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誰是“中國文藝復興之父”?--黃遠庸對新文學運動的影響與貢獻
書刊名:南國學術
作者:龔剛
作者(外文):Gong, Gang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020:1
頁次:頁86-100
主題關鍵詞:文藝復興古希臘精神新文學運動文體革命現代雜文黃遠庸重寫文學史文學史的複調敘事The RenaissanceThe spirit of ancient GreeceTh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Genre revolutionModern essaysHuang YuanyongRewriting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The polyphonic narrative of literary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97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董德福(2002)。中國文藝復興的歷史考辨。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34-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思和、王曉明(1988)。主持人的話。上海文論,198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獨秀(1917)。文學革命論。新青年,2(6),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于阿麗(2016)。胡適「中國文藝復興之父」稱呼的由來及相關問題。關中學刊,20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湄(2011)。胡適研究與近三十年來思想動態。哲學動態,20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席群(1984)。追憶先父黃遠生。新聞研究資料,22,106-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傅國湧(2004)。黃遠生:划過夜空的流星。社會科學論壇,2004(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沈永寶(1998)。新文學史應該有黃遠生的名字。讀書,1998(10),128-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光芒(2001)。黃遠生:五四之前的新文化先驅者。東方論壇,2001(4),44-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沈永寶(1995)。《文學改良芻議》探源--胡適與黃遠生。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5(2),184-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沈永寶(1992)。陳獨秀與黃遠生:《文學革命論》來源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3),57-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唐弢(1990)。關於重寫文學史。求是,1990(2),27-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玉明(1996)。試論魯迅雜文的基本特徵。魯迅研究月刊,199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曉明(2017)。在「世界中」的現代文學史。南方文壇,2017(5),3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梁漱溟(1991)。梁漱溟全集。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遠庸(1984)。遠生遺著。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基博(2008)。現代中國文學史。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啟超(2001)。清代學術概論。長沙:嶽麓書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姚鼐(1998)。古文辭類纂序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光芒(20030821)。民國「名記」黃遠生被殺案始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大釗(19160815)。《晨鐘》之使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中玉(19890527)。對歷史負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適(1993)。中國文藝復興運動。胡適學術文集‧新文學運動。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適(1998)。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佘英時(2004)。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唐弢(2009)。魯迅雜文的藝術特徵--紀念魯迅逝世二十周年。唐弢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魯迅(1958)。小品文的危機。南腔北調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瑤(1998)。[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序。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