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中晚期教育發展(763-907):社會與文化之視野
作者:黃俊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Jiunnwe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雷家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唐代中晚期教育官學私學唐代遺產education in mid and late Tang Dynastyofficial schoolsprivate schoolsheritage in Tany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0
  中國傳統官學,大體可分中央、地方官學。唐代在官學體系發展十分完備,在教育發展上被視為「承先啟後」、「規模擴展」、「全面發展」的時代。唐初建立完善的官學體系,但在「安史之亂」(755-763)後,官學則有趨向衰沒之勢。在唐初,由於官學發達,私學教育稍衰。但到中晚期後,官學漸衰,伴隨科舉而行的私學發展成為教育的主體。唐代可以說是私學發展的另次高峰,家庭教育、私人講學、「書院」、「私社」(民間結社教育)等對後世私學教育提供重要基礎。
  唐代中晚期,官學教育趨向衰沒,教育學、歷史學者對於此項課題,經常稀寥數句論述而未詳加探究,殊為可惜;在私學教育,部分學者深切研究,成果十分可觀,但並未與社會、文化等層面緊密結合,加以論述造就更豐碩的成果。本文鑑於此,欲以此主題深入探討官方(公立)、私學教育發展,作一全面性、完整性的論述。
  唐代教育,無論官方、私學教育,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培育士民效忠王朝的政治思想與維持社會秩序的依據,此文化精神的強大力量,使得王朝統治得以延續。唐代藉科舉取士,一方面深化儒家意識型態於士人階層;也藉此籠絡社會菁英,使得政權建立有更深厚的社會基礎。教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與功用,向來為學者所忽視。本文撰寫的動機之一,即在探討唐代中晚期教育發展及其政治、社會、文化等所產生的影響,有個較全面性的認識。
  本文是以教育為主題的研究,與一般傳統教育研究範圍類同,以官學、私學為主軸,而與教育相關主題如教材、教學方法、教育與科舉等問題一併列入探討,增加教育發展之內容。本論文研究方法,擬先將史料做初步的研讀,摘錄與主題史料、分類整理、歸納別類,看出史料所呈現的特徵;另作比較分析法,將不同類型的教育進行分析,呈現各種教育內容與特色。此外,文中也以量化統計或列表歸納整理方式,強化論述與說明。最後,再嘗試以歷史解釋法,將史料進行詮釋,呈現唐代中晚期教育發展的真實風貌與時代意義。
  本文研究立意在幾項方面。其一,在探討唐代中晚期教育發展,彌補教育史、歷史學在這方面研究的不足;並以社會、文化的觀點來論述與說明,突破以往教育史著重教育行政,學校制度上的限制。其二,針對唐代在「安史之亂」後延續百餘年國祚的眾多因素中,提出教育、文化上的解釋。其三,以教育為主體,論述與教育發展相關的政治(包括科舉)、社會、文化等方面,作為一個整體,用統合觀點加以審視。四,提出「唐代遺產」觀念,說明唐代對北宋的影響與啟示。
Institute of History,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official schools in China can be generally categorized into central official school and local official school. In Tang Dynasty,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s in official schools were well-established, being treated as the era of “inheriting the past and ushering the future”, “Expansion of Scal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Completed systems of official schools had been set up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however, after Turmoil of Anshi in Tang Dynasty, official schools had begun to present a situation of decline. In early Tang Dynasty, private education was a bit weak due to advanced development of official schools. While until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ficial schools fell, along with imperial examinations, private schools had become the theme of education.
During mid and late time in Tang Dynasty, official education tended to fall, and educationalists as well as scholars of history often discussed a little about them rather than carrying research in detail, which was quit a pity; as for private education, a part of scholars had conducted research further, achieving considerable resul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official education and private education and demonstrates in a full and whole way.
Education in Tang Dynasty was taken Confucianism as the core in both official education and private education. It aimed at cultivating people to devote to dynasty by political thought and maintaining of social order. The great power of the culture spirit made domination of the dynasty last long. By mean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to select the distinguished people, one aspect is to deepen Confucianism ideology in Scholar stratum;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make the social talent come round so as to establish a more profound social foundation. Scholars tend to neglect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education has taken. One of the goals of this study is have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o the influence that has generated from education development, politics, society and culture during mid and late period in Tang Dynasty.
The paper is concentrated on the theme of education, which is same with the research in traditional education. It considers official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as the principal axis, and also discusses issues related to education like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education as well as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includes the issue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this paper is planned to read up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abstract and themed, classified, summed up, identifying features of the historical data; besides, it applies 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hich analyzes various education and presents kinds of education content and features. Moreover, this paper uses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or lists of items, making further demonst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Finally, this study tries to us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nce more to explain historical material and present the truth as well as era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mid and late Tang Dynasty.
The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 showed in several aspects. Firstly, it discusses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mid and late Tang Dynasty, making up for the deficiency in educational history and history; it discourses and illustrates through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old way that educational history focused o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s well as the restriction of school systems. Secondly, it aims at numerous factors that continued after Turmoil of Anshi in Tang Dynasty, pointed out interpretation in education and culture. Thirdly, it keeps education remaining dominant, discussing politics that connects to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cluding imperial examinations), society and culture, as a whole, investigating them through synthetical views. Fourthly, it proposes “heritage in Tang Dynasty” and illustrates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ang Dynasty exerts o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參考書目
一、基本史料
(一)正史(依著作時序排列)
1.(漢)班固,《漢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72年
2.(北齊)魏收,《魏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81年
3.(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91年
4.(唐)魏徵等撰,《隋唐》 北京 中華書局 1985年
5.(宋)歐陽修等撰,《新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91年
6.(元) 脫脫撰,《宋史》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二、史料、史籍(以姓氏筆劃為序)
1.(宋)王溥撰,《唐會要》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年
2.(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上、下)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3.(五代)王定保撰、姜漢椿校注,《唐摭言校注》 台北 三民書局 2005年
4.(清)王夫之撰,《讀通鑑論》 台北 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984年
5.(宋)王欽若、楊億等編,《冊府元龜》 南京 鳳凰出版社 2006年
6.(宋)王應麟撰,《困學紀聞》 台北 商務印書館 1966年
7.(唐)元稹撰,《元稹集》 台北 漢京文化出版公司 1983年
8.(唐)白居易,《白居易集》(一)(二) 台北 漢京文化 1984年
9.(唐)白居易,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一)~(六)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10.(宋)司馬光撰、胡三省(元)注,《資治通鑑》 台北 洪氏出版社 1980年
11.(宋)宋綬、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 台北 鼎文書局 1978年
12.(宋)宋綬、宋敏求編,《宋大詔令集》 台北 鼎文書局 1972年
13.(唐)杜佑撰、顏品忠等校點,《通典》(上)(中)(下) 長沙 岳麓書社出版社 1995年
14.(唐)杜牧撰、斐延翰編,《樊川文集》附《外集》、《別集》 台北 漢京文化出版公司 1983年
15.(宋)李昉、宋白等輯,《文苑英華》 台北 新文豐書局 1979年
16.(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7年
17.(唐)李肇撰,《唐國史補》收入楊家駱主編《唐國史補等八種》 台北 世界書局 1991年
18.(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附繆荃孫校輯《元和郡縣圖志闕卷逸文》 北京 中華書局 1995年
19.(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鑑長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
20.李希泌主編,《唐大詔令集》(補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
21.(唐)李林甫等撰,朱永嘉、蕭木注釋,《唐六典》 台北 三民書局 2005年
22.(元)辛文房撰、戴揚本譯注,《唐才子傳》 台北 三民書局 2005年
23.周紹良、趙超等編,《唐代墓誌匯編》(二冊) 上海 上海古藉出版社 1992年
24.周紹良、趙超等編,《唐代墓誌匯編續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25.周勛初主編,《唐人軼事匯編》(上、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26.(唐)封演撰,《封氏聞見錄》 台北 新文豐出版社 1984年
27.(唐)柳宗元撰,《柳宗元集》 台北 河洛圖書公司 1974年
28.(宋)計有功撰,《唐詩紀事》 台北 中華書局 1981年
29.(宋)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 成都 巴蜀書社 1989年
30.(唐)段成式撰,《酉陽雜爼》 北京 中華書局 1985年
31.(唐)范攄撰,《雲溪友議》 北京 中華書局 1985年
32.(清)徐松撰、趙守儼點校,《登科記考》(附訂補) 北京 中華書局 1984年
33.(清)徐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上)(中)(下) 北京 燕山出社 2003年
34.(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 台北 新文豐出版社 1976年
35.(五代)孫光憲撰,《北夢瑣言》收入《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36.(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7年
37.(宋)楊仲良撰,《通鑑長編紀事本末》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3年
38.(清)董誥等編,《全唐文》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
39.(宋)趙德麟撰,《侯鯖錄》收錄《筆記小說大觀》(第四冊) 台北 新興書局 1960年
40.(唐)趙璘撰,《因話錄》 北京 中華書局 1985年
41.(宋)趙彥衛撰,《雲麓漫鈔》 台北 世界書局 1968年
42.(唐)劉肅撰、許德楠等點校,《大唐新語》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43.(唐)劉禹鍚撰,瞿銳園箋證,《劉禹錫集箋證》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
44.劉禹錫撰、高志忠校注,《劉禹錫詩編年校注》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
45.(唐)劉肅撰、何正平、王德明等編,《大唐新語譯注》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8年
46.(宋)錢易撰,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年
47.(宋)鄭樵撰,《通志》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年
48.(唐)韓愈撰、馬通伯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 台北 漢京文化出版社 1983年
49.(唐)韓愈撰、周啟成、周維德譯注,《新譯(韓)昌黎先生文集》 台北 三民出版社 1999年
50.(唐)韓愈撰,《韓昌黎集》 台北 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5年
51.(唐)韓愈撰、閻琦校注,《韓昌黎文集注釋》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4年
52.(宋)羅大經撰,《鶴林玉露》 東京 古典研究會 1973年(昭和48年)
53.(唐)蘇鶚撰,《杜陽雜編》 北京 中華書局 1985年

二、今人論著(以姓氏筆劃為序)
1.乜小紅,《俄藏敦煌契約文書研究》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
2.丁綱著,《中國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較研究》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8年
3.于春松,《制度儒家》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4.卞孝萱、卞敏,《劉禹錫評傳》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6年
5.卞孝萱、徐雁平編,《書院與文化傳承》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年
6.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88年
7.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91年
8.毛禮銳等,《中國教育史》 台北 五南圖書公司 1989年
9.王小甫,《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 台北 三民書局 2008年
10.王佺著,《唐代干謁與文學》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年
11.王炳照、郭齊家主編,《中國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
12.王永平主編,《中國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00年
13.王洪軍著,《中古時期儒釋道整合研究》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年
14.王洪軍,《登科記考再補正》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年
15.王素,《陸贄評傳》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
16.王家通主編,《教育導論》 高雄 麗文文化出版 1995年
17.王炳照,《中國古代私學與近代私立學校研究》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7年
18.王炳照、徐勇主編,《中國科舉制度研究》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19.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現代教育思潮》 台北 師大書苑出版社 1998年
20.中國唐史學會編,《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3年
21.王道成,《科舉史話》 台北 國文天地雜誌 1990年
22.王振國主編,《中國古代醫學教育與考試制度研究》 濟南 齊魯書社 2006年
23.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年
24.白新良,《中國古代書院發展史》 天津 天津大學出版社 1995年
25.皮錫瑞,《經學歷史》 台北 漢京文化公司 1983年
26.任爽,《唐代禮制研究》 長春 東北師範大學 1999年
27.石源華、胡禮忠主編,《東亞漢文化圈與中國關係》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5年
28.田培林著、賈馥茗編,《教育與文化(上)(下)》 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社 1985年
29.田建榮,《中國考試思想史》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4年
30.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台北市孔廟編,《世界的孔子,孔廟與祀典》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出版 2010年
31.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 (台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基金會 2003年
32.伍振鷟,《中國大學教育發展史》 台北 三民書局 1992年
33.伍振鷟主編,《教育哲學》 台北 五南出版社 1999年
34.池小芳,《中國古代小學教育研究》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
35.江右瑜,《唐代《春秋》義疏之學研究──以詮釋方法與態度為中心》,收錄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四編第十六冊) 台北縣 花木蘭出版社 2009年
36.江政寬,《皮日休的生平與思想──兼論其在唐宋之際思想變遷的角色》,收錄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六編第十七冊) 台北縣 花木蘭出版社 2009年
37.曲士培,《中國教育大學發展史》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38.任育才,《唐型官學體系之研究》 台北 五南出版社 2007年
39.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譯》 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0年
40.朱雷主編,《唐代的歷史與社會,國際唐史學會研討會論文選集》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7年
41.朱漢民、李弘祺主編,《中國書院》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
42.牟發松,《唐代長江中游的經濟與社會》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89年
43.宋大川、王建軍著,《中國教育制度通史(二):魏晉南北朝、隋唐(公元220-960年)》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0年
44.宋大川,《唐代教育體制研究》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8年
45.宋德熹,《唐史識小:社會與文化的探索》 台北 稻鄉出版社 2009年
46.宋立英,《元和文壇研究》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
47.谷更有,《唐宋國家與鄉村社會》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 2006年
48.汪小洋、孔慶茂,《科舉文學研究》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年
49.沈兼士,《中國考試制度史》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5年
50.沈重等編著:《唐代名人科舉考卷譯評》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4年
51.吳玉貴,《中國風俗通史:隋唐五代卷》 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1年
52.吳洪成主編,《中國小學教育史》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年
53.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 瀋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7年
54.吳宗國主編,《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3年
55.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中國經學史》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年
56.吳霓,《中國古代私學發展諸問題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年
57.李才棟,《江西古代書院研究》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
58.李才棟主編,《中國教育管理制度史》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59.李才棟、譚佛佑、張如珍、李淑華主編,《中國教育管理制度史》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60.李文潤,《湖北通史:隋唐五代卷》 武漢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 1999年
61.李正宇,《古本敦煌鄉土志八種箋證》 蘭州 甘肅人民出版社 2008年
62.李世愉,《中國歷史科舉生活掠影》 瀋陽 瀋陽出版社 2005年
63.李弘祺編,《中國與東亞教育傳統(一)》 台北 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2006年
64.李弘祺編,《中國教育史:英文著作評介》 台北 台灣大學出版社 2005年
65.李弘祺,《宋代教育散論》 台北 東昇出版社 1980年
66.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93年
67.李峻岫,《漢唐孟子學述論》 濟南 魯書社 2010年
68.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 台北 台灣大學出版社 2005年
69.李志鵬,《唐代文苑風尚》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88年
70.李純蛟,《科舉時代的應試教育》 成都 巴蜀書社 2004年
71.李浩,《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9年
72.李樹桐,《唐史研究》 台北 中華書局 1979年
73.李樹桐,《唐史新論》 台北 中華書局 1985年
74.李斌城主編,《唐代文化(上)(中)(下)》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 2002年
75.李新達,《中國科舉制度史》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5年
76.李國鈞等主編,《中國書院史》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年
77.李福長,《唐代學士與文人政治》 濟南 齊魯書社 2005年
78.李潤強,《中國傳統家庭形態與家庭教育:以隋唐五代家庭為中心》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年
79.李錦綉,《敦煌吐魯番文書與唐史研究》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年
80. 李錦綉,《唐代制度史略論稿》 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8年
81.肖瑞峰、方堅銘、彭萬隆著,《晚唐政治與文學》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1年
82.肖占鵬、李廣欣,《唐代編輯出版史》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9年
83.杜瑜,《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唐宋間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 台北 五南出版社 2005年
84.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十輯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8年
85.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十一輯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9年
86.杜文玉,《五代十國制度研究》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年
87.何忠禮,《科舉制度與宋代文化》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6年
88.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 台北 正中書局 2001年
89.周愚文、洪仁進主編,《中國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 台北 師大書苑 2005年
90.周愚文、徐宗林編著,《教育史》 台北 五南出版社 1997年
91.周愚文,《宋代的州縣學》 台北 國立編譯館 1996年
92.周愚文,《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 台北 師大書苑 1996年
93.周鳳五,《敦煌寫本太公家教研究》 台北 明文書局 1986年
94.周新富,《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 台北 五南出版社 2006年
95.周臘生,《唐代狀元奇談‧唐代狀元譜》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2002年
96.金生鈜,《規訓與教化》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4年
97.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年
98.卓遵宏,《唐代進士與政治》 台北 國立編譯館 1987年
99.林天蔚,《隋唐史新論》 台北 東華書局 1980年
100.林文寶,《歷代啟蒙教材初探》 台北 萬卷樓 1977年
101.邱添生,《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9年
102.孟憲實,《敦煌民間結社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年
103.(日)屈直敏,《敦煌寫本類學〈勵忠節鈔〉研究》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7年
104.郝春文,《郝春文敦煌學論文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
105.查屏球,《從游士到儒士──漢唐士風與文風論稿》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年
106.胡可先 《中唐政治與文學: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 合肥 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0
107.胡昭曦,《四川書院史》 成都 巴蜀書社 2000年
108.袁徵撰,《中華文化通志‧教化與禮儀‧學校志》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
109.姜清波,《入唐三韓人研究》 廣州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10年
110.姜國鈞,《中國教育周期論》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
111.高明士,《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 台北 國立編譯館 1984年
112.高明士,《中國教育制度史論》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99年
113.高明士,《中國傳統政治與教育》 台北 文津出版社 2003年
114.高明士,《東亞古代政治與教育》 台北 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2003年
115.高明士,《中國教育史》 台北 台灣大學出版社 2006年
116.高明士,《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 台北 台灣大學出版社 2005年
117.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9年
118.高明士主編,《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 台北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發行 2003年
119.高明士主編,《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一),教育與政治社會》 台北 台灣大學出版社 2005年
120.高明士主編,《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二),唐律諸問題》 台北 台灣大學出版社 2005年
121.高明士主編,《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 台北 台灣大學出版社 2005年
122.高明士、邱添生、何永成、甘懷真等著,《隋唐史》 台北 空中大學出版社 2003年
123.高奇,《中國高等教育思想史》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年
124.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年
125.夏炎,《唐代州級官府與地域社會》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0年
126.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 鄭州 大象出版社 2006年
127.孫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史》 上海 東方出版中心 2007年
128.孫培青主編,《隋唐五代教育論著》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
129.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管理史》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侓
130.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史》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年
131.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史研究:隋唐分卷》 上海 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9年
132.孫國棟,《唐宋史論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
133.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 台北 五南圖書公司 1997年
134.徐梓,《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 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
135.徐少錦、李延斌著,《中國家訓史》 西安 陜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
136.徐連達,《唐朝文化史》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3年
137.馬鏞,《中國家庭教育史》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
138.游國恩主編,《中國文學史》(上)(下) 台北 五南出版社 1990年
139.凍國棟,《唐代人口問題研究》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3年
140.淡江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 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90年
141.陶易編著,《唐代進士錄》 合肥 安徽大學出版社 2010年
142.郭鋒,《唐代士族個案研究:以吳郡、清河、范陽、敦煌張氏為中心》 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9年
143.陳志堅,《唐代州郡制度研究》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
144.陳長征,《唐宋地方政治體制轉型研究》 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 2010年
145.陳茂同,《中國歷代選官制度》 上海 華東師大出版社 1997年
146.陳弱水,《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 台北 允晨文化 2007年
147.陳弱水,《隱蔽的光景: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年
148.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年
149.陳弱水著、郭英劍、徐承向譯,《柳宗元與唐代思想變遷》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10年
150.陳寅恪,《陳寅恪先生集》(一)(二)(三) 台北 里仁書局 1982年
151.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 台北 師大書苑 1999年
152.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 台北 聯經出版社 2004年
153.陳篤彬、蘇黎明,《泉州古代教育》 濟南 齊魯書社 2005年
154.許嘉猷,《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 台北 三民書局 1992年
155.許道勛、趙克堯,《唐玄宗傳》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2年
156.張弓主編,《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上、下卷)》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6年
157.張立文主編、張懷承著,《中國學術通史‧隋唐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158.張立文主編,《聖境:儒學與中國文化》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5年
159.張玉興,《唐代縣官與地方社會研究》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9年
160.張國剛主編,《中國中古史論集》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年
161.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 北京 中國人民出版社 2010年
162.張國剛,《中國家庭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時期》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7年
163.張國剛,《佛學與隋唐社會》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164.張邦煒,《宋代政治文化史論》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5年
165.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3年
166.喬衛平,《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宋遼金元(公元960至1368年)》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0年
167.傅錫壬,《牛李黨爭與唐代文學》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84年
168.傅樂成,《漢唐史論集》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87年
169.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
170.黃玫茵,《唐代江西地區開發研究》 台北 台灣大學文史叢刊之九十九 1996年
171.黃新亞,《消逝的太陽:唐代城市生活長卷》 長沙 湖南出版社 1996年
172.黃進興,《聖賢與聖徒》 台北 允晨文化 2001年
173.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 台北 師大書苑 1995年
174.黃正健主編,《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 2006年
178.黃書光主編,《中國社會教化的變革與傳統》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5年
176.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177.程舜英,《隋唐五代教育制度史資料》 北京 北京師大出版社 1998年
178.程方平,《隋唐五代的儒學》 昆明 雲南教育出版社 1991年
179.程方平、畢誠,《中國教育史》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6年
180.喻本伐、熊賢君等,《中國教育發展史》 台北 師大書苑 1995年
181.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 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80年
182.雷家驥,《隋唐中央權力結構及其演進》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95年
183.雷家驥,《武則天傳》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年
184.雷聞,《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 2009年
185.雷僑雲,《敦煌兒童文學》 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85年
186.曹大為,《中國古代女子教育》 北京 北京師大出版社 1996年
187.楊布生、彭定國,《中國書院與傳統文化》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年
188.楊布生、彭定國,《中國書院文化》 台北 雲龍出版社 1997年
189.楊成鑒、金濤聲著,《中國考試學》 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5年
190.楊波,《長安的春天:唐代科舉與進士生活》 北京 中華書局 2007年
191.楊際平、郭峰、張和平等著,《五~十世紀敦煌的家庭與家族關係》 長沙 岳麓書社 1997年
192.楊渭生,《兩宋文化史研究》 杭州 杭州大學出版社 1998年
193.賈志揚,《宋代科舉》 台北 東大圖書出版社 1995年
194.葛荃,《權力宰制理性:士人、傳統政治文化與中國社會》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4年
195.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紀到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和信仰》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年
196.葛劍雄主編,《中國人口史》(第二卷、三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年
197.萬昌華、趙興彬,《秦漢以來基層行政研究》 濟南 齊魯書社 2008年
198.畢誠,《中國古代家庭教育》 台北 商務印書館 1997年
199.翟博主編,《中國家訓經典》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02年
200.寧欣,《唐代選官研究》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5年
201.寧欣,《唐史識見錄》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9年
202.鄒逸麟主編,《中國歷史人文地理》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1年
203.盧向前主編,《唐宋變革論》 合肥 黃山書社 2006年
204.熊承滌編,《中國古代學校教材研究》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
205.熊承滌編,《中國教育行政制度史》 武漢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6年
206.劉瑛著,《唐代傳奇研究》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94年
207.劉琴麗,《唐代舉子科考生活》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年
208.劉玉峰,《唐德宗評傳》 濟南 齊魯出版社 2003年
209.劉光華主編、尹偉先、楊富學、魏明孔著《甘肅通史:隋唐五代卷》 蘭州 甘肅人民出版社 2009年
210.劉虹,《中國選士制度史》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年
211.劉海峰,《唐代教育與選舉制度綜論》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1年
212.劉海峰主編,《科舉制度的終結與科舉學的興起》 武漢 華中師範大學 2006年
213.劉海峰、李兵,《中國科舉史》 上海 東方出版中心 2004年
214.劉海峰,《科舉學導論》 武漢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年
215.劉海峰、莊明水,《福建教育史》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年
216.劉海峰,《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 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
217.劉海峰,《科舉學的形成與發展》 武漢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年
218.劉海峰主編,《科舉制度的終結與科舉學的興起》 武漢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年
219.劉澤華主編,《中國傳統政治哲學與社會整合》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1年
220.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87年
221.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4年
222.錢穆,《國史新論》 台北 東大圖書 1998年
223.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五) 台北 三民書局 1983年
224.謝保成、趙俊,《中國全史:中國隋唐五代思想史》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年
225.謝海平,《唐代留華外國人生活考述》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7年
226.謝思煒,《隋唐氣象》 台北縣 雲龍出版社 1995年
227.韓昇主編,《古代中國社會轉型與多元文化》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
228.韓昇,《遣唐使和學問僧》 北京 中華書局 2010年
229.羅聯添著,《唐代文學論集》 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89年
230.黨明德、何成,《中國家族教育》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31.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 香港 新亞研究所 1969年
232.嚴國榮,《權德輿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年
233.嚴耀中主編,《唐代國家與地域社會研究,中國唐史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三、期刊論文(以姓氏筆劃為序)
1.于賡哲,〈由武成王廟制變遷看唐代文武分途〉收錄於《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 第十九輯 武漢 武漢大學文科學報編輯部出版 2002年
2.于賡哲,〈唐代的醫學教育及醫人地位〉收錄於《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 第二十輯 武漢 武漢大學文科學報編輯部出版 2003年
3.于賡哲,〈試論唐代官方醫療機構的局限制〉收錄於林文玉主編《唐史論叢》 第九輯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7年)
4.毛漢光,〈中古士族性質之演變〉收錄於氏著《中國中古社會史論》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88年
5.毛漢光,〈從士族籍貫遷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收錄氏著《中國中古社會史論》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88年
6.王壽南,〈唐代公主之婚姻〉收錄於《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研討會》 台北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1982年
7.王壽南,〈從藩鎮之選任看安史之亂後唐中央政府對地方之控制〉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第六期 (1988年9月)
8.王壽南,〈論唐代的縣令〉 《政大學報》 第25期 (1972年5月)
9.王永曾,〈試論唐代敦煌的鄉里〉 《敦煌學輯刊》 (總第25期) 1994年1期 (1994年3月)
10.王建堯,〈唐代啟蒙教材之研究〉 《中國文化月刊》 237期 (1996年12月)
11.王厚香、汲廣運,〈論唐代家庭教育〉 《臨沂師範學院學報》 21卷3期 (2001年6月)
12.王勇,〈井真成墓志與唐國子監〉 《世界史》 (2006年5月)
13.介永強,〈隋唐長安佛教義林與義學風尚〉,《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6卷2期 (2007年3月)
14.任育才,〈唐代科舉制度述論〉 《興大文史學報》 7期 (1977年6月)
15.任育才,〈科舉甄才:唐代秀才舉人與進士〉 《食貨月刊》(復刊) 7卷4期 (1977年7月)
16.任育才,〈唐代醫學的分類與人才培養〉 《(中興大學)文史學報》 17期 (1987年6月)
17.任育才,〈唐代官學教育的變革〉 《興大歷史學報》 8期 (1988年6月)
18.任育才,〈唐代官學體系的形成〉 《文史學報》 27期 (1997年6月)
19.任育才,〈析論唐代中央官學教育的特性〉 收錄於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 第十一輯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9年
20.任爽,〈科舉制度與唐代教育危機〉《中國史研究》 1994年3期 (1994年6月)
21.朱利民、王尚林,〈唐代私學考〉  《人文雜誌》 1993年3期 (1993年6月)
22.朱溢,〈唐到北宋時期的大祀、中祀和小祀〉 《清華學報》 39卷2期 (2009年6月)
23.朱鳳玉,〈敦煌蒙書中的婦女教育〉收錄於周愚文、洪仁進主編,《中國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 台北 師大書苑 2005年
24.朱鳳玉,〈敦煌寫本蒙書《上大夫》研究〉,收錄於中國唐代學會、中正大學中文系 歷史系主編,《第五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 麗文文化出版社 2001年
25.余英時,〈綜述中國思想史上的四次突破〉收錄氏著《中國文化史通釋》 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0年
26.余英時,〈試說科舉在中國史上的功能與意義〉收錄氏著《中國文化史通釋》 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0年
27.李弘祺,〈絳帳遺風──私人講學的傳統〉收錄於《浩瀚的學海──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 台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81年
28.李弘祺,〈科舉──隋唐至明清的考試制度〉收錄於《立國的宏規──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 台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82年
29.李樹桐,〈唐代婦女的婚姻〉,收錄氏著《唐史研究》 台北 中華書局 1979年 頁63-91
30.李樹桐,〈唐代科舉制度與士風〉,收錄氏著《唐史新論》 台北 中華書局 1985年
31.李金坤,〈唐代科舉考試與《文選》〉 《人文雜誌》 2003年2期 (2003年6月)
32.宋德熹,〈唐代後半期門閥與官宦之關係〉,收錄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 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90年
33.沈柏宏,〈唐代醫療設施及其效益評估〉,收錄於盧建榮主編,《社會/文化史集刊(4)》 台北 時英出版社 2010年
34.吳楓、鄭顯文,〈唐代庶民階層的文化素質初探〉收錄《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 中國唐史學編 三秦出版社 1993年
35.吳海蘭,〈唐代新春秋學與政治〉《人文雜誌》 2003年第4期 (2003年7月)
36.金瀅坤,〈唐五代童子科與兒童教育〉收錄於張國剛主編《中國中古史論集》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年
37.周愚文,〈認知領域的教學方法與策略〉收錄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 台北 師大書苑 1995年
38.周愚文,〈中國歷代停廢科舉制度的探討〉 收錄李弘祺編,《中國與東亞教育傳統(一)》 台北 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出版 2006年
39.周愚文,〈唐代婦女與家庭教育初探〉 收錄周愚文主編,《中國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 台北 師大書苑 2005年
40.周谷平,〈敦煌出土文書與唐代教育的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1995年3期 (1995年5月)
41.林聰明,〈唐代敦煌的儒學傳播與儒家思想表現〉 收錄於《唐代文化、文學研究及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中 逢甲大學 2007年
42.邱添生,〈論唐宋變革期的歷史意義──以政治、社會、經濟之演變為中心〉 《師大歷史學報》 第七期 (1979年5月)
43.屈直敏,〈從敦煌寫本類書《勵忠節鈔,看唐代的知識、道德與政治秩序》〉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4卷2期 (2006年3月)
44.侯力,〈唐代官學中的學規和學禮〉 《益陽師專學報》 19卷 1998年2月 (1998年3月)
45.侯力,〈唐代俊士科考論〉 《中國史研究》 1991年第1期 (1999年2月)
46.姚崇新,〈唐代西州的官學,唐代西州的教育(之一)〉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5卷1期 (2004年3月)
47.姚崇新,〈唐代西州的醫學教育與醫療實踐〉 《文史》 2010年第4輯 (2010年11月)
48.胡可先,〈《李郃墓志銘》發隱〉 《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1期 (2003年2月)
49.高明士,〈唐代官學的發展與衰落〉 《幼獅學誌》 9卷1期 (1970年3月)
50.高明士,〈唐代私學的發展〉 《文史哲學報》(台灣大學) 20期 (1971年6月)
51.高明士,〈隋唐教育法制與禮律的關係〉 《唐研究》 第四卷 (1998年12月)
52.高明士,〈論隋唐學禮中的鄉飲酒禮〉收錄於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 第八輯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6年)
53.高謙民,〈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南京師範大學學報》 1989年4期 (1989年12月)
54.程方平,〈論林慎思對儒學的改造〉收錄於淡江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 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90年
55.梁瑞敏,〈唐代婦女的家庭地位〉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2卷3期 (1996年6月)
56.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教育與教化功能〉收錄於韓昇主編,《古代中國社會轉型與多元文化》 上海 人民出版社 2007年
57.梁瑞敏,〈唐代婦女的家庭地位〉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2卷3期 (1996年6月)
58.孫順華,〈唐朝婦女觀之嬗變與社會政治〉 《文史哲》 2000年2期 (總第257期) (2000年6月)
59.康震,〈唐代私學教育的文學性特徵〉 《陝西大學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5卷6期 (2006年11月)
60.張羽瓊,〈論唐代官學〉 《貴州社會科學》 1996年5期 (1996年9月)
61.張偉平,〈我國古代教學形式若干問題探討〉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卷2期 (2002年6月)
62.張榮芳,〈中古歷史教育的發展及其轉折:一個初步觀察〉收錄於張國剛主編,《中國中古史論集》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年
63.張勁松,〈書院與科舉關係的再認識〉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6年1期 (2006年1月)
64.張勁松,〈唐代江州陳氏東佳書堂的性質當議〉 收錄於卞孝萱、徐雁平編《書院與文化傳承》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年
65.張新科,〈古代中國文學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5卷6期 (2006年11月)
66.張清華,〈韓愈對中國文化史的貢獻〉 《韓山師範學院學報》 28卷5期 (2007年10月)
67.張偉、盧偉,〈論教化在教學規範習俗化中的作用〉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3卷 2009年2期 (2009年4月)
68.張國剛,〈唐代鄉村基層組織及其演變〉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6卷5期 (2009年9月)
69.張希清,〈唐宋進士科取舍依據的演變〉 《文史哲》 2010年第4期 (2010年9月)
70.崔峰,〈晚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區佛儒兼容的社會文化〉 《敦煌學輯刊》 2009年3期(總第65期) (2009年9月)
71.陶紹青,〈「唐摭言」的科舉禮儀文獻價值〉(人文社會科學報) 《長春師範學院學報》 28卷1期 (2009年1月)
72.陳義彥,〈從布衣入仕情形分析北宋布衣階層的社會流動〉 《思與言》 9卷4期 (1972年11月)
73.陳郁夫,〈內聖外王之學的復興──新儒學的發展〉收錄林慶彰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浩瀚的學海》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87年
74. 陳慶煌,〈花間十八家詞研析〉收錄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 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90年
75.陳弱水,〈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階層興起的幾點觀察〉收錄《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 台北 國史館 2000年
76.陳登武,〈從《天聖‧醫疾令》看唐宋醫療照護與醫事法規──以“巡患制度”為中心〉 收錄《唐研究》 第14卷 (2008年12月)
77.陳德第,〈雕板印刷術發明于唐代說之新佐證〉,收錄於《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論文集》 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9年
78.陳光崇,〈中唐啖趙學派雜考〉 收錄中國唐史學會編 《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3年
79.曹仕邦,〈張巡、許遠死守睢陽的決心來源一個新探討〉收錄嚴耕望先生紀念集編委會主編《嚴耕望先生紀念集》 台北 稻鄉出版社 1987年
80.黃雲鶴,〈唐宋下層士人與地方私學〉 《社會科學戰線》 2002年3期 (2002年9月)
81.黃俊文,〈唐代中央官學之淵源〉發表於中國唐史學會第九屆年會 (昆明 2004年)
82.黃俊文,〈唐代中晚期中央官學沒落原因之探討〉收錄於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 第十一輯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9年
83.傅樂成,〈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 收錄氏著《漢唐史論集》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77年
84.趙跟喜,〈敦煌唐宋時期的女子教育初探〉 《敦煌研究》 2006年2期(總96期) (2006年5月)
85.趙國華,〈武舉與武學:唐宋兵學復興的文化環境〉 收錄劉海峰主編《科舉制的終結與科舉學的興起》 武漢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年
86.趙俊波,〈唐代詩賦的命題研究:以試題題目與九經的關係為中心〉 《四川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8卷1期 (2011年1月)
87.萬繩楠,〈武則天與進士新階層〉 《中國史研究》 1994年3期 (1994年5月)
88.萬軍杰,〈試析唐代的鄉里村學〉 《史學月刊》 2003年第5期 (2003年9月)
89.董文靜,〈制舉的發展與唐代選官制度的完善〉 《江蘇社會科學》 2009年第5期 (2009年9月)
90.廖健琦,〈唐代國子監在國家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探析〉 《廈門教育學院學報》 5卷2期 (2003年6月)
91.廖健琦,〈論唐代科舉制的改革及其對當時教育的影響〉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1卷1期 (2004年1月)
92.熊賢君,〈一以貫之看書院〉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30卷2期 (2009年4月)
93.劉子健,〈略論宋代地方官學和私學的消長〉收錄氏著《兩宋史研究彙編》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87年
94.劉子健,〈宋代考場弊端—兼論士風問題〉收錄氏著《兩宋史研究彙編》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87年
95.劉琴麗,〈從出土墓志看唐代的武貢舉〉 《中國史研究》 2003年3期 (2003年8月)
96.劉琴麗,〈中晚唐河北舉子研究〉 《史學集刊》 2009年4期 (2009年7月)
97.劉海峰,〈科舉文學與「科舉學」〉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62卷2期 (2009年3月)
98.劉海峰,〈科舉政治與「科舉學」〉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49卷5期 (2010年9月)
99.鄭若玲,〈科舉至公之道及其現實啟思〉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年5期 (2010年9月)
100.鄭志明,〈敦煌寫本家教類的庶民教育〉收錄於《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漢學研究中心 1991年
101.鄭阿財,〈敦煌蒙書析論〉收錄於《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漢學研究中心 1991年
102.綦中明,〈唐代縣令在思想文化領域的職掌〉 《九江學院學報》 2009年1期(總第150期) (2009年1月)
103.盧開方,〈唐代科舉制度中貢舉類特殊科目及其考試〉收錄於《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 第十四輯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6年
104.齊陳駿,〈唐代科舉與官僚入仕〉收錄《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 第十一輯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1年
105.蕭永明,〈唐宋之際的社會文化環境與書院的興起〉文刊《人文雜誌》 2007年第6期
106.鄭顯文,〈唐代禮學的社會變革〉 《人文雜誌》 1995年第2期 (1995年3月)
107.譚真,〈敦煌隋唐時期醫事狀況〉收錄於段文杰編《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瀋陽 遼寧美術出版社 1995年
108.羅宗濤、任允松,〈敦煌蒙書的時代性〉 《敦煌學》 27輯 (2008年2月)new window
109.嚴耕望,〈新羅留學生與僧徒〉收錄氏著《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
110.龔鵬程,〈論唐代文學崇拜與文學社會〉收錄於淡江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 台北 學生書局 1990年
四、學位論文,
1.毛漢毛,《唐代統治階層社會變動》 台北 政治大學政研所博士論文 1968年
2.王一平,《唐代兒童的養與教》 台北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年
3.江宜樺,《唐代長江中游地區士族之研究》 嘉義 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3年
4.李君琳,《從階級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女地位問題》 嘉義 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年
5.周宜穎,《唐代江南道之貶官研究》 台中 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年
6.卓美月,《唐代家訓所表現之家庭教育研究》 台北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
7.徐秀芳,《以教育和法律角度試論唐代婦女的角色》 新竹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年
8.陳川源,《唐代國子監行政學官之轉遷──以國子祭酒、司業為例》 台中 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9.張錦婷,《敦煌寫本思想啟蒙教材研究》 台北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
10.黃嵐鎔,《中國中古時期錢塘江流域開發研究》 嘉義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11.鄭育萱,《唐代婦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 嘉義 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
12.鍾快鳴,《唐代東南地區經濟開發的研究》 台北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7年
13.顧立誠,《唐宋之際自北向南的移民與其影響》 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年
五、工具書與資料彙編:
1.David Jare、Julia Jary著,、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 台北 城邦文化 1999年
2.教育大辭書編委會,《教育大辭書》 台北 國立編譯館、文景出版社 2000年
3.教育百科編委員,《教育百科辭典》 台北 五南出版社 1994年
4.陳國強主編,《文化人類學辭典》 台北 恩楷出版社 2002年
5.楊學為主編,《中國考試史:文獻集成(第一、二卷)》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6.虞雲國、周育民主編,《中國文化史年表》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
7.傅璇琮等編,《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綜合索引》 北京 中華書局 1982年
8.劉英杰主編,《中國教育大事典,1840年以前》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
9.翟國璋主編,《中國科舉辭典》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6年
10.趙文潤、趙吉惠主編,《兩唐書辭典》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4年
11.熊承滌,《中國古代教育史料繫年》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年
12.鄭阿財、朱鳳玉主編,《1998-2005年:敦煌學研究論著目錄》 台北 樂學書局 2006年
13.顧明遠主編,《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制度考(一)》 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
14.羅聯添編,《隨唐五代文學論著集目正編》、《續編》 台北 五南出版社 1997年
六、外文論著與譯著:
(一)英文:
1.Anne Behnke Kinney, “Chinese Views of Childhoo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5
2.Anne Behnke Kinney, “Representation of childhood and youth in early China”, Stanford: Univesity of Stanford Press, 2003
3.J. S. Brubacher,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1996
4.Bol, Peter. “The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Sung China, Califonia: Stanford Univ. Press, 1992;中譯本,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1年
5.Chen, Jo-Shui. Liu Tsung-yu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 773-81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92.
6.Hartman, Charles. Han Yu and the T’ang Search for Unit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 Press, 1986.
7.Jame T. C. Liu, “China Turning Inward: Intellectual-Political change in Early Twelfth Centu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98
8.Linda A. Walton, “Academies and Society in Southern Sung China”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9.McMullen, David. State and Scholars in T’ang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8.
10.Michael Nylan, “The Five Confucian Classics” New Haren: Yale University, 2001
11.Thomas, H.C. Lee,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a History” Leiden: Brill Academic, 2000.
12.Benjamin. Elam(艾爾曼)著,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譯,《經學.科舉.文化中》 北京 中華書局 2010年
13.Jerome Burner著、宋文里譯,《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 台北 遠流出版社 2001年new window
14.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Confucianis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二)日文:
1.仁井田陞,《唐令拾遺》 日本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64年
2.布目潮諷,《隋唐帝國成立》收錄《岩波講座 世界歷史》(第5冊) 東京 岩波書局 1970年
3.佐竹靖彥,《唐宋變革地域的研究》 京都 同朋出版社 1990年
4.多賀秋五郎,《唐代教育研究》 東京 不味堂 1953年
5.多賀秋五郎,《中世教育研究》 東京 國書刊行會 1980年
6.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譯,《中國詩史》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年
7.池田溫著,《敦煌漢文文獻》 東京 大東出版社 1992年
8.岡村繁著、張寅彭譯,《唐代文藝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9.那波利貞,《唐代社會文化史研究》 東京 創文社 1974年
10.愛宕元,〈唐代鄉貢進士與鄉貢明經〉 《東方學報》 第45期 1973年
11.愛甲弘志,〈皮日休試論〉 收錄《中國詩人論──岡村繁教授退官記念論集》 東京 汲古書院 1986年7月
12.內藤湖南、黃約瑟譯,〈概括的唐宋時期觀〉 收錄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一卷):通論》 北京 中華書局 1992年
13.布目潮汎著、索介然譯,〈唐初的貴族〉 收錄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論著選譯(第四卷):六朝隋唐》 北京 中華書局 1992年
14.礪波護著、黃正健譯,〈唐代的縣尉〉 收錄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四卷):六朝隋唐》 北京 中華書局 1992年
(三)法文:
1.華蕾立(Valerie Lavoix)著、馮力譯,〈山林私學,南朝隱士的教學生涯〉收錄於《法國漢學》 第八輯(教育史專號) 北京 中華書局 2003年
2.戴仁(Jean-Pierre Drece)著 楊金平、喬雪梅譯,《十世紀敦煌的基礎教材與學校文化》收錄於《法國漢學》 第八輯(教育史專號) 北京 中華書局 2003年


附錄:唐皇帝及在位時期
皇帝在位時期年     號
高  祖618-26*武  德618-26
太  宗626-49貞  觀626-49
高  宗649-83永  徽650-55
顯  慶656-60
龍  朔661-3
麟  德664-5
乾  封666-7
總  章668-9
咸  亨670-3
上  元674-5
儀  鳳676-9
調  露679
永  隆680-1
開  耀681-2
永  淳682-3
弘  道683
中  宗684D嗣  聖684
睿宗(武后聽政)684-90D文  明684
光  宅684
垂  拱685-8
永  昌689
載  初689-90
周武后則天690-705天  授690-2
如  意692
長  壽692-4
延  載694
證  聖694-5
天冊萬歲695
萬歲登封696
萬歲通天696-7
神  功697
聖  曆697-700
久  視700-1
大  足701
長  安701-4
中宗復位705-10*神  龍705-7
景  龍707-10
少帝(武后聽政)710D唐  隆710
睿宗復位710-12*景  雲710-12
太  極712
延  和712
玄  宗712-756*先  天712-13
開  元713-41
天  寶742-56
肅  宗756-762至  德756-8
乾  元758-60
上  元760-2
代  宗762-79寶  應762-3
廣  德763-4
永  泰765-6
大  曆766-79
德  宗779-805大  曆779
建  中780-3
興  元783-4
貞  元785-805
順  宗805*貞  元805
永  貞805
憲  宗805-20永  貞805
元  和806-20
穆  宗820-4長  慶821-4
敬  宗824-7寶  曆825-7
文  宗826-40大  和827-36
開  成836-40
武  宗840-6會  昌841-6
宣  宗846-59大  中847-59
懿  宗859-873咸  通860-73
僖  宗873-888乾  符874-80
廣  明880-1
中  和881-5
光  啟885-8
文  德888
昭  宗888-904文  德888
龍  紀889
大  順890-2
景  福892-3
乾  寧894-8
光  化898-901
天  復901-4
天  祐904
哀  宗904-7天  祐904-7
*退位D被廢

※資料來自高明士總校訂、張榮芳等譯,《劍橋中國史(第三冊):隋唐篇(598-906(上))(台北:南天書局,1987年),頁23-25(圖表)。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