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飄零.詩歌.醉草園:跨政權臺灣末代傳統文人的應世之路
作者:張淵盛
出版日期:2016
出版項:高雄:麗文文化
ISBN:9789577486561
主題關鍵詞:張達修臺灣傳記臺灣文學詩評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
期刊論文
1.許俊雅(20020400)。日據時期臺灣文化人與上海。臺灣文學評論,2(2),20-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欽仁(20101200)。中華民族論的演變。臺灣風物,60(4),13-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淵盛(20100300)。飄零.詩歌.醉草園:論張達修的身分認同與文化理想。臺灣風物,60(1),41-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莊生(20070600)。談1900年代出生的一群鹿港人。臺灣風物,57(2),9-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萍心(19451000)。我們新的任務開始了--給臺灣智識階級。前鋒,1,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翠鳳(20051200)。張達修《醉草園詩集》中的醉草園描寫。人文社會學報. 國立臺中技術學院,4,65-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淵盛(20091200)。論張達修「田園」性格在山水詩的影響與呈現。人文研究期刊,7,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哲三(20080600)。從水沙連茶到凍頂烏龍茶--鹿谷凍頂烏龍茶移入傳說考。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6,89-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英哲(20051000)。魏建功與戰後臺灣「國語」運動(1946-1948)。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79-1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懋春(19740900)。清末民初中國新知識階級的形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8,2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石濤(19980700)。舊文人.新知識份子--葉榮鐘。文學臺灣,27,4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廖文毅(19451000)。發刊辭--告我臺灣同胞。前鋒,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曾今可(19650800)。臺灣的桂冠詩人林熊祥先生。臺灣風物,15(3),35-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漢光(19721200)。林菽莊先生事略。臺灣風物,22(4),2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知灝(20071000)。「被嫁接」的臺灣古典詩壇--《中華民國文藝史》中官方古典詩史觀的建構。臺灣文學研究學報,5,187-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蕭阿勤(20030600)。認同、敘事、與行動:臺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臺灣社會學,5,195-2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吳叡人(19990900)。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臺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思與言,37(3),47-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蔡淵洯(19880500)。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初探。思與言,26(1),109-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水秉和、黃進興、漁父、若林正丈、鄭欽仁(19870900)。民族主義專輯。當代,17,14-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Pye, Lucian W.(1993)。How China's Nationalism was Shanghaied。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29,107-133。  new window
21.朱啓南(1961)。舊詩是一條死路嗎?。詩文之友,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杜武志(20030900)。日治時期臺灣殖民地統治與「一視同仁」政策之剖析。臺北文獻(直字),145,171-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杜武志(20041200)。日治時期臺灣學生兵動員之探討。臺北文獻(直字),150,263-2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蕭阿勤(20001000)。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2),77-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周婉窈(19990600)。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臺灣史研究,4(2),7-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謝崇耀(20071000)。《崇聖道德報》及其時代意義研究。臺灣文學研究學報,5,141-1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黃美娥(20060300)。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81-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鈺婷(20081000)。語言政策與女性主體之想像--解讀《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中女性散文家之美學策略。臺灣文學研究學報,7,45-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1992)。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二八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叔馨(2008)。陳虛谷及其文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尹子玉(2008)。葉榮鐘詩稿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貞瑤(2002)。陳逢源之漢詩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姚蔓嬪(2013)。戰後臺灣古典詩發展考述(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滿花(2004)。張達修及其詩研究--以《醉草園詩集》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盈達(2003)。周定山漢詩研究--文化移民的悲鳴與哀愁(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潘驥(2009)。張達修文學的三種面向--現代性、異域經驗與創傷書寫(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尚志(2007)。葉榮鐘及其《少奇吟草》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致遠(2011)。在變與不變之間:客籍作家吳濁流的國族認同(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淑玲(2003)。台灣南投地區傳統詩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明賢(1999)。觀光學槪論。台北縣: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達修(1949)。醉草園詩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達修、林文龍(2008)。醉草園文集。台中市:張振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國興(2002)。陳逢源:亦儒亦商亦風流。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達修(1981)。醉草園詩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振甫(1993)。周易譯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戴國煇、葉芸芸(1992)。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實:解開歷史之謎。臺北:遠流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達修、張淵盛(2014)。天涯猶有未歸兒:張達修漢詩白色恐怖悲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筱峰(2013)。臺灣史101問。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達修、林文龍(2009)。醉草園聯集。臺中:張振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達修、林文龍(2011)。醉草園聯集續編。臺中:張振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達修、張淵盛(2013)。吾鄉有此好溪山。高雄: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2001)。上海文史資料存稿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矢內原忠雄(1987)。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帕米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頌顯(2000)。陳逢源選集。臺北:海峽學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柳宗元、曹明綱(1997)。柳宗元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杜淑純、曾秋美、尤美琪(2005)。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筱峰、林呈蓉(2003)。臺灣史。臺北:華立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達修、林文龍(2007)。醉草園詩集。臺中:張振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達修、林文龍(2010)。醉草園詩文補集。臺中:張振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葉燮(2002)。原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1990)。五四文學與文化變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余英時(2004)。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吳濁流、楊召憩(1995)。亞細亞的孤兒。臺北:草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吳濁流、鍾肇政(1991)。臺灣連翹。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筱峰(2007)。臺灣近現代史論集。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汪毅夫(1997)。臺灣近代詩人在福建。臺北:幼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沈雲龍(1974)。林獻堂先生紀念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煌雄(1992)。蔣渭水傳:台灣的先知先覺者。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楊潔曾、賀宛男(1988)。上海娼妓改造史話。上海:上海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葉榮鐘(2002)。葉榮鐘早年文集。臺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若愚、杜國清(1981)。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龍文出版社編輯部(2007)。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臺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臺灣新民報社(1973)。臺灣新民報。臺北:東方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余培林(2005)。詩經正詁。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蘇軾、王文誥、孔凡禮、馮應榴(1990)。蘇軾詩集。莊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曉波(1998)。蔣渭水全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葉榮鐘(2002)。葉榮鐘日記。台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葉榮鐘(2000)。半壁書齋隨筆。台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黃俊傑(2009)。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黃美娥(2004)。重層現代性鏡象: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林莊生。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Hobsbawm, Eric J.、李金梅(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謝淑芬(1994)。觀光心理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蔡培火(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市: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鄭欽仁(2009)。臺灣國家論。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艾德華.薩依德、單德興(2004)。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白居易、朱金城(1988)。白居易詩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呂正惠(2002)。殖民地的傷痕--台灣文學問題。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廖振富(20070000)。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葉文心(2001)。上海百年風華。臺北:躍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薛月順(2005)。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黃俊傑、何寄澎(2002)。臺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全臺詩編輯小組(2004)。全臺詩。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Mayo, Edward J.、Jarvis, Lance P.、蔡麗伶(1990)。旅遊心理學。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葉榮鐘(20000830)。臺灣人物群像。臺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賴惠川(2006)。悶紅館全集。臺北:龍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楊肇嘉(1967)。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Hobsbawm, Eric J.、陳思仁(2002)。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王國瓔(1986)。中國山水詩研究。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黃富三、陳俐甫(1991)。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林本源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李瑞騰(1998)。臺灣文學二十年集1978-1998:評論二十家。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葉榮鐘(2000)。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台中:晨星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歐麗娟(20070000)。唐詩中的樂園意識。臺北:花木蘭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張達修(1968)。醉草園詩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張達修、江寶釵、林文龍、李知灝、江寶釵(2006)。生事歸清恬--張達修詠讚臺灣詩百首。臺北:駱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張達修、林文龍(2008)。醉草園詩集續編。臺中市:張振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張達修、林文龍(2007)。綠島家書。臺中:張振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范成大、周錫(韋复)(2000)。范成大詩選。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李汝和(1970)。臺灣省通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班固、楊家駱(1978)。新校本漢書集注。臺北: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台灣研究基金會(1993)。建立台灣的國民國家。台北市: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汪鑑雄(2008)。彬彬社與鹿谷文風。南投縣:千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周婉窈(2012)。殖民地與海洋臺灣論集。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塗有忠(1997)。下崁采風錄。南投縣竹山鎮:中和國民小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葉光南、葉芸芸(2002)。葉榮鐘年表。台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褚昱志(2004)。吳濁流及其小說之研究。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1973)。臺灣民報。臺北:東方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李筱峰(1998)。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黃臥松(2009)。崇文社文集。龍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1999)。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江寶釵(19990000)。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黃美娥(20070000)。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吳濁流(1990)。無花果:臺灣七十年的回想。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葉石濤(1981)。臺灣鄉土作家論集。臺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葉榮鐘(2000)。少奇吟草。台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汪知亭(1978)。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吳毓琪(19990000)。南社研究。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王曉波(1999)。乙未抗日史料彙編。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鄭喜夫(1992)。連雅堂先生年譜。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司馬遷、瀧川龜太郎(1993)。史記會注考證。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劉勰、王更生(1999)。文心雕龍讀本。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朱熹(1980)。四書集註。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王德威(20070000)。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林文龍(20100730)。林宗慶、張達修與坪子頂漢文研究會,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59&AID=8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明宏(20090503)。投縣歷代文人 傳統漢詩特展,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3/today-center5.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蘭芳,周婉窈,鄭麗蓉。王世慶先生臺大上課講述紀錄,http://ppt.cc/f2Nc。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