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淨土信仰論之研究:世親、曇鸞與親鸞之迴向思想
書刊名: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作者:賴賢宗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ai, Shen-chon
出版日期:1999
卷期:4
頁次:頁69-104
主題關鍵詞:淨土信仰世親曇鸞親鸞迴向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39
  • 點閱點閱:189
     「迴向」為世親、曇鸞和親鸞的淨土思想的核心概念。世親的《淨土論》提出以迴 向門為歸結的五念門,曇鸞和親鸞繼而以對於迴向的殊解來建立他力本願的淨土論,本論文 首先在唯識理論的脈絡當中,運用了長□雅人與高崎直道的相關討論,探討了迴向和轉依、 識轉變的理論關連,指明迴向的佛教存有學的思想基礎。迴向是一種淨土的信仰行動,本論 文進一步也探討了信仰行動的在唯識學與如來藏說的交涉觀點中的「三種佛性」和「三種信」 的交涉的課題,釐清了信仰對象和信仰主體的整體性關聯。本論文以上述討論為背景,進一 步對東亞的淨土思想史重新加以理解。從世親、智顗、曇鸞到親鸞的淨土教理的轉化,闡明 「大信心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彌陀)如來」的信仰論的兩個環節,藉以重新理解淨土教 理史的整個思想基盤。首先,世親和智顗著重於闡釋「大信心者即是佛性」,給予了信仰行動 一個佛性論的佛教存有學的基礎;結合了無量壽經的本願思想,曇鸞轉而證立了他力本願說, 親鸞論立了絕對他力信心成就;曇鸞、親鸞轉而著重「佛性者即是(彌陀)如來」的信仰論。 本論文對於東亞淨土思想不僅採取發展史的觀點,也從迴向理論的思想結構的釐清出發,反 思東亞淨土思想的整體思想底盤。
Other
1.Laube, Johannes(1983)。Der Glubennsakt bei Luthur und bei Shinran。  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蕭玉佳、吳毓瑩(200612)。成長路上話成長:幼稚園學習歷程檔案建構之行動與省思。應用心理研究,32,217-2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関戸堯海(1988)。親鸞、道元、日蓮の涅槃經受容。宗教研究,2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成唯識論。東京:大藏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世親。攝大乘論釋。東京:大藏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釋智顗(1983)。四教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佛性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Edgerton, Franklin(1985)。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Delhi。  new window
6.安藤俊雄(1953)。天台性具思想論。東京:法藏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望月信亨。中國淨土教理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村瑞隆、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編委會(1988)。梵漢對照·究竟一乘寶性論研究。華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釋印順(1981)。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梶山雄一、三枝充悳、許洋主(1989)。般若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成中英、李翔海(1996)。知識與價值:成中英新儒學論著輯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賴賢宗(1999)。佛教詮釋學。佛教詮釋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Heidegger, Martin(1997)。Sein und Zeit=存有與時間。Sein und Zeit=存有與時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高崎直道(1989)。如來藏思想II。如來藏思想II。京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印順(1988)。辨法法性論講記。辨法法性論講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水谷信正。如來藏與信。如來藏思想。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望月信亨。淨土教概論。淨土教概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Heidegger, Martin。Metaphysische Anfangsgründe der Logik。Metaphysische Anfangsgründe der Logik。  new window
19.藤田恭俊(1985)。天親と曇鸞の浄土教思想。講座‧大乘佛教5:淨土思想。東京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田辺元(1963)。懺悔道としての哲学。懺悔道としての哲学。京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舟橋一哉。佛教之淨土教。佛教之淨土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上田義文(1987)。梵文唯三十頌の解明。梵文唯三十頌の解明。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Nagao, G. M.(1997)。Usages and Mianings of Parinamana。Mādhyamika and Yogācāra。New York。  new window
其他
1.唯識三十論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曇鸞。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智顗(1983)。摩訶止觀,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親鸞。教行信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世親。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寶性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賴賢宗(1991)。如來藏思想與唯識學的交涉─以真諦釋《佛性論》為中心的比較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不增不減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