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
作者:蘇建洲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8
出版項:臺北:萬卷樓
集叢:出土文獻譯注研析叢書;P027
ISBN:9789577396242
主題關鍵詞:簡牘文字研究考訂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6) 專書(4)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2
期刊論文
1.白於藍(2001)。郭店楚墓竹簡考釋(四篇)。簡帛研究,2001(上),192-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建洲(2003)。《郭店》、《上博二》考釋五則。中國文字,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史杰鵬(1999)。《儀禮》今古文差異釋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白於藍(2000)。郭店楚簡拾遺。華南師範大學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白於藍(2006)。《曹沬之陳》新編釋文及相關問題探討。中國文字,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良寶(1998)。璽陶文字零釋三則。中國古文字研究,199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天虹(2005)。楚簡文字形體混同、混訛舉例。江漢考古,2005(3),83-87+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守奎(1997)。讀《說文》札記一則。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家浩(1980)。戰國邻布考。古文字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家浩(1983)。信陽楚簡「獪」宇及從「兵」之字。中國語言學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家浩(1987)。戰國官印考釋兩篇。語言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家浩(1996)。信陽楚簡中的「柿枳」。簡帛研究,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家浩(2001)。秦駟玉版銘文研究。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家浩(2003)。包山遣冊考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家浩(2004)。戰國官印考釋三篇。出土文獻研究,6,1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零(2006)。上博楚簡《恆先》語譯。中華文史論叢,200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零(2003)。簡帛古書的整理與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學勤(2004)。上博楚簡《魯邦大旱》解義。孔子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邢文(2002)。早期筮占文獻的結構分析。文物,2002(8)=555,53-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邴尙白(2006)。上博楚竹書《曹沬之陣》注釋。中國文學研究,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偉(1999)。文本復原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湖北大學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偉武(1997)。同符合體字探微。中山大學學報,1997(4),106-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斯鵬(2002)。說「凷」及其相關諸字。中國文字,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斯鵬(2006)。略論楚簡中字形與詞的對應關係。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1,210-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劍(2002)。郭店簡《窮達以時》、《語叢四》的幾處簡序調整。國際簡帛研究通訊,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劍(2006)。關於「宅陽四鈴」等「布權」的一點意見。古文字研究,26,382-3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劍(2007)。郭店簡《六德》用爲「柔」之字考釋。中國文字學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馮勝君(2002)。讀上博簡,《孔子詩論》札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天樹(2005)。殷墟甲骨文「有聲字」的構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黃易青(2004)。論上古喉牙音向齒頭音的演變及古明母音質--兼與梅祖麟教授商榷。古漢語研究,20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楊澤生(2001)。郭店簡幾個字詞的考釋。中國文字,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董楚平(2002)。楚帛書「創世篇」釋文釋義。古文字研究,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虞萬里(2005)。《三禮》鄭注「字之誤」類徵。國學研究,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裘錫圭(1995)。說「搶函」。華學,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裘錫圭(1998)。古文獻中讀爲「設」的「埶」及其與「執」互訛之例。東方文化,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裘錫圭(2001)。中國古典學重建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裘錫圭(2002)。燹公盪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裘錫圭(2002)。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三則。上海博物館集刊,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劉信芳(2000)。郭店竹簡文字考釋拾遺。江漢考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劉信芳(2001)。一份沉重的歷史文化遺產--關於楚簡帛的幾點認識和思考。中國典籍與文化,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劉釗(1992)。說「离」「呈」二字來並談楚帛書「萬」「兒」二字的讀法。江漢考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劉國勝(2001)。信陽長臺關楚簡《遣策》編連二題。江漢考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歐陽禎人(2007)。論《民之父母》的政治哲學內涵。孔子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鍾柏生。釋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文字,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顏世敍(2000)。郭店楚簡散論。江漢考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顏世鉉(2003)。郭店竹書別釋》讀後。古今論衡,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羅西章(1998)。宰獸簋銘略考。文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蘇建洲(2006)。《上博楚簡,四考釋三則。中國文字,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蘇建洲(2006)。《上博楚簡,五》考釋五則。中國文字,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蘇建洲(2007)。《上博(五),苦成家父》簡9「帶」字考釋。中國文字,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饒宗頤(2003)。《詩》與古史-從新出土楚簡談玄鳥傳說與早期殷史。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2003(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顧史考(2006)。郭店楚簡《成之》等篇雜志。清華大學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白于藍(20011200)。包山楚簡補釋。中國文字,新27,155-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李家浩(1998)。信陽楚簡「樂人之器」研究。簡帛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黃錫全(2000)。試說楚國黃金貨幣稱量單位「半鎰」。古文字研究,22,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商承祚(196409)。戰國楚帛書述略。文物,9,8-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何琳儀(1988)。長沙銅量銘文補釋。江漢考古,1988(4),97-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李家浩(1999)。楚墓竹簡中的"昆"字及從"昆"之字。中國文字,25,139-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冀小軍(199101)。說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字--兼談?字在金文車飾名稱中的用法。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35-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施謝捷(1999)。宰嘼簋銘補釋。文物,199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黃德寬、徐在國(200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釋文補正。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6(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劉樂賢(1993)。釋《說文》古文慎字。考古與文物,1993(4),94-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李守奎(2002)。《說文》古文與楚文字互證三則。古文字研究,24,468-4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董珊、陳劍(2002)。郾王職壺銘文研究。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裘錫圭(2006)。上博簡《相邦之道》1號簡考釋。中國文字學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何琳儀(2002)。郭店簡古文二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白於藍(1999)。《包山楚簡文字編》校訂。中國文字,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李家浩(1994)。包山二六六號簡所記木器研究。國學研究,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李學勤(2002)。論(??)公盨及其重要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6),4-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吳振武(1996)。燕國銘刻中的「泉」字。華學,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林清源(20020300)。欒書缶的年代、國別與器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1),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李零(1999)。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5,139-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陳劍(2002)。釋《忠信之道》的「配」字。國際簡帛研究通訊,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裘錫圭(2002)。從殷墟卜辭的「王占曰」說到上古漢語的宵談對轉。中國語文,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陳昭容(20001200)。從古文字材料談古代的盥洗用具及其相關問題--自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的青銅水器之名說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4),857-932+949-9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陳偉(1998)。郭店楚簡別釋。江漢考古,1998(4),67-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裘錫圭(2000)。《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釋--兼論《太一生水》的分章問題。古文字研究,22,219-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李零(1996)。楚景平王與古多字諡--重讀「秦王卑命」鐘銘文。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6(6),2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李家浩(1987)。從戰國「忠信」印談古文字中的異讀現象。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2),9-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大通上孫家寨漢簡整理小組(1981)。大通上孫家寨漢簡釋文。文物,1981(2),2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顏世鉉(20031200)。郭店竹書校勘與考釋問題舉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4(4),619-6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顏世鉉(20010600)。郭店楚簡「六德」箋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2),443-5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龍宇純(19631200)。甲骨文金文(??)字及其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下),405-4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朱鳳瀚(2007)。(??)公簋與唐伯侯于晉。考古,2007(3),64-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黃盛璋(1986)。長安鎬京地區西周墓新出銅器群初探。文物,1986(1),37-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蘇建洲(20030600)。從古文字材料談「棗」、「棘」的文字構形及相關問題。中國學術年刊,24,117-139+3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季旭昇(20011200)。讀郭店、上博簡五題:舜、河滸、紳而易、牆有茨、宛丘。中國文字,新27,113-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季旭昇(20021200)。由上博詩論「小宛」談楚簡中幾個特殊的從肙的字。漢學研究,20(2)=41,377-3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蘇建洲(20031000)。楚文字考釋九則。輔仁國文學報,19,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蘇建洲(20031200)。楚簡文字考釋二則。國文學報,34,55-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李家浩(1999)。讀《郭店楚墓竹簡》瑣議。中國哲學,20,339-3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何琳儀(2004)。新蔡竹簡選釋。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3),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陳偉(2004)。葛陵楚簡所見的卜筮與禱祠。出土文獻研究,6,34-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裘錫圭(19950800)。也談子犯編鐘。故宮文物月刊,13(5)=149,106-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趙平安(2000)。戰國文字的「(??)」與甲骨文「(??)」為一字說。古文字研究,22,275-2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大西克也(1998)。並列連詞「及」、「與」在出土文獻中的分布及上古漢語 方言語法。北京:語文出版社。130-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大西克也(2003)。試論上博楚簡《緇衣》中的「(??)」字和相關諸字。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3年10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大西克也(2005)。戰國楚系文字中的兩種「告」字-兼釋上博楚簡《容成氏》的「三佶」。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有祖(2007)。上博六所見四篇楚王故事叢考。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振武(2004)。關於溫縣盟書中的「出公」。新出簡帛研究--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天虹(2000)。郭店楚簡文字雜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94-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天虹(2003)。新蔡楚簡補釋四則。第十五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天虹(2006)。釋《唐虞之道》中的「均」。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湖北: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守奎(2002)。九店楚簡相宅篇殘簡補釋。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家浩(1992)。戰國官印考釋,六篇。1992年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家浩(1997)。包山楚簡「蔽」字即其相關之字。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家浩(2007)。說「青廟」-關於郭店竹簡《語叢一》88號的解釋。2007年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零(1997)。古文字雜識。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沈培(2002)。上博簡《緇衣》篇「怨」字解。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鳳五(2006)。上博五《姑成家父》重編新釋。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季旭昇(2006)。《上博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二題。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季旭昇(2006)。《上博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試讀。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湖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季旭昇(2006)。《交交鳴烏》新詮。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討論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素清(2002)。楚簡文字綜論。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素清(2002)。郭店、上博《緇衣》簡之比較--兼論戰國文字的國別問題。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素清(2003)。上博楚竹書《昔者君老》釋讀。第一屆應用出土資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苗栗: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素清(2005)。釋「匱」一兼及《內禮》新釋與重編。中國文字學的方法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美國芝加哥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素清(2005)。上博四《內禮》篇重探。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徐在國(20031219)。釋楚簡「散」兼及相關字。中國南方文明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袁國華(2006)。《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伐器」、「滂沱」考釋。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曹峰(2006)。《三德》所見「皇后」爲「黃帝」考。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湖北: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曹錦炎(2002)。楚簡文字中的「兔」及相關諸字。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偉(1999)。包山楚司法簡131-139號補釋。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偉(20031015)。竹書〈容成氏〉零識。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偉(2005)。上博楚竹書〈仲弓〉「季桓子」章集釋。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陳偉(2006)。《簡大王泊旱》新研。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劍(2003)。據戰國竹簡文字校讀古書兩則。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劍(2007)。釋上博竹書和春秋金文的「羹」字異體。2007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臺灣大學中文系 (會議日期: 2007/11/10-11/11)。臺北。26-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曾憲通(2000)。「富」及相關諸字考辨。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黃人二(2006)。上博藏簡第五冊姑成家父試釋。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湖北: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黃錫全(2000)。讀郭店楚簡《老子》札記三則。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黃錫全(2002)。讀上博楚簡札記。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楊華(2007)。《天子建州》理疏。2007年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楊澤生(2003)。上博竹書考釋,三篇。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裘錫圭(2002)。談談上博簡和郭店簡中的錯別字。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裘錫圭(2006)。釋《子羔》篇「銫」字並論商得金德之說。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學術研討會。武漢: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劉信芳(2000)。郭店簡《緇衣》解詁。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劉信芳(2003)。上博楚竹書《從政》補釋,六則。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劉信芳(2006)。上博藏五試解四則。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等舉辦 (會議日期: 2006/06/26)。湖北:武漢大學。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劉釗(1997)。金文考釋零拾。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449-4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劉釗(1992)。包山楚簡文字考釋。1992年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南京: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劉樂賢(1991)。楚文字雜識,七則。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蘇建洲(2007)。以古文字的角度討論上博楚竹書文本來源-以《周易》、 《曹沬之陣》、《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爲例。第十八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字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顧史考(2006)。上博竹書〈三德〉篇逐章淺釋。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家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顧史考(2007)。上博楚簡〈用曰〉章解。2007年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彭裕商(200203)。讀〈戰國楚竹書〉(一)隨記三則。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34-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沈培(2006)。從戰國簡看古人占卜的「蔽志」--兼論「移祟」說。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會議日期: 2006/09/22-09/24)。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李家浩(2005)。包山卜筮簡218-219號研究。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晏昌貴(2006)。新蔡葛陵楚簡「上逾取稟」之試解。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趙平安(2003)。戰國文字中的「宛」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以與縣有關的資料為中心。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顏世鉉(2000)。郭店楚簡散論。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大西克也(2002)。從方言的角度看時間副詞「將」、「且」在戰國秦漢出土文獻中的分布。紀念王力先生誕辰100週年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商務印書館。152-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顏世鉉(2002)。考古資料與文字考釋、詞義訓詁之關係舉隅。楚簡綜合研究第二次學術研討會--古文字與古文獻為議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陳斯鵬(2003)。論周原甲骨和楚系簡帛中的「囟」與「思」--兼論卜辭命辭的性質。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3年10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393-4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裘錫圭(1998)。簡帛古籍的用字方法是校讀傳世先秦秦漢古籍的重要根據。兩岸古籍整理學術研討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524-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周鳳五(2000)。郭店楚簡的形式特徵及其分類意義。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劉釗(200005)。讀郭店楚簡字詞札記。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陳偉(2002)。郭店簡書〈性自命出〉校釋。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李守奎(2006)。《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補釋。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等舉辦 (會議日期: 2006/06/26)。湖北:武漢大學。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陳劍(2005)。上博竹書《周易》異文選釋(六則)。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5/12/02-03)。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林素清(2003)。楚簡文字零釋(一)說甹。第一屆簡牘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3.7.12)。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馮勝君(200408)。論郭店簡〈唐虞之道〉、〈忠信之道〉、〈語叢〉一〜三以及上博簡〈緇衣〉爲具有齊系文字特點的抄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釗(1991)。古文字構形研究(博士論文)。吉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邴尚白(2007)。葛陵楚簡研究(博士論文)。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儒宣(2003)。九店楚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穎(2004)。包山楚簡詞彙研究-附錄三包山楚簡釋文(施謝捷撰寫)(博士論文)。廈門大學,福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田河(2004)。信陽長臺關楚簡遣冊集釋(碩士論文)。吉林大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伊強(2005)。談《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遣策釋文和注釋中存在的問題(碩士論文)。北京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邴尙白(1999)。楚國卜釋祭禱簡研究(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聖中(2005)。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補正暨車馬制度研究(博士論文)。武漢大學,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鄒芙都(2004)。楚系銘文綜合研究(博士論文)。四川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勝波(2006)。新蔡葛陵楚墓竹簡文字編(碩士論文)。吉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富海(2002)。郭店楚簡〈緇衣〉篇研究(碩士論文)。北京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劍(2001)。殷墟卜辭斷代對甲骨文考釋的重要性(博士論文)。北京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馮勝君(2002)。二十世紀古文獻新證研究(博士論文)。吉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宋華強(2007)。新蔡楚簡的初步研究(博士論文)。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高佑仁(2007)。《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沫之陣》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蘇建洲(2004)。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校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蘇建洲(2001)。戰國燕系文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董珊(2002)。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博士論文)。北京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文炳淳(2002)。先秦楚璽文字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袁國華(1994)。包山楚簡研究(博士論文)。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國勝(2003)。楚喪葬簡牘集釋(博士論文)。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富海(2005)。漢人所謂古文研究(博士論文)。北京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魏宜輝(2003)。楚系簡帛文字形體訛變分析(博士論文)。南京大學,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顏世鉉(1997)。包山楚簡地名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新俊(2005)。上博楚簡文字研究(博士論文)。吉林大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清源(1997)。楚國文字構形演變研究(博士論文)。東海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金俊秀(2007)。《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疑難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松儒(2006)。郭店楚墓竹簡字迹研究(碩士論文)。吉林大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蔣禮鴻(2006)。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彬徽(2001)。早期文明與楚文化研究。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懷信(200609)。逸周書校補注釋。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華學誠(2003)。周秦漢晉方言研究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博(2003)。漢語同族詞的系統性與驗證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丁四新(2007)。楚地簡帛思想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紀峰(199301)。虛詞詁林。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呂靜(20070600)。春秋時期盟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劍橋(2008)。實用古漢語知識寶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楚簡整理小組(1977)。戰國楚簡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曉衛(1998)。六韜全譯。貴州:貴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石泉、陳偉(1997)。楚國歷史文化辭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何琳儀(2002)。古幣叢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學勤(2002)。中國古史尋證。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汪啓明(1999)。先秦兩漢齊語研究。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1997)。定州漢墓竹簡,論語。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胡雅麗(2003)。尊龍尙鳳--楚人的信仰禮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蘭(1973)。古文字學導論。樂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晁福林(200706)。先秦社會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時永樂(2003)。古籍整理教程。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高至喜(2000)。楚文化圖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崔樞華(2000)。說文解字聲訓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郭沬若(1984)。郭沬若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程俊英(198911)。應用訓詁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軍(1998)。吳子全譯。貴州:貴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臧克和(1999)。尙書文字校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文典、趙鋒、諸偉奇(1999)。莊子補正。合肥: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莊周原、歐陽景賢、歐陽超(20010315)。莊子釋譯。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駢宇騫、段書安(1999)。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槪述。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丁福保(1982)。古錢大辭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沈建民(2007)。《經典釋文》音切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96)。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陳偉武(1999)。簡帛兵學文獻探討。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彭林(1997)。儀禮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劉釗(2004)。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顧史考(2006)。郭店楚簡先秦儒書宏微觀。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徐在國(2006)。傳鈔古文字編。北京: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黃德寬、何琳儀、徐在國(200709)。新出楚簡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光裕、袁國華(2004)。望山楚簡校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季旭昇(200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台北:萬卷樓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朱淵清(2001)。再現的文明:中國出土文獻與傳統學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商承祚(199511)。戰國楚竹簡匯編。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9)。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陳夢家(1980)。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陳筱芳(2000)。春秋婚姻禮與社會倫理。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徐中舒、漢語大字典字形組、方述鑫(198508)。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錢存訓(2002)。書於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紀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李運富(1997)。楚國簡帛文字構形系統研究。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劉釗、洪颺、張新俊(2006)。古文字構形學。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曹錦炎(2000)。釋兔。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李興斌(200207)。孫臏兵法新譯。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王力(200212)。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黃德寬、陳秉新(1990)。漢語文字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容庚、張振林、馬國權(1998)。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張玉金(2002)。甲骨卜辭語法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劉信芳(200012)。簡帛五行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姚萱(200610)。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楊伯峻(2000)。論語譯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揚雄、華學誠(200609)。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丁邦新(1981)。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臺北:食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商承祚(1996)。石刻篆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黃錫全(1999)。古文字論叢。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趙平安(1999)。說文小篆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馮勝君(2006)。二十世紀古文獻新證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郭若愚(1994)。戰國楚簡文字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季旭昇、鄭玉姍、鄒濬智、陳霖慶(2004)。《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季旭昇、陳惠玲、連德榮、李綉玲(2005)。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李方桂(2001)。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王力(1980)。詩經韻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譚其驥(1997)。中國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廖名春(2001)。新出楚簡試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于省吾(1996)。甲骨文字話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王文錦(200109)。禮記譯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張振興(200204)。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張振興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2003)。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陳松長(2001)。馬王堆簡帛文字編。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楊伯峻(2003)。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張豐乾(2007)。出土文獻與〈文子〉公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向熹(1997)。詩經詞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廖名春(2004)。出土簡帛叢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2001)。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湯餘惠、賴炳偉、徐在國、吳良寶(200112)。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李天虹(200301)。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張文國(2005)。古漢語的名動詞類轉變及其發展。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黃錫全(1992)。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馬承源(2001)。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張光裕、滕壬生、黃錫全、袁國華(19970100)。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曹峰(200612)。上博楚簡思想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李零(2000)。中國方術考。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張雙棣、張萬彬、殷國光、陳濤(2000)。呂氏春秋譯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王充、楊寶忠(199901)。論衡校箋。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王力(1999)。同源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朱德熙(1995)。朱德熙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劉釗(2005)。古文字考釋叢稿。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黃錫全(2001)。先秦貨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向熹(2002)。詩經語文論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沈兼士、葛信益、啟功(1986)。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汪受寬(1995)。諡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硏究所古代漢語硏究室(2000)。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黃金貴(2002)。古漢語同義詞辨釋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趙曄、周生春(1997)。吳越春秋輯校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余培林(1995)。詩經正詁。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于省吾(1993)。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陳鼓應(2001)。莊子今注今譯。北京: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劉信芳(2003)。孔子詩論述學: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胡平生、韓自強(1988)。阜陽漢簡詩經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李零(200209)。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孟蓬生(2001)。上古漢語同源詞語音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程樹德、程俊英、蔣見元(1997)。論語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竺家寧(2002)。聲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王國維(1977)。今本竹書紀年疏證。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呂振端(1981)。魏三體石經殘字集證。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楊朝明(2005)。孔子家語通解:附出土資料與相關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曾憲通(199302)。長沙楚帛書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張守中(1996)。包山楚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黃德寬(200705)。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魏啟鵬(20000000)。簡帛《五行》箋釋。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文物出版社《簡帛書法選》編輯組(2002)。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黃壽祺、張善文(2001)。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劉樂賢(200405)。馬王堆天文書考釋。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王國維(1991)。定本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310)。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李學勤(2002)。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楊樹達(20040100)。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晏嬰、張純一(1983)。晏子春秋校注。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劉安、劉文典、馮逸、喬華(1997)。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王充、黃暉(1996)。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楊伯峻(199710)。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董蓮池(1995)。金文編訂補。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黃錫全(2001)。先秦貨幣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錢玄、錢興奇(1998)。三禮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黃懷信(2003)。古文獻與古史考論。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朱德熙、裘錫圭、李家浩(1995)。望山楚簡。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林澐(1998)。林澐學術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裘錫圭(2008)。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86)。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吳則虞(1977)。晏子春秋集釋。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程千帆、徐有富(1998)。校讎廣義--校勘編。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李學勤(1997)。走出疑古時代。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林清源(2004)。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陳偉(1996)。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湯餘惠(1993)。戰國銘文選。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劉信芳(2002)。子彈庫楚墓出土文獻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繆文遠(1998)。戰國制度通考。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滕壬生(1995)。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何九盈(2002)。音韻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馬承源(2004)。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陳偉(2003)。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廖名春(2003)。郭店楚簡老子校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李零(1997)。吳孫子發微。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季旭昇(2002)。說文新證。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何琳儀(2003)。戰國文字通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黃錫全(1990)。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劉彬徽(1995)。楚系青銅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馬承源(2007)。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左丘明、徐元誥、王樹民、沈長雲(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王輝(2006)。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張光裕、袁國華(1992)。包山楚簡文字編。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劉釗(2003)。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丁啟陣(1991)。秦漢方言。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李玉(1994)。秦漢簡牘帛書音韻研究。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趙彤(2006)。戰國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20000500)。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童書業、童教英(2006)。春秋左傳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張儒、劉毓慶(2002)。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2004)。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高亨、董治安(1997)。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陳新雄(19990000)。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裘錫圭(1992)。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張守中(1994)。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王輝(1993)。古文字通假釋例。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李零(1985)。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李零(2004)。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李學勤(2005)。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馬承源(200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馬承源(2005)。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陳復華、何九盈(1987)。古韻通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1991)。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陳雙新(2002)。兩周青銅樂器銘辭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劉雨、盧岩(2002)。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徐在國(2002)。隸定古文疏證。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李零(2000)。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李學勤(1998)。綴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林澐(1986)。古文字研究簡論。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陳漢平(1993)。金文編訂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楊樹達(1983)。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裘錫圭(1992)。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裘錫圭、許錟輝(1994)。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郭錫良(1986)。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1)。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張亞初(2001)。<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3.何琳儀(1998)。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陳劍(2007)。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廖名春(2001)。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劉向、向宗魯(2000)。說苑校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7.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1985)。銀雀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8.劉樂賢(1994)。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9.劉樂賢(2003)。簡帛數術文獻探論。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0.馬承源(200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劉信芳(2003)。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顧頡剛、劉起釪(2005)。尚書校釋譯論。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3.吳良寶(2005)。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4.吳良寶(2006)。先秦貨幣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5.饒宗頤、曾憲通(1993)。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6.李守奎(2003)。楚文字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7.周守晉(2005)。出土戰國文獻語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8.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2001)。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9.錢玄(1996)。三禮通論。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0.李學勤(1992)。周易經傳溯源--從考古學、文獻學看《周易》。長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2.馬承源(1988)。商周青銅器銘文選。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3.馮時(2001)。中國天文考古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4.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3)。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5.王國維(1997)。古史新證。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6.劉安、張雙棣(1997)。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廖名春(2004)。〈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鄭玄、賈公彥(1999)。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左丘明、楊伯峻(1993)。春秋左傳注。洪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何琳儀,程燕(20040516)。滬簡《周易》選釋,http://www.bsm.org.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志鵬(20070713)。楚竹書《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補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董珊(2007)。讀《上博六》雜記,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永秉(20070830)。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偉(2007)。讀《上博六》條記,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蘇建洲。楚文字考釋四則 2005/0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凡國棟。《上博六》楚平王逸篇初讀 2007/07/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凡國棟。《上博六》〈用曰〉篇初讀 2007/0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井上亘。《內豊》篇與《昔者君老》篇的編聯問題 20051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白於藍。上博簡《曹沬之陳》釋文新編 200504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有祖。上博楚竹書,四劄記 2005/0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有祖。上博五楚竹書《競建內之》札記三則 2006/0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有祖。上博五《三德》試讀 20060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有祖(2007)。幣文「即」與楚簡「稷」字探疑 20070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何有祖(2007)。上博六札記 200707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有祖(20070721)。楚簡散札六則,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6。  new window
12.何琳儀。滬簡二冊選釋 2003/0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宋華強(20060524)。釋新蔡簡中的一個祭牲名,http://www.bsm.org.cn,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宋華強。新蔡簡中的祝號簡研究 2006/12/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宋華強。澳門崇源新見楚青銅器芻議 2008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天虹。上博館藏竹書,二雜識 2003/09/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天虹。上博五《競》、《鮑》篇校讀四則 20060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天虹。《上博,五》零識三則 20060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天虹。上博六劄記兩則 200707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運富。楚簡「譲」字及相關諸字考釋評議 2003/0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零。長臺關楚簡《申徒狄》研究 2000/08/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銳(20030106)。上博館藏楚簡(二)初札,http://www.jianbo.org/Wssf/2003/lirui01.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銳。《仲弓》續釋 2004/0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銳(2005)。讀上博四札記 2005/0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銳(2005)。《曹剷之陣》釋文新編 20050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銳。《曹劇之陣》重編釋文 200505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 200707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銳。《用曰》新編(稿),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14, 2007/07/13。  new window
29.李銳(2007)。讀《用曰》札記 200707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學勤(20070716)。讀上博簡《莊王既成》兩章筆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尙賢,沈培。小議上博簡《鮑叔牙與隰朋之諫》中的虛詞「凡」 200605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沈培。由上博簡證「如」可訓爲「不如」 2007/07/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沈培。試釋戰國時代從「之」從「首,或從『頁』」之字 2007/07/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沈培。《上博,六》字詞淺釋,七則 20070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沈培。《上博,六,競公瘧》「正」字小議 200707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房振三。釋諧 2005/09/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劄記 2003/0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孟蓬生。上博竹書,三字詞考釋 200404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孟蓬生。上博竹書,四閒詁,續 2005/03/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孟蓬生。《三德》零詁,二則 2006/0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孟蓬生。「瞻」字異構補釋 2007/08/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孟蓬生。「杵」疑 20070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季旭昇。上博二小議,三:魯邦大旱、發命不夜 2003/05/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季旭昇。上博二小議,四:《昔者君老》中的「母弟送退」及君老禮 2003/06/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季旭昇。《上博三,周易》簡六「朝三褫之」說 2004/0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季旭昇。上博五芻議,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6。  new window
47.林溪。碉生三器新釋 2008/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侯乃鋒。讀上博,五《三德》札記四則 2006/0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施謝捷。漢印文字校讀札記〔十五則,www.gwz.fudan.edu.cn, 20071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范常喜。《上博五.三德》札記三則 2006/0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范常喜。讀《上博四》札記四則 2005/03/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范常喜。上博簡《容成氏》和《天子建州》中「鹿」字合證 20070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徐在國。上博竹書,三《周易》釋文補正 2004/04/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徐在國。上博,六文字考釋二則 200707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秦樺林。楚簡《君子爲禮》札記一則 20060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高佑仁。談《曹沬之陣》的「沒身就世」 2006/0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張崇禮。《景公虐》第十簡解詁 2007/07/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曹峰。《三德》零釋,二 2006/04/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曹峰。《上博六〈用曰〉篇劄記,續一》 20070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曹峰。上博六《用曰》篇札記,續二 200707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曹銀晶。《上博,柬大王泊旱》瑣記 2006/1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梁靜(2007)。《景公瘧》與《晏子春秋》的對比研究 200707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郭永秉(2006)。讀《六德》、《子羔》、《容成氏》札記三則 2006/0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陳偉。竹書《仲弓》詞句試解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 2005/08/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陳偉。睡虎地秦簡《語書》的釋讀問題,四則 20051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陳偉。郭店竹書《六德》「以奉社稷」補說 2006/0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陳偉。《苦成家父》通釋 2006/0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陳偉。《天子建州》校讀 2007/07/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陳偉。《孔子見季桓子》22號簡試讀 2007/07/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陳斯鵬。上海博物館藏楚簡《曹沬之陣》釋文校理稿 2005/0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陳斯鵬。讀《上博竹書,五》小記 2006/04/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陳劍。上博竹書《仲弓》篇新編釋文,稿 200404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陳劍。上博竹書《昭王與龔之雎》和《柬大王泊旱》讀後記 2005/0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陳劍。上博竹書《曹沬之陳》新編釋文,稿 2005/0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陳劍。《上博五》零札兩則 2006/0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陳劍(20060616)。也談《競建內之》簡7的所謂「害」字,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陳劍。讀《上博六》短札五則 2007/0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單育辰(20070728)。佔畢隨錄之二,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76。  new window
79.彭浩。試說「畝纆短,田纆長,百糧箽」 200604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程鵬萬。釋朱家集鑄客大鼎銘文中的「鳴腋」 20051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黃德寬。《戰國楚竹書》,二釋文補正 20030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楊華。說「果告」 2008/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楊澤生。竹書《周易》中的兩個异文 2004/0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楊澤生。《上博五》零釋十二則 200603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楊澤生。讀《上博六》劄記,三則 2007/07/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董珊(20031207)。新蔡楚簡所見的「顓頊」和「雎漳」,http://www.jianbo.org。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董珊。上博四雜記 20050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董珊。信陽楚墓遣策所記的陶壺和木壺 2007/06/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董珊。楚簡中從「大」聲之字的讀法 2007/07/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董珊。讀《上博六》雜記,續四 2007/07/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裘錫圭。《天子建州》,甲本小札 2007/07/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裘錫圭(2007)。先秦宇宙生成論的演變-從原始神創說到上帝即天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廖名春。上博藏楚竹書《恒先》簡釋 2004/04/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劉信芳。上博藏六《用曰》12、13號簡試解 200707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劉洪濤。說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竹書《民之父母》中的「詩」字 200609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劉洪濤。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竹書,四》札記 2006/1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劉洪濤(2007)。上博竹書《姑成家父》重讀 2007/0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劉釗。《上博五.君子爲禮》釋字一則 2007/07/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顏世鉉。上博楚竹書散論 2003/0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顏世鉉。讀楚簡札記二則 2004/0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魏宜輝(20060329)。試析古文字中的「激」字,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蘇建洲。上博楚竹書《容成氏》、《昔者君老》考釋四則 2003/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蘇建洲。初讀《上博,六》 2007/07/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蘇建洲。讀《上博,六,天子建州》筆記 2007/0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蘇建洲。讀《上讀,六,用曰》筆記五則 2007/0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沈培(2006)。上博簡《姑成家父》一個編聯組位置的調整,http://www.bsm.orgxn/show_article.php?id=219, 2006/0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宋華強(20070109)。釋新蔡簡中的「述」和「丘」,http://www.bsm.org.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何有祖(20060222)。上博五零釋,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1, 2006/02/24。  new window
109.禤健聰。上博楚簡,五零札 2006/0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陳偉。讀《上博六》條記之二,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2, 20070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朱淵清(2002)。馬承源先生談上博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嘉錫(2001)。古書通例。余嘉錫說文獻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建洲(2005)。上博楚簡考釋三則。考古與文物2005年古文字學專輯。西安:陝西省考古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建洲(2006)。《上博楚簡四》考釋三則。出土文獻語言研究。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丁四新(2005)。楚簡《恒先》章句釋義。楚地簡帛思想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大西克也(2001)。「殹」「也」之交替--六國統一前後書面語言的一個側面。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工藤元男(2006)。楚文化圏所見卜筮祭禱習俗-以上博楚簡《柬大王泊旱》爲中心。簡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輝(2003)。王家臺秦簡《歸藏》校釋28則。江漢考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白於藍(1998)。包山楚簡考釋,三篇。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週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白於藍(1998)。釋褎--兼談秀、采-字分化。中國古文字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琳儀(2001)。郭店竹簡選釋。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琳儀(2007)。魚顛匕補釋。中國史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振武。釋戰國文字中的從『慮』和從『朕』之字。古文字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振武(2005)。朱家集楚器銘文辨析三則。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天虹(2000)。釋郭店楚簡《成之聞之》篇中的「肘」。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守奎(1998)。古文字辨析三組。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週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守奎(200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釋讀一則。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紀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家浩(1989)。攻五王光韓劍與虡王光趄戈。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家浩(2000)。九店竹簡釋文與考釋。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家浩(2001)。談春成侯香與少府盡的銘文及其容量。華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家浩(2005)。季姬方尊銘文補釋。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零(2001)。「三閭大夫」考。文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零(1998)。包山楚簡研究。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零(1995)。古文字雜識。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學勤(1994)。長臺關竹簡中的《墨子》佚篇。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學勤、裘錫圭(2000)。新學問大都由於新發現--考古發現與先秦、秦漢典籍文明。文學遺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學勤(2002)。論楚簡《緇衣》首句。清華簡帛研究。北京: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周祖謨(1992)。禪母古音考。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周鳳五(1999)。郭店楚簡識字札記。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林志強(2006)。古文《尚書》文字檢說。康樂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施謝捷(1996)。釋「十九年邦司寇鈹」銘的「奚昜」合文。文教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胡雅麗(2002)。楚人卜筮槪述。江漢考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范常喜(2006)。上博二《從政甲》簡三補說。康樂集一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徐在國(2001)。郭店楚簡文字三考。簡帛研究二○○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徐在國(2005)。新蔡簡中的兩個地名。漢字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春龍(2004)。湖南出土的兩件東周銅器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曹峰(2005)。楚簡《昔者君老》新注。楚地簡帛思想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邦懷。戰國楚帛書文字考證。古文字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陳英杰(2005)。楚簡札記五種。漢字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陳偉(2002)。上博、郭店二本《緇衣》對讀。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陳偉(2002)。郭店簡《六德》校讀。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偉(2003)。新蔡楚簡零釋。華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偉(2005)。《昭王毀室》等三篇竹書的幾個問題。出土文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斯鵬(2002)。郭店楚簡解讀四則。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陳斯鵬(2004)。「眔」爲「泣」之初文說。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陳斯鵬(2004)。上海博物館藏楚簡《彭祖》新釋。華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陳斯鵬(2006)。戰國楚帛書甲篇文字新釋。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陳瑋湛(1998)。包山楚簡研究七篇。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陳劍(2003)。郭店簡補釋三篇。古墓新知-郭店楚簡出土十週年論文專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陳劍(2007)。郭店簡《尊德義》和《成之聞之》的簡背數字與其簡序關係的考察。簡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程燕(2002)。《戰國古文字典》訂補。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黃人二(2005)。上博藏簡《周易》爲西漢古文經本子源流考。中國經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黃天樹(2006)。讀契雜記三則。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黃文杰(2002)。谷及相關諸字考辨。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黃文杰(2002)。戰國時期形聲字聲符換用現象考察。古文字與漢語史論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黃文杰(2006)。秦漢時期形聲字義近形旁換用現象考察。康樂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黃錫全(1998)。楚簡續貂。簡帛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黃錫全(1998)。齊「六字刀」銘文釋讀及相關問題。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週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黃錫全(2002)。燕破齊史料的重要發現-燕王職壺銘文的再研究。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楊澤生(2001)。長臺關竹書的學派性質新探。文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楊澤生(2001)。信陽楚簡第1組38號和3號研究。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楊澤生(2004)。孔壁竹書的文字國別。中國典籍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裘錫圭(1998)。釋「变」。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裘錫圭(2002)。釋「封」。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裘錫圭(2003)。釋郭店《緇衣》「出言有丨黎民所」。古墓新知--郭店楚簡出土十週年論文專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詹鄞鑫(2001)。《魚鼎匕》考釋。中國文字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賈連敏(2003)。新蔡葛陵楚墓出土竹簡釋文。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廖名春(2001)。郭店簡《成之聞之》的編連和命名問題。中國史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趙平安(1998)。金文考釋五篇。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廣東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趙平安(2000)。釋甲骨文中的和。文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趙平安(2005)。試釋包山簡中的。簡帛研究二○○二、二○○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趙平安(2006)。釋曾侯乙墓竹簡中的「妁」和「杓」。簡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趙立偉(2002)。《睡虎地秦墓竹簡》通假字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劉信芳(1998)。從九之字匯釋。容庚先生誕辰百年文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劉釗(1995)。《金文編》附錄存疑字考釋,十篇。人文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劉釗(2002)。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竹書》(一)劄記。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劉釗(2003)。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考釋。語言學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劉釗(2004)。釋「債」及相關諸字。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劉釗(2005)。璽印文字釋叢一。考古與文物。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劉樂賢(2002)。讀上博簡劄記。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駢宇騫(2003)。出土簡帛書籍題記述略。文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鍾肇鵬(2000)。《漢書.藝文志》釋疑。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顏世鉉(2006)。上博楚竹書文字釋讀札記五則。簡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魏宜輝(2002)。讀上博簡文字札記。上博館藏戰國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李家浩(1979)。釋「弁」。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沈培(200211)。郭店楚簡札記四則。簡帛語言文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張光裕、袁國華(199901)。文字編•緒言。郭店楚簡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馮勝君(200007)。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四則)。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顏世鉉(1999)。郭店楚簡淺釋。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李家浩(2006)。談包山楚簡「歸鄧人之金」一案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裘錫圭(1999)。戎生編鐘銘文考釋。保利藏金。廣州市:嶺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劉彬徽(1986)。湖北出土兩周金文國別年代考述。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晏昌貴(2005)。天星觀「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楚地簡帛思想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廖名春(1999)。荊門郭店楚簡與先秦儒學。中國哲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李守奎(1998)。楚文字考釋(三組)。簡帛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余嘉錫(2001)。目錄學發微。余嘉錫說文獻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王志平(2003)。《詩論》發微。華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黃錫全(1992)。《包山楚簡》部分釋文校釋。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陳劍(2004)。甲骨金文舊釋「尤」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陳劍(2006)。釋造。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趙平安(2002)。上博藏緇衣簡字詁四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陳劍(20010900)。說慎。簡帛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陳劍(2005)。釋上博竹書《昭王毀室》的「幸」字。漢字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林素清(2002)。利用出土戰國楚竹書資料檢討《尙書》異文及其相關問題。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陳偉武(2002)。楚系簡帛釋讀掇瑣。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李家浩(199807)。傳遽鷹節銘文考釋--戰國符節銘文研究。海上論叢。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大西克也(2002)。論古文字資料中的「害」字及其讀音問題。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濮茅左(2002)。《孔子詩論》簡序解析。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劉釗(2002)。利用郭店楚簡字形考釋金文一例。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裘錫圭、李家浩(1989)。曾侯乙墓鐘、罄銘文釋文與考釋。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吳振武(2003)。戰國文字中值得注意的一種構形方式。姜亮夫、蔣禮鴻、郭在貽紀念文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陳劍(2001)。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宋華強(2005)。釋甲骨文中的「今朝」和「來朝」。漢字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楊儒賓(2007)。莊子的「卮言」論:有沒有「道的語言」。中國哲學與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李天虹(2002)。上海簡書文字三題。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