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傅偉勳的佛教生死學
書刊名:宗教哲學
作者:鄭志明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7
卷期:3:4=12
頁次:頁131-148
主題關鍵詞:傅偉勳佛教生死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5
  • 點閱點閱:39
期刊論文
1.傅偉勳。從終極關懷到終極承諾--大乘佛教的真諦新探。當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惠南(1992)。佛在人間--印順導師之「人間佛教」的分析。1990佛光山國際佛教學術會議。佛光。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明銀(1992)。佛教、現代佛教與現代佛學。1990佛光山國際佛教學術會議。佛光。2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傅偉勳(1993)。死亡尊嚴與生命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hammananda, K. Sri、釋印海、張大卿(1986)。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慧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盛永宗興、郭敏俊(1996)。無生死之道。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藍吉富(1991)。二十世紀的中日佛教。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傅偉勳(1986)。生死智慧與解脫之道。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偉勳(1990)。中國大乘佛學繼承課題的我見。從創造詮釋學到大乘佛學。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偉勳(1990)。大乘各宗教相判釋的哲學考察。從創造詮釋學到大乘佛學。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傅偉勳(1990)。創造的詮釋學及其運用--中國哲學方法論建構試論之一。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教。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偉勳(1990)。大乘起信論的義理新探。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教。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傅偉勳(1994)。創造的詮釋學與思維方法論。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傅偉勳(1994)。大乘佛學的深層探討。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傅偉勳(1990)。大乘佛法的教義多門性與辨證開放性。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傅偉勳(1994)。生命十大層面與價值取向模型。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傅偉勳(1986)。生死智慧與宗教解脫。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傅偉勳(1995)。四聖諦的多層義蘊與深層義理。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傅偉勳(1986)。(禪)佛教、心理分析與實存分析。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傅偉勳(1986)。胡適、鈴木大拙與禪宗真髓。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傅偉勳(1990)。日本臨濟禪的現代發展--久松真一。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傅偉勳(1990)。《壇經》慧能頓悟禪教深層義蘊試探。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傅偉勳(1995)。虛雲和尚的禪悟智慧與宗教實踐。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志明(1993)。試說無量壽經四十八別願的宗教精神。中國意識與宗教。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傅偉勳(1995)。大小受戒、單受菩薩戒與無戒之戒。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傅偉勳(1995)。突破傳統佛教,開展現代禪法。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傅偉勳(1990)。關於佛教研究的方法論與迫切課題。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傅偉勳(1995)。生命的學問與學問的生命。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傅偉勳(1994)。「學問的生命」開端。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傅偉勳(1993)。現代生死學建之課題。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傅偉勳(1994)。辯證開放的科際整合理路。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周慶華(1997)。順應現代化/對治現代化。佛學新視野。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傅偉勳(1994)。結語--無有止境的學思歷程。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傅偉勳(19900000)。從勝義諦到世俗諦--(大乘)佛教倫理現代化重建課題試論。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傅偉勳(1994)。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傅偉勳(19950000)。緣起思想的義理開展與現代意義。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傅偉勳(19950000)。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詮釋學考察。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傅偉勲(1999)。禪道與東方文化。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