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香港崇正總會與世界客屬想像
書刊名:全球客家研究
作者:張容嘉
作者(外文):Chang, Jung-chia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2
頁次:頁1-36
主題關鍵詞:客家客家想像香港崇正總會HakkaImaginative Hakka worldTsung Tsin Association Hong Ko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50
  • 點閱點閱:10
客家作為一種人群分類想像,有其特殊的歷史形成脈絡。18世紀中期以來,從土客械鬥到太平天國,外在推力促使著人們團結起來凝聚客家的想像認同。想像認同的形成,除了需要有凝聚群體認同基礎的客家論述,另一個重要關鍵則是各地客屬組織團體的成立,以及團體間的合作串連。香港崇正總會自1920年代成立以來,就是一個由學者與客籍商人所共同組成的團體,對於世界客屬想像的形成與推動扮演重要的關鍵角色。學者羅香林提出客家作為純種漢人歷經五大遷徙之神話;胡文虎推展香港與南洋各地客屬團體間的串連;1970年代後,黃石華更進一步積極推動各國客家團體的成立與串連,並大力資助推展客家研究。歷史社會結構的事實,加上重要行動者的論述與行動,共同促成了世界客屬想像的形成。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history through which Hakka people united and defined their identity. It shows the processes wherein Hakka discourse, the establishment of Hakka organizations, and the linkages within them enhanced the imagination of Hakka world. Firstly, the Tsung Tsin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founded in the 1920s by Hakka scholars and merchants, played a fundamental role in promoting such imagination. In addition, Luo Xiang-lin contributed to the imagination by proposing a theory on the origin of Hakka people, and Aw Boon-haw promoted it by connecting the Hakka associations between Hong Kong and Southeast Asia. After the 1970s, Huang Shih-hua made considerable attempts to link the international Hakka organizations and sponsored Hakka Studies. The discourses proposed and the actions initiated by these crucial actors resulted in a specific formation of Hakka imagination.
期刊論文
1.劉育成(20110300)。突現作為弔詭:從整體/部分到形式/媒介之區別的社會系統理論觀察。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6,39-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炳祥(1997)。香港崇正總會的創立及其貢獻。嶺南文史,1997(4),53-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雅梅(20110800)。去祖國:二次戰後國民黨僑務政策中的地緣政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3,137-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添福(20140500)。從「客家」到客家(2):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全球客家研究,2,1-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丁新豹(1988)。1841-1870香港早期之華人社會(博士論文)。香港大學,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羅香林(1965)。乙堂文存。香港:中國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崇正總會金禧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1971)。香港崇正總會金禧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金禧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香港崇正總會(1973)。香港崇正總會出席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報告書。香港:香港崇正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香林(19920000)。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市: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香港崇正總會(1969)。香港崇正總會四十九週年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承恩(2015)。躁鬱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香港:圓桌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馮邦彥(2014)。香港產業結構轉型。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老冠祥(20061201)。崇正教育網絡有望拓展至東南亞地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香港華仁書院(19970110)。華仁歷史回顧:華仁創辦人徐仁壽先生簡史,http://www.wahyan.edu.hk/about/history/history-review1.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30927)。編後手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全民,廖紅雷(20140618)。江瑞英一家:深圳著名的僑領家族,http://news.ifeng.com/a/20140618/40780584_0.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羅香林(1950)。香港崇正總會史。香港崇正總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香林(1950)。客屬海外各團體之組織及發展。香港崇正總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香港崇正總會秘書室(1971)。本會五十年大事記要。香港崇正總會金禧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崇正總會特刊編輯委員會(1958)。辦莊行業(工商座談)。崇正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承寬(1950)。[香港崇正總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序。香港崇正總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石華(1971)。香港客家人士之貢獻與成就。香港崇正總會金禧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