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辭研究
作者:吳俊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 Jun-De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許進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甲骨卜辭斷代祭祀歷組卜辭王族卜辭oracle boneinscriptionperiodic classificationsacrifi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5
本文所論可分為兩部分,其一為第四期甲骨斷代問題;其二為探索武乙、文丁時期之祭祀活動,而後者更為本文主體。
第四期斷代問題,長期以來焦點在於王族(、子、午)與歷組卜辭的時代歸屬。本文全面檢視過去學者論點與主張,歸納成「字體分類」、「地層關係」、「人物活動」三方面加以評議,並提出以「鑽鑿形態」為分類依據的主張,通過上述之探討,王族與歷組二類卜辭之時代應屬晚期,即甲骨分期中的第四期為是。
本文以計量方式探索殷商武、文時期之祭祀活動,先依「祭祀種類」、「祭祀對象」、「祭祀牲品」、「祭祀時間」、「祭祀地點」五項分論敘述,各項大要如下:
祭祀種類:計得祭名54項,祭儀38項;
獨祭57種,以求、又、尞、酒、卯、歲、告諸祭為要,連祭102組,首祭以又、酒二祭為多。
祭祀對象:確立商王名號指稱,並得先王妣之致祭超過自然神祇及先公,其中又以乙日先王、父丁受祭最為尊隆。
祭祀牲品:羅列畜牲25種,人牲8種,物牲11種,而實際用牲情形為畜牲多於人牲多於物牲。
祭祀時間:丙、戊、己、壬、癸五干日施祭少,與先王名號現象相符,為有意錯開之安排。另自然神祇、先公多見於辛日施祭,而先王妣、合祭者則集中於甲、乙二日。
祭祀地點:資料甚少,仍以宗廟為主,且多屬特殊之祭。
繼之以稱謂、鑽鑿為據,將祭祀卜辭析分為武乙期、文丁期二類加以綜合比較,窺其演變;再者續行歷組與王族祭祀卜辭的比較,察其關聯;終就求、又、尞、酒、告等第四期重要祀典之施祭目的、內容、影響及演變作較深入的考察。
最後綜合本文檢得材料顯示,乙日先王(大乙、祖乙、小乙)於第四期地位特殊,重要性超乎預期。另外,本文意外發現第四期對於王亥及祖父先王之致祭極不熱絡,顯示二者並不受重視。
一、 專書
1. 古籍
《毛詩鄭箋》鄭玄撰 新興書局(校相臺岳氏本)﹝1993﹞
《尚書孔傳》孔安國撰 新興書局(校相臺岳氏本)﹝1991﹞
《儀禮鄭注》鄭玄撰 新興書局(校永懷堂本)﹝1995﹞
《周禮鄭注》鄭玄撰 新興書局(校永懷堂本)﹝1993﹞
《禮記鄭注》鄭玄撰 臺灣中華書局﹝1985﹞
《說文解字注》許慎撰 段玉裁注 天工書局﹝1987﹞
《爾雅郭注》郭璞撰 利大出版社﹝1980﹞
《儀禮通論》姚際恆撰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10﹞
《五禮通考》秦蕙田撰 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29-136)
《古微書》孫殼著錄 山東友誼書社﹝1990﹞
《辨定祭禮通俗譜》毛奇齡撰 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36)
《竹書紀年八種》楊家駱主編 世界書局﹝1989﹞
《左傳會箋》左丘明撰 杜預集解 竹添光鴻會箋 天工書局﹝1988﹞
《史記會注考證》司馬遷撰 瀧川資言考證 天工書局﹝1989﹞
《後漢書集解》范曄撰 王先謙集解 中華書局﹝1984﹞
《漢書古今人表疏證》王利器撰 貫雅書局﹝1990﹞
《通志》鄭樵撰 新興書局﹝1965﹞
《通鑑外紀》劉恕撰 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1979﹞
《新序》劉向撰 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019)
《說苑》劉向撰 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019)
2. 編著
于省吾 《甲骨文字釋林》 大通書局﹝1981.10﹞
《殷契駢枝》 藝文印書館﹝1971﹞
《雙劍誃殷契駢枝續編》 藝文印書館﹝1971﹞
《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 藝文印書館﹝1971﹞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中華書局﹝1996﹞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 《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二本殷商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
中國社會科學院 考古研究所 《小屯南地甲骨》 中華書局﹝1980-1983﹞
《殷虛婦好墓》 文物出版社﹝1980﹞
《殷墟的發現與研究》 科學出版社﹝1994﹞
《殷墟青銅器》 文物出版社﹝1985.2﹞
中國社會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 《甲骨文合集補編》 語文出版社﹝1999.7﹞
方光華 《俎豆馨香》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
方述鑫 《殷虛卜辭斷代研究》 文津出版社﹝1992﹞
王宇信 《甲骨學通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6﹞
《建國以來甲骨文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王宇信、楊升南 《甲骨學一百年》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9﹞
王國維 《今本竹書紀年疏證》 世界書局﹝1989.4﹞
《定本觀堂集林》 世界書局﹝1991.9﹞
《戩壽堂所藏甲骨文字考釋》 倉聖明智大學﹝1917.5﹞
王貴民 《商周制度考信》 明文書局﹝1989.12﹞
王慎行 《古文字與殷周文明》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2﹞
石璋如 《小屯》丁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朱歧祥 《殷墟卜辭句法論稿》 臺灣學生書局﹝1990.3﹞
朱芳圃 《甲骨學商史編》 香港書店﹝1972﹞
江林昌 《夏商周文明新探》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2﹞
吳俊德 《殷墟第三、四期甲骨斷代研究》 藝文印書館﹝1999.1﹞
吳浩坤、潘悠 《中國甲骨學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宋鎮豪主編 《百年甲骨學論著目》 語文出版社﹝1999.7﹞
李孝定先生 《甲骨文字集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
《讀說文記》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李學勤 《夏商周年代學札記》 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10﹞
《殷代地理簡論》 木鐸出版社﹝1982.4﹞
李學勤、彭裕商 《殷墟甲骨分期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李學勤、齊文心、艾蘭 《英國所藏甲骨集》 中華書局﹝1985﹞
李衡眉 《昭穆制度研究》 齊魯書社﹝1996.11﹞
李濟 《安陽》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
杜希宙、黃濤 《中國歷代祭禮》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9﹞
沈培 《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 文津出版社﹝1992.11﹞
貝塚茂樹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甲骨文字》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59﹞
周聰俊 《祼禮考辨》 文史哲出版社﹝1994.12﹞
屈萬里 《先秦文史資料考辨》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書傭論學集》 臺灣開明書店﹝1969﹞
《殷虛文字甲編考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1﹞
林志鵬 《殷代巫覡活動研究》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1﹞
松丸道雄、高謙一 《甲骨文字字釋綜覽》 東京大學出版社﹝1994﹞
金祥恆 《金祥恆先生全集》 藝文印書館﹝1990﹞
姚孝遂、肖丁 《小屯南地甲骨考釋》 中華書局﹝1985.8﹞
姚孝遂主編 《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 中華書局﹝1988﹞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中華書局﹝1989﹞
胡厚宣 《甲骨學商史論叢》 大通書局﹝1973﹞
《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 群聯出版社﹝1954﹞
胡厚宣主編 《甲骨文合集材料來源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8﹞
《甲骨文合集釋文》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8﹞
唐蘭 《天壤閣甲骨文存并考釋》 輔仁大學叢書﹝1939.4﹞
《殷虛文字記》 學海出版社﹝1986.8﹞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 《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10﹞
孫海波 《甲骨文編》 中華書局﹝1965﹞
孫叡徹 《從甲骨卜辭來研討殷商的祭祀》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6﹞
島邦男 《殷墟卜辭研究》 (李壽林、溫天河譯) 鼎文書局﹝1975﹞
《殷墟卜辭綜類》 大通書局﹝1970﹞
徐中舒主編 《甲骨文字典》 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
馬如森 《殷墟甲骨文引論》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常玉芝 《商代周祭制度》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張光直 《中國青銅時代》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new window
《商文明》 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2﹞
張秉權 《甲骨文與甲骨學》 國立編譯館﹝1988.9﹞new window
《殷虛文字丙編》考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7-1972﹞
張榮明 《殷周政治與宗教》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5﹞
張鶴泉 《周代祭祀研究》 文津出版社﹝1993.5﹞new window
許進雄先生 《Oracle Bones from the White and Other Collections》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館﹝1979﹞
《The Menzies Collection of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 A Catalogue》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館﹝1972﹞
《The Menzies Collection of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 The Text》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館﹝1977﹞
《卜骨上的鑿鑽形態》 藝文印書館﹝1973﹞
《中國古代社會》修訂本 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古文諧聲字根》 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甲骨上鑽鑿形態的研究》 藝文印書館﹝1979﹞
《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廿六號﹝1968﹞
《殷虛卜辭後編》 藝文印書館﹝1972﹞
《簡明中國文字學》修訂本 學海出版社﹝2002﹞
郭沫若 《卜辭通纂》附考釋索引 大通書局﹝1976.5﹞
《甲骨文字研究》 科學出版社﹝1962.11﹞
《殷契粹編》附考釋索引 大通書局﹝1971.2﹞
郭沫若主編 《甲骨文合集》 中華書局﹝1977-1983﹞
陳煒湛 《甲骨文田獵刻辭研究》 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
《甲骨文簡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陳夢家 《殷虛卜辭綜述》 中華書局﹝1988再版﹞
章景明 《殷周廟制論稿》 學海出版社﹝1979.4﹞
彭裕商 《殷墟甲骨斷代》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黃天樹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 文津出版社﹝1991﹞
黃然偉 《殷禮考實》 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廿三號﹝1967﹞new window
黃競新 《從卜辭經史考殷商氏族源流》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6﹞new window
楊樹達 《積微居甲文說》 大通書局﹝1974.3再﹞
《積微居甲文說卜辭瑣記》 大通書局﹝1974.3﹞
楊寶成 《殷墟文化研究》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2﹞
葉玉森 《殷虛書契前編集釋》 藝文印書館﹝1966.10﹞new window
董作賓 《甲骨學五十年》 藝文印書館﹝1955﹞
《甲骨學六十年》 藝文印書館﹝1965.6﹞
《殷虛文字甲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8﹞
《殷曆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1945﹞
《董作賓先生全集》 藝文印書館﹝1977﹞
董作賓、胡厚宣 《甲骨年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7﹞new window
董作賓、黃然偉 《續甲骨年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new window
裘錫圭 《古文字論集》 中華書局﹝1992﹞
鄒曉麗、李彤、馮麗萍 《甲骨文字學述要》 岳麓書社﹝1999.9﹞
雷漢卿 《《說文》『示部』字與神靈祭祀考》 巴蜀書社﹝2000.3﹞
管燮初 《殷虛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 中國科學院﹝1953.10﹞
趙容俊 《先秦巫俗之研究》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12﹞
《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 文津出版社﹝2003﹞
趙誠 《甲骨文簡明詞典》 中華書局﹝1988.1﹞
《甲骨文與商代文化》 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1﹞
劉淵臨 《卜用甲骨上攻治技術的痕跡之研究》 國立編譯館﹝1984﹞
蔡哲茂 《甲骨綴合集》 樂學書局﹝1999﹞
《殷禮叢考》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
鄭慧生 《甲骨卜辭研究》 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4﹞
錢玄 《三禮通論》 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10﹞
鍾柏生 《殷商卜辭地理論叢》 藝文印書館﹝1989.9﹞new window
鍾敬文 《中國禮儀全書》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2﹞
羅振玉 《增訂殷虛書契考釋》 藝文印書館﹝1981.3﹞
嚴一萍 《甲骨古文字研究》 藝文印書館﹝1991﹞
《甲骨綴合新編》 藝文印書館﹝1976﹞
《甲骨學》 藝文印書館﹝1978﹞
《甲骨斷代問題》 藝文印書館﹝1991﹞
《殷商史記》 藝文印書館﹝1991﹞
《商周甲骨文總集》 藝文印書館﹝1984﹞
饒宗頤 《殷代貞卜人物通考》 香港大學﹝1959﹞
顧希佳 《禮儀與中國文化》 人民出版社﹝2001.8﹞
二、 論文
丁驌 〈三期與武乙卜辭之區別〉 《中國文字》新十二期﹝1988﹞
〈再論商王妣廟號的兩組說〉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廿一期﹝1967﹞
〈扶〉 《中國文字》新五期﹝1981﹞
〈商殷王室之婚姻制度〉 《殷都學刊》1989年第3期
〈論殷王妣諡法〉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期﹝1965﹞
于秀卿、賈雙喜、徐自強 〈甲骨的鑽鑿形態與分期斷代研究〉 《古文字研究》第六輯﹝1981﹞
于豪亮 〈說“引”字〉 《考古》1977年5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 〈1973年小屯南地發掘報告〉 《考古學集刊》9﹝1995.12﹞
〈1973年安陽小屯南地發掘簡報〉 《考古》1975年1期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歷史博物館 〈安陽殷墟五號墓座談紀要〉 《考古》1977年5期
仇士華、蔡蓮珍 〈解決商周紀年問題的一線希望〉 《中國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8.9﹞
〈關於考古系列樣品碳十四測年方法的可靠性問題〉 《考古》2001年第11期
卞仁 〈也談殷卜辭中的上甲廿示〉 《考古》1993年第9期
方述鑫 〈論“非王卜辭”〉 《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1992.8﹞
〈組卜辭斷代研究〉 《古文字研究》第廿一輯﹝2001.10﹞
王恩田 〈甲骨文中的位祭〉 《中國文字》新廿四期﹝1998.12﹞new window
王國維 〈殷卜辭中所見之先公先王考〉 《觀堂集林》卷九(世界書局)﹝1991.9﹞
王貴民 〈甲骨文“奭”字新解〉 《慶祝楊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論文集》﹝1998.12﹞
王蘊智 〈“典”“册”考源〉 《殷都學刊》1994年第4期
〈釋「豸」、「」及與其相關的幾個字〉 《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1996.9﹞
石璋如 〈『扶片』的考古學分析〉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6本第3分﹝1985﹞new window
〈乙五基址與賓、層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1本第1分﹝1990﹞
〈乙組兩處基址與其甲骨穴窖釋疑─ 兼論自然層位與穴窖堆積〉 《董作賓先生九五誕辰紀念集》 ﹝1988﹞:20-31
〈殷虛文字甲編的五種分析〉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3本第3分﹝1982﹞
〈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六例兼論甲十三基址與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5本第3分﹝1994.9﹞
〈殷虛的穴窖坑層與甲骨斷代二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9本第4分﹝1988﹞
〈殷墟最近之重要發現附論小屯地層〉 《田野考古報告》第二冊﹝1947﹞
伊藤道治 〈殷代史的研究〉 (蔡鳳書譯) 《中國考古學研究論文集》﹝1990.3﹞
吉德偉 〈中國古代的吉日與廟號〉 《殷墟博物苑苑刊》第一期﹝1989﹞
朱鳳瀚 〈近百年來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歷史研究》1997年1期p.115-139
〈金文日名統計與商代晚期商人名制〉 《中原文物》1990年3期,頁72-77
〈論殷墟卜辭中的「大示」及其相關問題〉 《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輯﹝1989.9﹞
〈論祭〉 《古文字研究》第廿四輯﹝2002.7﹞
何宏波 〈商代的祭祀用玉〉 《殷都學刊紀念甲骨文發現100周年論文專集》﹝1999.7﹞
何淋儀、黃德寬 〈說蔡〉 《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1998.10﹞
吳俊德 〈第四期卜旬辭的整理與運用〉 《臺大中文學報》第十五期﹝2001.12﹞new window
吳薇薇、吳晉生 〈殷商君主世系鈎沉〉 《殷都學刊》1996年第3期
宋鎮豪 〈甲骨文“出日”“入日”考〉 《出土文獻研究》﹝1985.6﹞
〈試論殷代的記時制度-兼論中國古代分段記時制度〉 《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85.2﹞
李先登 〈考古地層學與歷組卜辭斷代〉 《夏商周青銅文明探研》﹝2001.9﹞
〈關於小屯南地甲骨分期的一點意見〉 《中原文物》1982年2期
李伯謙 〈安陽殷墟五號墓的年代問題〉 《考古》 1979年2期
李宗焜 〈卜辭所見一日內時稱考〉 《中國文字》新十八期﹝1994.1﹞
李零 〈為《說“引”字》釋疑〉 《古文字論集》(一)﹝1983.11﹞
李學勤 〈《合集》32921和甲骨分期〉 《殷都學刊》1999年第1期
〈小屯丙組基址與扶卜辭〉 《甲骨探史錄》﹝1982﹞
〈小屯南地甲骨與甲骨分期〉 《文物》1981年5期
〈日月又戠〉 《夏商周年代學札記》﹝1999.10﹞
〈甲骨文的同版異組現象〉 《綴古集》﹝1998.10﹞
〈帝乙時代的非王卜辭〉 《考古學報》1958年1期
〈殷墟甲骨分期的兩系說〉 《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1992﹞
〈評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 《考古學報》1957年3期
〈說“戠”與“食”的通假〉 《夏商周年代學札記》﹝1999.10﹞
〈論“婦好”墓的年代及有關問題〉 《文物》1977年11期
〈關於組卜辭的一些問題〉 《古文字研究》第三輯﹝1980﹞
貝塚茂樹 〈甲骨學概說〉(上) (鄭清茂譯) 《大陸雜誌》第十七卷第一期﹝1958﹞
〈甲骨學概說〉(下) (鄭清茂譯) 《大陸雜誌》第十七卷第二期﹝1958﹞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甲骨文字》序論第三章 (許進雄先生譯) 《中國文字》第二十冊﹝1966﹞
貝塚茂樹、伊藤道治 〈甲骨文斷代研究法の再檢討-董氏の文武丁時代卜辭を中心として〉 《東方學報》京都第廿三期﹝1953﹞
季旭昇 〈說弘〉 《大陸雜誌》第八十四卷第九期﹝1992.4﹞
屈萬里 〈岳義稽古〉 《書傭論學集》﹝1969﹞new window
〈河字意義的演變〉 《書傭論學集》﹝1969﹞
林小安 〈武乙文丁卜辭補證〉 《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1986﹞
林澐 〈小屯南地發掘與殷墟甲骨斷代〉 《古文字研究》第九輯﹝1984﹞
〈甲骨斷代商榷〉 《林澐學術文集》﹝1998﹞
〈從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形態〉 《古文字研究》第一輯﹝1979﹞
〈無名組卜辭中父丁稱謂的研究〉 《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1986﹞
林衡立 〈評張光直商王廟號新考的論證法〉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期﹝1965﹞
松丸道雄 〈殷人の觀念世界〉 《中國古文字と殷商文化-甲骨文‧金文をめぐって》﹝1991﹞
〈殷墟卜辭中の田獵地について─殷代國家構造研究のために─〉 《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卅一冊 ﹝1963﹞
金祥恆 〈卜辭中所見殷商宗廟及殷祭考〉 《金祥恆先生全集》第一冊﹝1990﹞
〈甲骨文「出日入日」說〉 《金祥恆先生全集》第一冊﹝1990﹞
〈甲骨文牲圖說〉 《金祥恆先生全集》第一冊﹝1990﹞
〈殷人祭祀用人牲設奠說〉 《中國文字》第四十八册﹝1973﹞
〈論貞人扶的分期問題〉 《董作賓先生逝世十四週年紀念集》﹝1978﹞
〈釋〉 《中國文字》第十七册﹝1965﹞
〈釋〉 《中國文字》第廿三册﹝1967﹞
〈釋〉 《金祥恆先生全集》第三冊﹝1990﹞
俞偉超 〈關於“考古地層學”問題〉 《考古學文化論集》(一)﹝1987.12﹞
前川捷三 〈關於午組卜辭的考察〉 (范毓周譯) 《古文字研究》第八輯﹝1983﹞
姚孝遂 〈牢、考釋〉 《古文字研究》第九輯﹝1984.1﹞
〈商代的俘虜〉 《古文字研究》第一輯﹝1979﹞
胡厚宣 〈卜辭“日月又食”說〉 《出土文獻研究》﹝1985.6﹞
〈卜辭下乙說〉 《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1944.3﹞
〈卜辭中所見之殷代農業〉 《甲骨學商史論叢二集》﹝1945.3﹞
〈中國奴隸社會的人殉和人祭〉上篇 《文物》1974年7期
〈中國奴隸社會的人殉和人祭〉下篇 《文物》1974年8期
〈甲骨文商族鳥圖騰的遺跡〉 《歷史論叢》第一輯﹝1964.9﹞
〈殷代之天神崇拜〉 《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1944.3﹞
《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序要 群聯出版社﹝1954﹞
徐中舒 〈耒耜考〉 《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1998.9﹞new window
秦照芬 〈殷人的祖先崇拜〉 《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創刊號﹝2001.1﹞
高木森 “The T’ien-kan Posthumous Names and the Royal Family inheritance of the Shang and Chou” Chinese Culture, 29-3(1988)
高嶋謙一 〈有關甲骨文的時代區分和筆迹〉 《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1998.11﹞
常正光 〈殷曆考辨〉 《古文字研究》第六輯﹝1981.11﹞
常玉芝 〈“翌”的時間所指〉 《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1998.10﹞
〈關於周祭中武乙文丁等的祀序問題〉 《甲骨文與殷商史》﹝1983﹞
常耀華 〈關於子組卜辭材料問題〉 《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1998.10﹞
張世超 〈商代的卜日與祭日〉 《古文字研究》第廿四輯﹝2002.7﹞
張以仁先生 〈告字探源〉 《大陸雜誌》第三十三卷第四期﹝1966﹞
張永山 〈小屯南地一版卜骨時代辨析〉 《考古與文物》1989年1期
〈從卜辭中的伊尹看“民不祀非族”〉 《古文字研究》第廿二輯﹝2000.7﹞
〈論商代的“眾”人〉 《甲骨探史錄》﹝1982﹞
張永山、羅琨 〈論歷組卜辭的年代〉 《古文字研究》第三輯﹝1980﹞
張玉金 〈說卜辭中的“至日”、“即日”、“戠日”〉 《考古與文物》1992年第4期
張玉強 〈卜辭中的殷人祭祖禮〉 《殷都學刊》1993年第1期
張光直 〈商王廟號新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十五期﹝1963﹞
〈談王亥與伊尹的祭日並再論殷商王制〉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卅五期﹝1973﹞
《傅斯年、董作賓先生百歲紀念專刊》序 《傅斯年、董作賓先生百歲紀念專刊》﹝1995﹞
張秉權 〈殷代的祭祀與巫術〉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9本第3分﹝1978﹞new window
〈祭祀卜辭中的犧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8本﹝1968﹞
〈論成套卜辭〉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四種﹝1960﹞
張政烺 〈釋它示-論卜辭中沒有蠶神〉 《古文字研究》第一輯﹝1979.8﹞
張國碩 〈釋、血與〉 《殷都學刊》1994年第3期
張新俊 〈甲骨文中所見的俎祭〉 《殷都學刊紀念甲骨文發現100周年論文專集》﹝1999.7﹞
曹定雲 〈田野發掘是卜辭斷代的基礎〉 《殷都學刊》1999年第1期
〈論武乙、文丁祭祀卜辭〉 《考古》1983年3期
〈論殷墟卜辭中的“上示”與“下示”-兼論相關的集合廟主〉 《中國考古學論叢》﹝1993.5﹞
〈夔為殷契考-兼說少昊、太昊〉 《中原文物》1997年第1期
許倬雲 〈關於“商王廟號新考”一文的幾點意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期﹝1965﹞
許進雄先生 〈五種祭祀卜辭的新綴合─連小月現象〉 《中國文字》新十期﹝1985﹞
〈甲骨的長鑿形態示例〉 《董作賓先生逝世十四週年紀念集》﹝1978﹞
〈甲骨第三期兆侧刻辭〉 《臺大中文學報》第十一期﹝1999.5﹞
〈甲骨綴合新例〉 《中國文字》新一期﹝1980﹞
〈甲骨綴合新例(二)〉 《中國文字》新九期﹝1984﹞
〈甲骨綴合補遺〉 《中國文字》新三期﹝1981﹞
〈區分第三期與第四期卜骨的嘗試〉 《中國文字》新九期﹝1984﹞
〈從長鑿的配置試分第三與第四期的卜骨〉 《中國文字》第四十八冊﹝1973﹞
〈略談貞人的在職年代〉 《中國文字》第四十四冊﹝1972﹞
〈第五期五種祭祀祀譜的復原─兼談晚商曆法〉 《大陸雜誌》第七十三卷第三期﹝1986﹞
〈對張光直先生的“商王廟號新考”的幾點意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期﹝1965﹞
〈說〉 《中國文字》第十三冊﹝1964﹞
〈談貞人荷的年代〉 《中國文字》第四十三冊﹝1972﹞
〈釋御〉 《中國文字》第十二册﹝1963﹞
〈讀《商代周祭制度》,談例外旬〉 《金祥恆教授逝世周年紀念論文集》 ﹝1990﹞
〈讀小屯南地的鑽鑿形態〉 《中國語文研究》第8期﹝1986﹞
〈鑽鑿對卜辭斷代的重要性〉 《中國文字》第三十七冊﹝1970﹞
〈鑿鑽研究述略〉 《屈萬里先生七十榮慶論文集》 ﹝1979﹞
連劭名 〈甲骨刻辭中的血祭〉 《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輯﹝1989.9﹞
〈甲骨刻辭中的福祭〉 《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續編﹝1995.9﹞
〈商代的神主〉 《殷都學刊》1998年第3期
〈商代軍事行動的祝祈〉 《殷都學刊》1996年第4期
郭沫若 〈安陽新出土的牛胛骨及刻辭〉 《考古》1972年2期
郭振祿 〈小屯南地甲骨綜論〉 《考古學報》1997年1期
〈從《小屯南地甲骨綴合篇》再談高祖乙、后祖乙及其相關問題〉 《中國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8.9﹞
陳其南 〈中國古代之親屬制度-再論商王廟號的社會結構意義〉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卅五期﹝1973﹞
陳建敏 〈論午組卜辭的稱謂系統及其時代〉 《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85.2﹞
陳煒湛 〈“歷組卜辭”的討論與甲骨文斷代研究〉 《出土文獻研究》﹝1985﹞
〈甲骨文研究的過去、現狀及今後的展望〉 《古文字研究》第九輯﹝1984﹞
陳夢家 〈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 《燕京學報》第19期﹝1936.6﹞
〈商王名號考〉 《燕京學報》27期
彭明瀚 〈卜辭“作祭”考〉 《殷都學刊》1990年第2期
〈卜辭取祭考〉 《殷都學刊》1995年第2期
〈關于商王田獵諏日問題〉 《殷都學刊》1996年第2期
彭裕商 〈卜辭中的「土」、「河」、「岳」〉 《古文字研究論文集》﹝1982.5﹞
〈也論歷組卜辭的時代〉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1983﹞
〈屯南2384卜骨與歷組卜辭的時代〉 《考古與文物》1992年第2期
〈非王卜辭研究〉 《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1986.6﹞
〈從“上甲廿示”卜辭看歷組卜辭的時代〉 《先秦史與巴蜀文化論集》﹝1995.10﹞
〈歷組卜辭“日月有食”“日、月有戠”卜骨的時代位序〉 《殷都學刊》2001年第2期
〈歷組卜辭補論〉 《古文字研究》第廿一輯﹝2001.10﹞
〈組卜辭分類研究及其他〉 《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1992.8﹞
焦智勤 〈卜辭燎祭的演變〉 《殷都學刊》2001年第1期
黃天樹 〈子組卜辭研究〉 《中國文字》新廿六期﹝2000.12﹞new window
〈午組卜辭研究〉 《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5﹞
〈歷組卜辭時代補論〉 《文博》1992年第3期
〈歷‧無名間類卜辭及其時代〉 《文博》1996年第5期
黃劻華、張樹森、李銳泉 〈試評「從子卜辭試論商代家族形態」 兼論卜辭的時代〉 《中國文字》新三期﹝1981﹞
黃展岳 〈殷商墓葬中人殉人牲的再考察-附論殉牲祭牲〉 《考古》1983年第10期
黃德寬 〈釋〉 《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3期
黃競新 〈王亥卜辭之再探討〉 《成功大學學報》廿二期﹝1987.10﹞
楊升南 〈武丁時行「年中置閏」的證據〉 《殷都學刊》1986年4期
〈殷墟卜辭中眾的身分考〉 《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三輯﹝1991﹞
楊希枚 〈聯名制與卜辭商王廟號問題〉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廿一期﹝1967﹞
楊錫璋、楊寶成 〈殷代青銅禮器的分期與組合〉 《殷墟青銅器》﹝1985.2﹞
溫明榮 〈淺析卜辭中的“丁”〉 《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1989.8﹞
葛英會 〈論卜辭祔祭〉 《殷都學刊》1999年第1期
董作賓 〈甲骨文斷代研究例〉 《董作賓先生全集》甲編﹝1977﹞new window
〈甲骨文斷代研究的十個標準〉(上) 《大陸雜誌》第四卷第八期﹝1952﹞
〈甲骨文斷代研究的十個標準〉(中) 《大陸雜誌》第四卷第十期﹝1952﹞
〈甲骨文斷代研究的十個標準〉(下) 《大陸雜誌》第四卷第十期﹝1952﹞
〈殷代禮制的新舊兩派〉 《大陸雜誌》第六卷三期﹝1953.2﹞
〈殷墟文字乙編序〉 《中國考古學報》第四冊﹝1949﹞
〈殷墟文字甲篇自序〉 《中國考古學報》第四冊﹝1949﹞
〈新獲卜辭寫本後記〉 《安陽發掘報告》第一期(南天書局)﹝1978.3﹞
裘錫圭 〈“祭禽”解〉 《文史叢稿》﹝1996.10﹞
〈甲骨卜辭中所見的逆祀〉 《出土文獻研究》﹝1985.6﹞
〈甲骨綴合拾遺〉 《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1992﹞
〈安陽殷墟五號墓座談紀要〉 《考古》1977年5期
〈說「以」〉 《古文字論集》﹝1992.8﹞
〈說「」〉 《古文字論集》﹝1992.8﹞
〈說卜辭的焚巫尪與作土龍〉 《甲骨文與殷商史》﹝1983.3﹞
〈說金文“引”字的虛詞用法〉 《裘錫圭自選集》﹝1994.7﹞
〈論『歷組卜辭』的時代〉 《古文字研究》第六輯﹝1981﹞
〈論殷墟卜辭“多毓”之“毓”〉 《中國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8.9﹞
〈關於《小屯南地甲骨》的討論-答蕭楠同志〉 《漢字文化》1992年第1期
〈關於殷墟卜辭中所謂“廿祀”和“廿司”〉 《文物》1999年第12期
〈釋「木月」「林月」〉 《古文字研究》第廿輯﹝2000.3﹞
〈釋「弘」「強」〉 《古文字論集》﹝1992.8﹞
〈釋「求」〉 《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1986.6﹞
〈釋「」〉 《古文字論集》﹝1992.8﹞
〈釋殷虛卜辭中的“”、“”等字〉 《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1993.10﹞
〈釋殷墟卜辭中的“卒”和“”〉 《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讀《安陽新出土的牛胛骨及其刻辭》〉 《考古》1972年5期
詹鄞鑫 〈禘禮辨-兼釋卜辭“帝”禮及“”禮〉 《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1999.7﹞
趙林 〈商代的社祭〉 《大陸雜誌》第57卷6期﹝1978.9﹞
趙誠 〈甲骨文的弘和引〉 《古文字研究》第廿三輯﹝2002.6﹞
趙輝 〈關於考古類型學的幾點思考〉 《考古學研究》(一)﹝1992.10﹞
齊文心 〈伊尹、黃尹為二人辨析〉 《英國所藏甲骨集》下編上册﹝1992.4﹞
劉克甫 〈關於組大字類卜辭年代問題的探討〉 《考古》2001年第8期
劉桓 〈試釋祭與“某某祊其牢”〉 《殷都學刊》2001年第1期
劉斌雄 〈殷商王室十分組制試論〉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期﹝1965﹞
劉源 〈簡論早期卜辭中祭祀的性質-兼談歷組卜辭的時代〉 《南開學報》(哲社版)﹝1998.3﹞
蔡哲茂 〈卜辭生字再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4分﹝1993.12﹞new window
〈殷卜辭「伊尹示」考-兼論它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8本第4分﹝1987﹞
鄭振香、陳志達 〈殷墟青銅器的分期與年代〉 《殷墟青銅器》﹝1985﹞
〈論婦好墓對殷墟文化和卜辭斷代的意義〉 《考古》1981年6期
鄭慧生 〈卜辭祖妣數序之上讀〉 《殷都學刊》2000年第1期
魯實先 〈說文正補之四〉 《大陸雜誌》第卅八卷第七期﹝1969.4﹞
蕭良瓊 〈「上、下」考辨〉 《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1996.9﹞
〈卜辭中的伊尹和伊尹放太甲〉 《古文字研究》第廿一輯﹝2001.10﹞
蕭楠 〈再論武乙文丁卜辭〉 《古文字研究》第九輯﹝1984﹞
〈安陽小屯南地發現的“組卜甲”─兼論“組卜辭”的時代及其相關問題〉 《考古》1976年4期
〈略論“午組卜辭”〉 《考古》1976年6期
〈論武乙、文丁卜辭〉 《古文字研究》第三輯﹝1980﹞
〈關于《小屯南地甲骨》之體例及其相關問題-答裘錫圭同志〉 《書品》1989年第2期
龍宇純先生 〈釋甲骨文字兼解犧尊〉 《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1976.12﹞
謝濟 〈甲骨斷代研究與康丁文丁卜辭〉 《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三輯﹝1991﹞
〈武丁時另種類型卜辭分期研究〉 《古文字研究》第六輯﹝1981﹞
〈祖庚祖甲卜辭與歷組卜辭的分別〉 《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二輯﹝1986﹞
〈試論歷組卜辭的分期〉 《甲骨探史錄》﹝1982.9﹞
鍾柏生 〈《甲骨文簡論》卜辭分期『貞人同版關係』之商榷〉 《金祥恆教授逝世週年紀念論文集》﹝1990﹞
〈釋「」-附釋「尋」字在卜辭中的一種用法〉 《中國文字》新廿六期﹝2000.12﹞
羅琨 〈卜辭中的“河”及其在祀典中的地位〉 《古文字研究》第廿二輯﹝2000.7﹞
〈殷卜辭中高祖王亥史迹尋繹〉 《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1998.11﹞
〈商代人祭及其相關問題〉 《甲骨探史錄》﹝1982.9﹞
嚴一萍 〈「歷組」如此〉 《中國文字》新八期﹝1983﹞
〈YH127坑的使用時期〉 《中國文字》新三期﹝1981﹞
〈小屯南地甲骨綴合補遺〉 《中國文字》新六期﹝1982﹞
〈甲骨文斷代研究新例〉 《萍盧文集》第一輯﹝1991﹞
〈說「」〉 《甲骨古文字研究》第一輯﹝1990.10﹞
〈關於小屯南地T53(4A)甲骨的斷代〉 《中國文字》新十一期﹝1986﹞
〈釋〉 《甲骨古文字研究》第一輯﹝1990.10﹞
饒宗頤 〈《甲骨文通檢》前言─貞人問題與坑位─〉 《中國語文研究》第9期﹝1987﹞new window
〈說河宗〉 《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1998.1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