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梨洲對明代儒學的承繼與開展
作者:楊自平
出版日期:2013
出版項:新北:花木蘭文化
集叢: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 十六編;13
ISBN:9789863221388
主題關鍵詞:黃宗羲學術思想儒學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杜維運(19790700)。比較史學與世界史學。史學評論,1,2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國榮(19940900)。儒家價值觀的歷史轉換--明清之際的儒學。孔孟學報,68,173-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路新生(19940500)。從援佛入儒和儒釋之辨看理學的興衰與乾嘉考據學風的形成。哲學與文化,21(5)=240,443-4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山井湧、盧瑞容(19860700)。明末清初的經世致用之學。史學評論,12,141-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古清美(19830500)。談陳乾初與黃梨洲辯論的幾個問題。幼獅學誌,17(3),69-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余英時(19790700)。中國史學的現階段:反省與展望--代「發刊辭」。史學評論,1,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安梧(19900600)。論劉蕺山哲學中「善之意向性」--以 (答董標心意十問) 為核心的疏解與展開。國立編譯館館刊,19(1),107-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耿寧(19940300)。從「自知」的概念來了解王陽明的良知說。中國文哲研究通訊,4(1)=13,15-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君燦(19921200)。明清實學研究的現況及展望--科技篇。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8,2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羅義俊(19930600)。從王陽明到黃梨洲。中國文化(風雲時代),8,40-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熙遠(19900300)。黃梨洲對陽明「心體無善無惡」說的疏解與其在思想史上的意涵。鵝湖,15(9)=177,1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淑娥(19870400)。黃宗羲之學術思想述要。臺南師專學報,20(下),53-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尚信(19901200)。黃梨洲思想淵源探索--明代王學對黃梨洲思想的影響。新竹師院學報,4,23-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羅光(19810200)。明朝初葉哲學思想--黃宗羲。哲學與文化,8(2),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溝口雄三(19860700)。論明末清初時期在思想史上的歷史意義。史學評論,12,99-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學智(19940300)。論劉宗周的「意」。哲學與文化,21(3)=238,260-2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慶彰(19921200)。「實學」概念的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8,25-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沈文叔(19910600)。從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論其對傳統政治的看法。法商學報,25,105-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俊傑(19930300)。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61-3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古清美(19840400)。一代儒宗黃宗羲。浙江月刊,16(4)=180,2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董有華(19900400)。浙東史學鼻祖黃宗羲。浙江月刊,22(4)=25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蔡輝龍、沈惠英(19930800)。黃宗羲思想的分析。古今藝文,19(4),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古偉瀛(19860100)。中國傳統知識份子對歷史知識的態度--以顧炎武為中心。史學評論,11,35-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杜維運(1984)。清代史學之地位。史學評論,6,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阮芝生(1984)。試論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史學評論,6,39-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姜廣輝(19921200)。明清實學研究現況述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8,10-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詹海雲(19921200)。明清實學研究現況與未來展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8,16-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壽安(19921200)。乾嘉實學研究展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8,19-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林安梧(19841100)。知識與道德之辯證性結構:對朱子學的一些檢討。思與言,22(4),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89)。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貴豐(1990)。王船山賢能政治論。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及延續研討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郁夫(1990)。王船山「聖功」論述評。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及延續研討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狄百瑞(1994)。黃宗羲《明夷待訪錄》之現代意義。傳統儒家的現代詮釋--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董金裕(1989)。明夷待訪,待誰之訪。第一屆清代學術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國文系。185-1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財貴(1994)。儒學判教的基型--有關王龍溪四無圓教義之探討。第二屆當代新儒學國際會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古偉瀛(1986)。史家顧炎武。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岑溢成(1992)。王心齋思想的現代詮釋。第二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俊傑(1994)。宋儒對於孟子政治思想的爭辯及其蘊涵的問題--以孟子對周王的態度為中心。孟子學國際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傅偉勳(1994)。現代儒學的詮释學暨思維方法論建立課題--從當代德法詮釋學爭論談起。第二屆當代新儒學國際會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詹海雲(1989)。清初實學思潮。清代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國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龔鵬程(1994)。我看「儒學經世」。儒學與當今世界--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哲郎(1986)。道德判斷與歷史研究。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古清美(1975)。黃梨洲之生平及其學術思想(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東三(1983)。黃梨洲及其明夷待訪錄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朝和(1986)。黃梨洲政治哲學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南鐘鎬(1991)。黃宗義的政治思想(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尚信(1991)。黃梨洲經世之學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齊婉先(1991)。黃宗羲之經世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石訓、姚瀛艇(1992)。中國宋代哲學。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維運(1985)。聽濤集。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大學哲學系(1988)。當代西方哲學與方法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景賢(1982)。王船山之道器論。廣學社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錢穆(1989)。中國史學發微。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俊義、黃愛平(1993)。清代學術與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熊十力(1990)。明心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熊十力(1993)。新唯識論。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任繼愈(1994)。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光(1990)。南雷雜著真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萬斯同(1995)。石園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喬治忠(1994)。清朝官方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杜維運、黃進興(1979)。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台北: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管敏義(1993)。浙東學術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宗侗(1979)。中國史學史。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Collingwood, Robin George、陳明福(1985)。柯靈烏自傳。故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Shafer, Robert Jones、趙干城、鮑世奮(1992)。史學方法論。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宗羲(1993)。易學象數論。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謝國楨(1971)。黃梨洲學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顧炎武(1965)。亭林詩文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炳垢(1993)。黃梨洲先生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立文(1990)。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載、王夫之(1975)。張子正蒙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Tosh, John、趙干城、鮑世奮(1988)。史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茂、莊國保、余秉頣、陶清(1992)。清代哲學。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述先(1991)。新時代哲學的信念與方法。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來(1990)。朱子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梁啟超(1984)。中國歷史研究法。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顧炎武、黃汝成(1991)。日知錄集釋。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杜維運(1984)。清代史學與史家。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皮錫瑞(1983)。經學歷史。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銀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侯外盧(1992)。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謝國楨(1980)。明末清初的學風。臺北:仲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高評(1989)。黃梨洲及其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陳來(1992)。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黃宗羲(1987)。明儒學案。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陽明(1978)。王陽明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牟宗三(1992)。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容肇祖(1978)。明代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陸九淵(1979)。陸象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侯外廬(1947)。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上海:生活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林安梧(1992)。臺灣.中國--邁向世界史。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黃藿(1991)。價值是什麼--價值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陳確(1984)。陳確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朱熹、黎靖德(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王畿(1986)。王龍溪語錄。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牟宗三(1990)。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陳鼓應、辛冠潔、葛榮晉(1989)。明清實學思潮史。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金林祥(1993)。教育家黃宗羲新論。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黃宗羲(1987)。孟子師說。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余英時(1980)。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牟宗三(1991)。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吳光(1990)。黃宗羲著作彙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余英時(1992)。中國歷史轉型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詹海雲(1992)。清初學術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姜義華(1992)。史學概論。台北:水牛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唐君毅(1991)。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吳光(1987)。黃宗羲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黃宗羲(1987)。明夷待訪錄。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弘文館編輯部(1986)。西洋現代史學流派。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Shils, Edward、傅鏗、呂樂(1992)。論傳統。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曾昭旭(1983)。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Collingwood, Robin George、陳明福(1992)。歷史的理念。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古清美(1990)。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李紀祥(1992)。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李宗侗(1992)。史學概要。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陳亮(1983)。陳亮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1984)。宋明理學史。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林安梧(1991)。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劉宗周(1981)。劉子全書及遺編。京都市: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周濂溪(1978)。周子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韋政通(1989)。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牟宗三(1974)。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Heidegger, Martin、王慶節、陳嘉映(1993)。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鄧立光(19920000)。陳乾初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周樑楷(1993)。歷史學的思維。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林繼平(1980)。李二曲研究。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梁啟超(1971)。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台北: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勞思光(1990)。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方東美(1987)。中國人的心靈--中國哲學與文化要義。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朱熹(1967)。朱文公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張立文(1990)。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劉昶(1989)。人心中的歷史--當代西方歷史理論述評。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全祖望(1977)。鮚埼亭集。台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李贄(1995)。藏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唐君毅(1986)。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王船山(1996)。周易內傳。長沙: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Gardet, Louis、鄭樂平、胡建平(1992)。文化與時間。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于化民(1993)。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錢穆(1980)。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黃宗羲(1967)。南雷文案(附《外集》、《吾悔集》、《撰杖集》、《詩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黃宗羲(1964)。南雷文定。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黃宗羲(1987)。破邪論。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黃宗羲(1987)。弘光實錄鈔。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黃宗羲(1987)。行朝錄。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黃宗羲(1987)。四明山志。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黃宗羲(1993)。朱元學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黃宗羲(1993)。留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黃宗羲(1965)。南雷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黃宗羲(2011)。南雷文定四種。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王陽明、葉鈞(1991)。傳習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王船山(1996)。周易外傳。長沙: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王船山(1960)。讀通鑑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王船山(1994)。讀四書大全說。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章學誠、葉瑛(1984)。文史通義校注.校讎通義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梁啟超(1973)。清代學術概論。臺北:啟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黃俊傑(1983)。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陳來(1991)。有無之間--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馮友蘭(1992)。中國思想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蔡仁厚(1991)。宋明理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杜維運、陳錦忠(1979)。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吳光明(19910000)。歷史與思考。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簡俊聰(1989)。歷史學的本質。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黃宗羲、陳乃乾(2009)。黃梨洲文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陳祖武(1992)。清初學術思辨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梁啟超(1989)。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華正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劉述先(1984)。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錢穆(1968)。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陳榮灼(19920000)。「現代」與「後現代」之間。臺北:時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牟宗三(1985)。圓善論。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余英時(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楊儒賓(19930000)。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杜維運(19890000)。清乾嘉時代之史學與史家。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徐復觀(1982)。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余英時(1976)。歷史與思想。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胡昌智(1992)。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程顥、程頤、王孝魚、吳廷棟(1983)。二程集。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Hegal, G. W. F.、王造時(1984)。歷史哲學。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沈福偉(1989)。中西文化交流史。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張立文(1990)。氣。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唐君毅(1990)。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牟宗三(1974)。政道與治道。廣文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張載、章錫琛(1983)。張載集。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劉述先(19860000)。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允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林安梧(19930000)。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陳文石(19910000)。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余英時(1988)。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中國哲學思想論集:清代篇。台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古清美(1990)。從《明儒學案》談黃梨洲思想上的幾個問題。明代理學論文集。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Aron, Raymond、張文傑(1987)。歷史的規律。現代西方歷史哲學譯文集。台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予同(1980)。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偉勳(19900000)。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中國哲學方法論建構試論之一。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光(1994)。黃宗羲與清代學術。儒道論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準(1988)。黃梨洲政治思想的貢獻及缺點。中國哲學思想論集--清代篇。臺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蒙培元(1990)。劉宗周、陳確、黃宗羲的「心性情合一說」。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余英時(1989)。清代學術思想史重要觀念通釋。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沈清松(1988)。解釋理解、批判--詮釋學方法的原理及其應用。當代西方哲學與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道濟(1986)。我國民本思想的分析與探討。中國史學論文選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岡田武彥、張桐生(1986)。宋明的實學及其源流。哲學.文學.藝術--日本漢學研究論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姜允明(1988)。宋明理學中整體和諧性的形上原理。心學的現代詮釋。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陸寶千(1980)。嘉道史學--從考據到經世。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訓慈(1979)。清代浙東史學。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傅偉勳(1986)。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關於中國文化重建的問答。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宗教與哲學」二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錢穆(1979)。經學與史學。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勞思光(1987)。牟著《歷史哲學》。書簡與雜記--思光少作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柯林烏、張文傑(1987)。歷史哲學的性質和目的。現代西方歷史哲學譯文集。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