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分析揚雄四大賦之特色
書刊名:雲漢學刊
作者:陳燕婷
出版日期:1998
卷期:5
頁次:頁133-150
主題關鍵詞:揚雄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2
  • 點閱點閱:28
期刊論文
1.廖國棟(19921100)。漢賦「夸飾」之省察。成大中文學報,1,179-2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季棠(19960800)。韻散之間--談辭賦的讀法。中國語文,79(2)=470,37-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國光(19940900)。祝堯「古賦辯體」的賦論。故宮學術季刊,12(1),119-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歐天發(19961100)。寓言與賦之關係研究。嘉南學報,22,264-2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廖國棟(199612)。從「士不遇」到「歸去來」--試論兩漢辭賦對京城的趨附與偏離。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斯翰(1989)。漢賦--唯美文學之潮。廣州:廣州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統、李善(1975)。昭明文選。臺北:文化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立齋、劉勰(1967)。文心雕龍註訂。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曹淑娟(1987)。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駱冬青(1995)。氣象非凡的漢賦。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吉惠、趙馥潔、郭厚安、潘東(1993)。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1993)。中國文學理論史。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先謙。漢書補注。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簡宗梧(1980)。漢賦源流與價値之商榷。文史哲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章滄授(1991)。漢賦美學。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守湘、江風(1993)。歷代詩話論兩漢詩賦。武漢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94)。新亞學術集刊。香港:中文新亞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德明(1994)。語言風格學。麗文文化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夢鷗(1995)。文學概論。藝文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華庶春(1995)。辭賦新探。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曲德來(1993)。漢賦綜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何焯、蔣維鈞(1971)。義門讀書記。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何新文(1993)。中國賦論史稿。北京:開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顧實(1980)。漢書藝文志講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褚斌杰(1991)。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郭建勛(1997)。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馬積高(1987)。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郭維森、許結(1996)。中國辭賦發展史。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