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唐代中葉為國史中世下限說
書刊名:歷史學報
作者:邱添生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87
卷期:15
頁次:頁63-93
主題關鍵詞:國史中世下限說唐中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4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邱添生(19770400)。由貨幣經濟看唐宋間的歷史演變。歷史學報,5,229-2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添生(19780500)。論唐宋間的歷史演變。幼獅月刊,47(5),45-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添生(19741200)。由政治形態看唐宋間的歷史演變。大陸雜誌,49(6),14-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添生(19790500)。論「唐宋變革期」的歷史意義--以政治、社會、經濟之演變為中心。歷史學報,7,83-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添生(19760400)。由田制與稅法看唐宋間的歷史演變。歷史學報,4,103-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內藤乾吉(1930)。唐の三省。史林,15(4),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添生(19721110)。簡介日本京都學派對中國歷史分期的看法。史學會刊,6,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內藤虎次郎(1969)。中國近世史。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內藤虎次郎(1969)。中國中古の文化。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內藤虎次郎(1969)。支那上古史。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守屋美都雄(1940)。亞細亞史概說中世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翼。陔餘叢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陸宣公翰苑集。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陸宣公文集。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濱口重國(1966)。唐王朝の賤人制度。京都大學文學部內東洋史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桑原隲藏(1968)。中等東洋史。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加藤繁(1926)。唐宋時代に於ける金銀の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43)。社會經濟史學の發達。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內藤虎次郎(1972)。支那論。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河上光一(1966)。宋代の經濟生活。東京都: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高明士(1982)。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臺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顧炎武(1970)。日知錄。臺北:明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司馬遷。報任安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全漢昇(1976)。從貨幣制度看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史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宇都宮清吉(1955)。東洋中世史の領域。漢代社會經濟史研究。京都:弘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前田直典(1973)。東アジアに於ける古代の終末。元朝史の研究。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雷海宗(1979)。斷代問題與中國歷史的分期。中國通史論文選。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雲影。歷史與史學的分類。史學方法講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梁啟超(1959)。史之意義及其範圍。中國歷史研究法。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毓黻(1972)。近代史學述略。中國史學史。國史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宮崎市定、邱添生(1980)。總論(三).時代區分論。中國史。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傅斯年(1980)。中國歷史分期之研究。傅斯年全集第四冊.歷史與思想類。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梁啟超(1983)。時代之區分。中國史敘論。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蔣孝瑀(1972)。幾種中國史分期觀念的介紹。中國通史集論。常春樹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邢義田(1982)。奉天承運--皇帝制度。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錢穆。唐宋時代的文化。宋遼金史研究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內藤虎次郎(1969)。貴族政治の崩壞。支那近世史。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寅恪(1971)。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陳寅恪先生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錢穆(1964)。變相的封建勢力(四)當時之婚姻制度與身分觀念。國史大綱。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宮崎市定(1976)。中國近世の政治。アジア史論考。朝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宮崎市定(1963)。五代史上の軍閥資本家。アジア史研究。京都大學文學部內東洋史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加藤繁(1974)。交子・会子・関子といふ語の意味に就いて。支那經濟史考證。東洋文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佐伯富(1971)。東アジア世界の展開--總說(六)專賣制度と秘密結社。中國史研究。京都大學文學部內東洋史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內藤虎次郎(1969)。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東洋文化史研究。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礪波護(1983)。時代區分とのかかおり。アジア歷史研究入門第一卷:中國。同朋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濱口重國(1966)。中國史上の古代社會問題に關する覺書。唐王朝の賤人制度。京都大學文學部內東洋史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布目潮渢(1970)。東洋史の時代區分。大學ゼミナール東洋史。法律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宮崎市定(1976)。東洋に於ける素朴主義の民族と文明主義の社會。アジア史論考。朝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宮崎市定(1976)。部曲から佃戶へ--唐宋間社會變革の一面。アジア史論考。朝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宮崎市定(1976)。唐代賦役制度新考。アジア史論考。朝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傅樂成(1977)。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