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河北山東的「家」字地名
書刊名:清華學報
作者:張光宇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3
卷期:23:3
頁次:頁213-226
主題關鍵詞:地名山東河北華北見系聲母Place nameShandongHebeiNorthern ChinaVelar initia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3
  • 點閱點閱:18
期刊論文
1.岑麒祥(1953)。從廣東方言中體察語言的交流和發展。中國語文,1953(10),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剛(1988)。古清入字在北京話裏的演變情況。中國語言學報,1988(3),245-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淑靜(1988)。河北漢城方言的特點。方言,103-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丁聲樹(1989)。河南省遂平方言記略。方言,8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賀巍(1984)。洛陽方言記略。方言,278-2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侯精一、楊平(1993)。山西方言的文白異讀。中國語文,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雙寶(1980)。說「哥」。語言學論叢,6,128-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典誠(1988)。閩語作房屋解的「厝」字。中國語言學報,3,150-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如龍、陳章太(1982)。論閩方言的一致性。中國語言學報,1,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潘家懿(1986)。山西方言在漢語音韻學研究中的地位2,20-2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光宇(1985)。切韻純四等韻的主要元音及相關問題。語言研究,9,26-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光宇(1989)。從閩方言看切韻一二等韻的分合。語言研究,17,6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光宇(1991)。漢語方言發展的不平衡性。中國語文,431-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光宇(19921200)。漢語方言見系二等文白讀的幾種類型。清華學報,22(4),351-3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清常(1992)。移民北京使北京音韻情況複雜化舉例。中國語文,268-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衛東(1984)。文登、榮成方言中古見係部份寫的文白異讀。語言學論叢,12,36-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秉璇(1984)。壽陽方言志。語文研究,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龔煌城(19811200)。西夏語中的漢語借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4),681-7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丁聲樹、李榮(1984)。漢語音韻講義。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賀巍(1989)。獲嘉方言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福汝(1990)。中陽縣方言誌。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孟慶海(1991)。陽曲方言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孟慶惠(1961)。安徽方言辨正。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輔世(1989)。灤南話雜談。中國語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松石(1939)。粵江流域人民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時逢(1969)。雲南方言調查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時逢(1984)。四川方言調查報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振鶴、游汝傑(1986)。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耀龍(1990)。新絳方言志。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傅國通(1985)。浙江吳語分區。浙江省語言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通鏘(1991)。歷史語言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游汝杰(1992)。漢語方言學導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光宇(1988)。福建畲字地名與畲話。歷史語言研究所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