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代化改造下臺南都市軸線的變遷
書刊名:建築學報
作者:柯明賢曾憲嫻
作者(外文):Ko, Ming-hsienCheng, Hsien-hsi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116
頁次:頁81-103
主題關鍵詞:近代化改造都市軸線都市計畫日治時期臺南市Modern transformationUrban axisUrban planJapanese colonial periodTain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4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黃蘭翔(19950600)。臺南十字街空間結構與其在日據初期的轉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9,3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傳祥(19960300)。巴黎的近代化改造(1853-1870)--從近代城市建設典範初探臺灣城市的形成。建築學報,16,93-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武達、小川英明、內藤昌(19951000)。日治時代之臺南市近代都市計畫(1)--都市計畫之萌芽與展開。建築學報,14,75-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為光、盧紀邦、陳世明(20130900)。臺南市舊城邊緣帶空間型態在當代都市生活中的文化意涵。建築學報,85,227-2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傳祥(20051000)。荷蘭人統治下赤嵌市街的空間規劃。都市與計劃,32(3),303-3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安佑、徐明福、吳秉聲(20130900)。日治時期臺南市(1920-1941)「都市空間-社會經濟」變遷--指向經濟的都市現代化過程。建築學報,85,17-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憲嫻(2011)。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到都市計畫。臺灣學通訊,60,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皇志(2019)。後藤新平的「生物學原則」與科學統治。臺灣學通訊,114,1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安佑、吳秉聲、徐明福(20180900)。現代化過程中「社會經濟-都市空間」的謀生景致--以1934年臺南市末廣町路、本町路與米街為例。建築學報,105,93-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柯俊成、徐明福(1998)。台南府城大街空間變遷之研究(1624-1945)。第十一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127-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武達、小川英明、內藤昌(1994)。日治時代臺南都市計畫道路網路結構之分析。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臺灣建築學會。59-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黃世孟(1987)。日據時期台灣都市計畫範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綱立(2009)。臺南市景觀綱要計畫總結報告書。臺南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綱立、姜渝生(2005)。臺南市舊街區軸線(中山路、中正路)再發展計畫。臺南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碧株(2017)。日治時期高雄的港埠開發與市區規劃(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綱立(2009)。永續生態社區:規劃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詹氏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鑄九(2010)。夏鑄九的臺大校園時空漫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武達(2006)。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發展地圖集。臺北市: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ynch, Kevin(1981)。Good City Form。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new window
5.河合敦(2005)。日本史圖解。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必昌(2005)。重修臺灣縣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Imbault-Huart, C.(1995)。L'île Formose: Histoire et Description。Taipei:SMC Publishing。  new window
8.Cohen, Nahoum(2001)。Urban Planning Conservation and Preservation。New York:Mcgraw-Hill。  new window
9.林呈蓉(2006)。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臺灣文明開化的進程。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世孟(1993)。臺灣都市計畫講習錄。胡氏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Lynch, Kevin(1960)。The Image of the City。MIT Press。  new window
12.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11)。臺灣鐵道史。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靳治楊、高拱乾(1984)。臺灣府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Conzen, M. R. G.(1960)。Alnwick, Northumberland: A Study in Town-Plan Analysis。London: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ew window
15.青井哲人、張亭菲(2013)。彰化1906:一座城市被烙傷,而後自體再生的故事。新北:大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謝金鑾(1807)。續修臺灣縣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曹永和(20000000)。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2019)。臺南歷史地圖散步。台灣東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Kostof, S.(1991)。The City Shaped: 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Little, Brown。  new window
20.Moughtin, C.(2003)。Urban Design: Street and Square。Routledge。  new window
21.Moughtin, C.、Shirley, P.(2005)。Urban Design: Green Dimensions。Routledge。  new window
其他
1.台南市商工案內(1934)。台南市,https://mokuroku.biwako.shiga-u.ac.jp/detail.asp?mode=manmougazo&num=6563。  new window
2.(1929)。臺南市將來發展對策--市內遍設公園綠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南市政府(2016)。臺南市府城歷史街區計畫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早川透(1937)。都市計畫理論與實務。臺灣都市計畫講習錄。胡氏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朝卿(2018)。從大正町到末廣町--從摩登老街到文化創意大道。大象跳舞:從設計思考到創意官僚。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