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莊子.山木》對〈人間世〉的繼承與補充
書刊名:文學前瞻
作者:賴孟君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5
頁次:頁37-55
主題關鍵詞:山木人間世虛己心齋無用之用材與不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97
  • 點閱點閱:5
歷來不少學者認為〈山木〉繼承了〈人間世〉的處世思想,但鮮少有將兩篇作一全面性的比較者,本文欲從兩者對世間型態與人世遭患原因的敘寫出發,探討〈山木〉對〈人間世〉處世思想的繼承,並進一步提出〈山木〉對〈人間世〉的補充以及融合《老子》思想的轉變,期能將此二篇的思想觀念作一全面性的對照。「虛己」與「順應」是〈山木〉中兩個重要的核心思想,繼承的正是〈人間世〉中「心齋」、「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處世哲學。此外,〈山木〉中提出「材與不材皆會遭患害」的疑問,對〈人間世〉偏重於強調「無用之用」作了補充,然最後要到達的同樣是不受外在價值判斷束縛的逍遙境界。「建德之國」的提出,呼應了《老子》「小國寡民」的政治境界,也顯現出外篇融和《老》、《莊》思想的特色
期刊論文
1.倪麗菁(20061100)。從〈養生主〉、〈人間世〉看《莊子》哲學的生命本質。哲學與文化,33(11)=390,159-1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袁長瑞(20000200)。莊子〈人間世〉研究。哲學與文化,27(2)=309,165-172+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明照(20071200)。《莊子》論處世的兩難困境與因應之道。東華漢學,6,51-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裕民(20061200)。由心往道而應世間--論《莊子》思想之基本架構。中山人文學報,23,45-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齡芬(19911200)。莊子外雜篇之老子義理之詮釋。鵝湖學誌,7,87-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明珠(2001)。莊子〈人間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肇嘉(2008)。莊子應世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培詩(2011)。《莊子.人間世》療癒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羅根澤(1958)。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樹德(1943)。論語集釋。北京:國立華北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復觀(2003)。中國人性論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夫之(1995)。莊子通.莊子解。臺北: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邦雄(1999)。二十一世紀的儒道。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宣穎、王輝吉(1977)。莊子南華經解。臺北:宏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先謙(1988)。莊子集解。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昭旭(1993)。充實與虛靈:中國美學初論。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鼓應(2000)。老子今注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笑敢(1993)。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趙歧、孫奭(1985)。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柏園(19920000)。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市: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榮賢(20040000)。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希逸、周啟成(1997)。莊子鬳齋口義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郭象、成玄英、陸德明、郭慶藩、王孝魚(2004)。莊子集釋。華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牟宗三、陶國璋(1999)。《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鼓應(2006)。老莊新論。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弼(1980)。老子注。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