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建構關於中國史的臺灣觀點
書刊名:臺灣史學雜誌
作者:陳君愷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4
頁次:頁105-138
主題關鍵詞:中國史臺灣臺灣史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91
  • 點閱點閱:431
Other
1.張光直(19860401)。從中國古史談社會科學與現代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邓沛(20000600)。川南熒人反明斗争述略。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屈川(19870700)。川南“都掌蛮”反明斗争考述。民族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君愷(19860700)。史記天官書思考模式的四個基調。史苑,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君愷(20030600)。衣若蘭著《三姑六婆--明代婦女與社會的探索》評介。輔仁歷史學報,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君愷(20070901)。評戴晉新著先秦史學史論稿--觀念與方法。中華人文社會學報,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君愷(20120900)。先秦諸子論「禽獸」。淡江史學,24,27-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弱水(19950701)。傳統中國史研究與台灣史的未來。當代,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惠琴(20100600)。清末臺灣的基層吏治--以陳賜案為例。台灣史學雜誌,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健榮(20000700)。清修臺灣方志「風俗」門類的理論基礎及論述取向。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2,119+121-152+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君愷(20100600)。日治時期臺人「習醫偏執」所反映的社會意義及其影響。文化實踐與社會變遷,1,127-1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君愷(20110300)。歷史學需要的是自由,不是評比!--揭穿國科會〈歷史學門國內期刊評比之研究〉的陰謀。中華人文社會學報,14,162-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沈松僑(19971200)。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沈松僑(20000600)。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77-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君愷(19930300)。光復之疫:臺灣光復初期衛生與文化問題的鉅視性觀察。思與言,31(1),111-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德毅(20001200)。由宋代強幹弱枝國策說到四川的獨特地位。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君愷(20051015)。〈關於當前臺灣「去中國化」現象的文化省思〉。2005『中華文化』 與『台灣本土化』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君愷(2005)。我本將心託明月:日治時期台灣的「孫文主義者」。孫中山與日本殖民時期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197-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君愷(2000)。超越種族的藩籬之外--日治時期台、日人關係的另一面向。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65-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隆志(1998)。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民國以來的史料與史學。國史館。2031-20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君愷(1998)。宋代醫政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Collingwood,R. G.、黃宣範(19930700)。歷史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曾瑜(19961200)。金朝军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溢嘉(19950400)。命運的奧義。臺北:野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上波夫(19971201)。東洋学系譜。東京:株式会社大修館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上波夫(19940920)。東洋学の系譜〔第2集〕。東京:株式会社大修館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春盛(20000300)。中國史上的征服統治--以隋文帝滅陳之後對江南的征服統治為例。認識中國史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國祁(19860900)。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二十九編近代歷史上的臺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筱峰(20011100)。代自序:每個歷史家都應該是政論家。台灣怎麼論?--李筱峰跨世紀政論選。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杜正勝(20001200)。弱勢族群的聲音。臺灣心臺灣魂。高雄:河畔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杜維運(199310)。與西方史家論中國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唐庚(19860300)。眉山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文。三民主義。臺北:新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進己(198904)。東北民族源流。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殷海光(19900300)。邏輯究竟是什麼。殷海光全集拾參學術與思想(一)。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笑蜀編(20020500)。歷史的先聲--中共半個世紀前對人民的莊嚴承諾。香港:博思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基辛、陳其南、于嘉雲、張恭啟(19810300)。當代文化人類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玉法(19820800)。清季的革命團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曹永和(20060200)。多族群的臺灣島史。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曹永和(20060200)。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概念。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梁庚堯(19970400)。宋代伎藝人的社會地位。宋代社會經濟史 論集(下冊)。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紹馨(19970900)。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飢斯•詹京斯、賈士蘅(19990301)。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杜維運(19920712)。史學方法論。臺北:杜維運。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高明士(19870900)。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臺北:明文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君愷(2004)。臺灣「民主文化」發展史研究。記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1983)。台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蔡襄(1986)。端明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司馬遷(1984)。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徐夢莘(1977)。三朝北盟會編。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孔恩、傅大為、程樹德、王道還(1985)。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錢穆(19821200)。國史大綱。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其南(199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孫武、曹操、楊丙安(1999)。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施敏輝(19950700)。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君愷(20040715)。高句麗史論爭中的臺灣觀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50120)。漢城正名凸顯民族意識去年開始公開徵求中文名稱改名正名活動在 韓曰中歷史、外交糾葛中進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尹章義(1989)。臺灣←→福建←→京師--「科舉社群」對於臺灣開發以及臺灣與大陸關係之影響。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英時(19820101)。中國史學的現階段:反省與展望--「史學評論」代發刊辭。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啟超(19841025)。新史學。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君愷(20001200)。北宋地方世襲政權府州折氏與中央政府關係初探。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子健(199704)。略論宋代武官群在統治階級中的地位。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予同(1983)。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君愷(20061103)。臺灣的近代化蛻變:日治時期的時代特色及其歷史意義。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臺北:唐山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婉窈(19991200)。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例證。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臺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