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宗廟制度的意義
書刊名:中華學苑
作者:曾素貞
作者(外文):Tzeng, Su Jeng
出版日期:1996
卷期:47
頁次:頁1-34
主題關鍵詞:宗廟制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3
  • 點閱點閱:53
期刊論文
1.趙林(19830300)。商代的宗廟與宗族制度。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震(19760500)。三代宗法社會的起源與發展。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8,283-3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政凱(1986)。論昭穆制度的起源及延續。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1),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龔鵬程(19820900)。宗廟制度論略。孔孟學報,44,255-2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孔德成(19810700)。宗法略論。孔孟月刊,19(11),15-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俊郎(19830600)。小戴禮記之喪禮理論研究。中華學苑,27,107-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俊郎(1978)。祭神如神在。孔孟月刊,17(3),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夢鷗(1961)。禮記思想體系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龔鵬程(1982)。宗廟制度略論(上)。孔孟學報,4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梁煌儀(1986)。周代宗廟祭禮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美華(1983)。甲金文中宗廟祭禮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雙英(1977)。周禮所表現之社會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蔡相煇(1990)。臺灣的祠祀與宗教。臺灣的祠祀與宗教。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衡眉(1992)。論昭穆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荀況。荀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捷先(1989)。中國的族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錫勇(1992)。宗法天命與春秋思想初探。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鶴泉(199305)。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績(198607)。三禮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揚杰(1992)。中國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章景明(1971)。先秦喪服制度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貴民(1993)。中國禮俗史。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章景明(1979)。殷周廟制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何(1992)。古禮今談。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何(1970)。春秋吉禮考辨。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清)秦蕙田(1971)。五禮通考。五禮通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龐樸(1992)。昭穆新考。國學今論。遼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志琴。禮制和等級觀念。儒佛道與傳統文化。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洪德先(1991)。俎豆馨香─歷代的祭祀。中國文化新論(第十三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馮天瑜、何曉明、周積明(1991)。中華文化史。中華文化史。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卓秀巖(1974)。禮記祭禮研究。禮記祭禮研究。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禮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王國維(1958)。殷商制度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