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言說的歷史到書寫的歷史
作者:孫大川
書刊名:夾縫中的族群建構 : 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
頁次:80-96
出版日期:2000
出版項:臺北:聯合文學
主題關鍵詞:臺灣原住民言說歷史書寫
學門:人類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4
期刊論文
1.台邦.撒沙勒。廢墟故鄉的重生:從高山青到部落主義。台灣史料研究,2,2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瓦歷斯.諾幹(19930227)。川中島的來信--主體性論述的重要性。獵人月報,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明珂(19940900)。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3),119-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世忠(1992)。偏離族群的菁英:試論「原住民」象徵與原住民菁英現象的關係。島嶼邊緣,2(1),52-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大川(19921200)。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界的摹寫--試論原住民文學的可能。中外文學,21(7)=247,153-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大川(19931100)。原住民文學的困境--黃昏或黎明。山海文化雙月刊,1,97-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世忠(19921200)。形式資源的操控與競爭:非漢族群政治運動的生成條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8,99-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筱慧。詮釋:由書寫到語言的歷程--對德希達書寫理論的反省。第一屆比較哲學研討會,東吳大學哲學系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Descartes, René、錢志純(1973)。我思故我在。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郁永河。稗海紀遊。台北:台銀經研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克襄(1992)。後山探險--十九世紀外國人在台灣東海岸的旅行。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icoeur, Paul(1969)。Du texte a laction。Paris。  new window
5.Campbell, William(1903)。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London:Kegan Paul, Trubner & Co.。  new window
6.瓦歷斯.尤幹(1992)。番刀出鞘。臺北:稻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莫那能(1989)。美麗的稻穗。臺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1993)。走向語言之途。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Hayakawa, S. I.、柳之元(1975)。語言與人生。臺北:台灣時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謝世忠(1987)。認同的汙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