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窺基《說無垢稱經疏》注釋特色研究—與唐代前《維摩經》注疏作對比
作者:林育民
作者(外文):LIN,YU-MIN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康特 漢斯•魯道夫 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說無垢稱經疏》窺基三性化染淨法區分二諦與三性交涉Kuiji’s commentary on the Vimalakīrti-nirdeśaKuijitransformation of the emptinessthe distincion of the defiled and pure dharmathe negotiation of two truths and three natur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窺基《說無垢稱經疏》是《維摩經》現存三個漢譯本中,玄奘《說無垢稱經》的注疏。相較於中觀想立場的僧肇、吉藏,以及如來藏思想立場的慧遠對於《維摩經》的注釋,窺基《說無垢稱經疏》是一部從唯識學立場對《維摩經》進行注解的注疏。本論文主要討論《說無垢稱經疏》中窺基唯識思想立場的建立,窺基賦予《說無垢稱經》唯識三性的方式,以及窺基唯識思想在注釋《說無垢稱經》上形成了有別於其他《維摩經》注疏的特色之探討。在此一研究方向上,論文就三個方面對窺基《說無垢稱經疏》進行考察。第一、從玄談的部分對比慧遠、吉藏、窺基《維摩經》的注疏,從三者在詮經思想、科判、經名、品名的看法,了解窺基如何在《說無垢稱經疏》中建立唯識思想立場,以及所形成的注釋特色。第二、對窺基《說無垢稱經疏》中空義的注釋進行考察,了解窺基以什麼方式取代《說無垢稱經》原有的空義思想,賦予《說無垢稱經》空義三性的意涵,以及所形成的注釋特色。第三、對窺基《說無垢稱經疏》中佛性、心性染淨、菩薩斷煩惱的注釋進行考察,了解窺基唯識思想在注釋《維摩經》這些議題上,形成了那些有別於慧遠、吉藏注釋的特色內涵。
從這三個方面的考察可以看到,在玄談中窺基就著判教、科判、《維摩經》經名、品名的解釋,分別以判教解釋《說無垢稱經》思想為唯識學所含攝、重新組織經典科判架構以及貶斥羅什翻譯的方式來建立起唯識思想的立場,並且對《說無垢稱經》勝義法形成了四個層次的分類特色。在空義的解釋上,窺基透過並陳空理義與應理義解釋經文、曲釋羅什譯文,以及針對玄奘「有、無」句等譯文給予三性解釋的方式,賦予《說無垢稱經》唯識三性思想的內涵,將《說無垢稱經》的空義三性化,建立起唯識思想的立場,並且形成二諦與三性交涉的注釋特色。最後,在佛性、心性染淨、菩薩斷煩惱的注釋上,窺基注釋中對於《維摩經》中染、淨法的區分,形成了有別於慧遠以及吉藏《維摩經》注釋的特色。以上為窺基《說無垢稱經疏》作為唐代以前《維摩經》注疏之一,其所開展出來的注釋特色與注釋方式。
Kuiji(窺基)’s commentary is the only one on the Vimalakīrti-nirdeśa(《維摩詰經》) which translated by Xuanzang(玄奘). In contrast to Sengzhao(僧肇)and Jizang(吉藏)’s interpretation from Madhyamaka thought and Huiyuan(慧遠)’s interpretation from Tahtāgatagarbha thought, Kuiji interpreted the Sūtra from Yogācāra thought. His commentary represented the Yogācāra School’s viewpoint of the Sūtra. Therefore,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survey the distinctive feature of Kuiji’s exegesis in comparison with Sengzhao, Huiyuan and Jizang’s commentaries.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thesis explored how Kuiji established Yogācāra School’s viewpoint of the Sūtra by comparing Kuiji’s prolegomenon with Huiyuan and Jizang’s in their commentaries. Second, the thesis investigated how Kuiji transferred the concept “emptiness” in Vimalakīrti-nirdeśa into the concept “three natures”(三性)that Yogācāra School asserted. Third, the thesis focused on comparing Kuiji’s interpretations on “Buddha-nature,” “the defilement or purity of the mind” and “Buddhasattva’s elimination of affliction” with Huiyuan and Jizang’s,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find out the distinctive feature of Kuiji’s commentary on the Vimalakīrti-nirdeśa.
As a result, from the first aspect, it showed that: Kuiji connected the doctrine of the Vimalakīrti-nirdeśa with Yogācāra doctrines and asserted that they were the one tradition. In addition, He reconstructed the division of the Sūtra and criticized Kumārajīva’s translation of the sūtra title and chapter names. Meanwhile, he reinterpreted them with the Yogācāra teachings to establish Yogācāra School’s viewpoint in his commentary. In the part, Kuiji divided the paramārtha of the Vimalakīrti-nirdeśa into four levels in his exegesis.
From the second aspect, it showed that: When Kuiji interpreted the concept “emptiness” in the Vimalakīrti-nirdeśa, he not only applied the Madhyamaka explanation but also the Yogācāra’s in his explanation. Furthermore, he contorted Kumārajīva’s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ed some sentences translated by Zuanzang through the concept of “three natures,” so that he transformed the concept “emptiness” in the Vimalakīrti-nirdeśa into the concept “three natures.” In this part, Kuiji’s commentary revealed the negotiation between “two truths”(二諦)and “three natures.”
From the third aspect, it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trict distincion between defiled dharma and pure dharma in Kuiji’s commentary on “Buddha-nature,” “the defilement or purity of the mind” and “Buddhasattva’s elimination of affliction.” The strict distincion must be from the Yogācāra teachings. It resulted in the feature of Kuiji’s interpretation which was very different from Huiyuan and Jizang’s.
(一)傳統文獻

1.《大正新脩大藏經》(*所有《大正藏》的引用,皆依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的電子版)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T07, no. 220。
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T08, no. 235。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T12, no. 353。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T12, no. 374。
唐•玄奘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T13, no. 411。
吳•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T14, no. 474。
姚秦•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T14, no. 475。
唐•玄奘譯,《說無垢稱經》。T14, no. 476。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T16, no. 670。
元魏•菩提流之譯,《入楞伽經》。T16, no. 671。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T16, no. 672。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T16, no. 676。
隋•慧遠,《觀無量壽經義疏》。T25, no. 1509。
聖者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T26, no. 1521。
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T29, no. 1558。
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T30, no. 1564。
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別明菩薩,唐•波羅頗蜜多羅譯,《般若燈論釋•觀涅槃品》。T30, no. 1566。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T30, no. 1579。
最勝子等諸菩薩造,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釋》。T30, no. 1580。
護法等菩薩造、唐•玄奘譯,《成唯識論》,T31, no. 1585。
世親菩薩釋,陳•真諦譯,《攝大乘論釋》。T31, no. 1595。
無性菩薩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釋》。T31, no. 1598。
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辯中邊論》。T31, no. 1600。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辯中邊論頌》。T31, no. 1601。
無著菩薩造,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述求品》。T31, no. 1604。
天親造,陳•真諦譯《佛性論》。T31,no.1610。
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T31,no.1611。
馬鳴造,陳•真諦譯,《大乘起信論》。T32,no.1666。
馬鳴造,唐•實叉難陀譯,《大乘起信論》。T32,no.1667。
唐•窺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T33, no. 1695。
唐•窺基,《金剛般若經贊述》。T33, no. 1700。
唐•窺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T33, no. 1710。
隋•吉藏《法華義疏》。T34, no. 1721。
唐•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 T34, no. 1723。
唐•窺基,《阿彌陀經疏》。T37, no. 1757。
唐•窺基,《阿彌陀經通贊疏》。T37, no. 1758。
隋•慧遠,《大般涅槃經義記》。T37, no. 1764。
唐•窺基,《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T38, no. 1772。
後秦•僧肇,《注維摩詰經》。T38, no. 1775。
隋•慧遠,《維摩義記》。T38, no. 1776。
隋•吉藏,《淨名玄論》。T38, no. 1780。
隋•吉藏《維摩經義疏》。T38, no. 1781。
唐•窺基,《說無垢稱經疏》。T38, no. 1782。
唐•法藏,《入楞伽心玄義》。T39, no. 1790。
唐•窺基,《金剛般若論會釋》。T40, no. 1816。
隋•吉藏,《中觀論疏》。T42, no. 1824。
唐•遁倫,《瑜伽論記》。T42, no. 1828。
唐•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T45, no. 1861。
唐•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T43, no. 1829。
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T43, no. 1830。
唐•窺基,《成唯識論掌中樞要》。T43, no. 1831。
唐•窺基,《辯中邊論述記》。T44, no. 1835。
唐•窺基,《唯識二十論述記》。T43, no. 1834。
唐•窺基《大乘百法明門論解》。T44, no. 1836。
隋•慧遠撰,《大乘起信論義疏》。T44,no.1843。
唐•法藏撰,《大乘起信論義記》。T44,no.1846。
隋•慧遠《大乘義章》。T44, no. 1851。
隋•吉藏,《二諦義》。T45, no. 1854。
唐•慧沼,《能顯中邊慧日論》。T45, no. 1863。
唐•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T45, no. 1861。
唐•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T45, no. 1866。
宋•贊寧等撰,《宋高僧傳•唐京兆大慈恩寺窺基傳》。T50, no. 2061。
唐•慧祥,《古清涼傳》。T51, no. 2098。
宋•延一編,《廣清涼傳》。T51, no. 2099。
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T52, no. 2104。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T55, no. 2154。
唐•大乘基,《勝鬘經述記》。 X19, no. 352。
唐•窺基,《成唯識論料簡》。X48, no. 806。
唐•窺基,《說無垢稱經贊疏》,收藏於台北國家圖書館,日本元和末寬永間(約17世紀)覆刊卷子本及活字本。(簡稱《寬永本》)

2.《維摩經》梵文原典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梵語佛典研究會,《梵藏漢對照『維摩經』》,東京:大正大學出版會,2004年。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梵語佛典研究會,《梵文維摩經―ポタラ宮所藏写本に基づく校訂―》,東京:大正大學出版會,2006年。

3.《楞伽經》梵文原典
南條文雄,《梵文入楞伽經》,京都:大谷大學,1923年。

4.梵文《維摩經》中、日譯本
黃寶生,《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說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高橋尚夫、西野翠訳,《梵文和訳維摩経》,東京:春秋社,2011年。
植木雅俊訳,《梵漢和和訳․現代語訳維摩経》,東京:岩波書店,2011年。

5. 梵文《楞伽經》中、英、日譯本
談錫永,《入楞伽經梵本新譯》,台北:全佛,2005年。
黃寶生,《梵漢對勘入楞伽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年。
Daisetz Teitaro Suzuki, The Laṅkāvatāra Sutra:A Mahāyāna Text, SMC Publishing Inc. Press, Taipei, 1991.
南條文雄、泉芳璟共譯,《邦譯梵文入楞伽經》,京都:大谷大學,1923年。
安井廣濟譯,《梵文和譯入楞伽經》,京都:法藏館,1982年。
羽田野伯獻,《聖入楞伽經註》,東京:法藏館,1993年。


(二)近人論著
1.中文書籍
Étienne Lamotte著,郭忠生譯,《維摩詰經序論》,南投:諦觀雜誌社,1990。
T. R. V. Murti著,郭忠生譯;神林隆淨著,許洋主譯,《中觀哲學∕菩薩思想的研究》,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4年。
山口益編,《漢藏對照辯中邊論》,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6年。
于凌波,《唯識學綱要》,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佛經成立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9,修訂第二版二刷。
方立天,《法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方廣錩,《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2002年。
印順法師,《佛教史地考論》,新竹市:正聞出版社,2000年,新版一刷。
印順法師,《性空學探源》,新竹市:正聞出版社,2000年,新版一刷。
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新竹市:正聞出版社,2000年,新版一刷。
印順法師,《勝鬘經講記》,新竹市:正聞出版社,2000年,新版一刷。
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新竹市:正聞出版社,1972年。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新竹市:正聞出版社,2000年,新版一刷。
印順法師,《大乘初期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市:正聞出版社,1994年,第七版。
印順法師,《空之探究》,新竹市:正聞出版社,1992年,第六版。
印順法師,《印度之佛教》,新竹市:正聞出版社,1992年,第三版。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市:正聞出版社,1993年,第五版。
印順法師,《如來藏之研究》,新竹市:正聞出版社,1992年,修訂一版。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新竹市:正聞出版社,1994年,修訂本三版。
印順法師講述,釋印海記,《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親聞記》,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1996年。
瓜生津隆真著,許洋主譯,《中觀與空義》,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6年。
宇井伯壽著,印海法師譯,《瑜伽論研究》,台北:嚴寬祜基金會,2003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市:學生書局,1997年。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82年。
呂澂,《印度佛教史略》,台北:新文豐,1983年。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
李世傑,《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台北:台灣佛教月刊,1961年。
李際寧,《佛經版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村上專精著,印海法師譯,《佛教唯心論概論》,台北:嚴寬祜基金會,2003年。
何劍平,《中國中古維摩詰信仰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9年。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佛教中觀哲學》,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
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龍樹與後期中觀學》,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梶山雄一著,李世傑譯,《中觀思想》,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
林朝成、郭朝順,《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12年,第二版。
周志煌,《唯識與如來藏》,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8年。
周貴華,《唯識、心性與如來藏》,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馬定波,《印度佛教心意識說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74年。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唯識思想》,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5年。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6年。
郭朝順,《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台北市:里仁出版社,2004年。
郭朝順,《佛教文化哲學》,台北市:里仁出版社,2012年。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台北市,三民書局,2011。
張曼濤主編,《唯識問題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唯識學的發展與傳承》,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唯識學概論》,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唯識思想論集1》,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唯識思想論集2》,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唯識思想論集3》,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唯識思想今論》,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唯識問題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唯識典籍研究1》,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唯識典籍研究2》,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般若思想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中觀思想論集》,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深浦正文著,印海法師譯,《法印集19:中印唯識教理史》,台北:嚴寬祜基金會,2003年。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陳一標,《蛇•繩•麻唯識學論文集》,自印本,2007。
程恭讓,《歐陽竟無佛學思想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9。new window
程恭讓,《華梵之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7。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二版二刷。
湯用彤,《現代佛學大系26:隋唐佛教史稿》,台北縣:彌勒出版社,1984年。
萬金川,《龍樹的語言概念》,南投:正觀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1998年。
萬金川,《詞意之爭與義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萬金川,《佛經語言學論集: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南投:正觀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出版,1989年。
楊維中,《中國唯識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廖明活,《嘉祥吉藏學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廖明活,《淨影慧遠思想述要》,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new window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與開展》,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橫山紘一著,許楊主譯,《唯識思想入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2.英、日文書籍
Étienne,Lamotte, rendered into English by Sara Boin, The Teaching of Vimalakīrti, London:The Pali Text Society, 1976.
Lambert Schmithausen, Ālayavijñāna:On The origin a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a Central Concept of Yogācāra Philosophy, Tokyo: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1987.
Robert A.F. Thurman, The Holy Teaching of Vimalakrīti,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1.
上田義文,《佛教思想史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1951年。
小川一乘,《如來藏•佛性の研究》,東京:文榮堂書店,1974年。
山口益,《佛教における有と無の對論》,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5年。
大鹿實秋,《維摩經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88年。
中村元,《華嚴經、楞伽經》,東京:東京書籍株式會社年,2003。
平川彰,《如來藏と大乘起信論》,東京:春秋社,1990。
舟橋尚哉,《初期唯識思想の研究—その成立過程をめぐって》,東京:國書刊行會,1976年。
江島惠教,《中觀思想の展開―Bhāvaviveka研究―》,東京:春秋社,1980年。
安井廣濟,《中觀思想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70年。
竹村牧男,《唯識三性說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95年。
河口慧海譯,《漢藏對照國譯維摩經》,東京:世界文庫刊行會,1928年。
服部正明、上山春平,《認識と超越》,東京:角川書店,1970年。
松本史朗,《緣起性空—如來藏思想批判》,東京:大藏出版,1998年。
林田茂雄,《維摩經の的再發現》,東京:雪華社,1982年。
長尾雅人,《大乗仏典》,東京:中央公論社,1967年。
長尾雅人,《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78年。
柏木弘雅,《大乗起信論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81年。
袴谷憲昭,《本覚思想批判》,東京:大藏出版,1989年。
袴谷憲昭,《批判仏教》,東京:大藏出版,1990年。
高崎直道,《宝性論》,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1989年。
高崎直道,《楞伽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95年,第三版。
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Ⅰ》,京都:法藏館,1988年。
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Ⅱ》,京都:法藏館,1989年。
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の形成Ⅰ》,東京:春秋社,2009年。
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の形成Ⅱ》,東京:春秋社,2009年。
高崎直道,《講座大乘佛教:如來藏思想》,東京:春秋社,1982年。
高崎直道,《如來藏系經典》,東京:中央公論社,1976年。
常盤大定,《佛性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2年。
深浦正文,《唯識學研究:上卷教史論》,京都:永田文昌堂,1954年。
深浦正文,《唯識學研究:下卷教史論》,東京:永田文昌堂,1972年。
葉阿月,《唯識思想の研究—根本真實として三性說を中心にして--》,東京:長高印書局,1975年。
勝又俊教,《佛教における心識說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61年。
勝呂信靜,《勝呂信靜選集第一:唯識思想の形成と展開》,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9年。
橋本芳契,《維摩經講話―淨土の經への解說》,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2年。
橋本芳契,《維摩經の思想研究》,京都:法藏館,1966年。
橫超慧日,《中國佛教の研究》第三,京都:法藏館1979。
橫山紘一,《唯識の哲學》,京都:平樂寺書店,1979。

(三)期刊論文暨專書論文
1.中文期刊論文暨專書論文
小古信千代著,日文佛學論文選讀班譯,〈唯識說中的法與瑜伽行〉,《法光學壇》創刊號,台北市:法光雜誌社,1996年,頁5-22。
王開府,〈「維摩詰經」中直心、深心及其相關概念的探討〉,《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期,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89-109。new window
印海,〈玄奘、窺基以及法相諸家之淨土論〉,《普門學報》第47期,台北市 :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8年,頁228-235。
平關,〈維摩經的教理體系〉,《新覺生》第18卷第12期,台中市:新覺生月刊社,1980年,頁10-11。
呂兆歡,〈由《維摩詰經》的「彈偏斥小」論「大」與「小」的銜接〉,《輔大中研所學刊》第22期,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頁59-83。
吳忠華,〈維摩詰經之「佛國」與「如來種」〉,《慧炬》第265期,台北市:慧炬雜誌社,1984年,頁7-9。
吳汝鈞,〈佛教空有兩大宗的判釋〉,《正觀雜誌》第41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7年,頁65-184。new window
吳汝鈞,〈佛性偏覺與佛性圓覺(上)〉,《正觀雜誌》第44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8年,頁35-101。new window
吳汝鈞,〈佛性偏覺與佛性圓覺(下)〉,《正觀雜誌》第45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8年,頁81-186。new window
吳汝鈞,〈《瑜伽師地論》中的阿賴耶識說〉,《正觀》第58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11年,頁79-158。new window
吳汝鈞,〈《唯識三十頌》與《成唯識論》 的阿賴耶識思想〉,《正觀》第60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12年,頁121-190。new window
宗玉媺,〈《梵文維摩經--ポタラ宮所藏寫本に基づく校訂》,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梵語佛典研究會共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頁288-294。
宗玉微,〈不可思議之不二、解脫、方便:一個維摩詰經異名之探討〉,《諦觀》第76期,台北市:諦觀雜誌社,1994年,頁153-171。
周雅清,〈「維摩詰經」的圓斷思想〉,《鵝湖》第27卷第8期(總號320),新北市:鵝湖月刊社,2002年,頁37-44。
周柔含,〈《淨明句論》第十三品「行」(saṃskāra)的考察──行.緣起.空.真性(tattva)〉,《中華佛學研究》第6期,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年,頁89-126。new window
林文彬,〈「維摩詰經」不二法門義理初探〉,《興大中文學報》第10期,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1997年,頁145-158。new window
林純瑜,〈菩薩的繫縛與解脫--支謙譯「維摩詰經」用詞解析〉,《諦觀》第76期,台北市:諦觀雜誌社,1994年,頁173-205。
施穗鈺,〈般若學與玄學的交匯及選擇--以《維摩詰經》為核心〉,《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2期,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與文化研究室,2002年,頁255-275。new window
韋漢傑,〈《維摩經》中的華嚴思想〉,《鵝湖》第30卷第11期,新北市:鵝湖月刊社,2005年,頁2-12。new window
范慕尤,〈鳩摩羅什在所譯《維摩經》中的思想傾向〉,《佛光學報》新2卷第1期,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2016年,頁97-110。new window
康特,〈天台宗的可說與不可說--天台宗的語言用法及其對語言界限的觀點〉,《正觀雜誌》第27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3年,頁13-84。
康特,〈從天臺宗《法華玄義》「本跡」詮釋方法上探討「指涉」的宗教哲學問題〉,《正觀》第36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6年,頁5-44。
康特,〈虛假當念之時間構造--以天臺宗及華嚴宗為主〉,《臺大佛學研究》第16期,台北市: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08年,頁171-228。new window
康特,〈中觀學的時間觀--以《中論》與《肇論》為主〉,《正觀》第46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8年,頁39-79。
涂艷秋,〈僧肇的至人觀及其修學歷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8期,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219-246。new window
涂豔秋,〈鳩摩羅什譯經方法的探討--以《注維摩詰經》為例〉,《玄奘人文學報》第4期,新竹市:玄奘人文社會學院,2005年,頁121-155。new window
唐秀連,〈「淨名杜口」之理趣--通析《維摩詰經》之「入不二法門」之義蘊〉,《法鼓佛學學報》第5期,2009年,新北市:法鼓佛教研修學院,頁59-99。
孫致文,〈上海博物館藏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卷上》寫本殘卷的研究意義〉,《正觀》第47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8年,頁103-135。new window
張志強,〈初唐佛性諍辯研究---以窺基、慧沼及法寶之辯為中心〉,《中國哲學史》第4期,北京市:中國哲學史學會,2002年,頁12-23。
魯道夫•康特,〈天臺宗的「圓極架構」-關於天臺宗圓教所統攝之救度學、存有學與語言用法三方面的脈絡線索之探究〉,《華梵人文學報》第2期,新北市:華梵大學文學院,2004年,頁23-95。
陳一標,〈有關阿賴耶識語義的變遷〉,《圓光佛學學報》第4期,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1999年,頁75-106。new window
陳一標,〈中日法相宗傳承與宗風之比較〉,《玄奘佛學研究》第3期,新竹市:玄奘大學,2005年,頁105-126。new window
陳一標,〈唯識學「行相」(ākāra)之研究〉,《正觀》第43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7年,頁5-41。
陳平坤,〈吉藏《中觀論疏》所開「實相」法門之義蘊〉,《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評論》第36期,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2008年,頁775-148。new window
陳沛然,〈「維摩詰經」之不二法門〉,《新亞學報》第18卷,香港:新亞研究所,1997年,頁415-438+509。
陳宗元,〈護法在《成唯識論》的立場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1994年,頁149-166。new window
許宗興,〈《維摩詰經》中世尊與維摩詰之主從關係探究〉,《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0期,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與文化研究室,2008年,頁19-37。new window
許宗興,〈《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論析--以水平詮釋架構為論述依據〉,《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8期,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與文化研究室,2007年,頁43-65。
許宗興,〈「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三階論」詮釋架構的商榷〉,《華梵人文學報》第1期,新北市:華梵大學文學院,2003年,頁271-293。new window
郭朝順,〈智顗『五重玄義』的佛教詮釋學〉,《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1期,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0年,頁129-162。
郭朝順,〈智顗「四意消文」的解經方法論〉,《華梵人文學報》第1期,新北市:華梵大學文學院,2003年,頁243-270。new window
郭朝順,〈羅什譯《維摩經》詮釋傳統的形成及其問題〉,《佛光學報》新2卷第1期,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2016年,頁35-96。new window
曹志成,〈清辨對瑜伽行派的三性思想之批判的探討─試以《般若燈論》第二十五章有關唯識學的附錄部分為解釋線索─〉,《東方宗教研究》第3期,台北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1993年,頁59-76。
曹志成,〈清辨《中觀心論》及其《思擇炎》 對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東方宗教研究》第5期,台北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1996年,頁21-68。
曹志成,〈清辨對「勝義諦」之解釋的研究〉,《正觀雜誌》第12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0年,頁10-52。new window
黃國清,〈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科文析論〉,《圓光佛學學報》第9期,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2004年,頁245-268。
黃國清,〈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詞義解釋之研究〉,《圓光佛學學報》第10期,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2006年,頁169-213。new window
黃國清,〈窺基判教思想的重新審視〉,《圓光佛學學報》第8期,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2003年,頁71-102。new window
黃國清 2007 〈窺基法華思想與唯識學說的交涉〉,《正觀》第43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7年,頁91-118。new window
黃繹勳,〈《維摩詰經》論疏考辨──以宋明清時期相關著作為中心〉,《佛光學報》新一卷第二期,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2015年,頁413-470。new window
馮國棟,〈窺基的四重二諦理論〉,《五臺山研究》第二期(總號87),山西:五臺山研究會,2006年,頁9-12。
程恭讓,〈《維摩詰經》之《方便品》與人間佛教思想〉,《玄奘佛學研究》第18期,新竹市:玄奘大學,2012年,頁149-194。new window
梅弘理,〈智顗維摩詰三觀玄義略〉,《慧炬》第95期,台北市:慧炬雜誌社,1971年,頁72-79。
漢斯.魯道夫.康特,〈價值觀與辯證法在智顗思想中的表現〉,《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2期,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頁211+213-219。
慈斌,〈維摩詰所說經解題〉,《台灣佛教》第8卷第2期,台北市:台北市佛教分會,1954年,頁9-11。
葉阿月,〈以中邊分別論為中心比較諸經論的心性清淨說〉,《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23期,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74年,頁117-184。new window
萬金川,〈佛典漢譯流程裡「過渡性文本」的語文景觀〉,《正觀》第44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8年,頁103-142。
萬金川,〈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諸法言品第五》上博寫卷校注〉,《正觀》第47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8年,頁137-186。new window
萬金川,〈梵本《維摩經》的發現與文本對勘研究的文化與思想轉向〉,《正觀》第51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9年,頁143-203。new window
萬金川,〈維摩詰經的主要論題研究--由大乘思想的精神取向談起〉,《慧炬》第197期,台北市:慧炬雜誌社,1980年,頁5-15。
萬金川,〈流金歲月—從合本解經的似水追憶到梵漢藏諸本對勘的花樣年華:漢譯三本《維摩詰經》的點校、梵藏漢朱本對勘與文具釋讀〉初稿,(未出版),頁1-10。
萬金川,〈《維摩詰經》支謙譯本的點校──兼論該一經本的譯者歸屬及其底本語言〉,《佛光學報》第一卷第二期,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2015年,頁101-232。new window
廖桂蘭,〈翻譯與創作:邁向佛經翻譯問題的省思〉,《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1期(總號85),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頁87-104。new window
廖明活,〈地論師、攝論師的判教學說〉,《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1994年,頁121-148。new window
廖明活,〈窺基的判教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2008年,頁217-241。new window
劉楚華,〈各種漢譯維摩經之比較研究〉,《內明》第208期,香港:新界妙法寺內明雜誌社,1989年,頁27-37。
劉昌佳,〈《維摩詰經》的圓頓法門--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漢學研究》第27卷第3期(總號58),台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9年,頁71-98。new window
劉楚華,〈維摩經與東晉士人的生死觀〉,《鵝湖》第20卷第7期(總號235),新北市:鵝湖月刊社,1995年,頁24-30。new window
蔣武雄,〈略論《維摩經》漢譯與收錄〉,《法光學壇》第4期,台北市:法光雜誌社,2000年,頁57-78。
趙東明,〈「轉依」理論探析--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玄奘佛學研究》第11期,新竹市:玄奘大學,2009年,頁1-54。new window
趙東明,〈析論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 》對「空」的批判與詮釋 -- 兼論窺基 《瑜伽師地論略篹 》及遁倫《瑜伽論記 》的觀點〉,《圓光佛學學報》第13期,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2008年,頁71-110。new window
趙東明,〈析論 《瑜伽師地論 ‧菩薩地‧真實義品》之「真實義」 -- 以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及遁倫《瑜伽論記》為依據〉,《圓光佛學學報》第11期,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2009年,頁1-54。new window
蔡耀明,〈「阿含經」和「說無垢稱經」的不二法門初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2002年,頁1-26。new window
蔡耀明,〈「確實安住」如何可能置基於「無住」?--以《說無垢稱經》為主要依據的「安住」之哲學探究〉,《正觀》第57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11年,頁119-168。new window
簡秀娥,〈從文化史觀論「維摩詰經」之意義價值〉,《嶺東學報》第17期,台中市:嶺東技術學院,2005年,頁95-130。new window
簡凱廷,〈吉藏解經的基本立場及其主要方法〉,《台大佛學研究》第17期,台北市: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09年,頁146-155。new window
戴密微保羅著,劉楚華譯,〈維摩詰在中國〉,《內明》第143期,香港:新界妙法寺內明雜誌社,1984年,頁4-7。
釋惠敏,〈「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年,頁25-44。new window
釋如定,〈慧沼對「一闡提」之見解及所持立場的探討〉,《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2001年,頁343-375 。new window
釋果樸,〈羅什前「維摩經」之流行與文獻再探〉,《正觀》第1期,南投:正觀雜誌社,1997年,頁84-112。new window
釋真定,〈從天臺典籍「經疏」稱用,看注疏著作型態分流之關鍵〉,《圓光佛學學報》第16期,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2010年,頁107-147。new window
釋長清著,黃國清譯,〈二諦之間的關係〉,《正觀雜誌》第39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6年,頁163-200。new window
釋淨薰、陳宗元,〈唐窺基大師之淨土思想〉,《獅子吼》第24卷第8期, 台北市:松山寺獅子吼雜誌社,1985年,頁28-30。
釋德涵,〈印順導師對唯識學派「假必依實」之二諦解讀〉,《正觀》第49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9年,頁179-205。new window
雨曇,〈唯識學上之種子義〉,收錄於張曼濤編《唯識思想論集(一)》,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頁59-96。
印順法師,〈清辨與護法〉,收錄於張曼濤編《唯識學的發展與傳承》,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頁299-318。
張億平,〈試析《說無垢稱經.不二法門品》的中道進路示範〉,收錄於華嚴蓮社趙氏慈孝大專學生佛學獎學金會編《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09》,台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2009年,頁73-96。
康特,〈天臺宗心識說──以「聖凡不二」為內涵的救度學義〉,收錄於現代佛教學會編《佛教文化與當代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頁217-231。
康特,〈當代新儒家的佛學詮釋──關於牟宗三存有學概念的評論〉,收錄於《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比較觀點》,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10年,頁129-161。
康特,〈何謂虛、實?— 論漢傳中觀學「破立不二」的觀法〉,收錄於陸敬忠編《語言、心性、實踐 — 西方詮釋學與漢語哲學》,台北: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4年,頁 127-175。
梅光羲,〈相宗新舊兩譯不同論〉,收錄於張曼濤編《唯識問題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頁89-96。

2.英、日文期刊
Hans-Rudolf Kantor, “Ontological Indeterminacy and Its Soteriological Relevance: An Assessment of Mou Zongsan's (1909-1995) Interpretation of Zhiyi's (538-597) Tiantai Buddhism”,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56, No. 1, 2006, pp. 16-68.
Hans-Rudolf Kantor, “Right Words Are Like the Reverse – The Daoist Rhetoric and Linguistic Strategies in Early Chinese Buddhism”, Asian Philosophy, Vol. 20, No. 3, 2010, pp. 283-309.
Hans-Rudolf Kantor, “Contradiction and Ambiguity in Chinese Buddhist Philosophy”, Huafan xuebao, Vol. 43, No. 2, 2013, pp. 82-123.
Hans-Rudolf Kantor, “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6th Century Chinese Buddhist Debates on “Mind and Consciousness”, in Indian Buddhist Thought in 6th-7th Century China, edited by Lin Chen-kuo and Thomas Zimmermann: Hamburg University Press, 2014, pp. 335-395.
Hans-Rudolf Kantor, “Textual Pragmatics in Early Chinese Madhyamaka”, Philosophy East& West, Vol. 64, No. 3, 2014, pp.759-784.
大鹿実秋,〈「維摩詰所説経」に見る羅什訳の特質〉,《東洋学研究》第11號,東京:東洋大學東洋學研究所,1976年,頁39-50。
大鹿実秋,〈鳩摩羅什訳の特質--<維摩詰所説経>のばあい〉,《密教学》第 13、14號,京都:種智院大学密教学会,1977年,頁72-90。
工藤雅也,〈『注維摩』における注釈形式の問題について〉,《天台学報》第42號,東京:大正大學,2000年,頁150-154。
木村宣彰,〈維摩詰経と毘摩羅詰経〉,《佛教学セミナー》第42號,京都:大谷大学佛教学会,1985年,頁17-34。
山崎一穂,〈ウパグプタ伝説の諸伝承 : マーラ調伏譯を中心に〉,《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0卷第3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2012年,頁1214-1219。
山口弘江,〈中国における「維摩詰」語釈の変遷〉,《宗教研究》第83卷第4號,東京:日本宗教学会,2010年,頁1503-1504。
山口弘江,〈『維摩経文疏』所引の『維摩詰所説経』〉,《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54卷第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2005年,頁124-127。
工藤雅也,〈『注維摩』道生注における経典注釈法〉,《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8卷第2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2000年,頁643-645。
丘山 新,〈『注維摩詰経』所引の「別本」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6卷第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77年,頁154-155。
臼田淳三,〈注維摩詰経の研究〉,《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6卷第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77年,頁262-265。
加治洋一,〈クマーラジーヴァ講述『注維摩詰経』解読研究--仏国品(上)〉,《文芸論叢》第53號,京都:大谷大学文芸学会,1999年,頁69-96。
加治洋一,〈クマーラジーヴァ講述『注維摩詰経』解読研究--仏国品(下)〉,《文芸論叢》第55號,京都:大谷大学文芸学会,2000年,頁70-92。
加治洋一,〈クマーラジーヴァ講述『注維摩詰経』解読の試み--「仏国品」(1)〉,《佛教学セミナー》第66號,京都:大谷大学佛教学会,1997年,頁28-40。
池田宗讓,〈『注維摩詰經』肇注の縁起論をめぐって〉,《天台学報》第24號,東京:大正大學,1981年,頁144-148。
池田宗讓,〈僧肇の二智義〉,《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第3號,東京 :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1981年,頁1-14。
百濟康義,〈僧肇の維摩詰経単注本〉,《仏教学研究》第56號,京都:龍谷大学,2002年,頁17-34。
花塚久義,〈注維摩詰経の編纂者をめぐって〉,《駒澤大学佛教学部論集》第13號,東京:駒澤大学仏教学部,1982年,頁201-214。
林香奈,〈懐感『釈浄土群疑論』の仏身・仏土論--基との比較を中心にして〉,《東アジア仏教研究》第6號,東京:東アジア仏教研究会,2008年,頁95-113。
林香奈,〈基撰とされる諸経疏の成立過程について〉,《東洋大学大学院紀要》第44號,東京:東洋大学大学院,2007年,頁232-215。
林香奈,〈『義林章』仏土章および『説無垢称経疏』における浄土の因について〉,《東洋大学大学院紀要》第43號,東京:東洋大学大学院,2006年,頁100-88。
林香奈,〈基に関する伝記的記述の変遷について〉,《東アジア仏教研究》第10號,東京:東アジア仏教研究会,2012年,頁71-86。
林香奈,〈基撰『金剛般若論会釈』の真偽問題について〉,《東アジア仏教研究》第11號,東京:東アジア仏教研究会,2013年,頁3-16。
岩松浅夫,〈偈頌から見た支謙訳『維摩詰経』の特徴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58卷第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2009年,頁413-406。
前田崇,〈梵本写本『維摩経』と『注維摩詰経』〉,《天台学報》第45號,東京:大正大學,2002年,頁1-9。
高城梓,〈僧肇の十地思想--『注維摩詰経』を中心として〉,《集刊東洋学》第91號,宮城県:中国文史哲研究会,2004年,頁21-39。
袴谷憲昭,〈唯識說における法と法性〉,《駒澤大学佛教学部論集》第5號:東京:駒澤大学仏教学部,1974年,頁186-170。
朝山幸彦,〈「維摩詰経」に見られる中国的変容〉,《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4卷第2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86年,頁818-826。
橋本芳契,〈維摩經の流傳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1卷第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52年,頁196-201。
橋本芳契,〈維摩經の中道思想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卷第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53年,頁334-337。
橋本芳契,〈維摩經の原型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卷第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54年,頁308-311。
橋本芳契,〈慧遠の維摩經義記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5卷第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57年,頁204-207。
橋本芳契,〈註維摩詰経の思想構成--羅什・僧肇・道生三師説の対比〉,《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卷第2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58年,頁509-513。
橋本芳契,〈初唐仏教の一断面--慈恩大師の維摩経観〉,《金沢大学法文学部論集 哲学史学編》第7號,石川県:金沢大学法文学部,1960年,頁196-224。
橋本芳契,〈慈恩教學における維摩經る地位について―『說無垢稱經疏』の思想史意義―〉,《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8卷第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60年,頁99-104。
橋本芳契,〈維摩經における佛性思想の特質〉,《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14卷第2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66年,頁640-643。
橋本芳契,〈維摩經の本質に關する一考察-とくに「不可思議解脱」acintya-vimoksaの概念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7卷第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58年,頁215-219。
橋本芳契,〈三論宗義における維摩経--嘉祥大師「浄名玄論」の思想的特色について〉,《金沢大学法文学部論集 哲学史学編》第5號,石川県:金沢大学法文学部,1958年,頁135-156。
橋本芳契,〈維摩經の密教義に關する一考察 -謙・什・奘三譯の對比を通じ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10卷第2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62年,頁432-439。
橋本芳契,〈註維摩経の羅什説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1卷第2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73年,頁523-529。
橋本芳契,〈維摩世界の実践展開論--浄土義における維摩経思想の一考察〉,《金沢大学法文学部論集 哲学編 》第21號,石川県:金沢大学法文学部,1974年,頁1-41。
橋本 芳契,〈敦煌資料における維摩経 -道掖浄名疏の俗信的特色-〉,《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1卷第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78年,頁88-95。
橋本芳契,〈大乗起信論の「起信」について -維摩経と起信論-〉,《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8卷第2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80年,頁540-547。
橋本芳契,〈大集経の世界と維摩経:毘摩羅詰の密教的存在〉,《密教文化》第143號,和歌山県:密教研究会,1983年,頁 1-13。
橋本芳契,〈維摩経の空観と浄土義-その註維摩における展開-〉,《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1卷第2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83年,頁504-509。
橋本芳契,〈維摩経における浄土系思想 : 無量寿経との関係〉,《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8卷第2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89年,頁630-635。


(四)會議論文
金天鶴,〈古代三国から朝顯時代までの『維摩经』解釈の変遷〉,《2015年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用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2015年,頁N1-8。
范慕尤,〈“煩惱即菩提”與鳩摩羅什譯《維摩詰經》〉,《2015年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用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2015年,頁D1-10。
耿晴〈「佛性」與「佛姓」概念的混淆:以《佛性論》與《大乘起信論》為中心〉,《漢語哲學新視域會議論文集》,台北:出版者不詳,2010年,頁69-96。
郭朝順,〈《維摩詰經》的宗派詮釋差異—以羅什譯本為核心的隋唐佛教宗派詮釋的開展〉,《2015年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用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2015年,頁Q1-30。new window
蔡伯郎,〈瑜伽行派之二諦說〉,《華梵大學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華梵大學,2000年,頁91-128。
釋真昊,〈「不斷煩惱、不修禪定」之探討〉,《福嚴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年不詳,頁897-992。


(五)學位論文
Wei-jen Teng(鄧偉仁), Recontextualization, Exegesis, and Logic: Kuiji's (632-682) Methodological Restructuring of Chinese Buddhism,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2010.
尤惠貞,《大乘起信論如來藏緣起思想之探討》,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池煥旗,《瑜伽行派二諦說的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阮忠仁,《唐初法相宗思想之轉變-以窺基的五般若思想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岑詠芳,《楞伽經如來藏藏識一體二名之辨》,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 碩士論文,1976年。
林香奈,《慈恩大師基の淨土教思想—仏身論•仏土論を中心に—》,東京:東洋大學博士學位請求論文,2010年。
林錫全,《吉藏《中觀論疏》實相思想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孫幸連,《圓測與窺基唯識思想比較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陳一標,《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陳玉萍,《《楞伽經》與《大乘起信論》關係之研究 --以呂澂的觀點為線索》,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2008年。
陳平坤,《僧肇與吉藏的實相哲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黃國清,《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劉奉禎,《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曾千翠(釋振元),《窺基唯識實踐論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蔡伯郎,《唯識的三性與二諦》,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簡淑雯,《無我與解脫―清辨、月稱關於《中論․十八品》「人法二無我」詮釋之比較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簡凱廷,《著為累根:嘉祥吉藏經解體系的理論預設及其詮經方法》,台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蘇昭銘,《《法華玄贊》對《法華論》種性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釋會容,《楞伽經之如來藏與阿梨耶識》,台北:華嚴專宗學院碩士論文,1986年。

(六)工具書
Monier Williams, Sanskṛit-English Dictionary, Delhi:Moti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 1994.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全四冊),台北:華嚴蓮社,1956年。
平川彰,《佛教梵漢大辭典》,東京:靈友會,1997年。
望月信亨,《望月佛教大辭典》,台北:地平線出版社,1977年。
荻原雲來,《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2003年。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
鈴木學術財團,《An Index To The Lankavatara sutra》,東京:鈴木學術財團,1965年。
薛頌留主編,《新編中國辭典》,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6年,再版。
龍谷大學編纂,《佛學大辭典》,東京:富山房,1974年。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