集》,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35. 曹伯一(1985),〈中共黨史簡述〉,收錄於《大陸問題研究集》,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36. 梁華璜(1984),〈台灣總督府在福建省的教育設施-東瀛學堂與旭瀛書院〉,《成大歷史學報》11號,台南,頁39-56。new window
37. 連溫卿(1953),〈台灣文化協會的發軔-台灣政治、文化、社會運動的第一頁〉,《台北文物》,卷 2,期 3 。
38. 陳明通(1993),〈派系政治與陳儀治台論〉,收入賴澤涵主編,《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研院人文社會所,頁223-302。new window
39. 陳明通、林繼文(1998),〈台灣地方選舉的起源與國家社會關係轉變〉,收錄於《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頁23-70。
40. 陳芳明(1992),〈戰後初期台灣自治運動與二二八事件〉,收入《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頁141-166。
41. 陳芳明(1996),〈蔣渭川與他的時代〉,收於陳芳明編,《蔣渭川與他的時代》,台北:前衛。
42. 陳春生(2003),(台灣行政區劃的變遷),第一屆台灣地區政治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3年10月23-24日。
43. 陳誠口述,吳錫澤筆記(1993),〈陳誠主台政一年的回憶(二)〉,《傳記文學》卷13,期6,頁43-52。
44. 陳漢光(1973),〈台灣光復前的史事日誌〉,《台灣文獻》,卷24,期2,頁56-70。new window
45. 陳德禹(1979),〈台灣省地方自治體制的問題〉,《中國論壇》,卷9,期2,頁18-23。
46. 陳慶(1988),〈抗戰時期的國共關係〉,《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週年學術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社。
47. 陳獨秀(1920),〈實行民治主義之基礎〉,《新青年》7:1。
48. 陳鵬仁(2004),〈日據下台灣人的反抗運動〉,《台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new window
49. 程其恒(1949),〈如何完成本省地方自治〉,《地方自治》,1卷8期。
50. 黃人傑(2004),〈孫中山先生民權主義內涵與政治學思想的融貫研究〉,《政治學學報》,期2,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頁155-180。
51. 黃人傑、施裕勝(2005),<台灣省參議會議事運作探微-以行政區劃的議政為例>,發表於2005年12月25日台灣省諮議會主辦「台灣地方自治發展」-戰後60週年紀念史料特展暨學術研討會。
52. 黃公弼(1985),〈國共和談的經過與教訓之檢討〉,收錄於《大陸問題研究集》,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53. 黃華(1989),〈南京解放初期,我同司徒雷登的幾次接觸〉,載於外交部外交史編輯室(中共)編,《新中國外交風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54. 黃城(2003),〈孫中山地方自治思想與台灣實施經驗〉,《台灣地方政治變遷》,第一屆「台灣地方政治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父紀念館,頁83-102。
55. 斐如(1950),〈調整行政區域方案的主要精神〉,《地方自治》,5卷,3期,頁7-8。
56. 楊一峯(1971),〈開國六十年之地方自治制度〉,《中國地方自治》,第24卷,第5-6期。
57. 楊一峰(1956),<試論當前自治選舉問題>,《自治評論》,卷1期3,頁7-9。
58. 楊亮功、何漢文,〈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及處理經過〉,收於李敖(1989),《二二八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
59. 楊開煌(1997),〈中共「對台政策」解釋與評估—決策人物取向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期7,頁67-104。new window
60. 楊鵬,〈台灣受降與二二八事件〉,收入台灣文獻委員會編印(1992),《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657-659。
61. 詹景陽(2007),〈戰爭動員體系中的台灣士紳〉,收錄於許介鱗編著,《台灣史記-日本殖民統治篇3》,台北:文英堂。new window
62. 葉永文(2003),〈民主意識形成之分析—以台灣日據時期為例〉,《淡江人文社會》,16期,頁31-65。new window
63. 趙永茂、陳華昇(2003),〈推動行政區域重劃,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國家政策論壇》,92年4月,頁63-67。
64. 趙春山,〈中共對台政策〉,收錄於張五岳主編(2003),《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出版。
65. 劉遐齡,〈一九四九年國共和談時的中共策略〉,收錄於丘宏達、任孝琦主編(1987),《中共談判策略研究》,台北:聯合報社。
66. 蔡茂寅(2000),〈地方自治之基礎理論〉,《台灣本土法學雜誌》,期11。
67. 蔡啟清,〈台灣地方自治制度與世界地方自治制度之比較及其成就〉,收錄於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80),《台灣省的政治建設—實施地方自治三十年》,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68. 賴澤涵(1989),〈二二八事件與當代台灣的發展〉,《當代》,期34,頁80-93。
69. 賴澤涵(1991),〈陳儀與閩、台、浙三省省政(1926-1949)〉,《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第四冊-社會經濟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頁232-356。
70. 駱繼鼎(1955),<現行縣市政府組織該怎樣調整>,《地方自治》,卷17期2,頁8-9。
71. 鄭梓(1992),〈試探戰後初期國府之治台策略-以用人政策與省籍歧視為中心的討論)〉,《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頁222- 233。
72. 鄭喜夫(1999),〈台灣行政區劃之沿革〉,《中國地方自治》,卷52,期8,頁4-39。
73. 錢履周,〈陳儀主閩事略〉,收入李敖編(1989),《二二八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頁41-45。
74. 簡鐵(1988),〈中共改變對抗戰說詞〉,《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週年學術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社。
75. 糧食局(1947),〈台灣光復後之糧政措施〉,《台灣銀行季刊》創刊號,台北:台灣銀行,頁210-215。
76. 蕭全政(1994),〈兩種社會科學典範〉,《社會科學論叢第五期》,台北:台大政治系,頁59-85。new window
77. 顏清梅,〈光復初期台灣米荒初探〉,收於賴澤涵主編(1993),《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研院人文社會所,頁79-106。

六、學位論文
1. 王御風(2005),〈近代台灣地方議會與領導階層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1920-1960)〉,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2. 任育德(2004),〈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台灣地方政治之發展〉,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3. 何鳳嬌(2002),〈戰後初期台灣土地的接收與處理〉,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4. 吳玉鳳(2005),〈台灣省參議會受理人民請願案之研究〉,師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5. 吳兆鵬(1989),〈台灣省參議會之研究〉,台灣大學三民所碩士論文。
6. 呂婉如(2001),〈《公論報》與戰後初期台灣民主憲政之發展(1947-1961)〉,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7. 李長晏(1999),〈我國中央與地方府際關係分析:英國經驗之學習〉,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8. 梁又文(2002),〈台灣戰後政治環境變遷與國土發展之研究-台灣經驗分析(1949-2000)〉,政治大學中山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9. 許玉芬(2001),〈戰後初期台灣行政區域調整之研究〉,東吳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10. 許禎庭(1994),〈戰後初期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與省參議會的關係(1945-1947)〉,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11. 游維真(2005),〈1945-1952台灣戰後初期惡性通貨膨脹之檢討〉,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12. 楊淑梅(1995),〈光復初期台灣的社會菁英,1945-194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顏志榮(1992),〈光復後臺籍民選精英政治反對之研究(1945-1969)〉,政大三民所博士論文。

七、報紙
1. 《中央日報》1949年1月-1950年12月
2. 《中華日報》1947年1月-1948年12月
3. 《公論報》1947年1月-1950年12月
4. 《台灣新生報》1949年11月-1950年12月
5. 《民報》1945年10月-1947年2月
6. 《全民日報》1949年1月-1950年6月

貳、英文部分
1. Almond, Gabriel A. & G. Bingham Powell, Jr. (1978) Comparative Politics: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Boston, Mass: little, Brown.
2. Almond, Gabriel A. and G. B. Powell, Jr. (1988),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A World View, Glenview: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3. Almond, Gabriel A. (1970),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4. Cohen, Jean L. and Andrew Arato (1990),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IT Press.
5. R. Berman, David (1994), State And Local Politics, Wm. C. Brown Communications, Inc.
6. Easton, David (1965),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wiley.
7. Loewenberg, Gerhard, et al. ed.(2004), Legislature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Representative Assembli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8. Stoker, Gerry (2000), The New Politics of British Local Governanc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9. Stoker, Gerry (1990), The Politics of Local Government, Hampshire and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0. Stoker, Gerry (1996), Rethinking Local Democracy, Hampshire and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1. Herbert, Doring& Mark Hallerberg, ed.(2004), Patterns of Parliamentary Behavior: Passage of Legislation across Western Europe, Hants: Ashgate Publishing Ltd.
12. Stewart, John (2003), Modernizing British Local Government,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3. Pierre ,Jon, ed.(1998), Partnerships in Urban Governance, London: Palgrave.
14. Keeling, David J.(1996), Transport and the world city paradigm, World cities in a world-system .Poul L, Knox& Pater, J(ed)pp.115-131.
15. Leach, Robert & Janie Percy-Smith(2001), Local Governance in Britain, London: Palsgrave .
16. Barlow, Max & Doris Wastl-Walter, ed.(2004), New Challenges in Local and Regional Administration, Hants: Ashgate Publishing Ltd.
17. Ostrom, Vincent, et al.(1988),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San Francisco: ICS Press.
18. Young, Kenneth (1968), Negotiation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s, the U. S. Experience 1953-1967, New York: McGraw Hill Book Co.
19. Hull, Cordell (1948), The Memoirs of Cordell Hull, New York: MacMillan.
20. Leach, Robert & Janie Percy-Smith(2001), Local Governance in Britain, London: Palsgrave.
21. Samue1 P. Huntington, and Chement H. Moore, edit.(1970), Authoritarian Po1itics in Modern Society; the dynamics of established one-party system, New York: Basic Book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